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茶的开篇必须从大红袍说起,无论你是新手还是老茶鬼,如果有幸你能喝到一泡纯种大红袍,那美妙的体验真只有用“岩骨花香”这四个字来概括。现如今我们一般喝到的大红袍都是拼配大红袍,这是武夷山市政府的主推产品,做为岩茶的主要代表大红袍已经家喻户晓名振海内外。
大红袍的传说有二个最主要的版本:一是秀才进京赶考昏倒在天心寺门前,而方丈刚巧在回寺途中偶得几片发金光的茶叶,冲泡给秀才喝后疾病立消,秀才惜宝带茶底进京赶考高中状元,金殿钦点时听闻皇后突发急病,献上茶叶冲服即好,皇上龙颜大悦亲赐黄袍披于茶树并定为御用,故取名:大红袍。
二说是因此茶开春发芽时有红边,且制作工艺精致,成品有绿叶红镶边之美,始称:大红袍。无论是传说还是古人形象叫法,大红袍这一岩茶商品名已经在国人心中扎根,成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当之无愧的茶王。
说了这么多传说故事,你一定很想知道大红袍到底是什么茶。我建议大家先去看看这本书——《陈徳华与大红袍》,书中详细描写了大红袍的出处及前世今生。1985年陈德华从省茶叶研究所黄修岩主任处求得五棵正本大红袍茶苗,带回武夷山种植于御茶园名丛观察园,经多年精心培育繁殖终于喜获成功。大红袍分为:纯种大红袍(以九龙窠岩上的茶树为母本,2006年起已经禁止采摘)及拼配大红袍(由几种韵味相近岩茶按一定比例混合精制而成)。
个人更喜欢品饮纯种大红袍,可惜因其产量稀少及价格昂贵极少喝到,而拼配大红袍以德华叔做的最好且几年来都有喝到,品质口感都很接近纯种大红袍。纯种大红袍采摘时间为每年五月中旬,中开面3-4叶开采,萎凋适度以顶上两叶失去光泽为准,摇青以三红七绿为界,香气明显红边适中即可杀青,以足火均匀焙火保持茶业原味,精制成品带桂花香或粽叶香,品种特征明显。
茶本无好坏之分,有的是你我的分别心,关键是你喜欢不喜欢这泡茶。茶只要觉得好喝就行,不用刻意去懂,不懂茶并不影响一个人体验茶带给他的乐趣。所以选对一款适合你口感的茶,才是喝茶之道。
岩茶之所以有岩韵完全是因为其独特的生长环境:丹霞地貌,坑涧地形,溪流雾气,所以武夷山才有岩岩有茶,非岩不茶之说。根据最新官方规定以下为正岩产区:武夷岩茶名岩产区为武夷山市风景区范围,即东至崇阳溪,南至南星公路,西至高星公路,北至黄柏溪,面积达70平方公里,凡是在这一范围种植岩茶均可称为正岩岩茶。
最后我不得不提的是茶的冲泡技巧!(太重要了,请仔细阅读!)
茶作为产品被消费者购买才完成了它的一半旅途,最后的一道工序是冲泡。品茶即品心,茶叶之所以有文化,是以为品者用心!岩茶必须用一百度水冲泡,水是茶之母,只有用十分水才可以冲泡出十分茶。
我们现在多用电磁炉烧水,我这里就说正确的烧水方法:即水壶里起水泡鱼目状,壶嘴水汽打直就就要提壶,此时水刚好二沸一百度泡茶最适宜,之后待三冲茶后再次加温一次到二沸水冲泡后三道茶,如有剩余请倒掉重新烧水半壶就好,即节约烧水时间又方便下一泡茶的品饮。
大家平时都是等壶自动跳停,此时水已经三沸为老水,自然泡的茶不够好喝,而且冲三道茶后水温下降又再次加热到一百度再次老水,用老水泡茶,茶汤明显偏硬,故古人要薪火煮新水,水一老就换新水烧过。在水质差的地区强烈建议购买矿泉水冲泡好茶!
冲泡岩茶前必须温杯烫盏,既是卫生更是为了提高杯子的温度,个人建议前三道茶不要闻杯盖香(此做法是让茶香尽量融入茶汤,慢品更有滋味!),倒出茶汤后要闭合茶盖,避免温度降低。客人可以引导闻各自杯底香(喝尽杯中茶后,以前三指抓紧杯口重甩三下茶杯后闻香,此时茶汤已经均匀附在杯里且是冷杯闻香最适宜)。
喝茶推荐三口品!
举起茶杯先观汤色,再闻其香,品其味,品一杯茶分三口,第一口小酌,体会茶汤醇厚,第二口卷舌微吸,舌中是味蕾甜处两边是苦涩处,体会茶汤甘甜,最后让半杯茶汤在满口充分接触后一饮而尽,体会茶汤煞口,犹如针扎舌头牙龈牙缝,喉咙处回甘,茶香扑鼻,要多美妙感觉就不一一列举。
第一道茶座杯时间以5秒为宜(座杯就是指浸泡茶叶时间)出汤后因个人口感决定下一道茶座杯时间(个人建议增加2秒,三道后适量再长点,越往后座杯时间越长,以茶汤不出水味为准)。正岩岩茶以“活甘清香”概述,九道有余香且每道茶汤香气都略有不同,除了岩韵香气的变化也是武夷岩茶迷人的根本点:从开始的花果香,到品种香,到五谷香,到最后的木质香以及兰花香。
你可以从一泡茶中品味到各种香味,在老茶人的引导下你可以找到许多你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味道。茶在正确的冲泡下,已经把它完美的一面呈现在茶友杯中,请大家共同举起这满载大自然恩馈及茶师辛勤劳作的结晶,慢慢品饮用心体会,我相信这泡大红袍会带你进入不一样的人生旅途!品茗茶客感谢阅读感恩分享。(文/何文明 编辑/子潤)
作者简介:何文明,一九茶舍专栏作者,网名:品茗茶客。1993年入伍在武夷山当兵四年,从此爱上岩茶,退伍回福州后长期在福州各大茶企茶馆中游走,以茶会友广交天下茶人,更有幸与众多制茶大师相识。致力于为广大茶友推荐好茶,传播茶文化,已有十几家大型茶企签订联盟,线上线下活动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