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解答一:比拟和拟人的区别
修辞吧回答
比拟是一个修辞格,其中分为两种修辞手法,
1是拟人,2是拟物.
拟人是指将人的习性特点行为动作拟用在物体上.
拟物是指人仿拟物的习性特点行为动作,或彼物拟用此物的习性特点行为动作.
拟人例句:除了向日葵,所有的花儿都低下头,不敢直面酷日.
拟物例句:为了学生,你一点点耗尽了灯油,熄灭了你的灯.
-------------------------------------------订----------
对于 拟人和拟物两种表现手法,都可以说成比拟.
即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拟人和拟物属于比拟.
不过一般语文老师不像研究修辞的人,可能会在手法名目上做无所谓的较真,像唯修辞论者一般非要把各种修辞分得清清楚楚,反而忽略了各种修辞手法之间微妙而独特的联系,因此上学时可以暂时按照老师的要求做,但真正做研究时则没必要如此"斤斤计较",束缚思想.
相关解答二:自拟剧本
[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最近, 网络上流行一段话: “你要搞清自己人生的剧本——不是你父母的续集,不是你子女的前传,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对此,你有何思考与感悟?请任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津]
这则材料可用“以果溯因法”进行审题,以“提炼本质法”辅助之。
“以果溯因法”就是依据材料中所提供的“结果”,用“上溯”的思维方式推究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 “原因”一旦明晰,材料的主旨就水落石出了。这一方法适用于分析已交代事情结局,主旨较为隐晦的材料。
阅读材料后用此法可做如下推理:把3个否定句看做“果”,然后探究其“因”,思考材料为什么要这样说。因为“你”不是父母的简单复制,在生物学上“你”是独特的生命个体,在社会学上“你”是独立的思考者; “你”不是子女的前传,不可能在人生经历方面“泽被后世”,包办一切;“你”不是朋友的外篇,虽与好友朝夕相处,亲密无间,但“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何况活生生的万物之灵呢?“你”就是“你”,古今唯一,天地无二。生命绵延无穷,如大河奔腾,虽浪花朵朵,但姿态万千。
亦可用“提炼本质法”去粗取精,提炼主旨。材料的主体内容集中在3个否定句上,要分析它们否定了什么、肯定了什么。显而易见,否定了“你”的人生剧本与他人雷同,肯定了“你”人生剧本的独特。
综合以上分析,材料主旨可以是:①我的人生我做主;②创作自己的人生剧本;③张扬个性,活出精彩;④走自己的路,等等。
出彩题目:①天地间走来唯一的我;②将个性的旗子插上生命的高地;③做最美的自己;④做人生的主角;⑤生命的孤本,等等。
[佳作示例一] 做人生的主角
濮阳市一高南校区高三 安宁
生命不是一张永远旋转的唱片,青春也不是永不衰老的容颜。当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夕阳下小憩时,他也许会扪心自问:我的人生舞台上谁是主角?是我吗?年轻人,从今天起做自己人生的主角吧!从今天起活出生命的精彩吧!
做人生的主角,坚持自己的坚持。
“田园将芜胡不归?”面对污浊的官场,面对良心的拷问,陶潜不由得仰天长叹。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他再也不愿违背心性被囚于官场,他渴望率性而为,纵情高歌。他选择了田园,挣脱了羁绊,回归本真,成自己人生舞台的主角,于是我们听到了“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吟咏,更有那“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的告白。
唯有做自己喜欢的事,心灵才能得以放松;唯有做自己人生的主角,灵魂才能翱翔于苍穹。 做人生的主角,幸福自己的幸福。
第 2 页 共 3 页
“人的生命不在于长短,在于是否痛快活过。”三毛,一位至情至性的奇女子,生命虽短暂,足迹却遍天下,爱情也感天动地。烈日灼烫着脸庞,她依旧倔强而幸福地仰望撒哈拉的阳光,沙漠的炙烤不能阻挡她对幸福的渴望。做人生的主角,于是她离开了青山绿水的家乡,浪迹天涯,在人间烟火中寻找情感的寄托。她选择了荷西,选择了触手可及的幸福。在她的内心深处,幸福使荒漠不再是荒凉,拥有幸福,自己的心灵便是天堂。
三毛深爱着野性的沙漠,深爱着纯情的荷西,她是幸福的。 做人生的主角,快乐自己的快乐。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与命运顽强抗争的音乐巨人一贝多芬,他沉醉于音乐之中,用创作收获着快乐。他双耳失聪,意志坚定;终生未娶,孑然一身;献身艺术,笔耕不辍。他残疾、孤独,世界不给他快乐,但他把苦难铸成了快乐献给世人!
耳聋,对音乐家来说是整个世界的死亡。世界都死了,但贝多......余下全文>>

相关解答三:什么是比拟
比拟: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如:
①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拟物)
②蜡炬成灰泪始干。(拟人)
相关解答四:什么是比拟?
比 拟: 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就是比拟。 写作时善用比拟,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拟 人 把事物当成人来写,赋予人的思想、感情、活动。 例子(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 杜甫 例子(2):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春》 朱自清 拟 物 把人当成事物来写。 例子(1):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 例子(2):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著尾巴逃跑了。 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例子(1):火山发出一声咆哮。 例子(2):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荷塘月色》 朱自清
怎样区别比喻和比拟
比喻和比拟是两种常见的修辞格,使用的时候,往往分不清楚。怎么样才能分清呢?
关键是明确概念。比喻是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此类似的地方,借一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比拟是把物当做人或把人当做物,或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描写。比喻是打比方,凭借本事物和喻事物的相似点联系起来。比拟是描写,是凭人的联想和想象联系起来。一个完整的比喻包括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三部分。如:"共产党像太阳。""共产党"是本体,"太阳"是喻体,"像"是比喻词。本体和喻体之间靠的是二者都能给人以光明和温暖这一相似点联系在一起的。而比拟是按着人的想象和联想直接把本事物当拟事物来写。比如:鸟儿歌唱,花儿欢笑。"鸟"和"花"本来不会象人那样"歌唱"和"欢笑",但是人可以想象它们会歌唱、会欢笑。比拟没有联系词,就直接来描写。你分开了吗?
相关解答五:拟人的拟是多音字吗?
没有
拟 nǐ
基本字义
1.打算:去信联系.议.
2.初步设计编制或起草:定(a.起草制定;b.揣测断定).订..
3.仿照:古之作.人(修辞方式,把事物人格化).
相关解答六:拟古的拟古诗
【标题】:拟古【年代】:唐【作者】:李白【体裁】:五古【内容】融融白玉辉,映我青蛾眉。宝镜似空水,落花如风吹。出门望帝子,荡漾不可期。安得黄鹤羽,一报佳人知。 【标题】:拟古【年代】:晋【作者】:陶渊明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初与君别时,不谓行当久。出门万里客,中道逢嘉友。未言心先醉,不在接杯酒。兰枯柳亦衰,遂令此言负。多谢诸少年,相知不忠厚。意气倾人命,离隔复何有? 辞家夙严驾,当往至无终。问君今何行?非商复非戎。闻有田子泰,节义为士雄。斯人久已死,乡里习其风。生有高世名,既没传无穷。不学狂驰子,直在百年中。 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注释】①仲春:即阴历二月,为春季之中。遘:遇。时雨:应时的雨,使草木滋生。东隅:东方。这两句是说仲春时节春雨应时而降,春雷开始震响。②蛰:虫类伏藏。众蛰:指冬眠的虫类。潜:藏。骇:惊。舒:展。这两句是说潜藏的虫类受到了惊动,草木也纵横滋生舒展了。③翩翩:鸟飞轻快的样子。这句和下句是说新近飞回来的燕子,成双成对地到我屋里来。④先巢:故巢。故:仍旧。相将:相与、相偕。旧居:指故巢。这两句是说先前的巢仍然存在,它们相与回到原处。⑤这两句是说自从分别以来,门庭一天天地荒芜了。⑥匪:即非。我心匪石:用《诗经·邶风·柏舟》中的话:“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意思是我的心并非石头,是不可转动的。表示意志专一不可扭转。这句和下句是说我长期隐居的意志坚定不移,不知你的心情如何?【赏析】 晋安帝义熙元年(405),陶渊明弃官归隐,从此开始躬耕自资的生涯。义熙十四年,刘裕杀安帝,立恭帝。元熙二年(420),刘裕篡晋称宋,废恭帝,并于次年杀之。已经归隐十六、七年的陶渊明,写下了一系列诗篇,寄托对晋朝的怀念,和对刘裕的愤慨。《拟古》九首,联章而为一组,正如明黄文焕《陶诗析义》所指出:“此九章专感革运。”这里是其中的第三首。 “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遘,遇。仲春二月,逢上了及时雨。第一声春雷,亦从东方响起——春天又从东方回来了。“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众类冬眠之蛰虫,暗中皆被春雷惊醒,沾了春雨的草木,枝枝叶叶纵横舒展。以上四句,“众蛰”句承“始雷”句来,“草木”句则承“遘时雨”句来。此四句写出春回大地,大自然一片勃勃生机,“草木纵横舒”之“舒”,尤其传神。杜甫《续得观书》“时危草木舒”之句,颇可参玩。“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一双刚刚到来的燕子,翩翩飞进我的屋里。“翩翩”、“双双”,两组叠字分别举于句首,活泼泼地,直是状出燕子之神态。如在目前,毫不费力。“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先巢”、“旧居”,皆指旧有之燕巢。“相将”即相偕。粱上旧巢依然还在,这双燕子一下子便寻到了旧巢,飞了进去,住了下来。原来,这双燕子是诗人家的老朋友呢。曰“相将”,曰“旧居”,看诗人说得多么亲切,这已经是拟人口吻,我亦具物之情矣。燕子之能认取旧巢,这件寻常小事,深深触动了诗人之别样情怀。他情不自禁地问那燕子:“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自从去年分别以来,我家门庭是一天天荒芜了,我的心仍然是坚定不移,但不知您的心情究竟如何?“我心固匪石”之句,用《诗经·邶风·柏舟》成语:“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此句下笔极有力度,有如壁立千仞;亦极具深度,实托喻了诗人坚贞不渝之品节。“君情定何如”之结句,则极富风趣,余味不尽。倘若燕子有知,定作如此答语:纵然君家门庭荒芜,可是我心亦依然不改,只认取旧家故巢而已,不然,又怎会飞回君家呢?......余下全文>>
相关解答七:比拟和拟人的区别是什么?
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
拟人是把物当成人来写,拟物是把人当成物来写。喻词不出现定直接用。
如花儿在对我笑。这句话就是拟人,没有喻词,直接把花当成人来写。
又如那个人的下半截身子长(念作三声)在水里。这句话是拟物,直接把人当成物来写,人的身子可以像植物那样长在水里,但也没有喻词。
而比喻有明喻、暗喻之分,有本体、喻体和喻词。(但暗喻没有喻词)如天上的白云像棉花。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知识的海洋、生活的矿场。
相关解答八:比喻 比拟 拟人的区别
“比喻句”通常是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去写,识别的重点应当体现在“比”上,即把甲事物比作乙事物,所抓住的共同点是两事物间的相似点,一般有三种表达形式,即“明喻”、“暗喻”和“借喻”。
“比拟”是拟人和拟物的合称。
“拟人句”是把某事物当作人来写,使它富有人的行为、表情、动作、思维等特征。重点是抓住事物间的相关点。
相关解答九:“拟如拟”什么意思
拟,在字典中的意思如下:
打算,决定
初步设计,起草
仿照
“拟如拟”这一用法通常在上级给下级的批复中见到,因憨可知,意为:(我的)决定和(你们)初步起草(的计划、建议等)相同。
相关解答十:拟定和拟订有什么区别
拟订: 草拟:一计划一一方案。拟定: ①起草制定:一远景规划。②揣测断定。从以上的解释看,“拟定”和“拟订”都有起草的意思。细看两个词条的差异在于“定”与“订”的区别。查阅《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订”字的解释有:“①经过研究商讨而立下(条约、契约、计划、章程等)②预先约定③改正④装订”。再查“定”的解释:“①平静;稳定②固定;使固定③决定:使确定④已经确定的;不改变的⑤规定的⑥约定⑦《书》必定;一定”。可见“拟订”中的“订”着重于研究或商讨过程,结果并非是确定不变的;而“拟定”中的“定”则侧重于确定的结果,之后一般不会轻易变动。查阅一些词典和用例可得知“拟订”是草拟、起草,初步设计的意思,是指正在起草、拟议的过程中,而结果是否确定尚不可知,一般用于进行时态。而“拟定”是指起草制定,是指草稿已经写定。等待最后审查通过,也就说“拟订”的过程已经结束,一般用于完成时态。请看下面用例:(4)美国希望能够草拟出另一份制裁伊朗的决议草案。有报道说,美国正在拟订安理会有关伊朗核问题的新决议草案要点。(广州日报)(5)中国首部《流浪儿童救助管理规定》已经拟定,该规定将明确流浪儿童的父母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中国青年报)(6)再根据财政的实力可承受的让利幅度,拟定了现在的企业所得税法(草案)。(解放日报)再看文章开头所举的两个例子,例(1)中王超斌委员只是初步草拟了取消利息税的提案,所以报刊中用了“拟订”一词,而当十多天过去后,媒体再次报道这一事件时,因为这个提案已经基本确定了下来。所以采用了“拟定”一词。但在社会生活中,由于这两个词字音相同,词义相近,混用的现象经常会出现。试举所搜集到的其中两例:(7)据悉,关于现场公示的办法目前正在拟定当中,近期将对外界公布,此外,关于产权调换房的筹集办法、经济适用房上市办法等法规也将陆续出台。(扬子晚报)(8)为此,日本执政的自民党已经拟订一部《宇宙基本法》(暂称)法案,准备提交给预定于本月下旬召开的临时国会审议。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