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卷烟工业始于清末民国时期,最早的卷烟生产是1905年清光绪年间黄思永创办的北京爱国纸烟厂。1906年,周锡璋创办了北京大象卷烟厂。1942年,日本人在北平东郊建立东亚卷烟厂,生产燕京、万寿牌卷烟。1948年,北平市卷烟工业同业公会成立,会址为和平门内顺城街甲48号。在旧中国的40多年间,北京卷烟工业基本上为外国资本所垄断,民族卷烟工业发展艰难。
1949年8月,华北人民政府规定:卷烟制造商、贩卖商及酒类产销商均须先到税务局办理开业申请,经批准后到工商部门办理开业登记及商标注册手续。并对切制烟丝、制造卷烟酒器,印刷卷烟商标等行业加强管理。1950年,北京市有机制卷烟厂17家,手工卷烟厂73家,年生产卷烟约4500箱。由于当时北京卷烟工业设备技术水平落后,产品质量次,且上海、天津卷烟厂生aIhUaU.COM产能力过剩,北京市的卷烟工厂于年底前全部停业。
1952年9月,北京市专卖事业公司与中国百货公司北京市公司签订经营国营上海、天津、青岛等七大烟厂卷烟的合同,实行代销。1952年12月,由北京市专卖事业公司独立实行包销经营。1960年3月29日,北京市公私合营烟丝加工厂成立。所以,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北京没有国营卷烟工业,毛泽东和国家领导人抽烟都分别由外地指定烟厂特供。
中南海香烟是北京卷烟厂的早期产品。它源于毛泽东同志晚年对香烟的嗜好。毛泽东同志主要吸食由北京卷烟厂生产的特制雪茄烟和一些纸烟。20世纪70年代,北京卷烟厂接到中央办公厅下达的特殊任务,在中南海东侧的一座四合院内成立132车间(简称132工厂),专为毛泽东主席等几位中央首长生产特供烟,一直持续到1976年。毛泽东主席逝世后,但特供烟的生产并没有停止。为了外事的需要,北京卷烟厂一直承担着这一特殊任务。
80年代初,北京卷烟厂与中南海警卫局商谈商标注册事宜,随着注册的成功,北京卷烟厂将当时为毛泽东主席提供的卷烟起名为“中南海”的特供烟也“旧貌变新颜”。商标在图案设计上保持了中国的传统艺术风格,以大红底色并辅以金色,表现了中华民族喜庆、吉利的特点。特别是以毛泽东亲笔书写的“中南海”三字作为了商标更是中国古老文化的精髓。采用考究的红色铜板纸印制的中南海烟标使人情不自禁的想起那段火红的历史。十三大、十四大、亚运会、国庆四十五周年庆典以及招待外宾等场合,特制红中南海都是专用烟。现在中南海香烟已经形成各种系列品种。
中南海R卷烟所使用的烟叶原料主要有白肋烟、烤烟、马里兰烟、香料烟等,其中白肋烟、马里兰烟和香料烟只有像中南海R这样的混合型卷烟才会使用。多品种烟叶的合理搭配赋与了混合型中南海R卷烟独特的香气风格。中南海R卷烟秉乘“科技创新,纯净奉献”的企业使命,综合运用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中草药添加技术、降焦技术、清除烟气自由基技术和纳米材料减害技术,使产品的焦油、自由基、烟草特有亚硝胺等卷烟燃吸过程中生成的主要有害物质释放量处于领先水平,多次填补低焦油、低危害卷烟产品的空白和荣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是中国烟草低焦油、低危害卷烟的代表品牌。
第一代北京烟草人
1970年5月1日,我到北京卷烟厂报到,接待我的是烟厂筹建组组长米兴巽同志和驻厂军代表孙忠兴同志。
他们介绍说,烟厂刚开始筹建,只有23个人,其中两名军代表,其他人来自北京市一轻局下属企业,还没有工人。工厂建在中央财经金融学院,教师办公楼改做生产车间。当时,正处“文化大革命”的年代,师生都停课闹革命去了。烟厂由当时的郑州烟草研究所负责设计。
我比他们大十五六岁,在一起工作学习了十二年。在厂办“七二一”大学,我给他们讲过课,他们是学生,我是老师。在工厂文艺宣传队,我是队长,他们是队员,大家一起劳动、学习、唱歌、跳舞,相处得很好。
后来,他们当中有的离开烟厂重新回到学校上学,几个有专门特长的被演艺团体招走,有人出国另闯天下,也有少数人走上错误的道路。他们中有些同志后来担任了车间、科室的领导,多人走上厂级领导岗位,在北京市烟草公司和总公司一些部门、处室的领导干部中,也有他们的身影。
北京卷烟厂第一代职工肩负着创业的光荣责任,500多名初中毕业生投身于企业的建设中去,为北京卷烟厂的进步和发展贡献出了青春活力。如今,北京卷烟厂已经走过44个春秋,那500多名初中生已经完成自己的历史任务,陆续退休了。他们不愧为第一代北京烟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