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学者评出“东方三大圣人”,第一是老子,第二是孔子,第三是六祖慧能,正好代表了中国三教:以孔子为代表的儒教,以老子为代表的道教,以禅宗六祖慧能为代表的中国佛教。
儒教最主要的是一个字:“伦”,也就是伦常。封建社会由于人们所处社会地位和阶级的不同,每个人都应各安其位。儒家认为天下一盘棋,上天把你摆放在哪里,赋予你什么权力、职责、义务,那么你就遵守履行属于你的责权义,你就要乐天知命,这其实就是最早的“螺丝钉理论”。
道家的核心是“命”,既是生命的“命”,也是修炼的“命”―――是意义完整的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个机器,有这样的“命”或人生,你这个人才算是活得有价值,你要修一个好的人生,快乐的人生,健康的人生,那才过得有价值。老子的《道德经》虽然只有五千言,但是他是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哲学家。《道德经》的每一句话都是“蜂王浆”。老子可能三五个字就够我们用一辈子。现在大家引用最多的“大智若愚”,其实还不是老子最核心的观点,其最核心的是“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之类,就是我们常说的“知雄守雌”、“知白守黑”和“大朴不雕”,这既是老子“无为”的政治主张,也是老子对于个人修养的治学主张。
佛家讲的是“见性”。“性”是什么?是“心性”,也就是修养。佛家有七个字:“见性、救世、通万有。”见到你的心性,叫“内观内照”,就是你自己要想到有一盏探照灯,来照亮你,你自己首先要能看明白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它的一种很客观的修炼方法。佛家的修行基本上都有三步,叫做“戒、定、慧”。戒是有所不为,不能说谎话、不能杀生、不能做坏事之类。定是不为万物所扰,哪怕泰山塌下来,我也不为所动。慧呢?由戒和定入手,慢慢会产生智慧,就是所谓的“定慧双修”,不定就不能产生智慧,有了智慧以后又可以更好入定。佛学是非常高深的古典哲学,而佛教是一种非常严格的宗教形态,这样,“佛”就包含了佛家、佛学、佛教三个东西,家、学、教三者都有了,形态是最完备的。佛教佛学的主要东西是什么?可以用乾隆的话来概括,乾隆给北京的五塔寺写的一篇记里头是这样说的:“塔,标义;经,标口;佛,标身。”意思是说,佛庙里的塔代表的是佛教崇高向上的意义;佛像代表的是佛的形象,告诉你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佛经代表的是佛祖的嘴巴,告诉你他讲过一些什么的话―――前两者是外在形式,它的精髓在于“经标义”,佛经(包括一个伟大的中国宗教家惠能的《坛经》)就和儒家的《四书五经》或道家的《道德经》和《庄子》一样,是伟大的思想宝库。
经过长期的演变之后,儒、释、道三家已经互相渗透、互相同化,某种程度上已经“三教一体”了。少林寺有一个供奉释加牟尼、孔子、老子的地方,对联是:“百家争理,万法一统;三教一体,九流同源”,少室山还有一幅对联:“才分天地人总属一理,教有儒释道终归一途”,概括得很到位,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方向出发,但最终我们能达到共同的目标。
从对个人的修养角度来说,三教说法不同,但劝人为善和劝人向上的精神是相同的:儒家是“修身、治世、平天下。”道家是“养生、遁世、穷万物。”释家(佛家)是“见性、救世、通万有。”这三句话是我自己的概括,不一定准确,但是我想这样可能好记一点。
也可换一种说法,儒家是尽“人道”,释家求“佛道”,道家穷(穷通、追究)“天道”。“人道”和“佛道”比较明白,而“天道”是什么呢?天道应该包括很多东西,例如“天机、天意、天命”,其本义不是讲迷信,而是讲“天”的规律或自然规律,包括我们已经知道的规律和我们尚不知道的规律。
还可换一种比较方法,儒家叫做“正心”,释家讲究“明心”,道家追求“炼心”。在这背后,儒家讲“治世”,道家讲“治身”,佛家讲“治心”。 儒 、 道 、 佛 三 家 文 化 的 区 别一、文化主旨儒家文化——进取文化。道家文化——规律文化。佛家文化——奉献文化。二、做人标准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道家文化——领悟道、修养德、求自然、守本分、淡名利。佛家文化——诸恶莫做、众善奉行、遵守十戒、心灵安定、运用智慧。儒、道、佛三家文化的区别 - 在水一方 - 在水一方的博客
三、人生观儒家文化——积极进取、建功立业。道家文化——顺其自然、自我完善。佛家文化——慈爱众生、无私奉献。
四、世界观儒家文化——世界是展现才华的舞台。
道家文化——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境界。佛家文化——相由心生,世界就在自己心中;一念之差,便可创造地狱、极乐。
五、价值观儒家文化——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道家文化——以完善的自我带动和谐的社会。佛家文化——在为他人献爱心、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儒、道、佛三家文化的区别 - 在水一方 - 在水一方的博客
六、哲学倾向儒家文化——入世哲学。道家文化——出世哲学。佛家文化——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
七、物质食粮对精神食粮的比喻
儒家文化——主食(如米饭、馒头等),不吃就会饿。道家文化——副食(如各种炒菜、汤羹等),不吃没滋味。佛家文化——水果(如:苹果、香蕉等),不吃不甜蜜。
儒道佛三教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儒道佛"三教合一"思潮,自明朝中叶起在中国的知识分子阶层就产生了,到清朝康熙朝甚至成为国策.那么"三教合一"并非是一种主观的想法,其中有一个基本的根据是,儒道佛三家有共同点.
人们对这个共同点是这样阐述的:
佛教一般被认为是在中国才从原始佛教发展到了顶峰,而中国佛教的顶峰是以禅宗为代表的,在明朝时禅宗理论发展已经非常成熟了,禅宗的佛学理论核心就是关于"心"的理论.禅宗认为成佛实际就在人的心中一念之间,而不是别的什么.换句话说佛教的“顿悟”就是心的顿悟。所以禅宗认为"心"在实现佛教最高目标涅磐的过程中是最关键的.
中国儒家理论的高峰是理学,理学出现在宋明时期,在明朝以后直到清朝,在中国思想界占统治地位,理学的核心是关于"心"的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人的社会行为正确与否完全决定于"心",如果"心"无杂念,人就无恶行.但人心又是最难掌握的,王阳明最终把理学的认识提炼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一句话,就是这个意思.
中国道教一向认为人的"心"是实现成仙,实现长生不老的关键.道教有一个基本的观点是这样说的:"顺成人逆成仙,全在阴阳颠倒颠".按照道教阴阳五行理论,人五脏之中的心脏属火且属阳,而人的肾脏属水且属阴,并且心脏属火在上而肾脏属水在下.由此道教断定人之所以寿命不长,就是因为在水面上的火燃烧不久,这个火随时就有熄灭的可能,也就是心随时有停止跳动的可能。那么道教给出的办法就是颠倒阴阳,关键是通过内外丹的修炼改变心的属性。使心属水而肾属火,这样人就可以成仙。
当然道教的心比较具有物质的概念,而佛教的心纯粹是思辩的产物.儒家的心学是介于两者之间.总之,而且看法都一样.
归纳以上,所以儒道佛三家可以交集在一起,就是因为三家在对于"心"的认识上有比较一致的看法,三家都认为"心"很重要,所以儒道佛三家的共同点就是关于"心"的观点.
儒道佛三家的不同点就太多了,在这里我想说的是三家在本质上的一个区别.
实际上,儒道佛都是属于精神上的东西.特别是对于中国的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这三家对于中国的知识分子在精神生活中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儒家的思想本质上是一种"入世"的思想,"学而优则仕",学了儒家要去用的,要进入"红尘世界"去安邦治国,经世济民.
佛教和道教本质上是"出世"思想,是讲究个人清净无为,出离红尘而修身养性.当然佛教和道教在修行的目标上有区别,佛教讲究涅磐而道教讲究成仙.
中国传统观念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进则经世济民,退则独善其身",而实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儒家思想是"入世"的思想,是专门讲"进"的,但儒家思想的不足就是没有完全解决人在"退"时的精神问题.借用现代宗教学名词就是没有解决人在精神上的"终极关怀"问题.而佛教和道教解决了这个问题.
所以我认为在关于人生问题上,三家的本质区别在于,儒家是"入世"思想,而佛教和道教是"出世"思想. 儒道佛适用不同人群的需求儒家治世,关切社会的治理。道家治身,关怀生命自然状态的保持。佛家治心,关心人生痛苦的解脱。对应儒、道、佛三家不同的社会功能,我们可以领悟到:中华文化中的儒、道、佛适应了不同人群的文化精神需求。在社会转型时期,创造性疏理与运用中华文化中的历史资源对构筑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稳定,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疏理与运用中华文化中的历史资源中华文化中的儒、道、佛三家,世人有这样的评说: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儒家关切社会的治理,道家关怀生命自然状态的保持,佛家关心人生痛苦的解脱。儒家关心天下兴亡、倡导不计个人得失,道家不刻意为人为、追求自然完美,佛家提倡无私无欲、超脱自在。儒、道、佛三家,各自以自己的方式追求理想的、完善的人生境界。有人从社会文化视角评说:儒家入世,道家隐世,佛家出世;有人从哲学文化视角抽象概括:儒家的人本主义,道家的自然主义,佛家的解脱主义。中华文化中的儒、道、佛三家,各有所见、各有所蔽、各有所得、各有所失,从社会功能分析,儒、道、佛的社会功能是有差异的。针对现代社会转型时期不同区域、不同信仰、不同身世、不同境遇、不同年令、不同经济状态、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人群的精神状态或心理需求,对应儒、道、佛三家不同的社会功能观察分析,中国现有一亿多同胞,在八万五千余处宗教场所进行各种活动。由此可以领悟到:儒、道、佛适应了不同人的文化精神需求,是有一定道理的。处在转型时期的中国,现在社会正在发生剧烈变化。不少人群物质生活遇到了困难,不少“先富裕起来的人”在精神上遇到了空虚,疾病、贫困、天灾人祸,带耒了社会不安和痛苦,生命和宇宙中还存在许多尚未作出科学现实的解释,……,这些都可能成为促使人们到中华文化中的儒、道、佛中,去寻找文化精神依托的原因和理由。在社会转型时期,创造性疏理与运用中华文化中的“历史资源,在构筑协调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稳定,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儒家治世,关切社会的治理
公元前六、五世纪,在黄河中下游中原地区,形成儒家学说。儒家思想以人为本,侧重于从'人’的角度来观照人生、社会和自然,重视人的生命意义与价值。
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仁爱,肯定人的生命意义和人性价值。儒家重'生’、更重'德’,把人格价值、道德价值,置于生命价值之上。孟子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在《滕文公》中的这句名言,最典型的表达: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原则,维护人格尊严。这就是说,在生命价值与道德价值发生冲突的关键时刻,宁可“杀身成仁”(《论语·卫灵公》),“舍生取义”(《孟子·告子》)以成就道德价值。儒家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的价值对比中,认为精神高于物质。《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说:“大(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德’、'立功’、'立言’,都将长远影响后人,这'三不朽’所蕴含的精神是永远不会消失的,也就是说'三立’者的精神,远远超越死亡而臻于不朽。
儒家以现实生活社会关系中的人为本位,强调人的生命意义和人性价值,在现实世界中提升道德品格,这种思想特质,可以概括为人本主义。儒家人本主义传统以其巨大的作用和影响而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
道家治身,关怀生命自然状态的保持
公元前六、五世纪,在黄河中下游中原地区,形成道家学说。道家以自然为本位,侧重从自然出发来观照人生、社会和宇宙,强调自然是人生的根本,主张顺应自然、回归自然。
道家的创始人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万物都是禀赋了'道’而成'德’(自然本性),又禀赋了'气’而成'形’(形态·形体)。(《老子·二十五章》)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有名的'道法自然’,用白说就是,'道’以自然为法,作为宇宙的根本原则、最高原则的'道’,所遵循的就是自然无为。庄子的《养生主》篇,宣扬养生之道,以求保命全生,这种养生理论称为'全生’说。以后经黄老道家的养生论,进而影响道教,形成了'长生论’和'神仙论’。道家还主张'天人合一’说,庄子云:“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道家所论'人与自然’关系的观点,构成了自然主义传统的重要内容。
儒家的'人’本位和道家的'自然’本位,这两种核心思想,奠定了中华古代文化的基础,同时,决定了中华古代文化的走向。
佛家治心,关心人生痛苦的解脱
公元一世纪,诞生于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佛教以解脱为本位,宣扬众生要通过修持,以求从迷惑、烦恼、痛苦和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
佛家从'解脱’坐标来观照人生,怀着对人的迷惑、烦恼、痛苦、死亡的真诚的关切,指出解脱的方法和途径,从而为'人’提供了一种宗教的精神依托。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寻求'解脱’的修证中,总结出四谛,也叫四种真理;后来,又提出戒学、定学、慧学,戒学是抑止邪恶、积习善行;定学是安定身心、集中精神;慧学是彻悟实相、如理思维。
中国佛教继承和发展了印度佛教的解脱主义,中国佛教宗派中的天台宗、华严宗、禅宗,更着重转换和提升,以求得人生的解脱,特别是禅宗宣扬心即佛、佛即心、即心即佛、欲求佛、先求心、求得心、即成佛。这实质上是把心性修养看作人生解脱的必由之路。儒道佛三家的社会功能适用不同人群的需求
在生命价值的关切层面上,用'市场细分’的观点分析, 儒、道、佛三家,适应了不同人群的文化精神需求。
儒家以积极的入世精神,并在现实世界中,成就最高的道德境界,实现人生的价值,给无数英雄豪杰带来精神鼓午和巨大满足。
道家重视'人’作为个体的存在价值,主张因顺自然、回归自然,从而为不重功名利禄者或默默无闻者,提供精神支持。
佛家关心人的生、老、病、死,给有深切痛苦感的人,以心理的温暖和情感的慰藉。
从对人生境界的追求角度上分析,儒、道、佛三家,各自以自己的方式追求和保持完善的人生境界。
儒家关心天下兴亡,不计个人得失。
道家不刻意为人为,追求自然、完美。
佛家无私无欲,超脱自在。这是三家的不同点, 但三家又有共同点:儒、 道 、佛三家文化思想的'中心关怀’,都在于潜移默化引导:人如何做'人’、如何实现理想的人格。中华文化中的儒、 道 、佛三家,社会功能是不同的,这也反映了儒 、道 、佛三家的基本特质和彼此社会功能的差异。深入分析并加以现代转化,根据现代社会不同区域、不同身世、不同境遇、不同经济状态、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人群的精神或心理上的需求,加以创造性分析与运用,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儒道释三家的“和合心态”
半个多世纪以前,哲学家冯友兰曾指出:“中国的圣人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中国的哲学也是既入世又出世的。随未来的科学进步,我相信,宗教及其教条和迷信,必将让位于科学;可是人的对于超越入世的渴望,必将由未来的哲学来满足。未来的哲学很可能是既入世又出世的,在这方面,中国哲学可能有所贡献。”
当代学者宋志明撰文阐释“和合心态”,是对中国哲学进行了一番有意义的梳理。这种梳理,涉及到儒、道、释三家。
儒家的精神趣旨,可以概括成三个字,就是“拿得起”;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有为”;用一个字概括,就是“张”。儒家主张立德、立功、立言,主张干事,主张积极有为。孔子孟子为什么周游列国?就是要找事干!他们忧国忧民,古道热肠,心怀天下,“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都是呆不住的圣贤。儒家好比粮食店,是人们精神的加油站,激励人们前进。粮食对所有的人都重要,因为离开粮食人会活不了。
道家的趣旨是“想得开”;用两个字来讲,叫做“无为”;用一个字概括,就是“弛”。表面上看,道家的主张和儒家的似乎相反,实际上互为补充。学会紧张,是一门学问;学会放松,同样是一门学问。对一个人来说,两者都不可缺少。《礼记?杂记下》写道:“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我们在诸葛亮身上,可以看到儒道互补成功的范例。诸葛亮的人生信念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宁静”体现出道家的趣旨,“明志”、“致远”体现出儒家的趣旨。当你身陷逆境的时候道家会告诉你:不要陷入精神痛苦中不能自拔,要想得开,看得远,明白“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道理,因为安时处顺的生存技巧经常是人们的需要。道家好比是个药店,当一个人遇到精神困惑的时候,光吃饭不行,还需要吃药。
佛家的精神趣旨是“放得下”,用一个字来讲,就是“空”。如果用佛家的术语讲,“放得下”就是要看破红尘,去除我执和法执,把精神追求的目标定在彼岸的极乐世界。佛家并不反对男婚女嫁,只是不认同世俗的爱情观。按照佛家的说法,两个人结为夫妻,乃是因缘所致。
“因缘和合,幻象方生”,关情何事?放下恼人的烦恼吧,不要再为情所苦了!佛家像一个精品店,它要化解人生的种种烦恼,达到精神上的解脱,主张一个人在对永恒的极乐世界的向往中,让心灵得到净化。
儒道两家是从中国本土上生长出来的学问,主要是讲人生哲学。儒家告诉人该如何堂堂正正地度过一生。道家则告诉人该如何轻轻松松地度过一生。至于人死了以后会怎样,两家都不怎么在意。佛家是从印度引入的学问,主要是人死哲学。
佛家为人设计了“终极关怀”之所,标示出超越的精神取向,告诉人如何干干净净地辞别尘世。综合运用三家学问,拿得起,想得开,放得下,生死大关都能勘破,就有了一种健全的“和合心态”。因之,人方方面面的精神需求,都可以在中国哲学里得到解决。
“和合”一词里的“合”,指人的多种精神诉求的集合。多种诉求,可能冲突,若能成功化解,便进入“和”的状态。“和”有别于“同”,孔子力主“和而不同”,就是想把人的多方面的精神需求统一起来,协调起来。
儒家和道家:各有各的妙
人在得势的时候非常喜欢儒家,因为儒家主张“学而优则仕”,那时的心态就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但是,“学而优则仕”是一个具有高度排他性的游戏,说到底是一个零和博弈游戏,因此,“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道家的存在是必然的。它为每一个官场失意、赌场失意、情场失意的人保留了退路。这就是道家提供的一套说法,也就是消极避世的去处。这种消极避世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儒家的不足,起到了一种安全阀门的作用。
道家几乎收罗了所有的儒家失败者,给他们以一定的出路。当一个人从官场上失意之后,就开始了另一种消极避世的生活方式:饮酒、清谈,作诗、填词,披头散发甚至赤身裸体。从此醉心于道家的虚幻境界,炼长生不老丹,遁入山林,融入自然,作点田园诗,与女人寻欢作乐,寻花问柳。酒能乱性,无酒时则学佛;酒能养生,有酒时则成仙。
所有的人在成功时都是儒家,失败时则是道家。我们中的儒家在建设、在奋斗;道家在旁观、在微笑。一个人在位时说道论德,并往往体现出儒家的思想;闲居时赋诗作词,并往往体现出道家的思想。
道家其实就是中国人的鸦片,能够产生一种神奇的使人失去知觉的镇定作用。其实,儒家和道家,各有各的妙;懂得了儒家和道家,也就懂得了中国人和中国文化;懂得了中国人和中国文化,在中国活得就会很美妙。
佛家世尊讲经说法49年,总称是“戒、定、慧”三学。
道家老子5000言,总称是“道、德”二篇。
儒家论语20章,四书,虽对戒定慧、道德都有涉及,但重点还是讲“仁、义、礼”之学。
法家、兵家,名如其说。 总的说,“道”其实就是佛家说的“定慧之学”,是无为而无所不为之学。但是佛家对无上道说的更详细、彻底。道家可以参考,道家则介于出世入世之间。“德”是有所不为,其实就是佛家的“戒”。佛家行动上讲五戒、心上的戒就是熄灭贪嗔痴,就是十善了。道家本质上也是这个意思。 但是老子《道德经》中有一个创举,就是无比准确地点出了释、道、儒、法、兵家,这五家的层次——
《道德经》下篇《德经》第一章(38章),上手就讲破了这个问题。
(这一章的原文我记不得很清楚,但意思我理解,就是那句“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礼者,德之薄而乱之始也。”沿着老子的思路再续上两句:“失礼而后法,失法而后兵。兵者,乱之极而道德之渐也。” 也就循环回去了。应该是这样理解才圆满:)道真修好了,也就用不上德了。——圣王无为而治,“出世间法”的圣人也不用执著于持戒。
道出问题了,才用德来“止恶”;——“世间法”首重持戒,“戒”德生“定慧”之道。戒德,大善也,介于有为与无为之间。
德出问题了,才用仁来“修善”,——仁,有为之小善也。
仁出问题了,才用义来划分本分,——义,利之分也。
义出问题了,才用礼来规定礼数;——道废德乱,用得着儒家出来大讲仁、义、礼来了。
礼出问题了,才用法来惩罚、硬性约束。——哟,礼崩义坏,法家的严刑峻法粉墨登场了。
法也不灵了,才动兵来战争。——瞧,天下大乱,最后兵家出来收场了。 总评:
所以啊,在佛家看来,老子也真是有大智慧的圣贤啊。佛法如人头,很圆满智慧的,但是没有重点讲身躯四肢百骸,你在世间不好应用。儒家如五脏六腑,没有讲四肢,但调和脏腑可以治病。法家兵家如手足,更下一等,也更多有为的功用。而唯有道家,如同脊椎,贯通头颈、身躯、四肢百骸,介于有为无为之间。所以你看道德经,内容跳跃性很大,一会说道说德说神说灵,一会又说仁义善恶,一会又说法呀兵呀的,包罗万象。其实,是因为脊椎联通了头颈、躯干、脏腑、四肢、百骸,其实它只是循着自身的联系在讲,没有跳跃性,跳跃性大是看道德经的人理解不了造成的看法。 补充一句:
儒家也讲戒定慧,讲道和德。只是孔子没有作为重点,重点放在了仁、义、礼上了。倒是曾子在《大学》里重点强调了。
《大学》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止于至善”就是在讲佛家说的“戒”,也就是道家说的“德”。
《大学》又说:“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安。”这是在讲佛家说的“因戒生定,因定发慧”,也就是道家说的“因德成道”。 “道”的五种解说
道:上面的二点犹如太极中的阴阳鱼,它代表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下面的一为一定,自为亲自,走为行动为实践。就是说要探究自然界的本源,一定要亲自去实践。与唯物辩证法中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谋而合。毛泽东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请问:在批判风水等道学文化的教授学者们,你们对批判的学说有否作过深入细致地研究?毕竟只有针对学术理论的批判方显说服力,否则只能是毫无意义的口舌之争。
道:从首从走,意即做任何学问一定要用自己的脑袋去思考,并且把思考所得来的理论再付之于实践中去应用检验,如思考所得的理论能合乎实践中的应用,则其理论是真理!有道:“千年经验成学问”。属于玄学的风水术,已历经数以千年的时间检验和广阔地域的空间实践,具世界上最充分的统计学价值。不能因已知的科学理论无法作出解释,就以“迷信”封之。先民对雷电的敬畏缘于无知,今人对风水的否定同属愚昧。毕竟探索真理之路是永无止境的,科学的母胎是玄学。
道:阴阳鱼为乾坤为天地为自然,一为平衡,自为自己,走为运行变化,就是讲人一定要结合天时与地利的运行变化规律并加以效法,来弥补和调整自己的不足,从而达到与自然的相通和合之境界。风水学探讨的是人与天地之间交互感应的内在联系,运用的原理就是根据时间与空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吉凶,再通过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将天人地三才协调致和谐的天人合一观。风水策划是捧助人成就王者风范的金领行业。
道:阴阳鱼指阴阳二气,它是客观存在的能量;一为统一;自为自然界中事物存在的程序,即信息;走为变化之象。意即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能量、信息及其相互作用下的存在形式或变化态势的统一体。道学理论的气、数、象即现代科学的能量、信息、形态,玄空风水研究的是阴阳二气根据天体的运行规律和地势的变化形态,从而作出有益于人体场能的一门综合性学问。
道:阴阳鱼为天地,一为一定,自为自然,走为运行、变迁,即指天时的运行和地理的变迁,一定要保持协调性和一致性,只有这样才合乎自然的法则。章仲山在《心眼指要》云:“青囊万卷,总不出体用二字。体有山水之分,用有得失之辨。体有移步之不同,用有随时之更变。用必依形而显休咎,体必因气而见吉凶。要之,体无用不灵,用无体不验,必须形气二兼,默参九星生克之量以推休咎,方得体用之精微。”天运流转和地势状态应相一致的理论是玄空风水的精髓。
儒 · 释 · 道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儒、释、道三家各自发展,各有传承,统贯着学术与文化的命脉。后世的仁人君子也都在这种文化氛围中修身立人,做着出世入世的事业。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三家思想始终是在矛盾斗争与融合渗透中发展,犹如三枝奇葩,各彰异彩,相互辉映。历代也多认为三者之间有着彼此补充的作用,故有所谓“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的说法。
综上:养好儒释道这三气,则万法不乱心,万物不遮眼,万事不碍行。那么天地之间,又哪里不是通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