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思考的励志文章
我有一个大学同学,只看他的朋友圈,你一定不知道他是做什么的。
今天你看到他在参加吴晓波读书会,明天也许在看罗辑思维的演讲;今天研究互联网风口转向了何方,明天又对网红时代的来临言之凿凿;今天听说新媒体火了,明天就开始问别人“你知道六神磊磊吗?”;今天向往着诗和远方,明天又在李银河阿姨爱与性的教导中思考人生的乐园。
奥斯卡来了,他为小李子感天动地;诺贝尔来了,他为村上春树捶胸顿足;木心的生日到了,他也要跟着从前慢;陈忠实去了,他马上成了《白鹿原》的忠实拥趸。
三联阅读配图
是他,每天早上精神饱满地一边和群友打招呼一边上班;是他,每个周末还在公司挑灯夜战;是他,出现在各种各样的线下聚会现场;是他,每天晚上跟全世界说晚安。
我和他认识的时候,我们都还没毕业,还没有微信和朋友圈,不过那时候他在社交网络上的表现和现在比起来并没有太大区别。
那时候我以为他爱好众多,涉猎广泛,对多个领域都有研究。但几年后我发现,他依然是这个状态,却没有任何能够拿得出手的属于自己的观点。
几年下来,他换了几份工作,涉及了不同的行业和工作内容,但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专业方向并进行深入研究。 以前网络上流传过一个段子:
你用小米手机,穿凡客T恤,上3W咖啡听创业讲座,在家看耶鲁大学公开课,知乎果壳关注无数,36氪每日必读,马云的创业史了如指掌,张小龙的贪嗔痴如数家珍。肉夹馍只吃西少爷,约朋友得去雕爷牛腩,喜欢Kindle胜过iPad,手机里没游戏全是GTD的APP。如果上述条件都符合,那你在北京应该还在每天乘地铁。
这个段子准确地用一个黑色幽默,嘲讽了这个时代如我那校友一样浮躁的人们。但往深层去想,似乎又不仅仅只是浮躁这么简单。为什么他像新媒体编辑一样不停追热点?为什么他频繁地分享所谓的“深度好文”?为什么他花费大量时间积极地参加各种意义不大的线下分享会?
我想,除了浮躁以外,最大的原因是,他沉浸在了“我在学习的幻象”以及“渴望别人认同的虚荣”中无法自拔。
分享“深度好文”,到处参加活动,对每一个热点留下一段点评,让他产生一种“我在进行深度学习与思考”的错觉。实际上这些事对于提高自身的能力,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格局,并无太大的意义。
一来,它们都是碎片化的,不系统的。每次的接触顶多算是管中窥豹,根本无法探究到其中的内核。如果真想进行深入了解,还不如看一本相关行业的书更高效。
二来,将自己的精力过多地分散到这些彼此之间没有关系的事情上,却对每一件事都了解得不透彻,也就无法发现这些事物内在的普遍规律,吸收并为己所用。
在没有专注点的前提下,将精力投入到碎片化学习中,其实是对时间的另一种浪费。
更可怕的是,你并不觉得自己虚度了时光,反而为自己处在一种“学习的状态”而沾沾自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