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了谋取更高的利润,有些装修公司不择手段,在装修预算中做手脚。他们想方设法将预算降低,吸引消费者。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又收取暴力,消费者这时已经百口莫辩。那么,会有哪些小伎俩?下面给您具体介绍一下装修公司猫腻有哪些。
装修公司猫腻有哪些
猫腻一:巧设合同猫腻
混淆材料笼统报价,混淆概念多算费用是个别家装公司惯用的伎俩。签约时将某一材料笼统报价计算,施工时更换单项材料,从中赚取差价。此外,还炮(www.aIhUaU.Com)制一些不具体或可多种解释的条款,借以金蝉脱壳。
猫腻二:低报价招揽业务,开工后再增项
个别装修公司在客户要求报价时,先删减项目给出低于其他公司的报价,形成“低预算“吸引消费者签单。在施工过程中,再把删减的项目作为增项,把钱涨回来,形成”高决算“。完工后,消费者发现,结算的费用比预算要高出许多。
猫腻三:设计师故意增项,多拿提成
有的设计师在接单后,为了多拿公司的提成,不顾消费者家中的实际情况,故意增加装修项目:如不需做隔断的地方添个隔断,没必要吊顶的地方吊顶等等。通过一番“设计”后,装修报价大幅高于原预算。
猫腻四:材料采购以次充好
猫腻五:谎报测量面积
猫腻六:转换材料计量单位
猫腻七:建材损耗夸大虚报
猫腻八:重复计算
装修公司猫腻解决办法
伎俩1:拆项
装修公司最常用的手法之一,也是一种比较隐蔽的手段。通过将某些施工项目一拆为二,看起来好像预算更加详细,单价很低,其实是多算了一遍费用。不懂预算的消费者很容易被他的低价吸引而落入圈套。
应对方法:找出拆项,问总价
找出预算单中一些有联系的项目,像表中的门套和门套线,将他们的总价加起来,然后和市场上同样的东西比较价格,就能知道里面的问题了。
伎俩2:漏项
这是一些装修公司最卑鄙恶劣的手法,欺骗消费者不懂,故意漏项少报项目,使预算看起来很低,真正施工时,以预算中没有这个项目,要求重新报价,然后漫天开价,最终大多是以纠纷结束。
应对方法:结合图纸看预算
很多过来人或者专家会要求消费者在装修时,一定要装修方提供详细的施工图纸。因为我们可以从完整的图纸中了解到整个装修一共有多少施工量,这样就能参照图纸看预算,检查预算是否有漏项。
伎俩3:混淆单位
以上两个伎俩算是比较专业的花样,装修公司还喜欢在单位上做手脚,最常见的就是把单个门套、窗套、大理石等用米来计算,哪个单位对装修公司有利,他们就会用哪个,这样机动性就比较大了。
如果门窗套的单位用的是“只”,或是窗台的“米”,都是不对的。“只”是非常笼统的单位,而大理石窗台,市面上一般都是以“平方”为计价单位。窗台用平方为计量单位按市场计算,会比按照“只”的单价便宜出许多,因此大家在看预算中尤其注意单位的标注。
应对方法: 多逛市场,了解材料的计价单位
装修前,在选装修公司的时候,可以抽些时间多去市场上看看,一来了解材料行情,而也可以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为装修做好准备。
装修合同开始杜绝装修猫腻
常见问题一:更换单项材料 赚取当中差价。
混淆材料笼统报价,混淆概念多算费用是个别家装公司惯用的伎俩。签合同时将某一材料笼统报价计算,施工时更换单项材料,从中赚取差价。此外,还炮制一些不具体或可多种解释的条款,借以金蝉脱壳。
常见问题二:合同主体不明晰。
合同中应首先填写甲方、乙方的名称和联系方法。此处应注意一个细节,很多公司只盖一个有公司名称的章,必须要求装饰公司将内容填满,并进行核对。此外,还应注意签订合同的装修公司名称,是否与合同最后盖章的公司名称一致。如果不符,必须问明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在合同上注明。如此做的理由是一旦发生纠纷,一定要有装修公司比较完整的法人登记情况,以备将来投诉或起诉,省去查询的麻烦,而且能够找到确切的责任承担者。
以上就是给您介绍的装修公司猫腻有哪些及其相关知识的内容,相信这些内容可以对您的装修时候家庭报价的各种问题找到解答,对您产生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