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是根据环境目标提出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削减量的控制。它是从现有的污染水平出发,针对特定环境的质量目标要求,确定分阶段的排放总量控制和削减量,循控制一削减一再控制一再削减的程序,将污染物排放总量逐步削减到预期目标。十一五国家总量控制指标为COD和二氧化硫,在十二五期间还新增了其他的污染物作为控制的主要对象,本文分析了COD和二氧化硫作为主要污染控制物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COD 二氧化硫 染物控制指标 生态文明 环境保护
一、 引言
纵观世界,从《京都议定书》到“巴厘岛路线图”,从哥本哈根大会到墨西哥坎昆会议,在气候变暖日益成为国际经济、政治博弈主题词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在为解决气候问题而努力,低碳发展的概念应运而生,并且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十八大的报告中更是用专章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价值与途径,也提出了“美丽中国”的战略,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目标就是要实现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十一五国家总量控制指标为COD和二氧化硫。COD和二氧化硫作为主要污染物控制指标有着其重要的意义,在十二五期间仍然具有战略价值,本文在此背景下,分析COD和二氧化硫作为主要污染物控制指标的原因及对策,以期能够对于促进环境保护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有所裨益。
二、 COD和二氧化硫作为主要污染物控制指标的原因分析
一是生态文明与两型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污染减排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是改善环境质量、解决区域性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以化学需氧量为代表的水体有机污染尚未解决,部分水域富营养化问题突出;酸雨污染未得到有效缓解,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转化形成的细颗粒物污染加重,光化学烟雾频繁发生,许多城市和区域呈现复合型大气污染的严峻态势。COD和二氧化硫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多个方面,两型社会的突出特征是其涉及社会、经济、文化全方位变革的系统复合性。资源环境问题是自然问题,也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和技术问题,更是文化观念问题,这些问题相互交叉、相互影响。两型社会也是一个“复合体”,由节约友好型技术、节约友好型产品、节约友好型产业、节约友好型企业、节约友好型社会等等组成。因此,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和两型社会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对COD和二氧化硫加以控制。
二是COD是水中污染物的最为主要的代表。水中COD越高,表明水体中还原性物质(如有机物)含量越高,而还原性物质可降低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导致水生生物缺氧以至死亡,水质腐败变臭。我国水体中有100多种污染物,从目前水体中污染现状看,最主要的代表物就是COD。以要求化学需氧量降低10%。而且,工业化学需氧量和、城镇生活化学需氧量、农业源化学需氧量等多方面的问题都还比较严重。
三是二氧化硫二级浓度标准是空气质量标准的重要指标。我国空气二氧化硫二级浓度标准为每立方米60微克,是国家要求城市必须达到的标准,也是保护人体健康的最低标准。二氧化硫在冶金、建材、有色、石化等行业工艺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量较大,控制二氧化硫二级浓度标准的目的就是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缓解酸雨恶化,提高能见度。
三、 COD和二氧化硫作为主要污染物控制的对策措施建议
一是大力推广绿色经营。如鼓励生态超市的发展,生态超市采用绿色供应系统,在整个产品的工业环节,如供应商选择、采购、制造、交付、回收流程中贯穿“绿色”、“低碳”的理念。在供应系统计划环节,从供应商到内向物流、生产过程的物料处理交付、客户服务,绿色理念贯穿了产品生命周期的整个供应过程。在采购和供应商流程,实行绿色采购和分享绿色计划;在产品制造环节,采用基于环境的设计、绿色生产方式、精益管理方法(精益实际上贯穿了整个供应链过程)。在交付阶段,通过网络设计优化、低碳运输、低碳仓储、库存优化等管理手段,实现绿色交付(同样手段也应用于逆向物流)。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无污染、无公害、安全、优质、营养型的绿色食品。保护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推广绿色经营有利于实现COD和二氧化硫的控制。
二是要优化COD和二氧化硫控制的评价指标。笔者认为评价指标的设立要考虑以下一些原则:(1)匹配性原则。指标设立时,不仅要反映COD和二氧化硫的指标,还要能反映与COD和二氧化硫的使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平衡。(2)可比性原则。建立的各项评价指标,在COD和二氧化硫控制上要具有可比性。(3)动态性原则。COD和二氧化硫控制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评价指标的选取应能够反映环境政策及技术潜在竞争力的变化。(4)科学实用性原则。COD和二氧化硫控制评价指标的设立应尽可能科学实用,能够根据企业等主体所处的环境、所拥有的资源与能力,在不同时期会有所不同,因此,指标的设立要兼顾灵活可操作性原则。
三是采用科学的方法测定COD和二氧化硫。对于COD可以采用重铬酸钾法。其原理在于在强酸性溶液中,准确加入过量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加热回流,将水样中还原性物质(主要是有机物)氧化,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回滴,根据所消耗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量计算化学需氧量。对二氧化硫的测定而言,二氧化硫被甲醛缓冲溶液吸收后,生成稳定的羟甲基磺酸加成化合物。在样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使加成化合物分解,释放出二氧化硫与副玫瑰苯胺、甲醛作用,生成紫红色化合物,根据颜色的深浅用分光光度计在577nm处进行测定。
四、结语
美国从1972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1972—1976年实施第一轮许可证制度阶段。日本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了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问题。联邦德国和欧共体采用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方法,60%以上排入莱茵河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得到处理,莱茵河水质有了明显好转。瑞典、前苏联、韩国、罗马尼亚、波兰等国家也都相继实行了以污染物排放总量为核心的水环境管理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国从1985年上海市开始试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保护黄浦江上游水资源,徐州、厦门、金华、深圳、常州、重庆等城市陆续推广这项管理办法。目前对于COD和二氧化硫的控制还采取的是目标总量控制,其优点在于不需要过高的技术和复杂的研究过程,资金投入少;能充分利用现有的污染徘放数据和环境状况数据;控制目标易确定,可节省决策过程的交易成本;可充分利用现有的政策和法规,易获得各级政府支持。但是,在排污量与环境质量未建立明确的响应关系前,不能了解污染物徘放对环境造成的损害,及对人体的损害和带来的经济损失,目标总量控制的“目标”实际上是不准确的,由此造成所采用的目标总量控制法的整体失效。在明确COD和二氧化硫作为主要污染控制物的基础上,应该切实采取相应的措施,优化COD和二氧化硫作为主要污染物的控制。
参考文献:
[1] 董文福."十一五"中后期中国污染减排的形势分析[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8,30(11):99-100,107.
[2] 杨振.基于人口的COD、SO2排放基尼系数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26(12):1083-1085.
[3] 曹东,宋存义,王金南等.环境需求函数的建立及实证分析[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9,31(3):80-84.
[4] 王志轩.污染物排放总量约束的三大支柱(之一)[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2,(5):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