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80后”为代表的“我一代”有着“我的婚姻我做主”的鲜明个性。因为离婚成本低,遇到点问题就拜拜了事,宁愿离婚也不做出改变,于己于人都是自私和不负责任的。对于这个问题,心理专家怎么说?
前段时间网上有一条新闻:高速路上,夫妻俩因为琐事大吵,妻子抱着孩子赌气下车,丈夫则赌气开车离开,妻子在寒风中走了两个多小时,丈夫才回来接她。最后两人回到家,妻子就要离婚。她的理由其实很“浆糊”:“你就是要无条件爱我,即便我把你气死,你也不许翻脸!”
这则新闻出来后,大多数人都谴责丈夫太冷漠无情,但史宇说:女人有错在先。“大吵一架满脸狰狞,谁还会觉得你可爱?”换个立场想想,丈夫如果彻夜不归,回到家还不跟你解释,你还会爱他爱得死去活来吗?史宇说,考验一个人是否爱你,一定要在对方心平气和时。因为,吵架后的彼此,都会满腹委屈、愤怒。
试想,孩子满地打滚,不听话犯浑时,被弄得情绪崩溃的你还会满脸堆笑地对孩子说“宝贝,我爱你”吗?你撒泼耍赖面目狰狞,而且对方也被撩拨得情绪崩溃,哪有心思发现你的可爱(照照镜子,其实你会发现自己一点都不可爱),并马上调整情绪向你示爱呢?
在婚姻关系中,很多人擅长给自己编织一个因果关系:“因为我这样了,所以你必须那样!”这样的“因果关系”根本站不住脚。因为,男女的行为模式和思维习惯有大不同,这种不同因为男女生理机能的本质区别,并不会因为婚姻发生根本性改变。如果“这样做婚姻才幸福”都有一套公式,男人和女人的公式注定是不一样的。公式不一样,各自认定的“因果关系”肯定有区别甚至完全相反。女人认为“因为我这样了,所以你必须这样”,男人却觉得“因为你不喜欢这样,所以我才背着你做这样的事”。也许,夫妻一双或双方的“因果关系”都站不住脚。
有对小两口刚刚结婚不久,因为洗脸、刷牙的先后顺序不同又不可调和,最后吵着要离婚。丈夫每天起床后,习惯先刷牙后洗脸,而妻子则恰好相反,喜欢先洗脸后刷牙。这么小的事,怎么会闹到离婚的地步?那是因为夫妻俩各持一套“浆糊逻辑”,按照这个“浆糊逻辑”,把小事闹大了觉得非离婚不可。
何为“浆糊逻辑”?顾名思义,就是不切实际的思维方式和逻辑习惯。很多人在婚姻里都有一套“浆糊逻辑”。那么,这对因为刷牙、洗脸习惯不同而闹离婚的夫妻,是怎么使用他们的“浆糊逻辑”的呢?
首先,妻子认为丈夫那样的习惯不好,应该像自己一样。但谁说一定要先洗脸后刷牙的?丈夫呢,坚称自己20多年一直都是这样,并且他的父母也是这样,所以根本不值得妻子大惊小怪,所以他打死也不会改。夫妻俩谁也不让着谁,到后来越说越拱火,妻子气愤得不行,骂丈夫“家教不好,你爸妈都不咋地!”小两口吵架牵连家人,男人也火了:“我们俩的事儿扯我爸妈干吗?”女的说:“我也不想扯你父母,但你不是老说我什么事儿都不想你爸妈吗?”越说越来气,还会说:“当初那么多人喜欢我,我为何偏偏瞎了眼嫁给了你!”男的也火了:“我天天在外累死累活赚钱养家,你还想要什么?”
最后,两人几乎不约而同:“既然这样你为何要跟我结婚?离婚算了!”
这对夫妻的婚姻里充满各种“浆糊逻辑”:“我认为是这样的,但你没那么做。”“我没问题,都是你的问题!”“你家人跟我没关系,但我家跟你有关系!”两人脑子里都有一套“真理”一样的公式,既然对方和我是夫妻,那必须按我的公式来……诸如此类,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双方都按照自己的“浆糊逻辑”来,夫妻关系当然搞不好。
美国《时代》周刊曾针对中国“80后”婚姻状况撰文:“他们婚姻破裂的主要原因在于过分‘自我’。”史宇很认可这个结论,《时代》周刊还将这种现象命名为“MeGeneration”,意即“以自我为中心的一代”,简称为“我一代”。
“我一代”过分关注自我的体验和感受,强调自我。而夫妻关系强调的“相互”和“共同”,是要把婚姻双方合二为一,形成一个共同体。可见“我一代”的婚姻态度与婚姻的本质是相互背离的。
无论是因为离婚成本低,从而懒得修补婚姻选择草草离婚的人,还是在婚姻里固执地坚持“浆糊逻辑”,而导致婚姻岌岌可危的人,他们其实都是典型的“我一代”。当婚姻产生矛盾成为必然,如果没有及时合理解决,出现各种问题甚至因此分道扬镳便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