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朱德:半个世纪的革命友谊
朱德成名极早,30来岁就威名远播。然而,他厌倦了旧军阀部队里的尔虞我诈,寻找救国之路。当他找到中共领导人陈独秀时,陈独秀拒绝了他入党的请求。
1922年,朱德同好友孙炳文一道,赴德国留学。同年11月,经周恩来和张申府介绍,朱德在德国柏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朱德与周恩来一道,踏上了半个世纪的革命征程。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病逝了。朱德从收音机里听到周恩来逝世的讣告,惊呆了。1月11日上午,朱德拄着手杖来到周恩来灵床前,庄严地向周恩来行了一个军礼……
2、与彭德怀:君子之交淡如水
1931年底,周恩来从上海来到中央苏区,与彭德怀第一次见面。当时,彭德怀作为红3军团的军团长,在红军总政委周恩来的麾下冲锋陷阵。
长征途中,周恩来持续高烧,不能行走。彭德怀一个字:“抬!”从3军团抽出战士组成担架队,硬是将周恩来抬出草地。
后来,彭德怀数遭劫难,周恩来也倾其所能予以保护。1965年,彭德怀离开北京,赴成都担任三线副主任。离开北京前,彭德怀专门找周恩来谈话。邓颖超泡上一壶茉莉花茶后,周恩来说:“老彭呀,我们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彭德怀笑了:“我就喜欢这样哩。”
3、与林彪:黄埔师生
周恩来曾担任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而林彪是黄埔军校第四期学生,从这一点而言,周恩来和林彪有师生之谊。
周恩来在党内的地位一直都很高,很早就是中央领导。而林彪则是从一名连长干起,逐步成为开国元帅。两人工作联系不大,工作范围不同,也没有更多的私交。
4、与刘伯承:工作方法上都是“举轻若重”
周恩来和刘伯承的第一次见面是在1927年南昌起义时期。当时,周恩来奉命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他亲点川中名将刘伯承来南昌担任参谋长。
周恩来很欣赏刘伯承。1950年,周恩来在与薄一波谈话时,提到了刘伯承与邓小平工作方法的不同。周恩来说:“据我多年观察,他们两人的工作方法各有特色。小平同志是'举重若轻’,伯承同志则是'举轻若重’。”又说:“从愿望上说,我更欣赏小平同志的'举重若轻’。但说实在话,我这个人做不到这一点。我同伯承同志一样,在工作上常常是'举轻若重’。这也许是同我长期负责具体的执行工作有关吧。”
1975年12月,周恩来病情十分严重,经常陷于昏迷。一天,他苏醒后,还用细微的声音询问毛泽东的身体情况,然后,就关心问到刘伯承的病情。
5、与贺龙:在贺龙追悼会上连鞠7次躬
周恩来与贺龙的友谊,也是始于南昌起义。
周恩来请求贺龙率部参加南昌起义。当时,贺龙并不是共产党员。张国焘等人数次以贺龙“出身土匪”为理由,拒绝贺龙的入党申请。如果贺龙拒绝周恩来的请求,也是说得过去的。可是,贺龙不但爽快地答应了周恩来的请求,还亲自到前线指挥作战,取得了南昌起义的胜利。
1975年6月9日,是贺龙逝世6周年的纪念日。当天,中共中央为贺龙举行骨灰安放仪式。周恩来总理已经重病缠身。但他不顾病痛和医生的再三劝阻,不但抱病参加了贺龙的追悼会,还亲自为贺龙致了悼词。面对贺龙遗像,周恩来不是像一般追悼会那样鞠躬3次,而是一反常态连着鞠了7次躬。
6、与陈毅:非同一般的关系
周恩来和陈毅的关系非同一般。他们曾一同在法国参加勤工俭学,在长期的革命道路上,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55年授衔时,陈毅由于已到国务院担任副总理,离开了军队,不能授予元帅军衔。周恩来知道了,亲自给在北京的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打电话,主张给陈毅授元帅军衔。在周恩来的坚持下,陈毅最终被授予元帅军衔。
1958年,周恩来因为工作繁忙,精力有限,辞去兼任的外交部长职务。在周恩来的力荐下,陈毅继任外交部长。
陈毅做错了事,周恩来也敢狠狠地批他。
1965年,陈毅在阿尔及利亚说错了话,引起了不好的国际影响。周恩来以罕见的严厉态度批评了陈毅:“你无组织无纪律!这是不允许的!”陈毅呢,规规矩矩站着,像一位接受批评的小学生一样。
7、与罗荣桓:交往不多
罗荣桓差点考入黄埔军校,这样的话,他倒与周恩来有了师生之谊。然而并没有。罗荣桓想学土木,加上是个近视眼,就与黄埔军校擦肩而过。
1963年12月16日,罗荣桓病逝于北京。周恩来刚好和陈毅在亚、欧、非洲国家访问,没有参加罗荣桓遗体告别仪式,改由邓小平致掉词。
8、与徐向前
徐向前是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所以周恩来与徐向前也有师生之谊。
在抗日时期,周恩来、彭德怀曾到山西,与阎锡山进行谈判,建立抗日统一战线。徐向前当时是八路军129师副师长,也参加谈判。徐向前是山西人。因此谈判结束后,周恩来提出徐向前回家看看父老乡亲。为了打消徐向前的顾虑,周恩来说:“回家也是工作嘛。”
9、与聂荣臻:患难之交
1923年2月,周恩来与聂荣臻在巴黎第一次见面,彼此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开始了他俩长达半个世纪的患难真情。
1925年,聂荣臻任黄埔军校秘书兼政治教官,和周恩来共事。据《聂荣臻回忆录》记载,由于蒋介石排挤共产党,周恩来和聂荣臻还多次商量,要“把蒋介石摘掉”。
1967年,聂荣臻因一事被迫写检讨,却屡次通不过。周恩来知道后,让秘书打电话给聂荣臻支招:“要结合历史进行检讨:一、在红一军团时有本位主义错误;二、解放战争初期华北战争没有打好;三、历史上有不适当地突出自己的地方。”
于是,检讨顺利通过。
10、与叶剑英:关系密切
叶剑英在担任黄埔军校教授部副主任一职时,曾向周恩来提出加入共产党。但那时候有人认为叶剑英是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不能轻易接收他入党,于是叶剑英未能如愿。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叶剑英再次提出入党请求。周恩来拍板,同意他加入了共产党。
大家都知道,毛泽东对叶剑英有一句评价:“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其实,周恩来也用两句话赞赏叶剑英,即:“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1972年,周恩来被确诊为膀胱癌,叶剑英亲自领导医疗小组,制订治疗方案。1976年1月8日凌晨,周恩来溘然长逝,79岁的叶剑英任治丧委员会委员。
当时,本来是叶剑英负责宣读悼词。不过,他建议由邓小平来宣读悼词。于是,邓小平代表党中央向5000名与会者宣读了悼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