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美国是车轮上的国家,但您可知中国车轮上的历史有多少年?三千年!先别急,到新开还不到一个月的北京汽车博物馆里走一遭,您就信了:从康熙朝的原始蒸汽车,到慈禧太后坐过的图利亚,再到刘少奇的座驾吉斯110。滚滚车轮讲述着一代代中国人风驰电掣的梦想和传说。文杨多杰摄影 王甜
外观像只大眼睛,似乎寓意中国汽车工业从“开眼开世界”开始
前国家主席刘少奇与副主席王震的座驾,就收藏于二楼的国产车专区。
跟“辙”走:走过汽车发展史
开车经过南四环,不经意间,一座颇具特色的现代建筑映入眼帘。这座悄然拔地而起的建筑远看酷似一只大眼睛,走近一看,上书“北京汽车博物馆”。继而进馆参观,真可谓大饱眼福。也难怪,这个国庆前刚开放的汽车博物馆,能后来居上超过上海汽车博物馆坐上“全国第一大”的宝座,要没点实力,肯定是hold不住的。
将展馆设计成眼睛的形式,仿佛寓意着中国的汽车工业从“开眼开世界”开始,大有继往开来之意。不仅如此,与一般博物馆不同的是,北京汽车博物馆需要自上而下参观,自五层往下分为创造馆、进步馆和未来馆。不要以为汽车是冷冰冰的工业化产品,没太大文化可言。“汽车博物馆的展览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车展,这里的亮点不是香车名模,而是鲜活的历史。”诚如馆里的工作人员所说,五层入口处有一条长长的车辙向前延伸,伴随着整个参观旅程。这条车辙由轮子碾压而成。别小看了这车轮,正是它的出现才使人类彻底摆脱了徒步行走的命运。
其实在畜力车时代,我国车辆制造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那时形容一个国家大,常用“千乘之国”来形容。展厅里展示了记里鼓车、指南车等中国人自己发明的“名车”。指南车的指向仪静静地指向南方,一指就是上千年,直到被工业化时代所代替。
其实中国不是没有研制出现代汽车的机会,沿着车辙的导引,我们可以看到300多年前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在中国研制的蒸汽车,与其说它是辆汽车,不如说这是一台装置,庞大的马达占据了车体的三分之二,而全车构建则全由木头制成。但它却的的确确是摆脱了畜力而自动行走的工具。然而,当朝皇帝却只把它当成了一个彻彻底底的大玩具,最终失去了首先进入新时代的车票,令人扼腕。
历代名车:见识车中大腕
汽车的发展史似乎总与中国结缘,在南怀仁蒸汽机车旁,停放着一辆亮闪闪的1925年生产的雪铁龙5HP型鱼雷敞篷车。据介绍,1907年,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跨越大陆的汽车拉力赛在北京举行,途经亚欧大陆,最终达到巴黎。这次活动震惊世界,同时也促进了新一轮的“汽车热”。2007年,两个法国人为纪念该拉力赛举办100周年,开着眼前这辆1925年生产的鱼雷敞篷车,历时一个多月,重走了一遍当年的赛车路线。
事后,法国标志雪铁龙集团回购了这辆汽车,并将其无偿捐赠给北京汽车博物馆。值得一提的是,这款雪铁龙5HP是世界上第一款女性座驾车。它以便捷操作为卖点,很快占据了市场。投产三年,就生产了八万辆,可见其受欢迎程度。据介绍,只要调试得当,这辆80多岁的老轿车如今还能开呢。
劳斯莱斯老爷车,酷毙!
大众汽车出品的一款小巴士,超可爱。
其实像这样的老爷车在博物馆里还藏有很多,其中造型最熟悉的莫过于一辆1959年生产的大众1型甲壳虫轿车。这辆甲壳虫所有部件均为原装,包括把手,车窗等容易耗损的部分。一辆经济型轿车,能如此完整地保存下来,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这辆老“捷豹”,至今发动机完好。
除去这两款经典老爷车,馆内的名车还有不少。像捷豹xk120敞篷汽车,是二战后捷豹车最为主打的车型,因为时速可达120英里而得名。馆里珍藏的这辆老“捷豹”不仅发动机保存完好,甚至连车内的电器还能使用。而在它旁边的KB-V12,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美国豪车市场的宠儿,它率先使用十二缸的发动机,马力强劲,震惊世界。同时它也是当时世界上体型最大的轿车。但因过于奢华,造价太高,无法投入量产,所以当年仅生产了28辆。这也使馆藏的这辆轿车显得弥足珍贵。
元首车:拜会汽车贵族
展馆中还有一些车,因出身豪门而备受关注。说起中国第一个拥有私家车的人,那非慈禧太后莫属。老佛爷67岁生日庆典,宠臣袁世凯独出心裁,献上了一件颇为时髦的“洋贡品”———汽车,作为寿礼。这辆车是美国图利亚牌的小轿车,如今展馆中,陈列着一件与当年老佛爷同款出厂的图利亚车。这辆车两轴四轮、实心橡胶轮胎、木制辐条、敞篷式古典汽车,车厢内设两排坐席,前排是司机席,后排是乘客席。在车头两侧装有两盏铜质车灯,而在车厢上方由四根支竿支起了一个车篷,在车篷的四周缀有黄色丝穗,乍看上去酷似一驾昔日的四轮马车,既有先进的设计,又不失典雅,怪不得袁世凯选中了这款车呢。虽然不是慈禧的“懿驾”原车,但从车子的形制上,不难想象当年的拉风场景。
想像下慈禧老佛爷当年坐着图利亚车的场景,该有多拉风。
除去老佛爷钟爱的图利亚车,前苏联元首的用车——在二楼国产车专区展出的吉斯110也显得格外扎眼。这款车14年间才生产了两千辆,真可谓物以稀为贵。新中国成立后,斯大林曾当做国礼,赠送给毛泽东两辆。后陆续进口中国,但总数没有超过十辆。馆藏的这辆,正是前国家主席刘少奇的座驾,属于国家一级文物。而停放在旁边的红旗CA72型轿车,则是真正意义上中国第一辆自产的高级轿车。1960年,这款车亮相莱比锡国际博览会,受到一致好评,并被编入了《世界汽车年鉴》。从此国家领导人才坐上了自己国家的国产车,这款车前后生产了202辆。如今展出的这辆是前国家副主席王震的座驾。
互动体验
风驰电掣F1,“汽车车间”走一遭
看了这么多名车,想必您一定对汽车的设计师们心生敬畏。那不妨下到四层,与亨利·福特这样的世界级汽车大师侃侃大山——当然,得通过大屏幕。只要您往一人多高的屏幕前一站,大师的影像就会出现,向您娓娓道来他的科研历程。
模型再现了当年汽车制造的过程。
如果还想切身感受一下一辆车从无到有的历程。那就再到“汽车车间”中体验一把。参观者只要走进一个四面是墙的房间,坐到一辆待组装的车坯上,随着灯光的熄灭,前方及左右的墙上就会出现影像。紧接着人们感觉车两旁的机械手开始运作,上上下下,前前后后,从组装零件到喷漆,观众可以从车的角度感受到了整个的组装过程。
而喜欢刺激的朋友,开一次模拟赛车则是不错的选择。坐在模拟车驾驶室中,随着车身的震动和迎面而来的疾风,您可以原地不动地感受一把F1赛车手在赛场风驰电掣的感觉。
Tips
地址:南四环西路126号(8382 1088)
交通:自驾车自西向东从百强大道出口上辅路过科丰桥即到;自东向西科丰桥上辅路掉头即到;公交车可乘740、特9等多路公交,怡海花园南门站下车即到。
服务:每日10:00、14:00、16:00有义务讲解,馆内另出售快餐饮料。
门票:30元(学生20元,老、残、军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