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记叙文阅读题型中,理解某句话的深刻含义,一直是很多省市地区必考的题型,也是很多学生和教师感觉无从下手,无奈中只好跟着感觉走来答题的一种题型。那么这种题型到底有没有解题规律呢?答案是肯定的。这一讲我们就来重点研究这种题型的解题方法。
破解这个难点,首先要明白,命题虽然指向“深刻含义”,其实理解起来一直是从最浅层意义开始的。所谓的“深刻意义包含四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句子最表层的含义;二是透过表层能直接分析出来的语句表意倾向;第三是横向联系语境,分析出作者”醉翁之意不在酒”,间接要表达的“真意”;四是揭示作者写这句话的写作目的——即要为表达什么主题服务。
因此在解决这个问题时,要分为四步:
第一步,概括这句话直接表达的表面内容是什么
表达方式是记叙,就是回答这句话“记叙了什么”;
表达方式是描写,就是回答这句话“描写了什么;
表达方式是议论,就是回答这句话“揭示了什么”或者“阐述了什么”;
表达方式是说明,就是回答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答案中的“什么”要既要指明“具体的对象”,又要指出语言表达指向这个对象的“哪个方面”。
例如:他今年已经90多岁了,依旧鹤发童颜。这句话描绘了老人的外貌。
第二步,抓住表达核心,分析作者的直接表意倾向
还以上面的句子为例:他今年已经90多岁了,依旧鹤发童颜。“90多岁了”突出“老人年龄大”,“鹤发童颜”突出“老人身体健康,容光焕发,内心愉悦”。
在概括表意倾向的时候主要指向两个方面:一是突出事物的什么特点;二是表现人物的何种心理、情绪、心态。只要涉及,就要全部揭示出来。
同时在概括事物特点时,要兼顾正面和侧面,不能只见正面,不见侧面
例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主要突出的是小草的生命力旺盛,同时也突出了泥土的坚硬,(反衬小草的生命力旺盛),不能只见小草,不见泥土。
第三步,结合语境,横向联系,分析作者间接要表达的“真意”
例如《巴黎圣母院》中干预红衣主教的描述——相貌堂堂,衣着高贵得体,和他的丑恶行为联系起来,我们就会一下子明白,作者刻画他的相貌衣着,突出这种外在之美,真意在于反衬表现其内心的肮脏、丑恶。
第四步,揭示作者的写作目的
作者写文章中的每一句话,都要为两个目的服务,一是结构,二是主题,因此分析前三个点的时候,要立足文章本身刻画的对象,而最后一点,要分析作者究竟要通过刻画、描写这个对象达到自己怎样的写作目的——是要书法某种情感,还是要揭示某个道理,是要赞美或批判某个人物的某种品质,还是要表达某种情趣追求。
例如朱自清写《春》最后一节中有这样一句话: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地笑着,走着。这句话直接描写的是春天给人的印象和感受,突出的是春天色彩之美、活力之美,抒发的是对春天的喜爱之情——第三步横向联系没有产生“真意”。
回答这个问题,要按照这样四个步骤层层深入地加以分析,才能把问题答得全面、具体、深刻。
值得额外强调的是,在理解一句话的表面含义的时候,同学们会遇到一些特殊的句子,在这里将他们归类讲解,一一给出具体的破解方法。
一是修辞类的句子——在解决表面含义的时候,要脱去修辞的外衣,把它变成平实的语言。
例如:她站在那里,像一株盛开的花。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它变成平实的句子就是——她长得很漂亮!
二是矛盾类的句子——分别指出相互矛盾的点,是从哪个角度来说的。
例如:那声音听起来是那样的近切,又是那样的茫远。句子中“近切”和“茫远”对立统一,分别指出描写的着眼点,加入原句子,表面含义就好理解了——那声音听起来,是那样的清晰,让人感觉它是那样的近切,而声音又是那样的小,感觉又是那样的遥远.
三是蕴含话外意的句子——将字面表达的含义和话外带出的含义都表达出来,字面意解说在前,话外带出来的隐形含义解说在后。
例如:该来的人怎么还不来?含义是该来的没有来,不该来的却来了!
四是运用虚实转换的句子——将不能通俗理解的“实”的内容换为“虚”的内容,将无法通俗理解的“虚”的内容,转化为具体有形的“实”的内容。虚实转换是唯一的方法
例如:自从读了《唐吉柯德》以后,那位瘦高个儿骑士和胖仆人就一直伴随着我。在这句话中,有三个影响含义通俗理解的三个“实”的对象,其中有两个人——瘦高个儿骑士和胖仆人和一个具体的动作——伴随。试想,这两个人物都是中世纪的人物,能“伴随”我吗?显然这两个“实”的人代表着两种“虚”的抽象的品质,一是勇于挑战、敢于冒险的精神,一是对主人的无限忠诚的品质;而“伴随”这个“实”的、有形的动作,指的是虚的无形的“影响”。因此这句话的含义就是:自从读了《唐吉柯德》以后,唐吉柯德勇于挑战、敢于冒险的精神以及胖仆人对主人的无限忠诚的品质就一直影响着我。
这四种类型的特殊句子,是横在我们解决某句话的深刻含义过程中,第一步常常要面临的问题,掌握了这四种对应技巧。第一步的难点就破解了,整体问题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