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泰陵的风水妙在何处
观察隋朝帝陵的命运,我们可以从这个短暂的王朝对中国历史的过渡作用入手。
从581年隋文帝杨坚称帝,到618年李渊攻陷长安,隋朝经历了不过四十年的时间。时间虽短,隋朝却结束了几百年的分裂局面,为中国社会由衰转盛做了铺垫。这样的社会现实体现在葬制上就是结束了魏晋以来“不封不树”的形式,回归到秦汉统一时期覆土为陵的习惯。
不变的是,杨坚和前朝帝王一样,骨子里充满了对风水的信任。掌控天下之初,虽然北周长安城荒凉凋零、凄惨不堪,可杨坚还是喜欢渭水两岸的龙岗之地。在执政的第二年,他就安排人力,在汉长安城以南的龙首原上建立大兴城,下定决心在这里掌控天下。
和北周皇帝相反的是,杨坚崇拜佛教,他亲历过北周武帝的灭佛运动,也见证过当时佛教徒的寄生生活,可灭佛运动的残酷让他记忆犹新。在统一全国后,他下令全国31州都要建设佛塔供奉舍利。
(隋文帝杨坚泰陵标志碑)
崇尚风水和佛教的理念自然会体现到他对寿陵的选址和建设上。
隋文帝杨坚的泰陵位于今陕西省杨凌农业示范区北部二道塬上,这里高旷开阔,水深土厚,四季温润,近可望渭河粼粼波光,远可眺秦岭巍巍诸峰,北与神农氏后稷的教稼之所相衔,西和周王发祥之地接壤,这里曾经哺育过先周和秦汉江山,实属天然吉壤。杨坚自然钟情这样的祥瑞之地,即位不久,他就开始在这里修建自己的陵墓,并且给朝臣交代了自己后事的处理办法:“既葬公除,行之自昔,今宜遵用,不劳改定”(《隋书•高祖本纪》)。602年,五十岁的独孤皇后病死于永安宫,杨坚把她埋葬在泰陵。604年,杨坚死亡后,归葬泰陵。当时的泰陵是“高五丈,周数百步”(现在实际测量,泰陵依然高27米,底部边长约160米,呈覆斗形,与史书记载相符)。泰陵依照秦汉葬制设计建设,礼制建筑齐全、规模宏大,建筑所用的方砖中央大都是浮雕的莲花图案,角边饰以蔓草,四周刻着连珠纹,美观大方,佛教色彩浓厚。整个陵园东西长760米,南北宽650米,总面积达到49万平方米。
(远眺隋文帝泰陵)
而充满佛教神奇色彩的泰陵传说至今依然弥漫。
据说泰陵建成之初高大壮观、气势恢宏。完成天下统一后,杨坚不顾老迈之身,依然忠国孝民,晚年病逝在出巡的路上,朝野失声,悲哀不已。然而,发丧回京的道路崎岖坎坷,拉着杨坚棺木的马车突然车辕断裂,瘫痪在现在的泰陵附近。时值三伏天气,无奈之下,杨广决定就地掩埋父皇。当地百姓知道皇帝撒手人寰,便披麻戴孝,蜂拥而至,埋葬现场哭声连天,一片素白。百姓们用鞋兜、衣包、手掬的方式,在渭河北岸终于堆成了如山的泰陵坟丘。
(清代陕西巡抚毕沅题写的泰陵标志碑)
让人惊异的是,杨坚入葬泰陵后,每到夜深人静,陵墓里就跑出来七匹金马驹,在陵顶追逐戏耍,脖颈上的铃铛声清脆悦耳、顺风飘荡,村民感到如有神佑。果然,泰陵周围出现了风调雨顺、欣欣向荣的局面。突然一天子夜时分,一个盗贼来到泰陵偷走了六匹马驹,余下的那只马驹夜夜声嘶力竭地鸣叫,终于用前蹄在陵顶刨出了一个大坑后,孤寂而亡。
神驹消失之后,周围群众忧心忡忡。果然,泰陵失去了它的神奇,原先的福冈之地后来并没有佑护大隋江山永年不变。十三年后,儿子杨广在国人的怨愤之中,自缢江都(今江苏扬州),把身家性命和江山社稷交给了一条素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