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在朋友的聚餐会上很惊讶地看到孩子们吃完饭后,在餐厅里追逐嘻戏,而服务生端着热菜穿梭其中,真是险象环生。但孩子的父母们却毫不担心地忙于交谈。坐公交车时,也看到年轻的妈妈见小孩在座位上跳上跳下又大声吵闹,却不加以劝阻的现象。
虽然,餐厅里和公交车上都是公共场所,也不是需要特别安静的地方,但您是否想到孩子的行为会干扰他人呢?
相信天下父母都深爱自己的孩子,也关心他们,可是仅有“爱”是不够的。两三岁的孩子还不能自我约束、辨别是非,一定需要父母的教育才行。况且每位父母都拥有教育孩子的权利和义务,只有教育才能让孩子有规可循,也才能帮助他建立正确的行为,发展健全的人格。
寻找爱与教育的平衡点
今日所倡导的民主教育与昔日长辈的权威式教育的极端差异,使现代父母对自己的教育方式产生了困惑,从而有种逐渐管不住孩子的乏力感,失去了“做父母”的信心与能力。
“爱”与“教育”在孩子人格的建立与成长中是并重的,缺一不可,两者必须保持平衡。因为如果偏重权威而缺乏爱的教育,会使孩子内心充满畏惧,没有主见,对父母的服从也只是因为害怕。这样,父母与孩子之间将产生隔阂,使亲子关系不佳,沟通也就越困难。
如果只有爱,却没有适当的教育,孩子会因缺乏行为规范,而自制力降低。易用闹情绪的方式来控制父母,与同伴的人际关系也不好。
父母要在“爱”与“教育”中找到平衡点,确实需要多费心。首先,要用心去了解自己孩子的个性、能力和特质,然后夫妇共同沟通协商,具体讨论在孩子哪方面的教育需要加强?哪方面的情绪没有被顾及?最后再与孩子一起制定家规,让他们清楚地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不可以做”。
在说明理由后,应赋予孩子责任。当孩子一定要选择做“不可以做”或不去做“必须做”的事情时,他就得为自己选择的行为负责。父母一定要与孩子一起遵守,这样才能帮助孩子从内心产生自律。
家规的制定
每个家庭的教育模式不一样,您不能将别人成功的教育模式套在您的孩子身上。因为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特质,我们要先了解自己的教育目的及孩子的需要,再决定如何协助孩子。
一般常见的家规包括:
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良好习惯
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尽量让孩子去做,千万不要凡事代劳。父母应该从小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根据孩子的能力要求孩子分担家务。这样孩子不仅能学会独立,也能从中肯定自己的能力,增进自信心。
所以,父母应根据自家的生活习惯以及孩子的需求,制定一些能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生活习惯的常规。比如:睡觉、起床的时间,吃饭时不看电视,饭后帮忙收拾碗筷,饭后必须刷牙……
此外,父母应该避免制定太多不必要的规矩,使孩子因做不到而放弃。父母也要根据家中不同年龄的孩子调整常规,例如:3岁与15岁孩子的睡觉时间不可能相同。
教育孩子有公德心、有礼貌
在蒙台梭利幼儿园里,老师教育孩子应该爱惜教具,使用后完整放回原处,方便下一位小朋友使用;想介入别人的工作时,也要事先询问能不能一起玩或工作;得到别人帮忙时也不要忘说“谢谢!”等礼貌的用语。
虽然公德心是由大人教给孩子的,但父母一定要先“以身作则”。例如:教育孩子不可随地扔垃圾,父母也要随时遵守。记得我孩子小的时候,外出游玩时,如果没有找到垃圾筒,我一定会把要扔的垃圾放到手提袋或口袋中,带回家再扔,从而养成了他们今天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
教育孩子尊重别人,不要打扰别人
在蒙台梭利教室内的孩子不会大声喧哗,不会打扰其他小朋友的工作,因为老师轻声地教育他用室内音量说话。
父母在教育孩子如何尊重别人时,应先尊重自己的小孩,以“换位思考”的方式去了解孩子的感受。例如:当孩子专注地做一件事情时,不去打扰他,这就是一种尊重。这样,孩子也会学习等待,当妈妈和别人说话时,知道不去打断。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更应该把握机会适时地教育,让孩子也以“换位思考”的方式去体谅别人的感受,进而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
教育孩子正确的道德观念、学会自律
父母应该教育孩子学习以无愧于心的态度行事,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不做坏事或违规的事,不是因为怕被处罚,而是本来就不应该做,如果做了心里会不安的。孩子在父母守法态度的感染下,逐渐学习如何判断是非,并从内心产生自律。
家规的执行
常见许多家庭虽然制定了家规,孩子仍不守规矩,这是由于执行不当所致。父母的教育方式、态度、用词语气,甚至自身行为和情绪反应,都会影响到家规执行的成效,所以父母应注意:
多用鼓励代替赞美
父母应该了解“赞美”和“鼓励”是不同的。“赞美”是当孩子表现好时才给予的,但过多的赞美,使孩子感到乏味;不实的赞美,则让孩子怀疑父母的诚意。但不论孩子表现好还是坏,“鼓励”都可给予支持和关怀,特别在孩子遭受挫折时,更需要鼓励,孩子会感受到来自父母的“无条件”的接纳与肯定。
避免在别人面前训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千万不可在别人面前批评他或教训他,如果有不当行为需要及时教育时,也要尽量带他离开,单独与他沟通。
避免体罚
父母要认清,“教育并非惩罚”,“惩罚也并非体罚”。体罚只是对犯错者施加暴力,以达到惩戒的目的。父母如果以体罚为武器,将会使亲子双方陷入权力的斗争,引起情绪战争。
坚定自己的立场 当孩子出现不良或负面行为时,父母在教育时不可被孩子的泪水软化,而被迫妥协。那样反而增强他的不良行为。譬如:对吵闹不休的孩子,可将其暂时隔离,但运用时要注意适当性,而且态度要和蔼,语气要平和、坚定,告诉他:“我们都喜欢和你在一起,如果你也喜欢和我们在一起,你必须先学会安静,才能再加入我们。”不要恐吓他,而是让他学习纪律,而后做出决定。
看住我们的嘴巴
言语的伤害往往重于体罚的肉体伤害,在我们提醒或规劝孩子时,应选用“正向肯定”而非“否定式的语句”。譬如要劝阻孩子不要在沙发上跳时,与其说:“告诉你几百次了,不可以在沙发上跳,你就是听不懂。”不如说:“我很担心你会受伤,请你不要在沙发上跳。”
父母避免相互指责
当父母教育上有差异时,应多沟通,以相互支持鼓励代替指责与批评。今日的父母常感叹“做父母难”,但事实上,如果我们肯投入时间,愿意用心感受和学习,以“尊重”为教育的基础,以“爱”为教育的活水源头,那么在与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中,您的爱心、耐心与信心,将会如泉水般源源不断地涌出,您也会拥有许多别人无法体会的成就和乐趣。
爱华网www.aIhUaU.com网友整理上传,为您提供最全的知识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