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Marvel)创造的英雄里有一位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叫“钢铁侠”(Iron Man)。每一位英雄都要有一个反派——自1964年创立,钢铁侠的最大反派敌人就是“满大人”(Mandarin)。在漫威的设定里,“满大人”自称成吉思汗的后裔。2013年电影里的扮演者是英国演员本·金斯利爵士。蒙古后裔,英国演员,“满大人”到底什么身份?身为中国观众,你有没有觉得他的名字哪里不妥?(注:Mandarin是西方对中国古代官僚的称呼。)
没错,尽管如今一再模糊弱化,在1964年创造之初,“满大人”的人设原型其实是一个中国人:
当年电影海报里,1964年诞生的“满大人”和1956年诞生的“黄爪”留着一模一样的曾被视为“中国人符号”的两撇极细极长的胡子。这个胡子有一个经典的称号——“傅满洲”胡子(“Fu Manchu moustache”)。现已成为世界胡须冠军赛(World Beard and Moustache Championships) 中的一个分类赛事。而“傅满洲”(Dr. Fu Manchu)这个我们闻所未闻的名字,曾经在上个世纪西方世界里家喻户晓,是当时超过毛泽东蒋介石而存在的最鼎鼎大名的“中国人”。
他的存在影响了以美英为主的西方人对中国人的陈旧看法长达90年之久。 时间追溯到1913年,英国三流推理小说作家萨克斯·罗默在《The Mystery of Dr. Fu Manchu》中创造了中国人“傅满洲”。傅满洲黄皮肤,细眼睛,身材高瘦,面如撒旦,穿着清朝官服,最具标准性的特征是他的两撮下垂胡子。
“傅满洲”当年的江湖地位相当于今天哈利波特系列里的伏地魔,但受欢迎度和影响力远超后者——英美为主,西方世界就“傅满洲”系列一共拍了13部电影:《傅满洲博士的秘密》(1923)、《傅满洲博士的秘密续集》(1924)、《神秘的傅满洲博士》(1929)、《傅满洲博士归来》(1930)、《龙女》(1931)、《傅满洲的面具》(1932)、《傅满洲的鼓声》(1940)、《傅满洲历险记》(1955)、《傅满洲的脸》(1965)、《傅满洲的新娘》(1966)、《傅满洲的复仇》(1967)、《傅满洲的血腥》(1968)、《傅满洲的奸计》(1980)。其中部分还是英美西班牙联合制作。早期的跨国合作以及惊人的影片数量足以看出中国人傅满洲在当时的欧美有多火!
从当年电影海报就能看出,与打酱油的伏地魔相比,傅满洲是此系列的绝对主角。早期的傅满洲扮演者还有大家熟知的“萨鲁曼巫师”克里斯托弗·李。
这一连串的中国人“傅满洲”电影到底在讲什么故事呢?电影中,拥有三个博士学位,精通多国语言,坏到骨子里的中国人傅满洲以一己之力试图破坏整个西方世界,领导了一个叫做Si-Fan的秘密基地组织。其恐怖程度在现实世界中能匹敌的只有另外一个“胡子”:
在1932年《傅满洲的面具》中有着如下骇人台词:
“你们想不想娶这样的处女做老婆?那么征服吧!繁衍吧!杀光白人,抢走他们的女人!”(“Would you all have maidens like this for your wives? Then conquer and breed! Kill the white man and take his women!”)
傅满洲把一个白人女孩儿交给他的追随者并对他们如是说。这些台词是不是听起来很熟悉?简直和抗日剧里日本人的口号如出一辙。不同的是,后者曾经真实发生过,而前者是西方人凭空脑补出了一个世界。
此系列电影中,和傅满洲对抗的是白人干探Denis Smith。白人Smith善良单纯,傅满洲狡诈邪恶,Smith每次赢过傅满洲靠的都是意志而不是谋略。这么设计的原因是作者要充分迎合西方世界对自己和中国人的固有印象。如此“杰克苏”的剧情居然能红遍西方,长久地赢得观众们的心,缘于当时西方世界“黄祸”恐惧的时代大背景。
1848年,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发现了金矿,消息传到当时贫穷落后的中国,很快,第一批华人漂洋过海,来到旧金山,开始了淘金梦。1868年,随着中英海上贸易,中国劳动力进入英国。在英国威尔士南部港口城市卡迪夫和西北部的利物浦,涌入了大批中国海员,华人经营的洗衣店和餐馆开始遍地开花。旧金山“淘金热”中的中国人
最早漂洋过海的中国人保持在家乡的风俗习惯,按照和当地人完全不同的方式来生活。不同带来误解,误解带来恐惧。于是,这些辛勤干活抢了白人饭碗讲着奇怪语言的华人在白人世界酿出了一场“黄祸”(yellow peril)。1899年出版的漫画:一个中国人奸杀了白人女性并为之骄傲
于是“傅满洲”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了,并且凭借电影红遍了英美大江南北,获得了巨大成功,改变了三流小说家萨克斯·罗默的命运——他从此靠着抹黑中国人走向了人生巅峰。
上世纪20年代开始,傅满洲为当时广大没有见过中国人的美国人树立了一个典型“中国人”的形象:聪明。所以,当时绝对多数自认“傻白甜”的“虔诚”的白人们对远方“狡诈”的中国人是很难有好感可言的,甚而是厌恶恐惧的。直到70年代,李小龙才又为中国人更新了另一个标签:功夫。 “傅满洲”的命运也见证了历史。傅满洲系列从1969年起开始离开美国主流媒体的视线。随着1980年的最后一部并不叫座的《傅满洲的奸计》落幕,傅满洲已“死”去30多年。“傅满洲”的“事迹”放在今天看可谓荒谬至极。如今,西方人也已经慢慢意识到中国人并不都奸诈过人身手非凡——大家只是看上去不同,没有谁是妖魔鬼怪。“傅满洲”也成为了西方认识中国过程中一个无法抹去而又永远逝去了的符号。
一百年之后的今天,一部“美国孤胆英雄”式的电影《火星救援》又出现了“中国”符号:(小心,前方剧透)这一次,整个美国都救不了硬汉马特达蒙,于是中国介入了……(剧透到此为止。)
其实中国强力介入(伸出援手)的桥段近年来不断在西方国家重演。
在奥斯卡获奖影片《地吸引力》中,最终在NASA的航天飞机和国际空间站都挂掉的情况下,带着主角光环的女主角就是爬到了中国的天宫空间站最后搭乘神舟号飞船回到地球的,是不是很强。这种剧情设计自然有来自于对中国电影票房影响的考虑,也更因为在真实的世界里,美国要真出了这种事儿,确实只有中国有这份实力来救。更让人玩味的是,在电影里,是中国航天局主动伸出援手,贡献出国家机密,谋求合作,救了美国英雄的命。至少在好莱坞眼里,中国早已是友,不是敌。
从试图毁灭西方世界的“傅满洲”到救了美国英雄的中国航天局,在最体现美国价值输出的好莱坞电影里,这条与西方世界化敌为友的路我们走了一百年。
“中国一直力求凭借自身成就与作为,从心理上征服他国,仅仅是在教训冥顽不灵的蛮夷时才会动用武力……
中国从未试图向外输出政治制度,而是别国主动归附而来……
中国地大物博,文化极富生命力,因此两千多年来国家基本保持了统一,并对周边各国产生了巨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可以说,21世纪中国的崛起并非全新的景象,而是对历史的重建……”
——基辛格《论中国》(On China)。
时间是明证,“基”友最懂我。
编辑/刘正阳(zhengyang.liu@collegedaily.cn)
推荐阅读
你算过留学投资回报比吗?想知道现在留学的小伙伴们都去了哪些国家、选了什么专业、学什么最好赚钱吗?
回复“报告”给你看一篇文章
北京时间10月27日,“复兴路上”工作室发布了说唱单曲视频MV,由四个老外活脱脱地唱出了中国的“十三五”。
还没听过?不知道“十三五”是什么鬼?回复“十三五”好好感受下,你会秒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