孔子简介:
中文名:孔丘
外文名:Confucius
别名:孔子,仲尼
国籍:中国(春秋时期鲁国)
出生地:曲阜尼山
出生日期:公元前551年9月28日
逝世日期: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职业: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信仰:儒学
主要成就:开创儒家学派
主要成就:编纂《春秋》
修订“五经”
创办私学,打破传统贵族教育
代表作品:《春秋》《十翼》
祖籍:宋国(今河南商丘)
爸爸:叔梁纥
妈妈:颜徵在
妻子:丌官氏
后代:衍圣公
孔子(图)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10大历史名人之一。孔子不但是我国两千多年的“至圣先师”,今天也同样受到世人尊敬和推崇。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21世纪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汲取两千年前孔子的智慧。”。由此足可见孔子思想之伟大。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在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文化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和重要地位。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主张“仁”和“礼”,即“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要实现仁和礼,必须遵循中庸之道,对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实际价值,而且对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也有指导意义。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提出“为政以德”,以“礼”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兴办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创了“平民教育”的崭新格局。
整理文化典籍《六经》,其弟子把他一生的主要言论整理成《论语》一书,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其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当今的世界和平和构建和谐社会等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孔子(图)
在历史演变和西方文化的冲击中,传统教育总是在被批判着,但过多的批判之后,我们还应再审端倪,留住历史精华。事实上,后人在过多过激烈的批判中常常漠视了那些历史陈迹的精华。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也是公认的世界最早的伟大教育家。孔子从小受西周传统文化的熏陶,从小向往西周教育和文化,自小立志当官,最终冲破“学在官府”的桎梏,投身兴办私学。他指出“学而优则仕”,并提出“仁”和“礼”作为做人和从政的标准。时至今日,人类历史上还没有哪1个教师能与孔子相比肩。他开了私学教育的先河,孔子以“有教无类”为标准,打破官方不收民间学生的规定,广收学生三千多,被后人公认为贤能者就有七十二子。孔子怀抱"人皆可以为圣贤"的道德理想,开创了有教无类的平民教育的先河。他从教育思想、理论到教育方法和治学精神,创立了一套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今天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把孔子的生日定为他们的教师节,这表明世界对孔子在教育方面贡献的肯定和尊重。
孔子创立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的下移。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来教育。比如冉求办事畏怯,所以要鼓励他;子路胆大过人,自以为是,所以要故意抑制他。即:“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孔子还重视诱导式的启发教育,不要求学生死读书,而贵在触类旁通,即所谓:“告诸往而知来者”。
孔子的教育思想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以“德”为先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的发展和老师的发展,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孔子从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上论述了教育的作用,他承认人的成长,教育起着决定作用。《论语·阳货》中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首先,人的本性是很接近的,后来之所以有较大的差别,是教育和学习的结果。当然,孔子并未完全摆脱先天决定论的羁绊,仍然承认有少数生而知之的圣人和学而不能的下民。其次,道德教育的目标途径首先要求做1个品行符合道德标准的社会成员,其次才是文化知识的学习,所以在孔子的教育内容中,道德教育占首位,文化知识的学习必须为德育服务。
他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
他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进行了教材建设,奠定了后世儒家经籍教育体系的基础;
他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对教育教学方法有新的创造,他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原则等都揭示了许多教育教学规律。
强调教育者的个人素养,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孔子的师德修养与我们现在的爱岗敬业、矢志不渝、有教无类、一视同仁、谦虚谨慎、博学多才、关爱学生、精心呵护等一脉相承。他倡导尊师爱生,提出了作为1个理想教师的要求。
“性相近”,“习相远”的教育作用论。认为人的先天素质差别很小,人性的差别主要是由教育和习染的不同而造成的,肯定了教育的作用。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
在如何教育学生上,从《论语》及其他儒家经典,可以发现孔子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历史教育,特别时不时拿历史上那些先贤圣人作为榜样激励学生做个道德完美的君子。孔子常给学生讲历史人物,孔子晚年还撰述《春秋》,更是对历史教育倾注了极大的精力和智慧。孔子重视历史教育,可谓开了很好的先河,后继者多自觉践行遵守这个有益的教育传统。梁启超虽然不是单纯的教育家,但梁启超一生很重视教育,当然他也很重视历史教育。梁启超曾说“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今日欧洲民族主义所以发达,列国所以日进文明,史学之功居半焉。”在此,梁启超把历史教育与爱国教育、民族文明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当然很能说明历史教育之重要。从1个侧面也肯定了孔子的历史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