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广义定义指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定义主要针对“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二、学校教育制度
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1)前制度化教育
(2)制度化教育
(3)非制度化教育思潮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了义务教育的年限
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依据教育正规化程度划分的教育形态。在教育发展史上,教育的形态经历了从非形式化到形式化,再到制度化教育的演变。
三、教育发展过程
1、古代教育
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型、刻板性、教育象征功能占主导地位
2、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
3、近代教育
特点: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2)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 4、20世纪以后的教育
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
教育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现代化
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现象是教育的外部表现形式,教育问题是人们对某些具体的教育现象所进行的思索,教育规律是指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以及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1
一、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
(一)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论语》一书汇集了他关于哲学、政治和教育方面的言论。
墨翟(约公元前468~公元前367)以“兼爱”和“非攻”为教,重视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使用技术的传习。认为“亲知”“闻知”和“说知”是获得知识理解的三种主要途径,强调依靠推理的方法来追求理性知识。
道家则根据“道法自然”的哲学,主张加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认为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战国后期,《礼记》中的《学记》是我国古代教育经验和儒家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系统地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有相当丰富的教育思想,可算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二)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苏格拉底主张通过寻求确定知识来建立价值标准,他肯定人人都有自求真知的能力,因此,以问答法来启迪他人的思想。问答法的步骤是:(1)苏格拉底讽刺;(2)定义;(3)助产术。
柏拉图的教育学思想散记在他的哲学著作《理想国》一书中。他以“理念说”为核心,建立了一整套包含形而上学、价值论及知识论的哲学系统。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其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他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亚里士多德注意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学生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他在教育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教育具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功能,即服务于社会与服务于个人闲暇生活。
古罗马昆体良(Marcus.Fabius.Quintianus35~96)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就是西方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二、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被人称为“教育学之父”的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J.A.Comenius,1592~1670)在1632年写成、l657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专著。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赫尔巴特在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被教育史上誉为第一部规范形态的教育学,它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杜威l916年出版的《民本主义与教育》。他不但提出了一系列以实用主义哲学为指导、以儿童为中心、以经验为基础、以活动为主要手段的教育观念,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是经验的改造和改组,“学校即社会”。
3、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凯洛夫(N.A.Kaiipob,1893~1978)主编的1939年出版的《教育学》。这是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第一节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2
(一)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具体说来,统治阶级主要是从这样几个方面来实现这种领导权的:(1)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来掌握教育的领导权。(2)利用经济力量来掌握教育的领导权。(3)以意识形态上的优势力量来影响和控制教育。
(二)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三)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四)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晌
(一)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具体而言这种人才培养又分为两个方面:
(1)培养人才,使其具有一定的思想意识,在维护和巩固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中发挥积极作用。
(2)学校在培养人才时,不仅使他们形成一定的思想观点,而且还向他们传授社会长期积累下来的经验、知识及技能,以使他们能直接作用于政治经济制度。
(二)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三)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不民主的社会中,教育能传播科学知识,启迪人的民主观念。第二,在比较民主的社会中,民主的教育可以保持并推动政治民主化。
第二节 教育与生产力
一、教育与生产力
(一)教育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1.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标的设定
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规模和学校的结构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育经费的支付能力直接影响着校舍建设、仪器设备配备、教材建设、教师待遇和师资培养等方面的条件,成为决定教育事业发展速度和规模的主要因素。第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社会对教育事业的需求程度。
3.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的设置和教育内容的变革
4.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教学组织形式、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变革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2.教育实现着知识的再生产和知识创新
教育作为实现知识再生产的重要途径,有着自己的重要特点:第一,它是一种扩大的再生产。第二,它又是一种高效率的再生产。
3、人力资本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人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因为它是未来薪水和报酬的源泉;它是人的资本形态,因为它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第三节 教育与科学技术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3
(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三、信息技术与教育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教育内容;
(2)信息技术改变着教学和教育的观念;
(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第四节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一、文化对教育的作用
(1)社会文化发展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
(2)社会文化发展促使学校与社会联系加强;
(3)社会文化发展促进教学内容的质量和结构的变化;
(4)文化发展影响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的变革。
二、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1)教育是社会文化得以保存和传递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促进社会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手段;
(3)教育是社会文化创造和更新的重要手段。
三、学校文化
(一)学校文化界说
(二)学校文化的特征
(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4)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三)学生文化
1.学生文化的成因
(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2)同伴群体的影响;(3)师生的交互作用;
(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5)社区的影响。
2.学生文化的特征
(1)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 (2)学生文化具有非正式性; (3)学生文化具有多样性;
(4)学生文化具有互补性;(5)学生文化具有生成性。
第三章教育与个人发展
第一节、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教育学上所指的个体的发展,主要指儿童、青少年身体和心理上的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简要地说,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身体的发展(结构形态、生理机能)和心理的发展(认识能力和心理特性、知识技能和思想品德)。
(二)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4
(1)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
(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一)内发论
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二)外铄论
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三)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它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4)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第二节、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人的身心发展受多种因素制约,概括起来主要有遗传、环境和教育。
1.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和发展可能性。
2.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有其局限性。
3.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4、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特殊功能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及各个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体的功能。
5.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
第三节: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1)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
(2)教育对人的潜力的发掘;
(3)教育对人的力量的发挥;
(4)教育对人的个性的发展。
第四节: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主要任务
普通中学是学校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阶段,分为初级中学与高级中学两段。初级中学的教育对象是l3~17岁的少年,高级中学的教育对象是16~20岁的青年,他们分别处于人生的少年期和青年期。
(一)少年期的年龄特征与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1.少年期的年龄特征
13~17岁,只有三四年的时间属个体发展中的少年期。有些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
5
2.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总的说来,初中教育在促进少年身心发展方面的任务.可形象地比喻为”帮助少年起飞”。
(二)青年期的年龄特征与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1.青年期的年龄特征
“未来”是青年期最重要的概念。
2.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高中阶段是中学期间学习负担最重的时期.也是青年体质增强的时期,学校在保证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方面依然有重要的责任。
第四章 教育目的
第一节、教育目的的概念和意义
一、教育目的的定义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简而言之,教育目的即培养人的质量规格。
二、教育目的的意义与作用
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是通过发挥以下作用实现的:
(1)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
(2)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
(3)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
三、教育目的的层次
(一)教育目的的基本层次
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
①国家的教育目的;②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③教师的教学目标。
(二)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
1.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的确立
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培养目标。
2.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对象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制定培养目标需要考虑各自学校学生的特点。
(三)教师的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的概念
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2.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它们彼此相关,但相互不能取代。目的与目标根本不同,目标是可以测量的,但不能测量目的。
第二节确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一、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6
(1)教育目的是社会的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动态结合;
(2)教育目的受制于生产力和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
(3)教育目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演进。
二、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三、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建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历史上教育目的的演化
(一)古代的教育目的——一儒家教育目的
我国古代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做官。
(二)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教育目的及其演化 (见书)
二、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3)培养现代人的品质。
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二)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全面发展的教育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1)德育;(2)智育;(3)体育;(4)美育;(5)劳动技术教育。
(三)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四)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第五章学生和教师
第一节 学生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
(一)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
(1)具有人的主观能动性;(2)具有思想感情;(3)具有个性特征。
(二)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
(1)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和可塑性;
(2)学生身心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1)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
(2)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
(3)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
二、学生的社会地位
(一)对学生社会地位的传统认识
从整体上没有真正认识儿童个性的独立存在价值。
(二)学生的社会地位
1.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
2.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
学生的基本权利是指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享有的由教育法赋予的权利。我国现行《教育法》对各级各校学生的基 7
本权利所做的规定,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1)人身权;(2)受教育权。
3.学生的基本义务
学生的基本义务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1)学生有遵守法律、法规的义务;
(2)学生有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义务;
(3)学生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4)学生有遵守其所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管理制度的义务。、
第二节 教师
一、教师的本质属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一)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一种职业被认可为专业,应该具备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1)具有不可或缺的社会功能;(2)具有完善的专业理论和成熟的专业技能;(3)具有高度的专业自主权和权威性的专业组织。
(二)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二、教师的职业特点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一般说来,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传道者角色;(2)授业、解惑者角色;(3)示范者角色;(4)管理者角色;(5)朋友角色;(6)研究者角色。
三、教师劳动的特点
(1)特殊的复杂性;(2)独特的创造性;(3)鲜明的示范性;(4)显效的长期性。
四、教师职业专业化
(一)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
教师专业化对教师群体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1)专业知识;(2)专业伦理;(3)专业训练;(4)专业发展;(5)专业自主;(6)专业组织。
(二)对教师个体专业素质的要求
1.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
(1)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2)热爱学生;(3)团结协作;(4)为人师表。
2.对教师专业知识的要求
(1)精深的专业知识;(2)广博的文化修养;(3)丰富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3.对教师的专业技能要求
(1)教师要有课程开发的能力。首先,教师要具备全面掌握并正确处理教材的能力,其次,能针对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诸多的现实条件,适当改造教材内容。
(2)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3)组织管理能力。
(4)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的能力。首先,应有学术研究的能力。其次,要研究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学和教法。
五、教师的人格特征
(1)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2)教师不良的个性品质。
第三节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8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
(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第六章课程
第一节 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一般概念
所谓课程,即“课业及其进程”。课程概念是课程论最基本的概念,我国的课程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的定义可以这样表述: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我们所研究的课程是广义的,是各级各类学科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
二、课程的分类
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
(一)根据课程任务,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
(二)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所谓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国家课程是一级课程。 所谓地方课程,就是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订的课程,属二级课程。
三、制约课程的基本因素(3点)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4)课程理论
第二节 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1.教育目的
它是指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是根据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确定的。
2.培养目标
它是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它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自己学校的性质及任务,对培养对象提出的特定要求。所以,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只是概括性的程度不同。
3.课程目标
它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有四个方面的规定性:第一,时限性,第二,具体性,第三,预测性,第四,操作性。
4.教学目标
它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 9
学结果、标准。它具有这样几个特征: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指标体系;教学目标体现学生学习行为及其变化;教学目标具有灵活性,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二)课程目标的依据
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
1.对学生的研究
对学生的研究,就是要找出教育者期望在学生身上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通常包括三方面内容:①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现状;②了解学生个体的需要;③了解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差异。
2.对社会的研究
对社会的研究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在课程领域里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把社会生活划分为若干有意义的方面,再分别对各个方面进行研究。泰勒介绍的一种可行的分类是:①健康;②家庭;③娱乐;④职业;⑤宗教;⑥消费;⑦公民。
3.对学科的研究
学校课程毕竟是要传递通过其他社会经验难以获得的知识,而学科是知识的最主要的支柱。
第三节 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概念
“课程设计是指那些经过精心计划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设计出各种学程或教育活动方式,并将它们提供给教育机构中的人们,以此作为进行教育的方案。”总的来说,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其中,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也是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二)设计的意义
(1)从课程设计活动中可以产生全新的课程方案,从而导致对师生的双边活动具有深远意义的课程改革。
(2)可以对目前的课程进行一些修改或重新组织,其中并不增加新的东西,而只是以更清晰的方式将课程中各要素联系起来。
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1.教学计划
(1)教学计划的概念
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当具备以下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强制性。二是普遍性。三是基础性。
(2)教学计划的构成
教学计划主要由教学计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其说明、课时安排、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考试考查制度和实施要求几部分所构成。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必须同中有异,重点突出,特点鲜明。 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是:
初中阶段的培养目标是:
①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
②初步掌握锻炼身体的基础知识和正确方法,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形成健康的志趣和爱好。
③学会生活自理和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初步掌握一些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一些择业的常识,具有正确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我国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
①初步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10
②掌握较宽广的文化、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③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身心保健的知识与能力,健康的审美观念和相应的审美能力;
④具有正确的劳动观点、职业观念和初步的择业能力。
我国中小学课程中科目的设置大致包括六类:一是语文、数学等基础性科目;二;是思想品德教育科目;三是社会基础知识科目;四是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科目;五是体育、保健、艺术审美科目;六是劳动技术教育科目。另外,还有外语、计算机等工具性科目。
课时分配包括各学科的总时数,每一门学科各学年(或学期)的授课时数和周学时等。我国学校一般均为秋季招生,一学年分为两个学期,学期之间有寒假或暑假。
2.教学大纲
(1)教学大纲的概念
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2)教学大纲的构成
教学大纲一般由以下基本部分构成:一是说明部分,二是正文部分。
3.教科书设计
(1)教材与教科书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故人们常把教科书与讲简称为教材。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依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科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
(2)教科书的编排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符合卫生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要求
(3)教科书的作用
第一,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
第二,教科书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第三,根据教学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
第四,根据本学科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基本途径和最佳方式,确定本学科的主要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实验活动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对各教学阶段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做出统筹安排。
4.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原则
第一,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
第二,强调内容的基础性。
第三,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
第四,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
第五,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第四节课程实施
一、课程实施
(一)课程实施的概念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二)课程实施的结构
课程实施作为一个动态的序列化的实践过程,具有一定的运行结构。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至少要考虑七个方面 11
的问题。
第一。安排课程表,明确各门课程的开设顺序和课时分配;第二,确定并分析教学任务;第三,研究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个性特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第四,选择并确定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任务相适应的教学模式;第五,对具体的教学单元和课的类型和结构进行规划;第六,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第七,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1.安排课程表
通常情况下,课程表的安排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第一,整体性原则。第二,迁移性原则。第三,生理适宜原则。
2.分析教学任务
教学任务通常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学生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学生所要形成和发展的智力、能力和体力。第三,学生所要养成的情感、态度、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
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
学生的学习特点有四方面特性:①独特性;②稳定性;③发展性;④灵活性。学生的学习特点受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第一,基础因素。第二,内部因素。第三,外部因素。
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式。
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
教学单元通常是指某门课程的教材内容中的一个比较完整的部分。在对教学单元进行规划时,需要对教学单元中的主要原理、主要概念、技能、态度、诊断性测验和评价等方面加以考虑。
6.组织教学活动
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三)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1)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2)教师的特征;(3)学校的特点;(4)校外环境。
第五节 课程评价
(一)课程评价的概念
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做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二)课程评价的目的与功能
1.课程评价的目的
(1)改进课程;(2)改进教学。
2.课程评价的功能
(1)诊断功能;(2)修正功能;(3)决策功能。
(三)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1.目标评价模式
这一评价模式是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的,是针对20世纪初形成并流行的常模参照测验的不足而提出的,是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评价原理可概括为七个步骤或阶段:(1)确定教育计划的目标;(2)根据行为和内容来介绍每一个目标;(3)确定使用目标的情境;(4)设计呈现情境的方式;(5)设计获取记录的方式;(6)确定评定时使用的计分单位;(7)设计获取代表性样本的手段。
泰勒在这一评价原理的基础上,结合课程编制的实践,提出了更引人注目的“课程原理”。可概括为四个步骤 12
或阶段:(1)确定课程目标;(2)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3)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4)根据目标评价课程。
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该评价模式是由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病而提出来的。即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评价者不应受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影响,尽管这些目标在编制课程时可能是有用的,但不适宜作为评价的准则。
3.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
CIPP是由背景评价(baekgroand 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 evaluation)、过程评价(pro--tess
evaluation)、成果评价(producte valuation)这几种评价名称的英文第一个字母的缩略语。该模式包括四个步骤:
第一步,背景评价。第二步,输入评价。第三步,过程评价。第四步,成果评价。
(四)课程评价的过程
绝大多数课程评价模式在评价过程中都涉及或需要解决一些基本问题和把握一些基本步骤。
1.课程评价过程中的一些基本问题
第一,评价概念是否合适。第二,搜集和加工信息是否合适。第三,报告评价结果的信息是否合适。
2.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
在课程评价中,评价者通常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把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第二步,搜集信息。第三步,组织材料。第四步,分析资料。第五步,报告结果。
(五)课程评价的方法
(1)观察法;(2)调查与访谈;(3)纸笔测试;(4)表现评估。
补充: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1)国家基础教育课程通过调整课程结构、精简课程门类和调整课时,节省大量的教学时间和精力,为学生扩展知识面、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提供机会,以保证学生基础素质的全面落实。
(2)强调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3)提倡课程结构和类型的多样性,加强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渗透与整合,重视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保证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4)谈论评价的甄别与选拔作用,建立多元化的评价内容和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着眼于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提高,并有效改进教学实践的评价体系。
(5)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2.国家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
(1)注重课程结构的均衡性;(2)注重课程结构的综合性;(3)加强课程的可选择性。
3.国家基础教育的课程评价
(1)建立旨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2)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3)建立指在促选课程发展的评价体系; (4)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
(三)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趋势
(1)课程体系三级管理的趋势;(2)课程综合化的趋势;(3)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的趋势。
(四)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
(五)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趋势
13
第七章 教学(上)
第一节 教学与教学理论
一、教学的概念
在教育目的规范下,学生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和培养,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过程。
教学作为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二、教学的意义
(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2)教学为个体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3)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
三、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教学的任务:
(一)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1)发展学生的智力;(2)发展学生的体力;(3)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
(三)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四)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第二节 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基本概念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如何认识教学过程的本质。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定的认识活动,是实现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一)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活动包括两种基本的类型,即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区分两类活动的标准是活动的主体作用于活动的客体有没有引起客体的变化。教学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教师教的活动是属于变革和改造客体的实践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属于认识活动的范畴。
(二)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过程是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是由教师领导未成熟的主体通过学习知识去间接认识世界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间接性和简捷性。(2)交往性和实践性;(3)教育性和发展性;(4)引导性和指导性。
(二)教学过程的特点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一般来说应注意以下条件。第一,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第二,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第三,重视教学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能力,提供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 14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
(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三)教学过程的结构
按照教师组织教学活动中所要求实现的不同认识任务,可以划分出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不同阶段。
1.引发动机2.领会知识
这是教学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
第一,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感知形成清晰的表象和鲜明的观点,为理解抽象概念提供感性知识的基础并发展学生相应的能力。
第二,理解教材,形成科学概念。
理解教材可以有两种思维途径:一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二是从已知到未知,不必都从感知具体事物开始。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
要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
(2)注意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要割裂;
(3)每个阶段的功能都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第三节: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教学原则概述
1.概念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2.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的区别
教学原则和教学规律应该说是两回事,教学规律是教与学内部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人们只能去发现它,掌握它,但不能制造它,而教学原则是人们在认识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制定的一些教学的基本准则,它反映教学规律。人们对教学规律的不断发现和掌握,才会使人所制定的教学原则不断发展和完善。
(二)我国中学教学原则及运用
1.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使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③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2.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
3.巩固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使其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15
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②重视组织各种复习。③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4.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②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5.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②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②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③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二)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的概述
(1)教学方法是指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手段及教与学相互活动方式的总称。
(2)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
第一,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第二,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第三,学生特点;第四,教学时间、没备、条件。第五,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2、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2)谈话法;(3)讨论法;(4)演示法;(5)练习法;(6)实验法
第八章 教学(下)
第一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一、备课
(一)做好三项工作
(1)钻研教材;(2)了解学生;(3)考虑教法。
(二)制作好三种方案
(1)学期(或学年)教学方案;(2)课题(单元)教学方案;(3)课时教学方案(课案)。
二、上课
(一)课的类型与结构
1.课的类型
课的类型指依据教学任务划分课的种类。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根据教学任务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传授新知识课(新授课),巩固新知识课(巩固课),培养技能技巧课(技能课),检查知识课(检查课)。
16
另一种是根据教学中所采用的主要方法进行分类,可以分为:讲授课、演示课(演示实验或放映幻灯、录像)、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2.课的结构
课的结构是指课的基本环节及各环节展开的程序、时限及相互关系。一般来说,综合课大体上由如下五个环节构成。
第一,组织教学。第二,检查复习。第三,掌握新知识。 第四,巩固新知识。
第五,布置课外作业。
(二)上好课的具体要求
(1)目标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得当; (4)表达清晰;(5)气氛热烈。
三、作业检查与批改
教师布置作业时应注意下列要求:
(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同时要精练、典型;
(2)作业的分量、难易要适度;
(3)布置作业应要求明确;
(4)对作业教师要及时批改和讲评。
四、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的主要内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具体说来,这些工作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培养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及时复习功课,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第二,了解学生独立作业和自学的情况和学习条件。第三,查明学生未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原因,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第四,与家长联系,确保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二是做好对优秀学生和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辅导工作。具体工作包括如下几方面:第一,对优秀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鼓励他们拓展学习的深度、难度。第二,鼓励优秀学生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第三,组织学习经验交流会,让学生们相互帮助、相互提高。
五、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
(一)测验与目标
测验是要考查教学是否实现了教学目标。所谓教学内容的目标是指学科中的基本原理、概念和基本的知识等,行为和发展的目标是指心理操作和身体发展方面的目标。
(二)试题类型
在目前常用的测验中,试题类型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供答型试题要求学生对出题者编制的问答题、解答题做出答案。选答型试题要求学生对试卷提出的若干答案中挑选出正确的答案。
(三)测验的效度、信度、难度和区分度
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
测验的信度是指一个测验在对测验对象进行多次测量后,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
测验的难度是指测验中试题的难易程度。
测验的区分度是指测验对学生的不同水平的区分程度。
(四)评价
评价是指教师根据测验分数、平时对学生的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学习行为和优劣或价值做出判断。
第二节 教学组织形式及其演变
一、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
17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教学组织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
二、教学组织形式的演变
(一)个别教学制
在古代的东西方,学校教育学组织形式一般都是个别教学形式。
(二)班级授课制
1.班级授课制的产生与发展
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总结前人和自己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出版了《大教学论》。该书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了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到l9世纪中叶,班级授课制已成为西方各国教育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2.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缺点
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点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第二,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第三,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班级授课制也有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发展个性。同时,班级授课制大多采用分科教学,过于强调书本知识。最大、的弊端是容易肢解知识的整体性,容易理论脱离实践。
(三)分组教学制
1.分组教学制的发展演变
(1)外部分组
外部分组是指学校打破按年龄编班的传统习惯.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或学习成绩编班进行教学。外部分组主要有两种形式,即学科能力分组和跨学科能力分组。
(2)内部分组
内部分组是指在传统的按年龄编排的班级内.再根据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等来编组进行教学。内部分组也分为两种形式.即根据学习内容和){标进行的分组和根据不同教学方法和媒体进行的分组。
2.分组教学制的优缺点
分组教学的优点在于它能较好地照顾个别差异.重视学生的个别性.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不足之处也比较明显:第一,对学生能力和水平的鉴别不一定科学,却要按能力和水平进行分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第二,对学生心理发展的负面影响较大,被分到所谓快班或实验班的学生容易骄傲自满,被分到所谓慢班或普通班的学生容易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第三,在分组教学的问题上,家长、学生、教师与学校的意见很难达成一致;第四,由于学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为了确保学生在分组教学中能受到恰当的教育,分组就必须经常进行,情况一变就得重新分组,教育管理上比较麻烦。
(四)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设计教学法是由美国教育家杜威首创,后来经过他的学生克伯屈改进后在全国推广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该教学组织形式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强调依据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和兴趣,组成以学生生活问题为中心的综合性学习单元,由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在生活情境中确定学习目标,并制订工作方案,根据方案进行各种实际活动,并检查工作结果,学生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任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知识和能力。道尔顿制是由美国教育家帕克赫特于l902年在美国马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阶设。它强调以各科作业室代替教室,作业室按学科性质设置教学用具,由l~2名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学习内容由老师按月安排,各科教师与学生签订每月的“学习合同”,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学生做一个月的作业,并把它公布在作业室内;学生与教师、同学研究讨论,自己掌握学习进度和学习时间;学生履行当月“学习合同”,并经过考试及 18
格后才能与老师续签下个月的合同;教师把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习进度记载在学习手册上。每天上午9点15分至l3点为学习时间,下午为游戏时间。
第三节教学策略
一、什么是教学策略
(一)教学策略的概念
教学策略是指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方案。即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教师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
(二)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
(1)指向性;(2)综合性;(3)操作性;(4)灵活性。
二、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
(一)内容型策
内容型策略是指教师围绕学习内容这个中心,所形成的教学策略。
内容型策略具体说来可以分为:结构化策略的问题化策略。结构化策略强调知识结构,主张在教学内容上削枝强干,学生主动构建简明的知识体。结构化策略在教材的排列方面还可以分为直线式、分支平行式、螺旋式和综合式等。
问题化策略强调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主张学校教学应当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内容。
(二)形式型策略
形式型策略就是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美国教学设计专家肯普根据教学过程中的人数多少,将形式型策略分为以下三类:即集体教/学形式,个别学习形式和小组教/学形式。
而英国教育技术学家波西瓦尔则根据教学过程中以什么为核心进行教学设计,将形式型策略
分为以下两种基本类型:以教师/学校为中心的策略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策略。
(三)方法型策略
方法型策略就是指以教学方法和技术媒体为中以的策略,它包括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技术、程序和模式。
(四)综合型策略
综合型策略是指直拉从教学目标、任务出发,综合展开的教学策略。其一是结合行为主义与认知派学习理论的教师主导取向,或称指导教学,其基本要点是:从过去的经验引导学生进行新的认知,教师系统地讲解学习内容,及时练习评价与反馈校正。其二是体现人本主义与认知结构理论的学生自学取向,其要点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地发现学习,在合作学习中追求新知,寓求知于生活实践的教学活动。
第九章德育
第一节 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
一、德育的含义
(一)德育的概念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运用德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施加积级影响的教育活动。从形式说,德育通常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和社会德育等,从内容上说,一般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对受教育者的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施加积极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政治思想意识、道德品质以及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
19
(二)德育的意义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2)德育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条件和保证。
二、德育目标
(一)什么是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是指通过德育活动使受教育者在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1)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
(2)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3)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
(4)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二)我国中学德育目标的总要求
(三)初中阶段德育目标要求
(四)高中阶段德育目标要求
三、德育内容
(一)确定德育的内容的依据
(1)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
(2)学生的年龄特征。
(3)时代特征和学生品德实际。
(二)中学德育的内容
1.政治教育
政治教育主要是指按照国家特定的政治观和社会对公民的一般要求,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政治理论教育、法制教育及社会行为规范的教育。其内容主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国家的政策法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时事政治教育等。
2.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主要是指关于人生观、世界观以及相应思想观念方面的教育。其具体内容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革命传统和革命理想教育,劳动教育,自觉纪律教育等。
3.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主要注重受教育者的良好个性培养及社会公德的教育。其具体内容包括:道德知识教育,审美情操教育,传统美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道德思维能力及道德信念教育,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等。
4.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与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产生,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
(1)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人格的发展与完善
(2)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
(3)针对少数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第二节 德育过程
一、德育过程的含义
20
德育过程即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协调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德育过程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因素构成。
二、德育过程的结构和矛盾
1、德育过程的结构通常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组成。
2、德育过程的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三、德育规律
(一)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1.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
2.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
在德育过程中,它们是相互作用的,道德行为受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支配、调节,同时又影响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其中,道德认识是基础,道德行为是关键。
(二)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
1.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发展的
2.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特点
(1)引导性、目的性、组织性。(2)内容、形式的多样性。(3)对象的有限性。(4)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德育过程的最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所期望的方向转化,最根本韵是受教育者思想内部矛盾的转化。
(四)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第三节 德育原则、途径和方法
一、德育原则
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一)导向性原则
它是指在进行德育时,以正确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为导向,指导学生形成发展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德育原则。贯彻这一原则,要求教育者做到:
(1)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2)把德育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结合起来。
(3)学校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我国现行的方针政策、工作总任务和德育总目标的要求。
(二)疏导原则
它是指在进行德育时,教育者以说理疏导的方式,来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以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德育原则。
(1)坚持正面说理,疏导思想,以理解人。
(2)树立先进典型,利用榜样教育引导学生进步。
(3)以表扬、鼓励为主、批评、处罚为辅。
(4)正面教育要与纪律约束结合起来。
(三)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它是指在进行德育时,把尊重、信任、爱护学生与合理、严格的要求相结合的德育原则。 (1)要尊重、信赖、爱护学生。(2)要根据学校德育任务和学生现有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出合理的、明确具体的、序列化的德育要求。 (3)把尊重爱护学生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
(四)教育的一致性与连续性的原则
21
它是指在进行德育时,使各种教育力量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地对学生施加统一的、系统连贯的教育影响的德育原则。
(1)校内各方面的教育影响要协调一致。
(2)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
(3)要加强德育的计划性。
(五)因材施教原则
它是指在进行德育时,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实际出发,根据其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确定德育内容,选用德育方法和形式来进行针对性教育的德育原则。
(1)要深入了解和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承认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过程性和差异性。
(2)要根据学生个人特点和品德现实水平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切忌采用成人化、一般化的做法。
(3)要从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德育。
二、德育的途径
(1)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2)共青团、学生会组织的活动;(3)课外校外活动;
(4)社会实践活动;(5)校会、周会、晨会和时政学习;(6)班主任工作。
三、德育的方法
(一)说服法
这是主要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说理传道,使学生明晓事理,分清是非,以提高道德认识的方法
(二)榜样示范法
它是以他人的高尚情操、模范行为、优秀事迹等来影响受教育者的方法,榜样有教育者、优秀人物、优秀学生等。
运用榜样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1)树立的榜样要有典型性和示范性。
(2)选定的榜样要真实可靠,具有导向性。
(3)榜样的崇高和伟大要能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
(4)教育者的形象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 实际锻炼法
它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
运用实际锻炼法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坚持严格要求。(2)调动学生的主动性。(3)注意检查与评价。
(四)陶冶法
它是只通过创设良好的情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等。
(1)创设良好的情景,如美观、朴实、整洁的学生、生活环境;团结向上、民主平等的班风、校风;清洁、舒适、雅静的家庭学习、生活必需品环境及民主和睦、文明上进的家风等。
(2)教育者的人格感化。
(3)与启发说服相结合。
(4)引导学生参与情景的创设。
(五)表扬与批评处分法
它是指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言行做出判断。
用品德评价法时,应注意如下要求:
22
(1)要以鼓励、表扬为主,惩罚、批评为辅,切忌体罚、心罚。
(2)要以事实为依据,做到客观、公正。
(3)发扬民主,注重实效。
第四节 德育模式
德育模式是在德育实施过程中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径等的有机组合方式。
(一)认知模式。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后由美国学者柯尔柏格进一步深化的。
(二)体谅模式。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是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所创。
(三)社会模仿模式。由美国的班杜拉创立的。
第十章 班级管理
第一节 班级管理的意义
一、班级概述
(一)班级的概念
班级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体系,是学校行政体系中基层的行政组织。它通常由教师和一群年龄相近、知识水平相似并有着共同的学习目标和需求的学生以及环境组成,根据学校的教育目的,通过师生交互影响的过程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以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二)班级组织的发展
班级组织是历史发展的产物。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对象范围的扩大和教学内容的增加,这样适应大工业生产的班级组织应运而生。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从16世纪开始,在西欧一些国家创办的古典中学里出现了班级组织的尝试,运用班级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
中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最早的雏形始于l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20世纪初废科举、兴学校之后,全国各地的学校开始采用了班级组织的形式。
二、班级管理概述
(一)班级管理概念
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取适当的方法手段,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建构良好的班级集体,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二)班级管理的意义
(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
(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第二节 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
(一)常规管理
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二)平行管理
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以增强管理效果的管理方式。 (三)民主管理
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四)目标管理
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日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 23
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第三节 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性
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二)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
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第四节 班集体的形式
一、集体的教育价值
(一)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1)明确的共同目标 (2)一定的组织结构。 (3)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4)集体或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二)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良好的班体体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
(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二、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第五节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一、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二)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1.班主任的颂导影响力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班主任的权威、地位、职权,这些构成了班主任的职权影响力;二是班主任的个性条件,构成了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
2.班主任的领导方式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的、民主的、放任的。
(三)班主任是处理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二、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一)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1.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内容
(1)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 (2)了解和研究学生的群体关系。
(3)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2.了解学生的方法
(1)通过阅读学生的有关材料来了解学生,包括记载学生各种情况的登记表、统计表和学生活动成果记录表等。
(2)通过对学生本人或知情者的调查访问,从各个侧面间接地了解学生,包括谈话、问卷、座谈等。
24
(3)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
(二)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三)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1.充分发挥本班任课教师的作用
(1)班主任要在班上养成尊师爱生的风气。
(2)要定期联系任课教师,经常互通情况。
(3)调节各科教学负担,妥善做出全面安排。
2.协助和指导班级团队活动
(1)协助团队组织制订工作计划,班级工作计划与团队组织计划要步调一致。
(2)帮助团队组织贯彻、落实计划,为他们创造活动条件。
(3)帮助团队干部提高思想认识和工作能力。
3.争取和运用家庭和社会教育力量
心理学考试资料整理
第一章 概论(多为小题,名词解释、选择、简答等)
1、心理学(名解):心理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的科学性质(选择):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
3、构造主义心理学:①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的始祖(或称心理学之父)。②冯特创造了“构造主义心理学”,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另一代表人物是铁钦纳。构造主义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意识的结构,强调内省方法。
4、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主要代表是杜威。它否定意识的结构,强调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
5、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和斯金纳。华生于1913年发表了《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眼光中所看的心理学》,这标志着行为主义的诞生。他宣称心理学只研究行为,而行为取决于行为的后果,提出了“刺激—反应”公式(S—R),否认心理、意识,强调行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后天环境影响下形成的,持教育万能论。华生的名言:“你给我一打儿童,在一个良好的、由我做主的环境中,不管他们的天资、能力、父母的职业和种族如何,我可以任意地把他们培养成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是乞丐或小偷。”
6、格式塔心理学也称为“完形心理学”,创始人人有魏太默、考夫卡、苛勒等,著名论点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认为人都有一种心理倾向,对事物的认识具有整体性,习惯把看到的部分看成一个整体。
7、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是奥地利弗洛伊德,研究无意识现象。
8、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人本主义注重人的独特性,主张人是一种自由的、有理性的生物,具有个人发展的潜能,与动物本质上完全不同。强调“自我实现”。
9、认知心理学,代表人物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美国心理学家奈瑟《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被认为是认知心理学正式诞生的标志。
10
25
11、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观察法、测验法、实验法和调查法等。 ①观察法(名解):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的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②测验法(名解):是指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③实验法(名解):是指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④调查法(名解):是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
12、观察法适用的条件:对所研究的对象出于多种原因无法进行控制或者研究对象在控制条件下会发生质的改变或者由于道德伦理等因素不应该对之进行控制等情况下用观察法进行研究。
13、观察法的特点:优点: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进行直接的了解,因而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保持了资料的客观性和真实性。缺点:观察者处在被动的地位,实验者很难按照人的主观意愿发展,观察结果很难重复。
14、简述测验法在心理学中主要用于哪些方面的研究,有何注意事项?
研究领域:a、了解个体或团体的心理特征;
b、用来探讨心理特征与外界因素的关系;
c、通过对不同的人进行相同的测验,可以比较不同个体或团体之间的心理差异。
注意事项:任何测验都只具有特定的功能,适用于特定的群体,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因此,使用测验法的时候,必须注意测验的目的及其适用的目标群体,遵照规定的方法实施。
15、研究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的三类变量是什么?
实验研究的三类变量:a、自变量,即实验者控制的刺激条件或实验条件;
b、因变量,即反应变量,是实验者所要测定和研究的行为和心理活动,是实验者要研究的真正对象。 c、控制变量,即实验中除自变量外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
16、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各有什么特点?
实验法有两种,自然实验和实验室实验。两者唯一的区别在于实验条件的控制是否严格。
自然实验也叫现场实验,在实际生活情境中。优点:得到的资料比较切合实际。缺点:实验情境不易控制。实验法实验,在实验条件严格控制下进行,可能获得较精确的研究结果,只是将实验结果应用于日常生活有一定的局限性。
17、调查法分为问卷法和谈话法两种方式。
18、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a、认识内外世界;b、调整和控制行为;c、直接应用在实际行为上。
第二章 意识与注意(一、二、四节是重点)
1、意识(名解):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2、意识活动的内容(选择):a、对外部事物的觉知;b、对内部刺激的觉知;c、对自身的觉知。
3、意识的状态:
在正常条件下,意识具有以下几个状态:①可控制的意识状态(人的主要状态);②自动化的意识状态;③白日梦状态;④睡眠状态。除了以上集中正常情况下出现的意识状态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意识状态:睡眠和心理促动药物作用下产生的意识状态两种。
26
4、注意(名解):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5、简述注意的特点。
注意有两个明显的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①注意的指向性是指人在每一瞬间的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其余对象。指向性不同,人们从外界接受的信息也不同。②注意的集中性。人在注意高度集中时,除了对目标物之外,对自己周围的其他事物就会变得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就是注意的集中性。指向的范围广泛而不集中时,则整个强度就降低。
6、注意的功能(多选):a、选择功能 b、维持功能 c、调解功能
7、注意与意识的关系(了解P26):注意和意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首先,注意不等同于意识。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而意识主要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只有被注意到的内外刺激,才能被个体所觉察,进而产生意识。其实,注意又和意识密不可分。
8、注意的种类(从目的和努力程度这两方面来区分):
①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通常是突然间的注意)。
②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年纪小的孩子随意注意能维持的时间很短)。 ③随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不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注意指向一个对象后期出现的一种特殊形式。(如 一边打毛衣,一边聊天;一边听课,一边做笔记)
9、生物节律(名解):指动物和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周期性变化。它们是有机体生理功能同期性变化的结果,它们的存在表明有机体内部存在一个“生物钟”,随时监视着时间的进程。
10、日节律在人和动物的身上都存在,它的主要表现为睡与醒的周期性循环。飞行时差是最明显的实例。
11、睡眠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个活动。
12
睡眠的最后一个阶段称为“快速眼动睡眠(REM)”阶段,此时处于深度睡眠。快速眼动睡眠结束后,再循环到轻睡期,一个晚上一般要经历4~6次这样的循环。
13、失眠的分类:①情境性失眠。主要是由生活情境的改变造成的。
②假性失眠,睡眠时间、睡眠质量每人都有差异,这种失眠是人的错觉,不是真的失眠。
③失律性失眠,生活程序改变引起。
④药物性失眠,睡前喝了咖啡、茶、可乐等饮料,导致精神兴奋而失眠。
14、梦是睡眠中的一种特异现象。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划分为意识、无意识和前意识三个层面。无意识中包含了大量的观念、想法、欲望、冲动等,这些观念和想法因为与社会伦理道德相冲突而被个体压抑在无意识中,个体无法觉察到,如:恋父、恋母情结,大多在梦中反映。
15、梦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梦境主要与自己有关,具有自我中心性;
第二,梦境受生活环境影响,与当前的生活事件有关,具有一定的性别差异;
第三,睡眠中的外在或内在刺激可以影响梦的内容。
16、催眠(名解):是一种类似睡眠又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这种恍惚的意识状态,是在一种特殊情 27
境下,由催眠师诱导形成的。(一个人能否进入催眠状态,取决于其受暗示性的高低。场独立型的人不易受暗示,女性较男性容易受暗示。)
17、催眠诱导(名解):是指催眠者运用暗示性的语言,对暗示性较高的个体进行诱导,使之进入催眠状态的过程。
18、催眠状态下的心理特征(简答的可能性较大):
①感觉麻痹;②感觉扭曲和幻觉;③解除抑制,如当众脱衣行为;④对催眠体验的记忆消失,最常见的是告诉被试者他将不记得当时发生的一切。
19、催眠理论(了解):①催眠是角色扮演。②催眠是意识的分离。
20、心理促动药物的影响:有些药物在使用后能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而使个体的感知觉、情绪和行为等心理活动发生变化,这类药物称为心理促动药物,主要有镇静剂、兴奋剂和迷幻剂三种。
第三章 感觉与知觉(重点章)
1、感觉(名解):感觉是人们对直接作用于其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超感知觉(名解):指通过不同于正常人类感官而获得有关外部世界、其他人或未来的信息的可能性,也称“第六感觉”,简称ESP。
3、人类感觉根据它获取信息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三类:远距离感觉(视觉和听觉)、近距离感觉(味觉、嗅觉和皮肤觉—皮肤觉又可细分为触觉、温度觉和痛觉)、内部感觉(饥、渴、胃痛等)。
4、感觉产生的过程:
第一步是收集信息;
第二步是转换,即把进入的能量转换为神经冲动,这是产生感觉的关键环节。
第三步是将感受器传出的神经冲动经过传入神经的传导,将信息传到大脑皮层,并在复杂的神经网络的传递过程忠,对传入的信息进行有选择的加工。
第四步是感觉产生。
5、感受性(名解):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6、检验感受性大小的基本指标称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成反比,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7、感觉阈限(名解):是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
8、绝对感觉阈限(名解):指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即光、声、压力或其他物理量为了引起刚能觉察的感觉所需要的最小数量。(感觉阈限越低,感受性越高。)
9、差别感觉阈限(名解):指刚能引起差别感觉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异量,表示人们对两个刺激间最小差别的觉察能力。(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差别感受性,差别感受性越高的人,差别感觉阈限越低。)
10、最小可觉差(名解):在刺激变化时所产生的最小感觉差异。
11、视觉刺激:即可见光,其波长在400-750毫微米之间。
12、感觉适应(名解):是指同一刺激持续作用于感觉器官,会使感觉器官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适应既可以提高感受性,也可以降低感受性。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指嗅觉适应降低。)
13、基本的视觉现象有视觉适应和色觉两种。视觉适应最常见的有明适应(也称光适应,对光的感受性下降的变化现象,从暗处到明处)和暗适应(对光的感受性提高的变化现象,从明处到暗处)。
14、色觉是由不同波长引起的,颜色感觉具有三种属性,色调(指各种颜色,如红色、绿色等,其中黑、白、灰系列的颜色称无色彩或中和色,一般认为它们不具色调)、饱和度(与光的强度有关,在一个颜色中,起主导作用的波长越强,表现出色调越纯,该颜色的饱和度越大)和亮度(指构成该颜色的全部光波的总强度,白色亮度最大)。
15、视网膜是真正的感光机构,最主要的感光细胞是棒体细胞和锥体细胞。棒体细胞只对光的强度起反应, 28
对微弱光线敏感,不能分辨颜色;锥体细胞可专门反应颜色(光的波长),但对光的强度反应差,弱光下看不清颜色。感光细胞在视网膜上的分布,锥体细胞集中于网膜的中心,称作中央窝或黄斑,棒体细胞在边上,假若在昏暗条件下要看一个细小的物体,余视比正视效果好。
16、(简单了解,知道两个原理的名字就够了)色觉理论:a、三原色说,由杨和黑尔姆兹二人提出,也称杨-黑理论,他们提出任何颜色都能由三种波长的纯光混合产生,这三原色是红、绿、蓝三色。b、拮抗原理,由黑林提出,人对光反应的视觉基本单元是成对组织的,有红、黄、绿、蓝四色(也称四色说),拮抗原理也能解释颜色互补现象。
17、听觉刺激即声波。人耳能接受的振动频率为20~20000赫兹。低于20赫兹的振动叫次声,高于20000赫兹的振动叫超声波,是无法引起人的听觉的。声波最简单的形状是正弦波,由正弦波得到的声音叫纯音。
18、声音具有三个属性:音强、音高、音色。音强即声音的大小,即多少分贝就是指音强。0分贝指正常听觉下可觉察的最小的声音大小。音高范围在20~20000赫兹之间。音色是人能够区分发自不同声源的同一个音高的主要依据,如男声、女声。
19、听觉适应所需时间很短,恢复也快。听觉疲劳在声音停止作用后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如果只对小部分频率的声音丧失听觉,叫音隙;若对较大一部分声音丧失听觉叫做音岛,再严重就会完全失聪。
20、(选择)两个声音的频率、振幅不同,混合的结果也不同。如果两个声音强度大致相同,频率相差较大、就产生混合音。若两个声音强度相差不打,频率也很接近,会听到声音起伏现象,叫做拍音。如果两个声音强度相差较大,则只能感受到其中的一个较强的声音,这种现象叫做声音的掩蔽。
21、人耳是听觉器官,包括外耳、中耳、内耳三个组成部分,内耳名叫蜗牛壳,是听觉的主要器官。
22、知觉(名解):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感觉是对个别属性的反应。)
23、知觉的特性:
①知觉的整体性。格式塔原则:a、接近性;b、相似性;c、连续性;d、封闭性;e、良好图形。 ②知觉的选择性,如“万绿丛中一点红”。
③知觉的理解性。
④知觉的恒常性,包括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与颜色恒常性。
24、简述知觉产生的过程:
知觉是人们通过感官得到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所产生的对事物的整体认识。知觉以感觉为基础,要产生知觉,首先要在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情况下获取事物各种属性的信息,进而借助于过去经验或知识对这些感觉信息进行整合与解释,形成对事物的整体认识,使其获得意义。知觉过程是在大脑高级中枢实现的信息加工,是一种融合和解释的过程,具有能动性。
25、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关系(了解):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感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第一步,而知觉是以感觉为基础借助于已有经验在大脑高级中枢实现的信息加工,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与解释。
感觉与知觉又有密切联系。首先,二者都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反映。离开了事物对感官的直接作用,既没有感觉,也没有知觉。其次,通过感觉所获得的内外环境的信息是知觉产生的基础。知觉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与解释。知觉把感觉信息整合、组织起来,形成稳定、清晰的完整映像,并借助于已有经验对它做出解释,使它获得意义,形成对事物的整体认识。
26、简述深度知觉是如何产生的。
深度知觉也称距离知觉,它使人们能够把二维的视网像解释为三维的世界,以认识事物的真面貌。深度知 29
觉是由一定线索引起的。
深度知觉线索来自两个方面:①来自刺激方面的深度线索:视觉刺激中最常使用的深度线索有:大小、视野中的高度、线形透视、遮挡、纹理变化、光照与阴影等。②来自视觉线索器官本身的深度线索。这方面的线索主要包括水晶体的曲度调节、视轴幅合、双眼视差等。
27、运动知觉有哪些线索?
①来自网膜的信息。首先,相邻网膜点受到连续的刺激是过去知觉的信息来源。当一个运动着的物体移过网膜时,它将依次刺激网膜上的一系列感受器,并使相邻感受器受到连续刺激,从而提供过去的信息。其次,运动物体的其他一些特性对视网膜的作用,也是产生运动知觉的线索,如当物体的运动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时,物体在网膜上的视像的大小会发生变化,这对运动知觉的产生也有重要的意义。
②来自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信息。当人眼追随运动着的物体时,物体投射在网膜上的映像是相对静止的,这时中枢发出的眼睛、头部和身体的动作指令以及大脑对这些运动的反映就成为运动知觉的线索。
28、时间知觉的四种形式:
a、对时间的分辨,按时间顺序把不同的活动区分开,如起床后先刷牙洗脸再吃饭;
b、对时间的确认,知道今天是4月4日,早上9点;
c、对持续时间的估量:知道这雨已经下了半个月;
d、对时间的预测:知道三天后高考,三个月后要上大学。
29、时间知觉的线索:
a、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如太阳升落、昼夜交替、四季变化等。
b、有机体各种节律的活动,如饿了要吃饭,就知道到吃饭的时间了。
c、辅助计时工具,如日历、钟表等。
30、影响时间知觉的各种因素:
①感觉通道的性质。在判断时间精确性方面,听觉最好、触觉其次、视觉最差。
②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在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越多,性质越复杂,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短;而事件的数量少、性质简单,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长。
③个体的兴趣和情绪。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觉得时间过的快,出现对时间的低估计;相反,对厌恶的、无所谓的事物,会觉得时间过的慢,出现对时间的高估计。
31、社会知觉(名解):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社会知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对人的知觉,包括对他人和自我的知觉;②对社会事件因果关系的知觉;③对人际关系的知觉。
32、社会知觉的独特性:
①认知对象的独特性,社会知觉的对象是人;
②对他人行为的期望会影响社会知觉过程;
③社会知觉加工过程的特殊性。
33、社会知觉的形成:
社会知觉实质上就是研究人们如何根据周围环境中的社会信息进行推理。这一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子过程:搜集、选择信息过程和整合信息过程。
(1)信息的搜集和选择过程:在社会情境中,获取信息的途径是很多的,比如,他人的言谈举止、表情、声调,扮演的社会角色,所处群体中成员相互之间的关系,群体气氛等。社会信息的搜集与选择受主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刺激的物理强度,刺激的差异,刺激的重复出现和运动特征,认知者的需要、兴趣、动机、认知风格,以及刺激的情境等。认知者搜集到许多信息后,还要对其进行选择。这一过程往往也受到先前 30
经验的影响,个体根据先前经验决定哪些信息是有关的。
(2)信息的整合过程:完成了信息的搜集、选择后,人们将就信息放在一起,对被知觉者进行判断和推测,以便形成关于人和事的完整印象。社会知觉过程中的信息整合方式因其独特性,又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包括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晕轮效应、社会刻板效应等。
首因效应(名解)指的是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近因效应(名解)是指在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晕轮效应(名解)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好”的光圈笼罩着,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坏”的,他就会被“坏”的光圈笼罩着,他所有的品质都会被认为是坏的。
社会刻板效应(名解)是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当人们采用这些较为固定的看法去识别一个具体的人,去对他进行判断、推测和概括的时候,就有可能出现偏差,这就是社会刻板效应。这是对社会群体最简单、最经济的认识,它有利于对某一群人作概括的了解,但也容易使人形成“先入为主”的偏见,造成社会认知偏差。
34、社会刻板效应形成的原因:
①认知者总是希望根据较少的信息做出全面的推论;
②每一个群体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目标,因而同一群体中的个体就会有许多相似之处;
③接触机会的限制;
④社会刻板印象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
⑤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影响等。
不过社会刻板印象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的文化水平越高,他所持的社会刻板印象就越容易改变。一个人对社会刻板印象的性质越了解,他也越容易改变自己所持的社会刻板印象。
第四章 记忆与学习(重点章)
1、记忆(名解):是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2、记忆的基本过程:编码、保存、提取。
①编码是把来自感官的信息变成记忆系统能够接收和使用的形式。编码过程需要注意的参与。
②保存,也称储存,已经编码的信息必须在头脑中得到保存。
③提取,保存在记忆中的信息,只有在被提取出来加以应用,才是有意义的。提取包括两种情况,回忆和再认。回忆是人们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或在人们的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如做填空题)。再认是指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过程(如做选择题)。
3、简述如何对记忆进行分类。
(1)根据记忆的内容可以将记忆进行如下分类: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情景性记忆和语义记忆。陈述性记忆是指对事实性信息的记忆,包括人名、地名、时间、事件、概念、定理和定律等;程序性记忆又称技能记忆,是指个体对具有先后顺序的活动的一种记忆。
情景性记忆是指对个体亲身经历过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发生的事件或情景的记忆(触景生情);语义记忆是指随字词、概念、定理和公式等各种概括化知识的记忆,与一般的特定事件没有什么关系。
(2)根据记忆过程中意识参与的程度,可以将记忆分为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
有意记忆是指由明确的记忆目的,采取了相应的记忆方法,在意志努力的积极参与下进行的记忆。无意记忆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用专门方法,自然而然发生的记忆。
31
(3)根据信息在记忆中保持时间的长短可以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瞬时记忆即感觉记忆,也称感觉寄存器,是使感觉信息得到短暂停留的第一个记忆系统。
短时记忆也称工作记忆,是信息加工系统的核心。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的保持时间很有限,在无复述的情况下约保持20~30秒,但若加以复述,便可以继续保存。
长时记忆是信息经过充分的加工以后,在头脑中保持很长时间的记忆。
4、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的特点以及三者关系。
感觉记忆的特点:信息以视觉表象和声音表象的形式储存,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信息保持时间很短,一般保持几十到几百毫秒;一般认为感觉记忆的容量为9~20个字母或物体,甚至更多;若感觉记忆不被注意或编码,很快就会自动消退。
短时记忆的特点:信息主要以声音代码的形式储存,只有少量的信息以视觉或语义编码形式储存在短时记忆中;信息的保持时间很有限,在无复述的情况下约保持20~30秒,但若加以复述,便可以继续保存;容量有限,大约为7±2个组块。对一个人来讲,不同长度的材料组块数可能相同,而相同材料对不同的人,所构成的组块数也可能差异很大。这取决于人们对材料的熟悉程度。——楷体字了解即可。
长时记忆的特点:信息的编码形式以语义编码形式占主导地位,也有视觉编码;容量大,一般认为长时记忆的容量位5~10万个组块,甚至无限;保持时间长,长时记忆是一种永久性的信息储存。
三者关系:感觉记忆的信息受到注意时,经过编码获得意义,并进入短时记忆阶段;短时记忆进行精细的复述,与旧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赋予它一定的意义,并对它进行组织,进入长时记忆;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大部分来源于对短时记忆内容的加工,也有由于印象深刻一次获得的。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以概念体系、语义网络、图式等组织形式存储在大脑中。
5、复述是使信息保存的必要条件。对信息的短时保持乃至长时储存都十分重要。复述分两种:保持性复述和精细复述。保持性复述也称机械重复,是指一遍遍地重复识记材料。精细复述是指将识记的材料与长时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建立起联系。
6、语义网络(名解):语义网络是在长时记忆中储存信息的一种组织形式,是根据信息间的语义联系构成的一种层次不太清晰的框架。它由结点和连线组成。结点代表概念,连线代表概念间联系的密切程度。
7、图式(名解):过去知识经验的有组织的较大单元的“整体团块”,是表征过去知识经验的心理结构。
8、遗忘曲线(名解):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并且遗忘的进程是不均匀的,遗忘的规律为先多后少,先快后慢。根据这种实验结果绘成的遗忘进程的曲线,称之为遗忘曲线。
9、简述遗忘的原因。
对遗忘产生的原因心理学有两种解释:消退和干扰。消退理论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至最后消退的结果。干扰理论认为,长时记忆中信息的遗忘主要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时受到了其他刺激的干扰。一旦干扰被解除,记忆就可以恢复。
干扰有两种,分为前摄干扰(名解:指已学过的旧信息对学习新信息的抑制作用)和后摄干扰(名解:指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
10、先后学习的两种材料越相近,干扰作用越大。对于不同内容的学习如何进行合理安排,以减少彼此干扰,在巩固学习效果方面是值得考虑的。
11、在平常进行阅读时,信息的提取非常迅速,几乎是自动化的过程。但有时候,信息的提取需要借助于特殊的提取线索,一个线索对提取的有效性主要依赖于以下条件:
①与编码信息联系的紧密程度。在长时记忆中,信息经常是以语义方式组织的,因此,与信息意义紧密联系的线索往往更有利于信息的提取。
②情绪和状态的依存性。环境上的相似性有助于或有碍于记忆的现象叫做情境依存性记忆。学习时的内在 32
心理状态也会被编入长时记忆,作为一种提取线索,叫做状态依存性记忆。
③情绪的作用。情绪对记忆的影响强度取决于情绪类型、强度和要记的信息内容。一般来说,积极情绪比消极情绪更有利于记忆,强烈的情绪体验能导致异常生动、详细、栩栩如生的持久性记忆。
12、有意遗忘(名解):为了减轻心理不安使自己感觉更好,人们有意识地不使某些引起不愉快体验的信息再现的记忆效应。
13、如何提高记忆力的能力?
记忆能力的高低主要反映在记忆的品质上。一般来讲,记忆的品质表现在四个方面:记忆的敏捷性(记忆的快慢)、记忆的持久性(识记过的材料保持时间的长短)、记忆的准确性、记忆的准备性(在必要时能否有效地提取记忆材料)。提高记忆的能力,改善记忆的品质,有以下几种常用的方法。
(1)采用适当的复习策略。复习即对所学的内容进行适当的重复学习。根据遗忘发生的规律,可以采取适当的复习策略来克服对所学的内容的遗忘。要做到有效复习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要安排好复习时间。及时、系统的复习有助于对所学内容的长时记忆与保持。
其次,要注意复习的次数。这涉及过度学习问题,所谓过度学习是指在恰能背诵某一材料后再进行重复学习。研究表明,过度学习的程度达50%时效果较好。这说明,复习的次数并不是越多越好,超过50%的过度学习反而会引起疲劳、注意力分散甚至厌烦等不良效果。
最后,要注意复习的方法。研究表明,较好的复习方法是尝试背诵法,即阅读与背诵相结合,这样可以使注意力集中于学习的薄弱环节,避免平均分配学习时间和精力,进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此外在复习时,还应该尽量调动多种感官来共同进行记忆。
(2)记忆术。记忆术是有效提高记忆中编码和提取能力的特殊技术。常用的记忆术有地点法(又称为位置法,一种传统的记忆术),韵律法(又称口诀法)、记笔记(记笔记是学生最为常用的记忆术,在记笔记时,思考远比书写更为重要)等。
14、根据遗忘规律如何进行有效复习?
首先,要安排好复习时间。心理学研究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是不均匀的。最初遗忘规律很快,以后逐渐缓慢。根据这一规律,应该及时复习,即在遗忘尚未产生之前,通过复习来避免遗忘。同时,要想长期保持所学到的内容,还必须进行不断的系统复习,合理安排复习时间。第一次复习在学习结束后的5~10分钟较好,第二次复习在学习当天的晚些时候或学习结束后的第二天,第三次复习在一星期后,第四次复习在一个月后,第五次复习在半年后。此外,要将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结合起来。
其次,应注意合理复习次数。遗忘除了与时间有关之外,还与学习的程度有关。低度学习的材料比过度学习的材料容易遗忘。根据过度学习问题的研究结果,过度学习的程度达50%时效果较好。但这并不是说复习次数越多效果越好,太过的话反而容易引起疲劳、注意力分散甚至厌烦情绪等不良效果。
最后,应选择有效的复习方法。研究表明,较好的复习方法是尝试背诵法,即阅读与背诵相结合。一面读,一面试着背诵,这样可以使注意力集中于学习的薄弱环节,避免平均分配学习时间和精力,进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此外在复习时,还应该尽量调动多种感官来共同进行记忆,多种形式的编码和多通道的联系能够提高记忆的效果。研究还表明,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主要是以语义编码的,所以只有理解了的信息才比较容易记并长期保存。因此,在复习时要做到力求理解,而不是呆读死背。
15、学习(名解):通过主客观的相互作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它可以通过行为或者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而有所表现。
16、学习的分类
(1)按学习方式划分
①接受学习(名解):将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所学习的内容是以某种定论或确定的形式通过传授 33
者传授的,无需自己去独立发现。(学习者将传授者呈现的材料加以内化和组织,以便在必要的时候再现或加以利用。)
②发现学习(名解):在缺乏经验传授的条件下,个体自己去独立发现、创造经验的过程。
③意义学习(名解):学习者利用原有经验进行新的学习,理解新的信息。
④机械学习(名解):在缺乏某种先前经验的情况下,靠死记硬背进行学习。
(2)按学习内容划分
①知识学习:通过一系列的心智活动,在头脑中建立起相应的认知结构。
②技能学习:指通过学习而形成合乎法则的活动方法,有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两种。
③社会规范的学习:即把外在的行为要求转化为主体内在的行为需要的内化过程。
17、常用的学习策略有哪些?如何运用学习策略进行有效学习?
(1)复习策略。见上页13。
(2)组织策略。组织策略即根据知识经验之间的内在关系,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有序的分类、整理和概括,使之结构合理化。应用组织策略可以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入的加工,进而促进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几种常用的组织策略有群集、摘录、划线、列提纲等。群集即我们平时所讲的归类,是组织策略的一种常见形式。摘录、划线、写标题、列提纲、做笔记等学习策略的基本原理是概括、抽取学习内容的要义,建构所学内容的组织与结构。
(3)适当结合实际进行发挥。
第五章 思维与创造性(重点章)
1、思维(名解):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是认知活动的高级形式。
2、思维的特征(了解三个特征的具体内容,以便于做选择题,不需要详细背)
①间接性。如闻到饭菜香味,推断妈妈在厨房,它是建立在过去的知识经验上的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由于思维的间接性,人们才可能超越了感知觉提供的信息,认识那些没有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事物的属性,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现对未来的预测。
②概括性。如我们所说“保护儿童”、“爱护花草”,指的并不是哪一个具体的人或物,而是具有共同特性的一类事物。再如,把汽车、轮船、飞机、自行车等概括为交通工具。概括性的水平反映着思维的水平,它也是人们形成概念的前提,是思维活动得以进行的基础。
③思维和语言有密切关系。思维的间接性、概括性是凭借语言得以实现的。人借助语言进行思维是人的思维与动物思维的最本质的区别。除语言之外,人类思维还可借助表象和动作等工具进行。
3、思维的过程
①分析和综合:分析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综合和分析相反,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属性、各个特征结合起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②比较:比较是把各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部分、个别方面或个别特点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③抽象和概括:抽象是在头脑中抽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特征和属性,舍弃个别特征和属性的过程。概括是在头脑中把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特征联合起来的过程,又可以分为初级概括和高级概括。
4、思维的种类
(1)根据思维过程所凭借的中介不同,可以把思维分为①直觉动作思维,指依据实际行动来解决具体问 34
题的思维过程,3岁前的幼儿只能在动作中思考,如掰手指数数等。②具体形象思维,指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主要表现在3~7岁的学龄前儿童身上。艺术家、作家、导演、设计师等的形象思维也非常发达。③抽象逻辑思维,指运用言语符号形成的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如科学家进行科学推理,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等,这是人类思维的典型形式。
?根据思维活动探索目标的不同方向,可以划分为聚合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也就是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逻辑的结论。它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思维方式。)②发散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当前问题给定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储存的信息,沿着不同的方向和角度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活动。)
?常规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创造性思维(指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5、什么是发散思维?它有什么特点?
发散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当前问题给定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储存的信息,沿着不同的方向和角度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活动。这种思维的主要特点是求异和创新,这是一种无一定的方向和范围、不墨守成规、不拘泥成法、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活动,是创造性思维的主导成份。
6、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它有什么特点?
创造性思维是相对常规思维而言的,指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这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
创造性思维具有以下的特征:①敏感性②流畅性③灵活性④独创性⑤再定义性⑥洞察性。
7、概念(名解):概念在心理学上指的是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特点与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高级认知活动的基本单元,以一个符号,就是词的形式来表现。(每个概念都包含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外延就小了。即内涵越大,外延越小。)
8、心理学通常以人们掌握概念的途径不同将概念分成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日常概念也叫模糊概念或前科学概念,是人在日常交往和个人经验的积累过程中形成的,是不科学的,例如有儿童认为鸟是“会飞的动物”,因此把蜜蜂、苍蝇等都看成鸟,而不同意鸡、鸭也是鸟。科学概念也叫明确概念。
9、人工概念(名解):是人为地在实验程序上模拟的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赫尔首创,用以研究概念形成的过程和条件。(1920年首创,不是真正的概念)
10、推理(名解):是指从一组具体事物经过分析综合得出一般规律,或者从一般原理演出新的具体结论的思维活动。(前者叫归纳推理——指从许多具体事例中得出一般结论的思维过程,分提出假设和对假设进行评价两步;后者叫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原理到特殊事例的推理,演绎推理包括三类:线性推理、条件推理、三段论推理。
11、什么是问题解决,它有什么特点?
问题是指尚未被人们解决的某种思维任务。解决问题时,个体所知道的与所需要知道的之间往往存在着差距,这个差距就是问题空间。解决一个问题,就是消除这个空间,需要通过发现合取得必要的新型来完成。以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一个问题可分为三个部分。①初始状态:接受问题,所拥有的信息不够完整;②目标状态:确定所希望达到的状态;③认知操作: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过程中必须采取的步骤。问题解决就是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不断缩小问题空间,以至达到目标状态的过程。
①目标指向性,即问题的解决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②操作系列性,即问题解决必须包含有一系列的心理操作才能称为问题解决活动;③认知性操作,不具备认知性操作的活动,不被看作问题解决。(这些认知性操作也称为算子)
35 在认知心理学中,可以把问题解决定义为具有一系列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它应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12、(P116)问题解决(搜索算子)主要的途径和方法:
?算法式,是指依照正规的、机械性的途径去解决问题。虽然一定能找到正确的答案,但是过于费时、费力和缺乏效率。如一钥匙串上有一百支钥匙,开门时一一去试。
?启发式,利用经验而采取较少的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①手段—目的分析法。就是先有一个目标,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方法采取活动来减小这个差异。这个方法的一个核心是将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几个较简单的子问题。
②爬山法,爬山法是指经过评价当前的问题状态后,限于条件,不是去缩小,而是去增加这一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异,经过迂回前进,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总目标。
③逆向工作法,即逆推法,这种策略是从目标状态出发,按照子目标组成的逻辑顺序逐级向初始状态递归。
13、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看一下具体的内容,经常考)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是相当复杂的,既有来自情境方面的,也有主体自身方面的,既有智力方面的因素,也有非智力因素。具体说来,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问题表征的方式;
②无关信息的干扰;③功能固着性;
④心向;⑤动机的强度。
14、功能固着(名解):由德国心理学家邓克尔首先提出,指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具体说就是指一个人在知觉一个物体时,倾向于只从它的一般性功能上认识它,看到某种物品的一种惯常用途后,就很难看出它的其他用途。
15、定势(名解):也称心向或心理定势,指坚持使用原有已证明有效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向。
16、什么是想象?如何对它进行分类?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这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
根据产生想象时有无目的、意图,可以把想象区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无意想象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在某种刺激物的影响下,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它是最简单的、初级形式的想象。有意想象是指由预定目的和自觉性,有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想象活动。在有意想象中,根据内容的新颖性、创造性的不同,可以把有意想象划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在有意想象中,还有一种与人的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这种想象即幻想。
(新颖性和形象性是想象的基本特征。想象主要处理图形信息,或者说表象,而不是词或者符号,因此具有形象性的特点。想象不是回忆,而是对旧有的表象积极的再加工和再组合,因此具有新颖性的特征。)
17、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哪些?
①智力因素,高创造力者必有高智力,高智力却不能保证有高创造力,高智力是高创造力的必要条件。 ②人格因素,高创造性个体经常具有某些典型的人格特征,如独立性、自信、对复杂问题感兴趣、审美取向和冒险精神等。人格因素对创造力有很大影响。
③环境因素,人际期望很可能会影响到个体的创造性表现。
④动机因素,创造性活动同样需要动机的维持与激发。动机因素中,内在动机更有利于个体创造性活动的产生和创造力的发挥与发展。
18、如何培养创造力?
创造性离不开创造性思维,要培养创造性关键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应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 视发展发散思维; ?丰富想象力,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6
?利用原型启发; ?培养创造性的人格品质。
19、创造性思维训练(P126)
对儿童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提高儿童的创造性水平主要可以通过下面的途径:
? 立目标与意向; ?训练基本的技巧;
? 励个体取得某领域的具体知识; ?刺激和鼓励好奇心;
?建立动机,特别是内部动机; ?建立自信,鼓励冒险精神;
?强调掌握和自我竞争; ?培养有关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的信念;
?提供选择和发现的机会; ?促进自我管理技巧;
⑴传授创造性思维的策略与技术; ⑵运用例子。
第六章 智力(重点章)
1、智力(名解):智力可以看作是人的一种综合认知能力,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抽象推理能力等等。
2、能力(名解):能力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智力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能力具有两层涵义:实际能力和潜在能力。
3、能力的不同类型:
按照倾向性可划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指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是人所共有的最基本的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都是一般能力;特殊能力指位某项专门活动所必需的能力,一般认为数学能力、音乐能力、绘画能力、体育能力、写作能力等都是特殊能力)。
按照功能可划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知觉、记忆、注意、思维和想象的能力都被认为是认知能力,劳动能力、艺术表现能力、体育运动能力、实验操作能力都被认为是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言语感染能力等都被认为是社交能力,社交能力包含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
按照在活动中产生的结果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关系可划分为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等。
4、用科学方法编制智力测验的第一人是法国心理学家比内。
5、什么是智商?比率智商与离差智商有什么区别?
智商也叫智力商数,常用IQ表示,是根据一种智力测验的作业成绩所计算出的分数。智商分为比率智商与离差智商两种。
比率智商(名解):是心理年龄与实足年龄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智商(IQ)=心理年龄(MA)/实足年龄(CA)×100。这种智商的计算只适用于儿童,其不足之处在于当人发展到一定的年龄后,智力并不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老年时甚至有下降的现象,使用心理年龄做计算将不符合实际情况。
离差智商(名解):是心理学家韦克勒斯依据统计学原理提出的一种智商的计算方法。它表示的是个体在相同条件的团体中的相对位置,其实质是将个体的成绩和同年龄组被试的平均成绩比较而得出的相对分数。韦克勒斯假定人的智商分布呈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5的正态分布形式。其计算公式为:离差智商(IQ)=100+15Z。
6、智力的差异
智力的个别差异可以表现在智力的水平和智力的结构两个方面。在智力发展水平上,不同的人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极其不同。人类的智力分布基本上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形式。智力的差异不仅表现在个体与个体之间,而且还表现在团体与团体之间,最明显的差异是性别差异。女性在言语能力上具有较大优势。不同职业、种族之间的人智力也有差异。造成这些差异的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同时智力测验本身的公平性问题也不容忽视。
7、智力发展的特征
(一)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37
在人的一生中,智力水平随个体年龄的增长而变化。一般说来,智力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增长阶段、稳定阶段和衰退阶段。从出生到15岁左右,智力的发展与年龄的增长几乎等速增长,之后以负加速方式增长,增长逐渐减慢。一般在18到25岁之间,智力的发展达到高峰。在成人期,智力表现为一个较长时间的稳定保持其,可持续到60岁左右。进入老年阶段(60岁以后),智力的发展表现出迅速下降现象,进入衰退期。
(二)智力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人的智力是相对稳定的,但不是一成不变的。研究表明,不同年龄之间智商的相关系数随年龄间距的增加而明显减少。也就是说,再次测验时间间隔越长,智商间的预测力越低。智力测验分数只在短期内具有较高的预见性。同时,婴儿早期智力测验的预测性较低,这可能是由于婴儿期智力尚未分化所致。
8、智力因素论: ①智力二因素论,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提出。他认为在各种心理任务上的普遍相关是由一个非常一般性的心理能力因素或称g因素所决定。在一切心理任务上,都包括这个一般因素(g因素)和某个特殊因素(s因素)两种因素。g因素是人的一切智力活动的共同基础,s因素只与特定的智力活动有关。
②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卡特尔认为,一般智力(g因素)可以进一步分成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种。流体智力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由速度、能量、快速适应新环境的测验度量。晶体智力指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由词汇、社会推理以及问题解决等测验度量。流体智力随生理变化而变化,在20岁左右达到顶峰,在成年期保持一段时间以后,开始逐渐下降,因此年轻人的流体智力比老年人的好;晶体智力测量的是知识经验,它在成年期不仅不下降,反而会随着人的年纪的增长而一直发展。
③智力多因素论,美国心理学家瑟斯顿提出,他把能力测验归为7个不同的测验群:字词流畅性,语词理解,空间能力,知觉速度,计数能力,归纳推理能力和记忆能力。
9、多元智力理论:
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加德纳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它由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这7种智力为
①言语智力②逻辑—数学智力③空间智力④音乐智力⑤身体运动智力⑥人际智力⑦内省智力
10、智力结构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智力活动可以区分出三个维度,即内容、操作和产物。
智力活动的内容包括听觉、视觉、符号、语义和行为,智力操作之智力活动的过程,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和评价,智力活动的产物即智力操作的结果,可以按单元计算(单位),可以分类处理(类别),也可以表现为关系、转换、系统和应用。由于三个维度和多种形式的存在,人的智力可以在理论上区分为5×5×6=150种。(这个智力结构理论,也称吉尔福特的三维智力结构)
11、智力的认知理论
20世纪下半叶认知心理学兴起后,智力研究出现了一条重要的研究途径,即信息加工途径,认知心理学家关心的不是智力活动的结果,而是其信息加工过程。 (一)智力的三元理论:
美国耶鲁大学斯腾伯格提出了智力的三元理论。他认为,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对智力的三个方面予以说明,即智力的内部构成成分,这些智力成分与经验的关系,以及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
首先,在斯腾伯格看来,智力的内部构成涉及思维的三种成分,即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元成分起着最重要的核心作用。智力的第二个方面涉及内部成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它指根据经验调整所运用的成分从而获益的能力,或称为经验性智力。最后,在日常生活中,智力是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能力,智力的这方面特点又称作情境智力。
38
(二)PASS模型
加拿大心理学家达斯提出。PASS是指“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它包含了三层认知系统和四种认知过程,其中注意系统又称注意—唤醒系统,是整个系统的基础;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系统称为信息加工习惯,处于中间层次;计划系统处于最高层次。
12、什么是智力测验,智力测验分为哪些类?
智力测验是指在对智力进行测量时所用的工具,有时也称智力量表。通常是一组精心设计的测试题目或项目组成,其作用在于抽取一组标准化的行为样本,通过对这组行为反应的观察分析,对引起行为的智力活动做出推论和解释。
根据施测的形式分为个别智力测验和团体智力测验。个别智力测验指在同一时间内主试者只对个人受测者进行施测的测验。团体智力测验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主试者可以对多名受测者进行测试的测验。
根据测验题目组成和呈现的形式可分为文字智力测验和非文字智力测验。文字智力测验是指测验的题目以文字材料组成并呈现,要求受测者用文字或语言的方式作答。非文字智力测验是指测验题目不以文字表述,受测者不以文字或语言方式作答的测验。
根据施测者关注目的的不同,可以分为速度测验和难度测验。速度测验关注的是回答问题的速度,一般由比较容易的题目组成。难度测验关注的是被试答题的正确性,构成比较复杂。
13、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智力测验,是由法国心理学家比内和医生西蒙在1905年编制的。他们提出了“心理年龄”的概念。这份量表也称“比内—西蒙智力测验量表”,用的是比率智商。
14、心理测验的性质
①心理测量的对象是心理特质。心理特质指的是使一个人对于较广泛的一类情景稳定地做出同一反应的心理特点。
②对心理特质的测量是间接的。
③心理测量具有误差,且误差不小。
④心理测量的适用性与社会文化背景有关
15、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
测验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即测验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是任何一个良好的测量工具都必须保证的前提,在测量学上称之为信度和效度。
信度(名解)即可靠性,是指多次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信度越高说明这一测验所得结果越可靠。信度又可以分为再测信度、评分者信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等。再测信度是指测验结果跨时间的一致性。评分者信度是指不同评分者之间在测验结果计分上的一致性。内部一致性信度又称同质性信度,是指一个测验或分测验中各题目所测内容的一致性。
效度(名解)是指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验对它所要测量的特性准确测量的程度。心理学家一般将效度进一步分为内容效度、构想效度和预测效度。所谓内容效度是指测验题目对预测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宜性程度。构想效度表示一个测验是否达到了对某一理论概念或特质的测量。预测效度又称效标关联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对处于特定情景中的个体的行为进行预测的有效性,被预测的行为是检验测验效度的标准,简称效标。
16、常模(名解)是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指标,由总体测量结果的统计平均值表示。最常见的两种常模表示法是百分位系统和标准分数系统。(P151)
17、经典智力测验:
①斯坦福—比内测验,指1916年推孟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修订的比内智力测量表版本,这是最负盛名的。 ②韦克勒斯智力量表,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智力测量工具,包括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简称WAIS),测量16岁以上成人的智力;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简称WISC),用于6至16岁学龄儿童;韦氏幼儿智力量表(简 39
称WPPSI),测量4至6岁半学龄前儿童的智力。这份量表用的是离差智商。
③团体智力测验,最早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它被广泛用于学校、企业、军队等人员选拔和招聘工作中。目前广泛应用的是英国的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18、简述智力测验、性向测验以及成就测验的区别和联系。
三者同属能力测验范畴,三者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区别。能力测验是一个概括性名词,这类测验主要以应答的速度和正确性味指标判定结果。一般是分数越高或正确答案越多表明能力越强,成就越大。由于对能力的认定与实施目的的不同,在实际使用中,能力测验被分为智力测验、性向测验和成就测验。
智力测验一般注重的是表现在认知活动中的稳定的一般能力,如言语能力、数学能力、记忆能力、空间知觉、推理能力等。性向测验泛指用以测量潜在才能的测验,其目的在于发现儿童的潜在才能,深入了解其长处和发展倾向。成就测验主要考察受测者在学习和训练后所具有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它被广泛运用于教育工作中,因此,有时也被称为教育测验。
19、影响智力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般而言,智力既受个人先天的生物因素的影响,也受个人的后天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往往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智力的发展过程和水平差异。具体说来,影响智力的因素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①遗传因素。家庭谱系研究与双生子研究都证明遗传因素对人的智力具有较大的影响。而且研究还表明,遗传对智力的影响随年龄增长而越来越大。
②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儿童的智力发展。丰富的环境刺激有利于能力的发展。早期干预对儿童的智力发展有促进作用,不过这种积极的促进作用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减弱。
③学校教育。学校教育通过知识技能的传授,能促进多种知识和智力技能的发展。
④社会实践。人的各种能力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最终形成起来的。离开了社会实践活动,即使有良好的素质、环境和教育,能力和智力也难以形成和发展起来。当今社会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学生素质的提高不仅要通过学校里知识的接纳,更多的要在社会实践中实现。
第七章 动机与情绪情感(一、五节重点)
1、动机(名解):心理学家一般把动机定义为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
2、动机具有哪些功能?
动机具有以下几种功能:
①激活功能,它推动人们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化为活动状态。如饥饿会促使个体做出觅食的活动。
②指向功能。动机使个体进入活动状态之后,还能指引个体的行为指向一定的方向。
③调节与维持功能。动机也决定个体行为的久暂性,在没有达到目标之前,行为会一直存在。
3、动机产生依赖于哪些条件?
动机的产生受内外两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个体内在的某种需要是动机产生的根本原因,而外在环境则作为诱因,引导个体趋向于特定的目标。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它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在动机中,需要与诱因是紧密相连的。需要推动人们去活动,并使活动朝向外界的诱因,从而使活动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当人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后,诱因的吸引力降低,动机的强度也随之减弱或消失。
4、动机的种类
?根据需要的不同性质,可以将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生理性动机也称为驱力或内驱力。社 40
会性动机是人类所特有的,如工作动机、交往动机、成就动机、成长动机等。
?根据动机产生的源泉不同,可以将动机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外在动机(名解)是在外部刺激的作用下产生的,是为了获得某种奖励而产生的动机。内在动机(名解)是由个体的内部需要所引起的动机。
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适度的奖赏有利于巩固个体的内在动机,但过多的奖赏却有可能降低个体对事物本身的兴趣,降低其内在动机,这就是动机心理学中的德西效应。
?依据动机在行为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将动机划分为主导动机和从属动机。
5、外在动机与内在动机的区别表现在哪里?
两者产生的源泉不同:外在动机是在外部刺激的作用下产生的,是为了获得某种奖励而产生的动机。内在动机是由个体的内部需要所引起的动机。
6、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动机强度与工作或学习效率的关系
动机对于提高活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动机越强,活动效率并不一定就高。各种活动都存在动机的最佳水平。动机过强或不足,都会使工作或学习效率降低,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发挥最佳工作效率。适宜的动机强度能提高大脑活动的效率,提高认知操作的速度与质量。耶尔克斯—道森定律详细说明了动机强度与工作或学习效率的关系。
①在困难复杂的工作上,动机强度越低,工作或学习效率越高。
②在中等难度的任务中,动机强度中等,工作或学习效率越高。
③在简单工作中,动机强度越高,工作或学习效率越高。
(注:在论述时必须结合个人学习与工作实际。)
7、交往动机(名解)是指个体愿意归属于某一团体,喜欢与人交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谊、支持、合作与赞赏。
8、交往动机产生的原因
①合作:人类生活在一个大的社会网络系统中,合作是人类基本的社会生存动机。
②情谊:伙伴情谊是人类交往的一种因素,具有持久性、亲密性、少功利性的特点。
③归属:人们总是希望自己能成为某一社会群体中的一员,被其它成员认可。这种归属于某一个群体的交往需求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
9、成就动机(名解)是指人们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
10、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回避失败倾向。成就动机较高的人喜欢选择富于挑战性的任务,成就动机水平较低的人则因害怕失败而回避困难的任务。
11、高成就动机者具有哪些特征?
①具有挑战性与创造性:喜欢探新求异,具有开拓精神,富于创造性。
②具有坚定信念:目标明确,持之以恒,不怕困难。
③正确的归因方式:高成就动机水平的人常把以往的成功归因于能力与努力,而把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这种可变的内在因素上。
12、(选择)工作动机是最有效能、最为复杂的社会性动机之一,是一种使个体努力工作,高质量创新兵不断完善自己工作的动机。工作动机四理论——X理论、Y理论、V理论、Z理论。X理论认为人工作是为了钱。Y理论则把人看作是负责、有创造力的,人工作是出于一种要将工作做好的内驱力。V理论认为,个体的工作动机水平依赖于为实现自身的价值观而付出的努力。Z理论认为,当个人价值感与组织的目标协调一致时,个体的工作动机、士气和忠诚度都会得到提高。
13、动机理论
?本能理论。这是最早被提出的理论。该理论认为,有机体生来即具有一些特定的先天倾向,人们的行为 41
是受这些本能力量所驱动的。
?匮乏与成长动机理论。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动机分为匮乏动机和成长动机。
匮乏动机是指个体试图恢复自己生理和心理平衡状态的动机,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便趋于消失。而成长动机是被高级需要所驱使的动机,是指个体试图超过他以往成就的动机。马斯洛的动机理论建立在需要层次理论上。
?认知与期待理论。动机的强度和目标与期待有关。目标对个体的意义越大,个体对实现目标的概率估计或期待越大,动机力量就越强。动机力量=效价×期待。效价指目标对个人的价值,期待是指个人依据经验判断达到目标的可能性。
14、简要说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种层次。这些需要都是天生的,它们组成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金字塔”形需要层次。在需要层次中,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大。一旦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较高一层的需要便会占据主导地位,支配个体的行为。
15、情绪情感(名解):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称之为情绪情感。(情绪的构成包括三个层面:①在认知层面上的主观体验;②在生理层面上的生理唤醒;③在表达层面上的外部行为。只有这三者完整存在,才是情绪体验。)
16、说明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从需要的角度看差异。情绪更多地是与人的物质或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情感更多地与人的精神或社会需要相联系。
?从发生早晚的角度看差异。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情绪发生早,情感发生晚。情绪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而情感是人所特有的。
?从反映特点看差异。情绪具有情境性、激动性、暂时性、表浅性与外显性。情感具有稳定性、持久性、深刻性、内隐性。
实际上,情绪和情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总是彼此依存,相互交融在一起。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起来的,同时又通过情绪反应得以表达,因此离开情绪的情感是不存在的。而情绪的变化也往往反映了情感的深度,而且在情绪变化的过程中,常常饱含着情感。
17、情绪情感的种类:
?情绪的基本形式:人类具有四种基本的情绪: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在以上四种基本情绪之上,可以派生出众多的复杂情绪,如厌恶、羞耻、悔恨、嫉妒、喜欢、同情等。
?情绪状态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速度、紧张度、持续性等指标,可将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 ①心境(名解)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如人逢喜事精神爽。)
②激情(名解)是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如勃然大怒、暴跳如雷、欣喜若狂等。
③应激(名解)是指在意外的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会引起一系列生理反应)如肌肉紧张、心率加快、呼吸变快、血压升高、血糖增高等。
?情感的种类:情感是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高级的主观体验。
①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社会的道德标准,对人的思想、行为做出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②理智感,是在认知活动中,人们认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
③美感,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18、情绪表达的方式有哪些?
42
表情是情绪表达的一种方式,表情可以分为三类:
①面部表情:是由面部肌肉和腺体变化来表现情绪的,是由眉、眼、鼻、嘴的不同组合构成的,是情绪表达的基本方式。
②身段表情:是由人的身体姿态、动作变化来表达情绪的。
③语调表情:是通过声调、节奏变化来表达情绪的,也是一种副语言现象。
19、举例说明情绪情感的作用。
?情绪情感的动机作用。
①情绪具有激励作用。情绪能够以一种与生理性动机或社会性动机相同的方式激发和引导行为。快乐、热爱、自信等积极增力的情绪会提高人们的活动能力,而恐惧、痛苦、自卑等消极减力的情绪则会降低人们活动的积极性。
②情绪被视为动机的指标。情绪也可能与动机引发的行为同时出现,情绪的表达能够直接反映个体内在动机的强度与方向。所以,情绪也被视为动机潜力分析的指标,即对动机的认识可以通过对情绪的辨别与分析来实现。
?情绪情感的调控功能。
①促进功能。良好的情绪情感会提高大脑活动的效率,提高认知操作的速度与质量。如耶尔克斯—道森定律说明了情绪与认知操作效率的关系,不同情绪水平与不同难度的操作任务有相关关系。
②瓦解作用。情绪对认知操作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不良情绪对认知活动功能的瓦解上。一些消极情绪,如恐惧、悲哀等会干扰或抑制认知功能。如考试中的紧张情绪会影响学生的思维与记忆功能。
?情绪情感的健康功能。
人对社会的适应是通过调节情绪来进行的,情绪调控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身心健康。情绪失调会使人生病,如引起溃疡、偏头痛、高血压、哮喘、月经失调等。
?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
情绪的外部表现是表情,表情具有信号传递作用,属于一种非言语性交际。人们可以凭借一定的表情来传递情感信息和思想愿望。如人们常通过表情来判断“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第八章 人格(二、四节重点)
1、人格(名解):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2、人格具有哪些本质特征?
①独特性。如“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②稳定性。如“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③统合性。人格由多种成分构成,当人格的各方面无法协调一致时,可能会出现人格分裂。
④复杂性。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⑤功能性。如“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
3、人格结构包含哪些系统?各系统又包含哪些成分?
人格结构包含五个系统:
?知—情—意系统,包含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所表现出的个人风格。
?心理状态系统,是某一时刻某段时间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背景,包括意识状态、注意、情绪状态、疲劳状态等。
?人格动力系统,这是决定并制约人的心理活动的进行、方向、强度和稳定水平的结构。包括需要、动机、 43
兴趣、价值观和世界观等。
?心理特征系统,这一系统包括能力、气质、性格三种成分。
?自我调控系统,这一系统以自我意识为核心,可保证人格的协调统一,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
4、什么是认知方式?它分哪几种维度?P188
认知方式(名解)是指人们在对事物、现象或人进行认识的过程中,个人所偏爱使用的加工信息的方式,也叫认知风格。
认知加工方式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冲动型与沉思型、系列型与同时型、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冲动型认知方式的特点是反应快,但精确性差。沉思型认知方式的特点是反应慢,但精确性高。系列型认知风格的特点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一个步骤只考虑一种假设或一种属性。同时型认知风格的特点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同时考虑多种假设,并同时兼顾到各种可能性。场独立性的人不太依赖于外界环境,对自然科学知识更感兴趣。场依存性的人则要依赖于外界环境,更喜欢社会定向的学科与知识。)
5、气质(名解)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上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6、气质的作用是什么?
气质体现了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给每个人的整个心理活动蒙上一层独特的色彩。气质具有天赋性,没有好坏之分,它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就水平与社会价值,任何气质类型的人只要发挥个人优势,就能做出成就。
7、气质说最先源于古希腊医生希波克里特的体液说,他认为人体内有四种体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血液。罗马医生盖伦进一步确定了气质类型,提出人的四种气质类型是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胆汁质的人暴躁、精力旺盛、争强好斗、做事勇敢果断、为人热情直爽、朴实真诚、同时也粗枝大叶、不求甚解、遇事常欠思量、鲁莽冒失、感情用事、刚愎自用、表里如一。
多血质的人思维灵活、行动敏捷、对各种环境的适应力强,活动好动乐观,教育的可塑性很强,但是缺乏耐心和毅力、稳定性差,容易见异思迁。
粘液质的人安静稳重,沉默寡言,喜欢沉思,表情冷淡,情绪不易外露,自制力强,不怕困难,忍耐力高,但是行动主动性比较差。
抑郁质的人情绪体验深刻,细腻而又持久,多愁善感,给人以温柔怯懦的感觉,注重内心世界,不善交际,孤僻离群,软弱胆小,萎靡不振,行为举止缓慢而单调,虽踏实稳重却优柔寡断。
8、性格(名解)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显示在他的行为举止中。
9、性格结构分为四个大方面:对现实的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和理智特征。性格差异就体现在这四类特征上。①性格的态度差异②性格的意志差异③性格的情绪差异④性格的理智差异。
10、人格理论
(一)人格特质说,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主要的理论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卡特尔。特质(名解)是个体有别于他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人格的测量单位。
(1)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他于1937年首次提出了人格特质理论,把人格特质分为共性和个性两类。共性特质是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群体所具有的共同特质。个性特质是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个性特质又分为三种:首要特质(是一个人最典型、最具概括性的特质)、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5至10个)、次要特质。
(2)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44
卡特尔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根源特质。他用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16种相互对立的根源特质:乐群性、聪慧性、情绪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激进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
(3)现代“五因素”特质理论(P196,有精力的可以看一下)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提出了人格五因素模式,这五种人格特质是:情绪稳定性、外向性、开放性、随和性、谨慎性,这也被称为“大五人格”。
(二)人格类型说,起源于20世纪30、40年代的德国。德国心理学家施特恩巴人格类型概括为三种模式:单一型模式、对立型模式、多元型模式。而T型人格、内向外向人格、阴阳五行说分别印证了这三种模式。
(1)单一型模式——T型人格,这是一种好冒险、爱刺激的人格特征,法利将它分为T+型(朝向健康、积极、创造性和建设性的方向发展,又分为体格T+型和智力T+型)和T-型(破坏性和消极的刺激行为,如酗酒、吸毒、暴力犯罪等反社会行为)。
(2)对立型模式——内向与外向人格,内向与外向是以心理活动的指向性味指标的心理类型。
(3)多元型模式——阴阳五行说,《黄帝内经》把人分为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平和五种类型。太阴之人,胆小、孤僻、多疑。少阴之人,沉静、节制、稳健、嫉妒心强。太阳之人,大胆、进攻、傲慢、暴躁。少阳之人,外露、乐观、机智、随和。阴阳平和之人,平静、适应性强。
11、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各起什么作用?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下逐渐发展形成的,其影响因素非为两大类?先天生理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
(1)先天生理因素。双生子的研究结果让大家知道遗传对人格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生物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是因人而异的。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征上,遗传因素较为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紧密的特征上,后天环境更重要。
(2)后天环境因素。后天环境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如家庭环境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等。
①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具有对人格的塑造功能,这反映在不同文化的民族有其固有的民族性格,如西方人开放、中国人含蓄等。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影响力因人而异,社会对文化的要求越严格,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影响力就越大。
②家庭环境因素:家庭是人类性格的工厂,它塑造了人们不同的人格特征。父母的教养方式的恰当性,会直接决定孩子人格特征的形成。如权威型教养方式下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不诚实等人格特征;放纵型教养方式会使孩子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唯我独尊、蛮横胡闹等;民主型教养方式会使孩子活泼、快乐、直爽、自立、彬彬有礼、善于交往、容易合作、思想活跃等。
③早期童年经验:人格发展也受到童年经验的影响,幸福的童年有利于儿童向健康人格发展,不幸的童年也会引发儿童不良人格的形成。但二者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溺爱也可使孩子形成不良人格特点,逆境也可磨练出孩子坚强性格;早期经验不能单独对人格起决定作用;早期儿童经验是否对人格造成永久性影响因人而异。对于正常人来说,随年龄的增长、心理的成熟,童年的影响会逐渐缩小、减弱,其效果不会永久不衰。
④自然物理因素: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等物理因素都会影响人格。但自然环境对人格不起决定性影响作用,更多地表现为一时性影响。在不同的物理环境中,人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点。
综上所述,人格是先天后天的“合金”,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决定了人格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决定了人格发展的现实性。
12、人格测量的方法有哪些?
45
人格测评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有两种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人格测验方法。测验法是在标准化的技术条件下,对受测者的行为和内部心理变化进行探察和鉴别的方法。主要形式为自陈问卷法,这是一种纸笔测验方法。(测验法如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青年性格问卷等。)
投射测验一般是由若干个模棱两可的刺激所组成,被试对其任加解释,使自己的动机、态度、感情以及性格等,在不知不觉中反应出来,然后由主试将其反应加以分析,以推出若干人格特性。(是以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的人格理论为依据的。如罗夏克墨渍测验——5张彩色、5张黑白图形共10张墨渍卡片;主题统觉测验——简称TAT,由30张模棱两可的图片构成,另有1张空白图片;句子完成法——简称SCT)
13、投射法(名解):被试对由若干个模棱两可的刺激所组成的测验任加解释,使自己的动机、态度、感情以及性格等在不知不觉中反应出来,然后由主试将其反应加以分析,以推出若干人格特性的人格测量法。
14、投射测验法与自陈量表法有何区别?
两种方法分别测量了人格的不同层面。自陈量表法的理论基础认为,只有个体自己最了解自己,因此自陈量表法是让被试本人对自己的人格特质予以评价的一种方法,它测量了人格的意识层面。投射测验法的理论基础是个体无法通过问题直接了解一个人的情感和欲望,因此可以通过模糊性刺激引发出隐藏或压抑在内心的动机、欲望等,它测量了人格的无意识层面。
15、投射测验的优缺点:优点是弹性大,可在不限制被试的状况下,任其随意反映。缺点:①评分缺乏客观标准,对测验的结果难以进行解释。同样的反映由于施测者的判断不同,解释也可能不一样。②这种测验对特定行为不能提供较好的预测。③由于投射测验适于个别施测,因而它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16、结合工作实际,说明如何看待人的差异?
结合个人生活与工作实例,分析人格差异在实际工作与生活中的意义。如学生学习中所显示出的认知差异,气质差异与职业选择,性格差异与人际和谐等。
第九章 人际交往与社会影响(第二节是重点)
1、什么是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
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本能、合群需要和自我肯定需要。
第一,强调本能作用的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交往需要是一种本能,是在个体发展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它通过遗传直接传递给后代。
第二,当个体对周围环境缺乏了解和把握,当个体心情紧张、有高恐惧感时,他们倾向于寻求与他人在一起,倾向于寻求他人伴同。与人交往能增加人的安全感,减低恐惧感。
第三,个体通过与他人交往,通过了解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界定自己,形成自我概念。
2、镜像自我:个体对自己的认识是先从认识别人的评价开始的,别人对个体的评价、态度,包括对待他们的行为方式就像一面镜子,使个体从中了解了自己,界定了自己,并形成了相应的自我概念,这个自我概念就是镜像自我。
3、人际交往的理论:一是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二是社会交换理论。
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是社会学家舒茨提出的,首先,他提出了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支配需要指个体控制别人或被别人控制的需要,是个体在权力关系上与他人建立或维持满意人际关系的需要。情感需要指个体爱别人或被别人爱的需要,是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建立并维持与他人亲密的情感联系的需要。)
46
社会交换理论由社会学家霍曼斯提出,他认为人和动物都有寻求奖赏、快乐并尽少付出代价的倾向,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人的社会行为实际上就是一种商品交换。
4、沟通(名解):沟通的概念可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两种。广义的沟通指的是人与信息的相互作用,人与机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大自然界的信息交流。狭义的沟通主要指在社会生活中的人际沟通,是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
5、什么是人际沟通?它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人际沟通主要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沟通的双方彼此交流各种思想、情感、观念、态度和意见,从而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
它最基本的功能是能够促进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协调人们的社会生活,使人们的行为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从而使社会生活维持动态的平衡。它还具有需要满足的功能,个人通过表达自己的身心状态,实现与他人的联系,明确人际关系的行动方向,从而使自我价值得以实现。
6、人际沟通的基本要素是:信息源、信息、通道、目标靶、反馈、障碍和沟通背景。人际沟通的基本模式图见221页。
7、人际沟通的类型
(1)言语沟通,分为口语沟通和书面语言沟通。
(2)非言语沟通的类型与功能:
①表情。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理解和判断他人的情感和态度。
②眼行为。注意、劝说、调节和表达情感。
③身体语言或身体动作(可分为四类,象征、说明、调节和情感表露)。传递信息和表达情感,会受到时空条件和不同风俗习惯的限制。
④服饰。传达信息,提供多种线索。
⑤讲话风格。传递社会信息,比如交往者之间的关系、个性等。
⑥人际空间。通过人际距离传递人际关系信息、情感信息等,但会受到时空条件的限制。
8、人际吸引的条件(P227)
①相似性与互补性 ②个人品质 ③接近性与熟悉性,如:近水楼台先得月
9、人际关系的测量,最常用的方法是社会测量法。看书见具体内容。
10、我们通常将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集合体称作群体,群体的成员一般都有直接的接触或互动。群体的主要功能有:
①给成员以心理上的归属感。②使成员具有认同感。③使成员获得社会性支持。
11、群体的一般特性:
①群体规范因群体存在的正式性和非正式性而分为正式的规范和非正式的规范。
②群体的凝聚力(能够使成员继续留在群体中的力量,体现了群体的整体性特点,由成员间的信任和约定程度所决定,包括正性力量和负性力量。)
③群体中的角色
④群体的领导,群体中的成员谁更能成为领导者,也不仅仅取决于个人的品质或情境,主要还是取决于个 47
人的品质与其所处情境的匹配程度。
12、社会助长(名解):是指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
13、当他人在场或他人一起从事某项工作时而使个体行为效率下降的现象被称作社会干扰。
14、社会惰化(名解):主要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
15、社会惰化产生的原因
第一,社会评价的作用。在群体情况下,个体的工作是不记名的,他们所做的努力是不被测量的,个体在这种情况下就成了可以不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因而他的被评价意识就必然减弱,使得为工作所付出的努力也就减弱了。
第二,社会认知的作用。在群体中的个体,也许会认为其他成员不会太努力,可能会偷懒,所以自己也就开始偷懒了,从而使自己的努力下降。
第三,社会作用力的作用。当群体成员增多时,每个成员所接受的外来影响就必然会被分散、被减弱,因而,个体所付出的努力也就降低了。
16、去个体化:在群体中,人们有时会感到自己被湮没在群体之中,于是个人意识和理解评价感丧失,个体的自我认同被群体的行动与目标人体所取代,个体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行为,自制力变得极低,结果导致人们加入到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有时甚至是破坏性的行动中去,这种现象叫做去个体化。
17、导致去个体化的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是匿名性。另一个原因是个体处于群体中,会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使自己的注意高度集中于他人的反应以及周围所发上的戏剧性事件,或者由于药物、酒精、催眠等的作用,使个体进入极端的自我卷入,从而降低自我意识。
18、群体的决策行为
(一)群体极化。
所谓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通过群体的作用而得到加强,使这一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水平的现象。
造成群体极化的原因:
第一,群体使个人的责任得到分散。
第二,群体内的信息交流使个体倾向于认为自己掌握了足够多的信息。
第三,群体领导者的冒险信息促进了整个群体的冒险性。
第四,社会比较的机制使群体成员之间互为影响。
第五,竞争性的群体气氛鼓励冒险。
实质上群体极化发生的原因一是信息的影响,一是社会规范的影响。
(二)群体思维
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成员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一致,以致于使其他变通行动路线的现实性评估受到压抑。这种群体决策时的倾向性思维方式叫做群体思维。
18、从众(名解):指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同一种从众行为从心理上可分为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为表面上顺从,另一种为内心真正的接受,即假从众和真从众。)
19、试述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
(1)行为参照。当个体处于群体之中时,群体中的他人行为或观点,可以作为自己行为或意见的参照,特别是当个体处于自己对情境缺乏把握的情况下,就更需要参照他人的表现。
(2)个体对他人的信任和群体对个体的吸引力。如果一个群体是具有较高凝聚力的,那么,这个群体就 48
会保持较高的一致性,使得它的成员更容易从众。
(3)个体害怕与众不同的心理状态。当个体的表现与众不同时,他就会面临强大的压力乃至于制裁,他会感到自己缺乏社会支持,处于孤立状态,所以,人们都会尽量避免这种情境,从而发生从众。
20、服从(名解):是指按照他人命令去行动的行为,也是人际互动的基本方式之一。
21、从众与服从有什么区别?
从众指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服从是指按照他人命令去行动的行为。从众与服从有着本质的不同,从众情况下的个体,虽然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动,但却是自愿的。而在服从情况下的个体,则完全是在不自愿的情况下,应别人的要求去行动的。
22、影响服从的因素:①命令出发者②命令的执行者③情境因素
23、个体有服从行为的原因:一是合法权力,一是责任转移。
第十章 心理健康
1、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没有衰弱的表现,而是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一种完好的状态。
2、心理健康(名解):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知、情、意、行、人格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
3、界定一个人心理健康与否,应遵循三条基本原则:一是心理活动与外部环境是否具有同一性;二是心理过程是否具有完整性和协调性;三是个性心理特征是否具有相对稳定性。
4、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可划分为三个等级:一般常态心理,轻度失调心理,严重病态心理。
5、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哪些方面?
①有正常的智力水平;②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
③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④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⑤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6、
①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
②开发自己的各种潜能,提高工作和生活质量;
③激发自己的非智力因素,尝试创造性的学习和工作; ④提高自己人际交往的能力,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性;
⑤增强自我意识,培养自我评价能力。
7、压力(名解):压力也叫应激,是表现出某种特殊症状的一种状态。当代的压力概念有三种含义:一是指那些使人感到紧张的事件或环境刺激。二是指一种身心反应,包括心理成分和生理成分。三是指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引起压力的刺激、压力状态以及情境。
8、压力产生的原因:压力源(知道如何区别就行,见书255页)
心理学家提出了四种类型的压力源:躯体性压力源、心理性压力源、社会性压力源、文化性压力源。
9、压力的影响因素:经验、准备状态、认知、性格、环境(P259,了解即可)
10、个体从面临压力到解决问题一般要经过三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为冲击阶段,发生在压力来临之时。状态:眩晕、发懵、麻木、呆板、不知所措,出现“类休克状态”,大多数人初闻噩耗,都发愣、惊慌,甚至歇斯底里,只有少数人能保持冷静、镇定。
第二阶段为安定阶段。
第三阶段为解决阶段。状态:或逃避和远离产生压力的情境事件,或面对压力去解决问题。
11、处理压力的方法
(1)不良的应对方法:依赖药物、酗酒抽烟。
49
(2)正确的应对方法。
①了解自己的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②劳逸结合,积极休息,培养业余兴趣爱好。
③加强体育锻炼,生活有规律,睡眠充足。
④建立和扩展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拥有朋友。
⑤积极面对人生,自信豁达,知足常乐,笑口常开。
⑥改变不合理观念,通过有意地改变自己的内部语言来改变不适应状况。
12、挫折(名解):是指个体在通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目标不能达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不愉快情绪反应。
13、挫折产生的原因有哪两类?
导致挫折的原因有很多,一般可以概括为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外在因素主要指环境方面的,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这常常是个人意志或能力所不能左右的,如个人无法预料的天灾人祸、意外事故等。内在因素则主要指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阻碍了目标的实现,包括个人的生活条件、人格特点、心理状态、经济水平等。
14、人们遇到挫折后,会引起以下几种可能反应:
①攻击行为,如在单位受气回家责打妻儿。②冷漠。③幻想。④心理防御机制。
15、心理防御机制(名解):是指个体在潜意识中为减弱、回避或克服现实冲突带来的挫折、焦虑、紧张等而采取的一种防御手段,借此保护自己。
16、心理防御机制的十种表现方式是什么?
①否认②幻想③压抑④投射⑤反向⑥转移⑦退行⑧文饰⑨补偿⑩升华
17、挫折的应对策略:
①正确认识挫折②改变不合理观念③加强修养,勇于实践④优化自身人格品质
18、焦虑(名解):是指受不合乎现实或不合乎理性的害怕所困扰的状态。
19、焦虑的种类:
①广泛性焦虑障碍②恐慌障碍③恐惧症④强迫症⑤创伤后应激症
20、如何克服焦虑(即焦虑的应对策略)?
?认清焦虑状况?克服焦虑的三个原则①不回避②正面迎战③做记录?学会放松自己
?运用想象减轻焦虑?进行理性思考?接受专业治疗
第十一章 毕生发展
1、心理的发展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动物种系进化过程中心理的发展;二是指民族心理的发展,即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心理的发展;三是个体的心理发展,即个体从出生到衰老过程中的心理发展。一般说来,心理的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
2、毕生发展的观点主要是:
①人生的发展,是一个伴随人的一生的过程;
②发展具有多维性和多向性;
③发展由获得和丧失组成,是一个有序变化的过程;
④心理发展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和可塑性;
⑤心理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
3、关键年龄(名解):也称关键期,是指个体在早期发展过程中,某一反应或某一组反应最容易获得,最容易形成的某一特定时期或阶段。
4、影响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有遗传素质和后天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
50
5、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横断研究法、纵向研究法和群体序列研究法。
横断研究法(名解)就是在同一时间里研究不同年龄组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并对其进行比较的方法。 纵向研究法(名解)也就跟踪研究法,主要指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对所选取的被试进行追踪研究,对其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观察、记录,目的是考察某些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质的变化规律。
群体序列研究法的具体做法是,首先在同一时间选定不同的被试群体进行研究,然后对各个被试群体进行纵向的跟踪研究。
6、儿童动作的发展
儿童动作的发展遵循三个原则:
?由上到下。儿童首先发展与头部有关的动作,其次是躯干动作,最后是脚和下肢的动作。
?由内到外。儿童先发展头部和躯干的动作,然后再发展双臂和双腿的动作,最后才发展手的较精细的动作。
?由简单的、无意识的动作到复杂的、意识控制的动作。
7、婴幼儿最主要的感知觉是触觉、听觉和视觉。触觉发展的最早,婴儿在早期通过口腔触觉和手的触觉来探索外部世界。9到12个月,能开口说出第一个指示词。
8、乔姆斯基认为,人脑先天就具有一种能够对语言进行加工的装置,叫做“语言获得装置”,简称LAD。
9、皮亚杰的认知儿童发展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创造性地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理论。
?感知运动阶段。0~2岁的儿童,形成了“客体永久性”的概念。儿童学会了当自己看不见某个人或某个物体时,他们还仍然存在的概念。
?前运算阶段。2~7岁的儿童,该阶段典型特点是自我中心性和不“守恒”性。
?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后。是思维发展趋于成熟的阶段。
10、儿童期的社会性发展
?依恋行为。这并不是人类所特有的,也存在在动物界。
?性别社会化。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还必须习得性别模式,进行性别社会化。这主要取决家庭中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学校教育中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学校对个体性别角色社会化发生重要影响的渠道主要有三项:教科书、教师、同伴群体。
?道德判断的发展。皮亚杰把儿童的道德品质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①自我中心阶段(2~5岁)②权威阶段(6~7、8岁)
③可逆性阶段(8~10岁) ④公正阶段(10~12岁)
11、柯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见书表格,有时间和精力的同学看一下。
12、青少年时期个性的发展。
①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指个体对其自身的意识,包括三个层次:对自己机体及其状态的意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意识;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意识。
②情绪表现的矛盾性特点:强烈、狂暴与温和、细腻共存,情绪的可变性与固执性共存,内向性与表现性共存。可用急风暴雨来形容。
③人际关系发展的新特点。青少年时期对友谊的重视程度在人的一生中是最突出的;与父母之间常常会有一段时间不能和睦相处,在功课、家务、交友和外出时间等多方面表现出冲突,出现了代沟;开始意识到了性 51
别问题,开始对异性产生兴趣。
13、中年危机
中年期是一个从成年到老年的过渡时期,它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转折和冲突。来自于自身生理变化方面、家庭生活变化方面和事业变化方面的压力构成了中年危机。
14、老年期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感知觉的进一步退化②身体机能和智力方面的变化特点③老年期的情绪情感特点
④老年人的个性心理特点⑤面对死亡
附:标记说明:
黑体字表示名词解释;
划横线的标题表示老师提到的以及练习册上的问答题;
括号里的内容不属于回答该问题的内容,不过也要了解,可能会在别的问题或其他题型中出现。如果时间允许,大家最好能把书全面地看一遍,因为心理学与教育学不同,是靠理解为主的。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