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读者在后台留言咨询关于不锈钢的事情,起因是江苏质监部门发布《2016年电热水壶产品风险监测质量分析报告》,里面说检测的电热水壶中,一大半产品的猛超标,然后列举很多锰超标可能对人体带来的伤害。于是一个给家中电热水壶更新换代的浪潮席卷了全中国。那么不锈钢电热水壶真有这么“锰”的风险么?
锰是人体需要的一种微量元素,但和钙、镁、钠等等其他营养素一样,都不可能是多多益善的。我们在考虑锰的摄入量的时候,需要参考两个数值,推荐摄入量RNI,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少于RNI则表示营养缺乏,多于UL则意味着超量,需要考虑风险了。我国建议的锰每日RNI,从1岁到成年人,分别是1.5毫克到4.5毫克不等,UL则是3.5毫克到11毫克。
这次江苏质监部门关于“锰”中毒风险的报告出台之后,被各界质疑的风生水起,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1,质监部门采用了一个和日常使用方法差异很大的方法来进行检测;2,质检部门的检测数据并不支持它自己吓人的结论。
锰本身也是一种营养素,电水壶产品所用的不锈钢制品卫生指标检测规范中,并没有禁止或者限制锰的规定。不锈钢产品,注重的是铅、镉、铬、镍、砷这些对人体毒害更大的物质析出量,在此次检测中,这些有毒物质析出量检测结果均达标。
和这些物质相比,锰并不那么遭人恨,因此我国和欧美等大部分国家都没有针对不锈钢锰析出量进行限定,自然也就没有指定相关检测的方法。因为没有现成的规定,江苏这次用的是一种另人不解的方法,用4%的乙酸(醋酸)来浸泡、煮沸,然后测量析出量。如果这次检测的是不锈钢炖锅、炒锅这种也就算了,但我们买热水壶不是为了煮醋,烧汤,而是烧白开水的,质监部门用这样一种方法来测定电热水壶的锰析出量的确让人不解。
对于这样的疑问,江苏质监部门的回应是这是用“更严格的方法”来对潜在风险进行检测,那检测的结果如何呢?报告没有给出具体的数字,只是说高锰钢电热水壶的锰析出量是0.1-1.168毫克/升。既然没有锰析出标准,自然就没办法判断这是不是合格。不过结合上面我们提到过锰的每日最高摄入量UL,那么所谓的潜在风险很明确了:如果一个成年人一天喝了差不多10升用最差的高锰钢电热水壶煮出来的醋,那么就可能锰超标了。
整个事件接下去就变得更有趣,面对质疑或者批评,江苏质监部门只有一副“用心良苦无人知”的表情。而实际上,整个“锰中毒”报告事件,其实已经接近于一出闹剧。因为真正的锰中毒事件,常见于锰矿工人、焊接工人这种会吸入含锰烟尘这种场景,在日常食品安全上,锰中毒不是什么“潜在风险”。
如何评价江苏质监部门呢?1,他们先入为主的认为不锈钢热水壶会造成锰中毒;2,用水很难达到锰析出量高的结果,于是他们改用4%的乙酸;3,即便用乙酸锰析出含量仍然离超标很远,但他们还是给出了“锰中毒”风险报告。为什么质监部门要这样做?还好我们是人性本善论的拥护者,不会想太深。
每次反驳这样吓人的结论,都会有人留言不以为然,认为不管真假多加些小心肯定没错。但是把小心都放在莫须有的事件上,最大的害处就是反而忽视了需要关注的内容。这次事件就很明显:江苏质监部门其实同时发布了两个报告,除了夸张锰中毒风险的这个外,还有一个更需要关注和传播的《2016年电水壶产品监督抽查质量分析报告》,而在炒作锰中毒之后,这个没噱头的报告完全就没人care了。
被忽视的报告其实可以更真实的反映目前电热水壶市场现状,提醒我们对于电热水壶这种产品,需要注意的问题:
1,是否通过国家3C认证,在产品说明、标志上是否符合规定;
2,电路设计是否安全,产品是否会有漏电的风险,自动保温、断电等功能是否良好;
3,使用的不锈钢是否会析出铅等重金属;
在对这次的50批次电热水壶的检测中,合格率为78%,不合格的项目集中在上面说的1和2两部分,卫生标准(重金属等析出量)上所有样品都达标。
因此,我们在购买和使用电热水器,如果对价格不敏感,优先选择304钢是没有错,但更需要在乎的是电路设计这些问题——漏电才是更要命,也是电热水壶产品中更常见的问题。
而如何能买到更安全的电热水壶的方法,其实也就在这篇被忽视的报告中:
1,选择购买渠道:检测的批次购买渠道中,合格率较高的是电器卖场、苏宁易购、京东和一号店,而合格率较差的是批发市场、天猫和淘宝。
2,无绳电热水壶(水壶和接电源的底座分离的)的合格率远高于一体的电热水壶。
3,价格区间:50元以下的电热水器是重灾区,基本就别买了;50元-100元的合格率同100-350元差不多,没必要买特别贵的。
非无绳的电热水壶没有体现出昂贵会更好的表现,50-100元区间合格率是60%,100-350的合格率只有50%。
4,生产地区:74%的电热水壶出自广东,但不合格的产品几乎都出自广东……
最后,列一下不合格产品产品的名册,如果家中是这些品牌型号的,换一个吧。
以上才是我们更应该从质监报告中了解的内容。购买合格的电热水壶,除了看3C标记,选择更靠谱的购买渠道外,记得选择50元以上价位的无绳电热水壶,这种是合格率最高的。
最后感慨一下,在中国生活其实的确是一件很费脑子的事情,很多时候,我们遇到的是一很不喜欢做事的质监部门,而少数时候,我们遇到的又是一个特别想“做事”的质监部门。前者的后果让我们对市场上绝大部分国产商品没有信心,而过于主观能动性的后者的“报告”则让缺乏信心的我们时不时吓个半死。
更多关于如何健康安全的给自己和宝宝喝水的文章,可以发“水”到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一小时爸爸”来看。
除了噱头,弱碱水还有什么
解密冲奶粉用水和儿童饮用水的选择方法

如何科学地喝上安心水
夏天水瓶不能放车里?叫化学专业的分析一下
千滚水、隔夜水里有什么
洁厕块致癌蓝水回吸污染?怎样使用才安心
喂水…育儿中的超级误区
日本水素水杯,伪科学的水素水是个什么鬼?
备注: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
《2016年电水壶产品监督抽查质量分析报告》
《2016年电水壶产品风险监测质量分析报告》
SN/T 2829-2011《食品接触材料 金属材料 食品模拟物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GB/T 5009.81-2003《不锈钢食具容器卫生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