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
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医疗卫生领域格外激动。因为,国家在医改上“放大招”了。这个“大招”就是“三医(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
普通百姓,对于这一“大招”的关心和期待则更为直接和实在:有了三医联动改革,“看病贵”“看病难”就会解决了吗?
对于政府来说,这一“大招”的设计初衷和追求的目标更具战略性考量:既蕴含惠民生,也期待稳增长。
一个月内,顶层三次力推“三医联动改革”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部署“2016年重点工作”时,明确要求“协调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
这是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 “三医联动改革”,并将其列入当年工作重点。
更令各界关注的是,在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之前和之后,关于“三医联动改革”各有一次大举动。
先是在全国两会召开之前的2月14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首要议题就是部署推动医药产业创新升级,更好服务惠民生稳增长。李克强强调,医药产业发展首先是“民生需要”,同时也是“发展需要”。要把加快医药产业健康发展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结合起来,更好服务惠民生、稳增长。为此,会议确定了四项旨在推动医药产业创新升级的举措,其中一项就是:结合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加快临床急需药物和医疗器械产品审评审批。
随后,全国两会期间,在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之后的3月11日,被医药领域人士誉为“春风吹”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公布。意见指出,实施三医联动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药品实际交易价格主要由市场竞争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