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民风、民俗篇<?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成都八大怪》
1-1、成都老茶铺 1-2、成都老茶馆第一怪:(不泡茶馆把病害)——成都的茶文化独树一帜,成都人在悠闲自得地喝茶中打发着小日子,好不惬意。
有人说北京人追求的是机遇、上海人追求的是时尚的生活、广东人追求的是金钱,我们成都人追求的是现实的生活。成都人有句话叫:拿的小工资、进哈小茶馆、打点小麻将、吃点麻辣烫、看哈歪录像、炒点渣渣股(就是小股票、垃圾股),这样的生活他们就满足了。其实要说喝茶,成都人家家都有茶具和茶叶,在公司办公室都有喝茶的地方。但是在家或者办公室或者在朋友家喝茶都不过瘾,因为在这些地方没有到茶馆的气氛。在茶馆里可以:茶友互相打趣、可以放松的看哈报纸、打起麻将更有情绪、哪怕下盘棋也有人递点子、傍膀子、出太阳出来晒哈太阳、几个朋友再吹哈牛,茶馆里的内容太多了。喝茶不光是嘴巴享受,还可以掏耳朵、要擦皮鞋、要按摩、要看杂耍、要吃小吃都可以。还有的地方可以听评书、看川戏、斗鸡、斗鸟、等等。。。。。。太多了。来这里的人什么都有,有帅哥、靓妹、三教九流、徐娘半老、大款、穷人,当然,还有的是来这里打望四下里扫描看美女帅哥、谈情说爱,用我们四川话说就是安逸、巴适惨了。
2-1、成都首届麻将赛开赛 2-1、成都万人室外麻将赛第二怪:(到处摆起麻将赛)——也不能天天光往茶馆里跑呀,没事打打小牌,挣点零花钱,关键是图一乐。
成都是个休闲的城市,喝茶、下馆子、打麻将是成都人生活的三大特点。成都人打麻将任何理由都可以打,办喜事打喜麻将,办丧事打丧麻将,周末去农家乐打,下了班回家把饭吃了就摆起来打。真是打得四邻不安。有的是打得妻离子散。但是成都的麻友们就是离不开它。
爱打麻将的人还老是给自己找借口,说打麻将可以锻炼身体(因为在打麻将的时候手在桌子上运动,就像在练太极拳)所以叫平面太极。还可以算是一种第二职业。俗话说小赌养家糊口,大赌发家致富。学会打麻将可以应酬陪朋友打业务牌巴结领导。但是成都一般的拿小工资的人就喜欢打点5块的小麻将。为啥子呢?因为他们很听毛主席的话,打大了输安逸了的就跑到天府广场去坐在毛主席像下面对主席忏悔。我以后再都不打了。毛主席不好开腔了,因为麻将是成都人的传统文化嘛,都不打咋个要得呢?但是要打就打小些,麻友就问他打好多呢?主席伸出五个指头摇一摇,麻友们明白了是叫大家打5块。打小点打久点,让成都麻将文化传下去。所以据说成都的警察抓赌有个规矩,就是如果你真的是打5块就不会抓你去罚款了。
我们成都的麻友全国有名,而且打麻将的人有他们的职业道德,比如他还在做什么事情,只要不是很重要的,只要电话一响是麻友打来的,如果说到“三缺一哦!”是不好推辞的邀请。只要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你拒绝的话等于是在打辞职报告离开麻桌。因为意味着你邀请别人的时候也会被同样的拒绝,这对于一个麻将客来说是非常严重的。比如你看见在成都的大街上有人走的特别匆忙,你可能以为他有急事。其实很有可能他只是去参加麻将。
成都人打麻将还经常打通宵,有时候连续几个晚上打。打麻将的麻友其实现在男的还少了,大多数是女的,打完了通宵没有休息好又要去上街买东西,她想买花,卖花的问她买什么花,她说“杠上花”;问价钱是问人家“几万”;去买鸡,人家问她买公鸡还是买母鸡?她说我买“幺鸡”;参加同学会为的是整成“暗七对”。当然打到这个份上可算是打到了走火入魔了。
3-1、精明能干、处事利落的成都粉子 3-2、成熟、端庄的成都粉子第三怪:(成都粉子惹人爱)——天府之国的女生就是可爱,美女如云。
成都粉子:最直观的理解,是对于在成都生活和工作的,相貌娇好的女性的统称,属于一个名词解释的范畴。深层次挖掘这个词语的含义,可以作为一个形容词来解释,成都自古就是盛产美女之地,这里的独特气候条件,造就了这里的女性从直观上令人赏心悦目的特性,也正是因为这里独特的一方水土,养育了成都女性特有的气质内涵,温婉的面容和火辣的个性,这两种看似极端矛盾的对立面,在成都女性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融合。
不知道大家听说过这个顺口溜没有?就是:到北京看砖头,到广东看车头,到上海看人头,到海南看鸡头,到东北看块头,到西安看坟头,到云南看石头,到成都看丫头。所以还有人说到北京觉得自己官小,到广东觉得自己钱少,到海南觉得自己身体不好,到成都觉得自己结婚太早。大家不相信可以到我们的春熙路去看看,保证洗你眼睛。这还不算最霸道的,因为我们这里说的:一等美女漂洋过海,二等美女深圳沿海,三等美女不想在外。所以大家看见的只还是一般的美女就很洗眼睛了。哦!还忘记了说的是特等美女在那里?(让大家猜哈)其实真正的美女就在你们的身边,就是你们的老婆。老婆才是你们的最爱。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这个道理。当然我们成都美女还有十大优点:
1、很会打扮、2、很会过日子、3、十分热情、4、会干事业、5、会调教男人、
6、会教育子女、7、有情调、8、能吃苦、9、孝顺父母、10、很会扮嫩(就是把自己打扮得很年轻)。
当然,有十大优点同样也有十大缺点:
1、爱吵架、2、爱购物、3、爱赌博、4、爱赶时髦、5、嘴巴馋、6、爱看杂志不喜欢读书、7、爱苟求男人、8、太会算计、9、爱追明星、10、爱看热闹。
这就是我们成都女人,当然说到女的也不要忘记我们男的了。
成都的女人爱什么样的男人呢?接下来就是我们要讲的第四怪。
4-1、“耙耳朵”的原型来源于成都一种加了“耳朵”的自行车4-2、为快乐留个纪念 4-3、耙耳朵 4-4、男人都变耙耳朵第四怪:(耙耳朵男人美女爱)——耙耳朵的男人就是怕老婆的男人,没想到,四川的女子不光长得好,对付男人也是有一套的。
耙耳朵,这个词在四川话中的意思就是怕老婆的男人。“趴耳朵”是四川方言,说一个男人怕老婆,也就是常说的惧内、“妻管严”。四川人如果说一个男人是“耙耳朵”,其实是饱含赞许,因为怕老婆是爱老婆疼老婆害怕老婆生气的表现。
“耙(发音为pa,一声)耳朵”为西南地区(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地)独有的词汇,因男子结婚后常被老婆揪耳朵而形象地留传开,“耙耳朵”一词正是形容男子耳根软,怕老婆。
“耙耳朵”的原型来源于成都一种加了“耳朵”的自行车,这是最早成都男人为了让自己老婆坐得更舒适而发明的,成都大街到如今也还有少量此类车型。演变到今天,“耙耳朵”已成了三轮车,但人们依旧亲切的称此为“耙耳朵”。
我们成都市有个奇怪的协会就是:趴耳朵协会。啥子叫趴耳朵?就是你们外地人叫的妻管严、床头跪、怕老婆的人,我们四川语言很形象。成都女人都比男人歪,她们会把自己老公调教得很听话。如果不听话的下场就是被老婆抓着耳朵就不放,时间长了耳朵就被老婆抓软了,就叫趴耳朵。想当个真正的趴耳朵还要具备三从四德(得):老婆的话听从、老婆出门要跟从、老婆命令一定要服从。等老婆化妆要等得、给老婆买东西要舍得、帮老婆做事情要累得、老婆骂你要忍得。做到这些才是成都妹妹心中的好男人。
在成都还有个趴耳朵民谣:豌豆开花角对角,每天我给老婆洗洗脚,为人君子莫笑我,我只是个趴耳朵,趴就趴,让他趴,免得晚上睡地下。你们看我们成都男人对老婆多好啊!所以我们成都妹妹就喜欢我们成都男人。趴耳朵要上班,要做家务,还帮老丈母做事情,带孩子....
可能有的朋友会笑他们没有男子汉的气魄,被老婆管觉得可笑,趴耳朵会给自己找些借口,比如不让老婆做饭是怕老婆手艺不好做来不好吃,不让老婆洗衣服是怕她们皮肤衰老,去给她们买化妆品还花很多的钱,让她们打麻将是让她有事情消遣,如果不让她打她要去逛商店买东西,花销就更大了。

成都男人不像北方男人当大老爷们儿动不动就横起,也不像外国的男人那么的靠不住,他们实际、勤劳、更有忍性、更有责任心,因为成都女人知足,成都男人也很快乐!
5-1、成都泡菜 5-2、各种四川泡菜第五怪:(一日三餐吃泡菜)——物产丰富的成都为何要这么吃呢,真怪!
早些年,泡菜在成都人餐桌上占的比重比现在高得多。泡菜说来很简陋寒酸,白菜帮、萝卜皮、莲花白根……但凡蔬菜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部位,都可扔进坛里。但泡菜也很矜持严苛,特别考验人,家庭主妇是否巧手慧心,只消看看她家的泡菜,是否生花?滋味如何?便知底细。讲究的人家,经常要往泡菜水里放芹菜杆和各种香料,为的是“香盐水”;夏季高温时还要想法给泡菜坛降温;而一碟极品泡菜,拒绝用刀切,必须洗净了手细细掐开,不能沾一星半点菜刀的金属气。
今天,泡菜虽然退居次要位置,却也并未销声匿迹,它到底历史悠久,功绩卓著,滋养过不知多少代四川人,哪里是随便舍弃得了的?只需看看超市里各类泡菜香料的丰富多姿,就晓得我们从来没有离开泡菜。而无论多么盛大的筵席,最后若是缺一碟下饭的泡菜,无论如何是美中不足的。
美食家车辐先生有句至理名言——鸡汤泡饭下泡菜,胜过吃席——我深以为然。鸡汤(必须是土鸡哦)泡饭有醇良肥甘之大美,但稍嫌油腻,若搭配一碟脆嫩清爽的泡菜,上面淋几滴辣椒油,那么,荤与素两重极致美味神秘叠加,效果难以言传,果然是浓厚与简约、丰腴与素淡之间最妙不可言的绝配。我想,车辐先生对鸡汤饭加泡菜的礼赞,还包含另一层意思:这随意散漫的吃法既躲避了宴会的繁文缛节,又可独享丰俭由人的自在。
君子之交淡如水,也简淡如泡菜。朋友之间,如果能相待以泡菜,那就是走得很近了。十多年前,有位朋友以一坛老泡菜相赠,精选的荥经泡菜坛子,满满装着红海椒。他家的泡菜,是母亲的手艺,辣椒泡多久都坚硬而不“走仔”(辣椒不会破裂漏馅儿)。那真是级别相当高的珍贵礼物;也是很久以前,好友住在单位食堂附近,中午用饭盒端了饭菜,我们就一窝蜂跑到她家吃泡菜。小屋里挤满了人,她总是麻利地捞出一碗泡菜款待大家。萝卜青菜,样样养眼又可口。若是儿菜上市的季节,她泡的儿菜既鲜且翠,那份清水出芙蓉的天然,尤其诱人垂涎,再佐以满屋的高谈阔论,至今想来,都回味不已。
四川泡菜历史悠久,《三国志》记载,赤壁大战后,刘备率军入川,到了新繁,众将士水土不服,饮食不思,身体疲乏,缺乏斗志,军师诸葛亮微服私访,看见百姓户户都有泡菜,于是带了些回军中给士兵品尝,兵们品尝后食欲倍增,士气高昂,再扬军威。诸葛亮赞叹:天府之国,地灵人杰,新繁泡菜,天下一绝。从此新繁泡菜代代相传,名满天下,所以你们说我们成都人是不是离不开泡菜。
6-1、成都串串香 6-2、老妈串串香加盟店—大邑王泗店第六怪:(串串便宜又自在)——成都的麻辣烫那是一绝,好吃不贵,真的实惠。
成都麻辣烫是起源于四川、流传多年的地方特色小吃,也叫串串香。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其自身无可不烫,无味不有,从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在气候阴湿多雾的川蜀地区,长年劳作的船工和纤夫,垒成灶台,支起瓦罐,就地取材,拔些野菜,放入花椒、辣椒等调料,涮烫食之。既可果腹,又可驱寒、祛湿。后来这种煮食涮烫食品的习俗得以沿袭,后来发展成了今天我们在大街小巷经常看到的麻辣烫了。
麻辣烫,是川渝地区最有特色也最能代表“川味”的一种饮食文化。川渝地区,或大或小的麻辣烫店家及小摊,遍及大街小巷,可谓是川渝城市中的一道亮丽风景。如:四川的三顾冒菜麻辣烫、巴适馆麻辣烫、川菜映像麻辣烫、乐山牛华麻辣烫。麻辣烫是食物的平民化归宿。青菜鱼肉,被细细地穿在了签子上,一股脑儿地往高温里推,真正是赴汤蹈火。没有什么讲究的烹调过程,它们就这样粗糙地被人类搅和在一起,互相沾染了彼此的味道,再也不能分开。
点评:麻辣烫一碗,用七日以上之陈汤,当日先做调料,用布襄包裹,浸入其里,致之于釜,待沸腾,依蛋,丸,及各种菜肴下锅烫熟之快慢,依次放入,作七八成熟即捞起,再取调羹将蒜泥姜沫佐之,好了,一碗色香味俱佳的上等小吃就做成了,在上面撒上一点熟芝麻,看上去娇嫩欲滴,尝之却是微辣,不由得继续食之以解馋,却是辣气愈演愈烈,直至不得已弃之,而意犹未尽,不得不望辣兴叹矣。
麻辣烫是食物平民化的归宿。制作一碗麻辣烫,其实很简单,无非是把一些看似不相干的东西,细细地穿在了签子上,放在一起,然后一股脑儿地往高温里推,真正是赴汤蹈火。就如这个世界,美的、丑的、胖的、瘦的、高的、矮的、好的、坏的、红的、绿的、蓝的、紫的、黑的、白的;帝王将相、贩夫走卒、三教九流、五花八门地凑在了一块儿,便会慢慢融合,相互渗透,互相沾染了彼此的味道,最后都变成又麻、又辣、又鲜、又爽的美味,一些不相干的事物,由此 麻辣烫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再也不能分开。
口味以乐山市牛华麻辣烫为代表,成都口味的特点是麻辣烫配方口感偏重、底料麻辣、炒料中的味道主要溶于油中,油大,汤中味道不是很香。但是,放入火锅中味道越煮越重,配合味碟更加厚味,此口味的麻辣烫配方只适合火锅类麻辣烫或小火锅。
7-1、成都的雾 7-2、成都西边日出东边雨第七怪:(太阳出来堆倒晒)——成都的雾看样子也不少,要不然人家怎么总唱“太阳出来喜洋洋”嘛。
太阳出来挤起晒成都的天气有点怪,有个成语叫“蜀犬吠日”!不知道它们是觉得稀奇还是非常高兴,或许它们害怕。当有什么事情特别难办的时候人们习惯说:“要把这事情办到,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这个话你在我们成都就不要随便说了,因为我们成都经常是太阳从西边出来,这个话听起来是有点玄,但是这是事实。什么原因呢?因为在四川东部地区气候受到了太平洋水气的影响,所以大家看到我们成都每天早上大部分的时候是在起雾看不到太阳的,当下午太阳要落山的时候,经常看到的是太阳西照。所以我们成都人说的我们的天气是:“西边日出东边雨.”
天气虽然怪,但是正因为这样的天气所以我们成都人的皮肤特别好。什么原因呢?因为我们这里的太阳不喜欢直接照到成都人的脸上,所以成都夏天的天气就像洗桑拿。你们想天天洗桑拿的人皮肤能不好吗?比如你在大街上看见几个红脸的汉子走过,他不是外地的就是外国的。
虽然这样的天气让成都人的皮肤好了,但是成都人变得很怀恋太阳了,特别是在冬天太阳一出来,那可就像久旱逢甘露,像春雨刚来。所以人们就要抓着这样的好天气出去晒哈太阳,大家呼朋唤友结伴去郊外的农家乐或者占据所有的露天茶馆,享受着晒懒太阳。成都人说:这样晒就可以把身上的潮气晒一晒。比如打牌的总是输,做生意的总是赔,谈恋爱的总是被人甩,同领导也搞不好关系,两口子不是吵架就是打架....成都话叫“霉得起冬瓜灰”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去晒哈太阳把霉气晒走。
8-1、成都大雨早高峰遭遇大堵车8-2、成都堵车第八怪:(骑车上班比打的快)——成都也是个繁华的大都市嘛,也不免有些都市病,交通拥堵也是个大问题。
成都除就叫容城、锦城、龟城、以外还有成都市民把她叫做堵城,有人说是因为成都人爱赌钱是赌博的“赌”其实不是的,她是堵车的“堵”.目前成都是一个像大餐桌一样的大圆圈围着小圆圈.成都有一环二环三环,还有内环和环城高速.成都的变化和建设是很快的.你一个月不来成都说不定那条胡同已经变成大街了.成都有上千条的街道.人口有上千万,市区就有三百多万.所以成都在不断的建设交通.成都的堵车高峰是上下班的时候到处都很拥挤.上班的要坐公交车上班,但是坐公交车太拥挤而且漫.打的消费太高,速度还不快.因为这个时候很堵车.如果从北门去南门上班打的遇到堵车可能要一个多小时.但是如果骑个自行车就快多了.四十分钟就到了.所以成都也是自行车的王国.人平都有一辆自行车.所以成都的自行车最好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