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名野豌豆斑枯病症状野豌豆壳针孢除引起叶部的斑枯症状外,还可引起茎部腐烂,尤以茎下部更为严重,腐烂的组织呈紫红色,严重影响种子生产。叶片上病斑灰白色至淡褐色,椭圆形至不规则形,直径1-4毫米,有红褐色边缘。病斑上有1-2个红褐色至褐色的不规则形环纹,并生有一些小黑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有些病斑外缘不明显。每片小叶上的病斑数多为1-3个。病原菌1.野豌豆壳针孢(Septoria viciae Weatend.)分生孢子有两型,大型分生孢子53-71微米×1.7-2.1微米,直形或稍弯,呈镰刀形,多有3个隔膜;小分生孢子3.5-11微米×1.2-1.5微米,无隔,杆菌状。但据魏景超的《真菌鉴定手册》,该菌分生孢子为单细胞,大小 30-60微米×2.5微米。2.壳针孢一种(Septoria sp.)孢子近丝状或鞭状,直或弯曲,有1-15个隔膜,多为 4-10个,大小37.5-175微米×1.7-3微米。形态极似鞭状壳针孢(Septoria flagellaris Ell. Et. Ev.)。寄主范围-病害图片发生规律尚不清。分布与危害在美国,俄勒冈州曾发生由野豌豆壳针孢引起的斑枯病,除为害春箭筈豌豆,也为害其他野豌豆。我国曾在黑龙江省的山野豌豆上发生过野豌豆壳针孢斑枯病;在内蒙古锡林浩特地区,春箭筈豌豆上发现由另一种壳针孢引起的斑枯病,其病原菌形态极似豌豆上的鞭状壳针孢。防治方法匈牙利野豌豆较抗野豌豆壳针孢菌。以上就是网友分享的关于"野豌豆斑枯病"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爱华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