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学校数学课本 三年级华罗庚学校数学课本第六讲: 找简单数列的规律


第六讲

 

找简单数列的规律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许多按一定顺序排列的数,

如:

 

自然数:

1

2

3

4

5

6

7

… 

1

 

年份: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2

 

某年级各班的学生人数(按班级顺序一、二、三、四、五

班排列)

 

45

45

44

46

45 

3

 

像上面的这些例子,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就叫做数列

.

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这个数列的项,其中第

1

个数称为

这个数列的第

1

项,第

2

个数称为第

2

项,

,第

n

个数就称

为第

n

.

如数列(

3

)中,第

1

项是

45

,第

2

项也是

45

,第

3

项是

44

,第

4

项是

46

,第

5

45

 

根据数列中项的个数分类,我们把项数有限的数列(即有

有穷多个项的数列)

称为有穷数列,

把项数无限的数列

(即

有无穷多个项的数列)称为无穷数列,上面的几个例子中,

2

)(

3

)是有穷数列,(

1

)是无穷数列。

 

研究数列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其中的内在规律性,以作为解

决问题的依据,本讲将从简单数列出发,来找出数列的规

律。

 

1

 

观察下面的数列,找出其中的规律,并根据规律,在

括号中填上合适的数

2

5

8

11

,(),

17

20

 

19

17

15

13

,(),

9

7

 

1

3

9

27

,(),

243

 

64

32

16

8

,(),

2

 

1

1

2

3

5

8

,(),

21

34… 

1

3

4

7

11

18

,(),

47… 

1

3

6

10

,(),

21

28

36

,()

1

2

6

24

120

,(),

5040

 

1

1

3

7

13

,(),

31

 

1

3

7

15

31

,(),

127

255

 

(11)1

4

9

16

25

,(),

49

64

 

(12)0

3

8

15

24

,(),

48

63

 

(13)1

2

2

4

3

8

4

16

5

,()

(14)2

1

4

3

6

9

8

27

10

,()

分析与解答

 

不难发现,从第

2

项开始,每一项减去它前面一项所得的

差都等于

3.

因此,括号中应填的数是

14

,即:

11

3=14

 

 

考虑,

可以看出,

每相邻两项的差是一定值

2.

所以,

括号中应填

11

,即:

13—2=11

 

不妨把

联系起来继续观察,容易看出:数列

中,

随项数的增大,每一项的数值也相应增大,即数列

是递

增的;数列

中,随项数的增大,每一项的值却依次减小,

即数列

是递减的

.

但是除了上述的不同点之外,这两个数

列却有一个共同的性质:即相邻两项的差都是一个定值

.

们把类似

①②

这样的数列,称为等差数列

1

3

9

27

,(),

243

 

此数列中,从相邻两项的差是看不出规律的,但是,从第

2

项开始,每一项都是其前面一项的

3

.

即:

3=1×3

9= 3×3

 

27=9×3.

因此,

括号中应填

 81

 81=

 

27×3

代入后,

 243

也符合规律,即

 243

81×3

 

64

32

16

8

,(),

类似,本题中,从第

1

项开始,每一项是其后面一项的

2

倍,即:

 

 

因此,括号中填

4

,代入后符合规律。

 

综合

③④

考虑,数列

是递增的数列,数列

是递减的数

列,但它们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每列数中,相邻两项的

商都相等

.

③④

这样的数列,我们把它称为等比数列。

 

 1

 

1

 

2

 

3

 

5

 

8

,(

 

),

 21

 34… 

首先可以看出,这个数列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

.

现在我们不妨看看相邻项之间是否还有别的关系,可以

发现,

从第

3

项开始,

每一项等于它前面两项的和

.

2=1+1

3=2+1

5=2+3

8=3

5.

因此,括号中应填的数是

 13

,即

 

13=5+8

 21=

8+13

 34=

13+21

 

这个以

1

1

分别为第

1

、第

2

项,以后各项都等于其前两项

之和的无穷数列,就是数学上有名的斐波那契数列,它来

源于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一对成熟的兔子一个月能生一

对小兔,小兔一个月后就长成了大兔子,于是,下一个月

也能生一对小兔子,这样下去,假定一切情况均理想的话,

每一对兔子都是一公一母,兔子的数目将按一定的规律迅

速增长,按顺序记录每个月中所有兔子的数目(以对为单

位,一月记一次),就得到了一个数列,这个数列就是数

的原型,因此,数列

又称为兔子数列,这些在高年

级递推方法中我们还要作详细介绍。

 

1

 

3

 

4

 

7

 11

 18

,(

 

),

47… 

在学习了数列

的前提下,数列

的规律就显而易见了,

从第

3

项开始,

每一项都等于其前两项的和

.

因此,

括号中应

填的是

29

,即

 29=

11

18

 

数列

不同于数列

的原因是:数列

的第

2

项为

3

,而数

1

,数列

称为鲁卡斯数列。

 

1

3

6

10

,(

 

),

 21

 28

 36

,(

 

)。

 

方法

1

:继续考察相邻项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

 

 

因此,可以猜想,这个数列的规律为:每一项等于它的项

数与其前一项的和,那么,第

5

项为

15

,即

15=10+5

,最后

一项即第

 

9

项为

 45

,即

 45

36

9.

代入验算,正确。

 

方法

2

:其实,这一列数有如下的规律:

 

1

项:

1=1 

2

项:

3=1

3

项:

6=1+2+3 

4

项:

10=1+2+3+4 

5

项:(

 

 

6

项:

21=1+2+3+4+5+6 

7

项:

28=1+2+3+4+5+6+7 

8

项;

36=1+2+3+4+5+6+7+8 

9

项:(

 

 

即这个数列的规律是:每一项都等于从

1

开始,以其项数为

最大数的

n

个连续自然数的和

.

因此,

 

第五项为

15

,即:

15= 1+ 2+ 3+ 4+ 5

 

第九项为

45

,即:

45=1+2+3+4+5+6+7+8+9

 

1

2

6

24

120

,(

 

),

5040

 

方法

1

:这个数列不同于上面的数列,相邻项相加减后,看

不出任何规律

.

考虑到等比数列,

我们不妨研究相邻项的商,

显然:

 

 

所以,这个数列的规律是:除第

1

项以外的每一项都等于其

项数与其前一项的乘积

.

因此,括号中的数为第

6

720

,即

 

720=120×6

 

方法

2

:受

的影响,可以考虑连续自然数,显然:

 

1

 1=

2

 2=

1×2 

3

 6=

1×2×3 

4

 24=

1×2×3×4 

5

 120=

1×2×3×4×5 

6

 

 

 

7

 5040=

1×2×3×4×5×6×7 

所以,第

6

项应为

 1×2×3×4×5×6=

720 

1

1

3

7

13

,(

 

),

31 

类似:

 

 

可以猜想,数列

的规律是该项

=

前项

+2×

(项数

-2

)(第

1

项除外),那么,括号中应填

21

,代入验证,符合规律。

 

1

3

7

15

31

,(

 

),

127

255

 

 

则:

 

 

因此,括号中的数应填为

63

 

小结:寻找数列的规律,通常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寻找

各项与项数间的关系;

考虑相邻项之间的关系

.

然后,再

归纳总结出一般的规律。

 

事实上,数列

或数列

的两种方法,就是分别从以上两

个不同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

.

但有时候,从两个角度的综合

考虑会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

因此,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选择适当的方法,会使我们的学习更上一层楼。

 

题中,

1=2-1 

3=2

2

-1 

7=2

3

-1 

15=2

4

-1 

31=2

5

-1 

127=2

7

-1 

255=2

8

-1 

所以,括号中为

2

6

-1

63

 

 

 

11

1

4

9

16

25

,(

 

),

49

64. 

1=1×1

 4=

2×2

 9=

3×3

 16=

4×4

 25=

5×5

49= 7×7

64=8×8

,即每项都等于自身项数与项数的乘积,所以括号

中的数是

36

 

本题各项只与项数有关,如果从相邻项关系来考虑问题,

势必要走弯路。

 

(12)0

3

8

15

24

,(

 

),

 48

 63

 

仔细观察,发现数列

(12)

的每一项加上

1

正好等于数列

(11)

因此,

本数列的规律是项

=

项数

×

项数

-1.

所以,

括号中填

35

 35=

 

6×6-1

 

(13)1

 

2

 

2

 

4

 

3

 

8

4

 16

 

5

,(

 

)。

 

前面的方法均不适用于这个数列,在观察的过程中,可以

发现,本数列中的某些数是很有规律的,如

1

2

3

4

5

而它们恰好是第

1

项、第

3

项、第

5

项、第

7

项和第

9

项,所以

不妨把数列分为奇数项(即第

1

3

5

7

9

项)和偶数项

(即第

2

4

6

8

项)来考虑,把数列按奇数和偶数项重

新分组排列如下:

 

奇数项:

1

2

3

4

偶数项:

2

4

8

16 

可以看出,奇数项构成一等差数列,

偶数项构成一等比数列

.

因此,括号中的数,即第

10

项应为

32

32=16×2

)。

 

(14) 2

 

1

 

4

 

3

 

6

 

9

 

8

 27

 10

,(

 

)。

 

同上考虑,把数列分为奇、偶项:

 

偶数项:

2

4

6

8

10 

奇数项:

1

3

9

27

,(

 

.

所以,偶数项为等差数列,

奇数项为等比数列,括号中应填

81

81=27×3

)。

 

(13)(14)

这样的数列,每个数列中都含有两个系列,这两

个系列的规律各不相同,类似这样的数列,称为双系列数

列或双重数列。

 

2

 

下面数列的每一项由

3

个数组成的数组表示,它们依次

是:

 

1

3

5

),(

2

6

10

),(

3

9

15

问:第

100

个数组内

3

个数的和是多少?

 

方法

1

:注意观察,发现这些数组的第

1

个分量依次是:

1

2

3…

构成等差数列,所以第

 100

个数组中的第

 

1

个数为

100

;这些数组的第

2

个分量

 

3

6

9…

也构成等差数列,

3=3×1

6=3×2

9=3×3

所以第

100

个数组中的第

2

个数为

3×100=300

;同理,第

3

个分量为

5×100=500

,所以,第

100

个数组内三个数的和为

100+300+500=900

 

方法

2

:因为题目中问的只是和,所以可以不去求组里的三

个数而直接求和,考察各组的三个数之和。

 

1

组:

1+3+5=9

,第

2

组:

2+6+10=18 

3

组:

3+ 9+ 15= 27…

,由于

9=9×1

18= 9×2

27= 9×3

所以

9

18

27…

构成一等差数列,第

100

项为

9×100=900

即第

100

个数组内三个数的和为

900

 

3

 

按下图分割三角形,即:

把三角形等分为四个相同

的小三角形(如图(

b

));

中的小三角形(尖朝下

的除外)都等分为四个更小的三角形(如图(

C

))

继续

下去,将会得到一系列的图,依次把这些图中不重叠的三

角形的个数记下来,成为一个数列:

1

4

13

40…

请你

继续按分割的步骤,

以便得到数列的前

5

.

然后,

仔细观察

数列,从中找出规律,并依照规律得出数列的第

10

项,即

9

项分割后所得的图中不重叠的小三角形的个数

 

分析与解答

 

4

次分割后的图形如左图:

 

 

因此,数列的第

5

项为

121

 

这个数列的规律如下:

 

1

2

4=1+3 

3

13=4+3×3 

4

40=13+3×3×3 

5

121=40+3×3×3×3 

或者写为:第

1

 1=

2

4=1+3

1

 

3

13=1

3

3

2

 

4

 40=

1

3

3

2

3

3

 

 

5

 121=

1

3

3

2

+3

3

3

4

 

 

 

因此,第

10

项也即第

9

次分割后得到的不重叠的三角形的个

数是

29524

 

4

 

在下面各题的五个数中,选出与其他四个数规律不同

的数,并把它划掉,再从括号中选一个合适的数替换。

 

42

20

18

48

24 

21

54

45

10

 

15

75

60

45

27 

50

70

30

9

 

42

126

168

63

882 

27

210

33

25

 

解:

中,

42

18

48

24

都是

6

的倍数,只有

20

华罗庚学校数学课本 三年级华罗庚学校数学课本第六讲: 找简单数列的规律

不是,所

以,划掉

20

,用

54

代替。

 

 15

 75

 60

 45

都是

 15

的整数倍数,而

 27

不是,用

30

来替换

27

 

同上分析,发现这些数中,

 42

 126

 128

 882

都是

42

的整数倍,而

63

却不是

.

因此,用

210

来代替

63

 

 

 

 

习题六

 

按一定的规律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数:

 

1.1

2

3

4

5

,(

 

),

7… 

2.100

95

90

85

80

,(

 

),

70 

3.1

2

4

8

16

,(

 

),

64 

 

5.2

1

3

4

7

,(

 

),

18

29

47 

6.1

2

5

10

17

,(

 

),

37

50 

7.1

8

27

64

125

,(

 

),

343 

8.1

9

2

8

3

,(

 

),

4

6

5

习题六解答

 

1.

等差数列,括号处填

6

 

2.

等差数列,括号处填

75

 

3.

等比数列,括号处填

32

 

 

5.

相邻两项的和等于下一项,括号处填

11

 

6.

后项

-

前项

=

前项的项数

×2-1

,括号处填

 26

 

7.

立方数列,

即每一项等于其项数乘以项数再乘以项数,

号处填

216

 

8.

双重数列,括号处填

7.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1051/866555125325.html

更多阅读

小学三年级数学论文 三年级数学小论文范文

小学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如何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前提下解决三年级数学成绩下降的教育问题,一直是教育界,特别是一线教师特别关注的问题之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把以学生心理特点改革小学三年级数

三年级下册数学日记 三年级下册数学日记60字

三年级下册数学日记60字——今天我量了我家客厅的面积是25平方米,客厅铺的是0.8米x0.8米的地砖,共需地砖40块,一块地砖78元,买地砖花费3159.06元。算式:25x100=25平方米0.8x0.8=0.64平方米25÷0.64=39.06块≈40块40X78=3159.

三年级下册数学总结 三年级下册数学工作总结

  三年级下册数学工作总结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在教学期间我努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不过在与学生们一起相处、教学相长过程中,也有着不少的收获。现对本学期的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数学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数学工作总结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数学工作总结   一.加强业务学习,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一个教育工作者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接受新观念,充实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才能有不竭的动力和创新的源泉。新的一论教学改革应运而生,为

声明:《华罗庚学校数学课本 三年级华罗庚学校数学课本第六讲: 找简单数列的规律》为网友冰雪的王爵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