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从生活实际经验来讲,坐北朝南的房子可能更利于采光,朝西会有西晒,有的人不喜欢,这么说没问题,但是如果要牵涉到“风水”的话,我觉得朝向是好是坏还得整体考量。为什么呢?让我们首先来聊聊风水理论中经典的,也是很多人比较了解的“四灵”布局观。
对风水有兴趣的朋友一定听过“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这句话,讲的是空间布局的标准。
这幅图上的小村庄堪称布局理想,后有高山可以倚靠,左右各有山脉护佑,前方地势平坦、河流弯曲有情、草木丰茂。堪称“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俯。”
再看北方常见的民居四合院。
这幅图描画的是林徽因故居,从图上看,风水四灵布局也很明显,以“太太的客厅”和“卧室”所在的主建筑为中心,后有高大的房屋做“靠山”,左右各有厢房,前方围合成花园一样的院子。“四灵”思想贯穿于中国古人世世代代的建筑理念中,不管是建筑外部的山水形势,还是建筑本身、或室内环境的布局,都讲求这种围合抱卫、藏风聚气的布局形态。
而“四灵”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起初它并不是源自古人对大地山川的考察,而是来源于对天象的观测。
《易经、系辞传》开篇不久就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又说“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地上的方位分作东、西、南、北、中五方;天上的星座分为东、西、南、北、中五宫,隋末《步天歌》把全天空分为31个区,即一般所说的“三垣二十八宿”系统。
三垣即是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二十八宿即东宫“苍龙”,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北宫“玄武”,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西宫“白虎”,奎娄胃昴毕觜参七宿,南宫“朱鸟”,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
从时间上讲,“三垣”与我之前讲到的“三元九运”有所关联,中国古代星占学将三垣与上、中、下“三元”对应起来(即每元60年,每元一个花甲子)。上元太微垣治世。中元紫微垣治世,下元天市垣治世。
从方位上讲,中元垣“紫微”自然又处于中宫之中,成了宇宙最中心的位置,是天帝居住之地。地上的帝王既然自称为天之子,那么他居住的宫殿也应该称为“紫微宫”。汉朝皇帝在都城长安的未央宫即别称紫微宫。明、清两朝把皇帝居住的宫城禁地称为“紫禁城”自然是事出有据了。
回到“四灵”的问题上来。五宫除中宫外,东宫星座呈龙形,与五色中东方的青色相配称“青龙”;西宫星座呈虎形,与西方的白色相配称“白虎”;南宫星座呈鸟形,与南方朱色相配称“朱雀”;北宫星座呈龟蛇合体形与北方玄色(黑色)相配称“玄武”。所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成了天上四个方向星座的坐标标记,也成为地上四个方位的象征,因而也成了人间的神兽,秦汉时期已经有了四神兽纹样的瓦当,成为当时用在宫殿上的特殊瓦当。唐朝长安的皇城和宋朝汴梁的宫城,它们的南门都称为朱雀门,北门都称为“玄武门”。
所以,如果从天文学角度讲,应该是“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照道理地上的布局应该与天上相对应才是,但为什么到了主要研究大地形势的风水学这里,“东西南北”怎么就换成了“左右前后”呢?
这正是古人伟大智慧的所在,大地形势千变万化,怎能以简单的“东西南北”来加以定位呢?
举个例子,在南京东部的句容有座“宝华山”,称为佛教律宗第一名山,宝华山上的“隆昌寺”是已有1500年历史的“佛教律宗祖庭”。中国古代的寺庙大多建造考究,体现浓厚的风水理念,但是隆昌寺却有些特殊,这里的山门不向南开,反而向北开,传说这是因为曾有个皇帝从北边上山来这里参观,所以山门改变了朝向,也有人说山门向北是为了方便从北边的长江走水路而来的香客,但是更多学者认为,山门朝北开是由隆昌寺的地理位置决定的,从山形走势看,隆昌寺南面是一座比较高的山峰,山形陡峭,而北面视野开阔,门朝北开是后有靠山,前有明堂,面向长江,形成一派气吞山河的壮丽风貌。
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风水学中之所以对“四灵”的方位要求没有用“东、西、南、北”加以限制,而是用“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来描述,是因为,在风水这门古代环境学中,房屋的建造实际上是没有统一公式的,人们常说的“坐北朝南”“东高西低”等,也只是针对大多数情况而言,在真正的实践过程中还是要根据建筑基址的地形和周边环境因地制宜地安排。“前后左右”的标准使建筑布局变得非常灵活,一切以实际山川形势为准,而不拘泥于天象。可以说,这一思想体现了古人不拘一格、与大地环境和谐相生的环境智慧。就像隆昌寺“前后左右”各方位的排布与“四灵”紧密暗合,看似山门朝北不合常理,实则非常符合风水道理,这使得整个建筑形成了藏风聚气的雄壮格局。而这一标准,完全可以引入到我们现代人对建筑的布局和考量当中。
所以,是不是“房屋坐北朝南就是好风水”,答案是“不一定”,是不是“房屋朝西就风水不好”,答案也是“不一定”,按照风水当中形势派的观点,这一切都得由房屋四周的形势格局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