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讲清”:“讲清概念”,“讲清联系”,“讲清作用”
(一)讲清概念
任何学科,都会涉及到概念。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没有概念,也就没有思路。概念的掌握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整堂课的学习质量。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讲清概念”呢?
首先,在教学中要突出重点。突出重点、主次分明是讲清概念的关键。对于一个概念来讲,一般总是用一句话或一段话来定义。话中不可能每个字都需要仔细分析,都需要学生理解。有些词是这个概念的本质属性,需要教师在讲解时突出;有些词是描述性语句,不是本质属性,可能只需要教师一带而过。所以,我们老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善于抓住重点。这样学生才能迅速把握概念的实质,理解速度也会加快。
其次,在教学中要思路清晰。定义一个概念的词语不止一个,这些词语有一个先后顺序,或是逻辑顺序,或是重要性不同……概念的定义,都是经过专家反复论证,反复研究,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的。任何一个字的采用,任何一个词的描述都是经过慎重推敲的。教师在教学中,要从教材出发,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呈现给学生一个清晰的、能够帮助他们理解的思路,以求得最大的效率。
最后,在教学中语言要到位。语言到位,可概括为“准”、“精”、“慢”三个字。准,就是语言要准确。通俗地讲,概念就是对事物的定义,有时一点点细微差别,就会形成两个不同的概念,定义的也就是两个不同的事物。教师在讲概念时,务必斟字酌句,来不得一丝误导。精,就是语言要精炼。我们一直提倡“向课堂四十分钟要效率”,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教师语言要精炼,用最少的话追求最高的听课效率。如果话多了,也就意味着给学生的干扰信息会增多,这会影响学生的理解。慢,就是讲话速度稍慢,注意节奏。课堂教学中,老师讲话速度不应该是同一个频率,而应该有快有慢。在讲解概念时,语速应该是整堂课中最慢的。通过不同的声调、速度、节奏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师在讲概念时,应该尽量吸引全班学生的注意力。
(二)讲清联系
教学要讲清知识之间的联系——包括同一领域之间的相互连接,不同知识领域之间的实质性联系。每一环节的教学不可能单独进行,而是作为一个知识整体呈现的。作为教师,千万不能离开知识系统进行“真空而孤立”的教学,而应该结合以往的学习,结合学生的经验,紧密围绕知识线索讲清楚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清楚把握完整性的知识。这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只有清楚了所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进行完整而系统的学习。反之,学生的学习将是支离破碎的,没有系统性的,无益于学生发展。
(三)讲清作用
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说,心理发展还未完全成熟,好动、好玩、自我约束力差……这些特点使得大多数孩子的学习往往不具有主动性,没有内在的学习需求,而需要老师或家长督促。这种学习不是真正的“学习”,孩子们体会不到知识的价值,从学习中得不到快乐,于是会产生思想上的惰性,放松了自己的学习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失去了学习的价值。
从知识本身来说,如果在呈现过程中让孩子们意识到其中的价值,意识到对他们今后发展的作用,那么部分孩子会产生自我学习需求,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使得学习的价值得到真正体现。这对他们长大后进行“自我学习”也是有一定作用的。
我们老师在教学中,不能把孩子看作知识的容器,单纯为了知识传授而进行教学,忽略孩子的心理感受。孩子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当他们明白了某项知识的作用后,大部分孩子会产生学习需求,有效地调节自己的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三着眼”:着眼于“双基”,着眼于当堂消化.着眼于中等生和后进生
(一)着眼于“双基”
重视“双基”是中国教育的特色和优点,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着眼于“双基”更应有全新的视角和切人点。
有些人对基础的理解过于狭窄,将基础扎实仅仅理解为知识数量的堆积。其实,新课程从一开始就没有淡化或忽视“双基”,只不过是以一种全新的视野去审视“双基”,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位。
那么究竟什么是基础?在新课程背景下,不仅仅是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还应当包括浓厚的学习兴趣、旺盛的求知欲、积极的探索精神、坚持真理的态度以及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是新时期为学生全面打好基础的基本内涵。还应当明确的是,基础是多种要素的有机整合,是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基本素养,不单纯是知识和技能。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生规划能力、创业意识等也是基础,甚至是更重要的基础,尽管这些“基础”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
如何打好基础呢?要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只重结论,忽视过程;另一种是只重过程,忽视结论。没有过程的结果是没有体验、没有深刻理解的结果;不追求结果的过程也是缺乏价值和意义的过程。我们在教学中,要着眼于“双基”,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学会学习,并且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处理好“双基”和“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辩证关系。实际上,新课程背景下的重视“双基”比打好传统意义上的“基础”更为困难,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二)着眼于当堂消化
教学的成败、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上课的成败与质量的高低。备好课是为了上好课,而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等都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促进与保证。在教学工作的诸多环节中,上课是中心的一环,抓住了课堂教学,就抓住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旦教师在课堂上教学任务没有完成好,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听懂学会,做到当堂理解消化,就必然要影响整个教学质量,而且此后其他环节都难以弥补,即使课后再去加班加点,搞“课内损失课外补”,也是舍本逐末、收效甚微。
因此,应坚决反对那种忽视课堂四十分钟质量和效益,加重学生课后负担的做法。教师应集中主要精力上好每一堂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求效益,力争每一位学生能当堂消化,当堂理解。这样,不仅减轻了学生负担,不需要课后再通过各种练习题来掌握,能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使他们学得轻松,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也使教师减轻负担,不需要课后花大量的个人时间在学生身上,而可以把一部分时间花在自我发展上。可以说,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
(三)着眼于中等生和后进生
后进生,一种表现为成绩差,一种表现为思想落后及行为习惯差。优生则相反。而介于优生和后进生之间的则为中等生。他们会不同程度受到师生的冷落、薄待甚至歧视。要真正实施公平教育,就不能忽视这个群体的教育。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着眼于中等生和后进生进行教学呢?
第一,课堂里给予关注。优生得到关注或得到认可的机会是公认的,相比而言,中等生和后进生往往容易被忽视,许多老师采取“自生自灭”的教育方法,导致他们提高不快。如果老师心中能有这部分学生,哪怕是一个眼神,让他们觉得老师眼里有他们,他们会更自信,更自觉。
第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形成动手动脑习惯。要注意培养中等生和后进生自己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让他们体验失败与成功。锻炼他们的意志,使他们在困难面前不低头,敢于面对困难,勇于战胜困难,让他们充分体验成功的艰辛过程和喜悦成果。
第三,课堂教学中,给学习较困难的学生一定的机会做“老师的小助手”。这种方式可以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迫使他们把注意力都集中到课堂中来。在课堂中可以设置一些环节让他们参与,比如在数学课中让他们帮老师板书一些定义,在英语课中协助老师表演节目……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他们在班级中的地位,改变他们在同学当中的形象,这无疑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逐步提高成绩。
三、课堂教学要注重“四让”
教学过程是改革的原点,也是教育价值和人文情愫的演示场。新课改带来新理念,新理念催生新实践。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过程不再是一个被动的、封闭的、消极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开放的、积极的发展过程。它重视书本知识的积累,更重视现实生活能力的发展;它关心学生学什么和想什么,更关心他们怎样学和怎样想;它关心学生目前的学习成绩和发展水平,更重视他们未来的创新能力和发展可能性。因此,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把握“四让”,在可接受性和可发展性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努力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形成探究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全面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
(一)、能让学生观察的,尽量让学生观察
观察力是人们正确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也是构成人的智力的一个重要成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促进其观察力的发展。这里有一个案例,读了或许有点启发。以前的小学课本里,在描写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时,明确地写道:小蝌蚪的尾巴到一定时候就会自动脱落,然后变成青蛙。学了这节课后,许多学生就养起了小蝌蚪,看看它是怎样成长的,尤其想看看它的尾巴到底是怎样脱落的。可是观察了一天又一天,同学们并没有见到小蝌蚪尾巴脱落的过程,但是尾巴确实不见了。学生们把观察到的情况告诉了老师,老师没有主观地、简单地否定学生的发现,而是要求他们更加仔细地观察,并做出详细的记录。于是,许多学生同时进行了观察,结果他们都没有发现脱落的尾巴,相反有一些细心的学生发现小蝌蚪的尾巴是慢慢地缩回去的。在老师的支持下,学生们将观察的结果寄给编写教科书的有关单位,最终在科学家的参与下,课本中的错误得到了纠正。
这个案例说明,学生与成年人在观察事物方面并不存在太大的差异,而引导学生自主地观察生活,让他们自主地去发现问题,要比老师的“告诉”强百倍。因为听过的印象不深,读到的容易忘记,只有学生亲身经历的才刻骨铭心。优秀的教师都善于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发现”,精心呵护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探索精神,让他们知道;真理不一定在老师的嘴里,也不一定在正式出版的书籍里,真理是需要探索的。
(二)、能让学生思考的,尽量让学生思考
有些老师认为教学过程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让学生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但只有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在“会”和“能”的基础上,学生的心智得到了发展才是真正的目的所在。因此,教学过程必须求真,要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时空,让他们自己去探究,拓展思维活动的广度和深度,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达到“真会”和“真能”。
学生是有差异的,也一定有百思而不得其解的时候,但教师的点拨必须把握好“火候”,讲究艺术。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通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加以引领,这就是“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虽然只有八个字,但它论述精辟、耐人寻味、值得借鉴。
(三)、能让学生表达的,尽量让学生表达
判断学生智力的水平如何,言语表达能力是一个重要指标。言语表达的流畅、敏捷、精确,一方面是学生现有思维能力的反映,同时对学生大脑发育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言语表达能力从何而来呢?显然课堂教学是发展学生言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渠道。这就要求老师的讲解必须精当,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来交流,让他们揭示所发现的问题,让他们来叙述解决问题所采用的策略和方法,让他们来表达成功之后的感悟和喜悦。老师则耐心地倾听、适时地点拨和恰当地评价,从而真正激发起学生表达的欲望,在畅所欲言的民主氛围里,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努力达成新课改所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
(四)、能让学生作结论的,尽量让学生作结论
高明的老师不是拉着学生走,更不是背着学生走,而是在下一个路口呼唤着学生耐心地等待着学生的到来。
一首乐曲应该用什么样的速度演奏呢?一般来说对学生是十分困难的。但是有位聪明的青年教师,竟然教会学生得出了正确的答案。老师要演奏猎人追兔子的乐曲,征求同学们的意见该用什么样的速度演奏,结果学生都说用中速就合适。当老师按照他们的意见以中速演奏了这首曲子之后,大家也没有发现什么问题。接着老师就邀请同学们来扮演曲中的角色,有的扮演兔子,有的扮演猎人。乐曲开始了,扮演者做相应的动作,兔子跑,猎人追。这时同学们开始着急了,大声地叫喊,催促兔子:快跑、快跑!乐曲演奏结束了,老师笑着询问学生,用什么速度合适?同学们一致回答:用快速才合适。正确的答案完全出自学生的口中,这正是教学过程的闪光之处和魅力所在。
教学是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准确定位,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和课堂的主人所拥有的观察权、思考权和表达权,让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时时凸显着生命的张力,处处闪现出创新的火花。
四、教学要有“精”、“气”、“神”
传统教学中的教学要有“精”、“气”、“神”,是指教师具有那种情感的升腾和冲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和传神的情态。这里所指的“精”、“气”、“神”,是指在新的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指导下,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追求。
(一)精:精当的目标、精选的内容、精心的设计
精当的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一大支柱。目标精当,就能避免教学的盲目性。精当的教学目标,要具备定向功能、强化激励功能、适应功能和评价功能。教学目标的精当还体现在:①综合化。即兼顾目标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三维度目标中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要体现;还要有所侧重,根据教材内容特点科学分配三个维度的比重,不可面面俱到,平均分配。②系统化。目标设置既要符合“课程标准”中“总目标”要求,又要体现现阶段、本章节的具体目标定位,避免广度和深度上出现随意性和盲目性。③行为化。学生要学习什么,学到什么程度。目标要具体明确,易理解、可测量、便于评价。
精选的内容:教学内容主要指教科书,广义的还应该包括参考资料、作业练习及其他辅助资料。对教学内容的精选表现为:①抓住主要内容,即指向教学、教育、发展任务的内容。②挖掘独特内容,即能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牵一发而动全身”效果的内容。③不放过深奥之处,即对于较重要而又难懂之处,教师作精细讲解,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④适时补充相关内容,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学内容,结合一些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热点问题教学,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资源。
精心的设计:教学设计包括目标设计、导语设计、板书设计等多方面,这里主要谈谈教学程序设计。一要选好教学的突破口(切人点)。二要精心设计提问。
(二)民主的气氛、生活的气息、创新的气魄
民主的气氛:新课程的教学观、学生观,决定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新型的民主平等关系。针对教学内容,师生敞开心扉,倾听接纳,坦诚相待;学生人人参与,突出主体,表现个性,展示创造性。师生在如沐春风、其乐融融的气氛中,通过分享彼此对教材的思考、经验、情感、体悟甚至困惑和疑虑,从而达到共识、共进、共发展的境界。
生活的气息:新课程理论强调,“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课程不仅指“文本课程”,还包括“体验课程”。新课程在内容上,改变过去“繁难偏旧”和偏重课本知识的现状,加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重视贴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体验;学生学到的是终身发展需要的知识、技能和人格素养。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近生活,观察社会,体悟人生,帮助学生形成乐观开放、勇于竞争和善于合作的人生态度。
创新的气魄:知识经济呼唤创新人才,素质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创新人才。教学中,教师要有培养创新人才的责任感和气魄,学生也要有敢为天下先的自信和勇气。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根据研究得出,创造性人格有如下特征:有高度的独立性和自觉性;有旺盛的求知欲;有对事物深究的强烈动机;善于观察,知识面广;工作追求准确与严格;有丰富的想像力;富有幽默感;意志品质出众,能长时间专注于感兴趣的问题之中。可见创造性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是可以培养的。教学中首先要立足个性差异,培养求异思维;切忌求同过多,遏制学生的独特性、创造性。其次要灵活运用教材,积极诱导启发。重视设疑、启疑,因为没有提问,就没有回答;而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再次要创设宽松环境,鼓励创新精神。青少年独特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天真直率、敢想敢说,乐于独辟蹊径,却容易挂一漏万,缺乏严谨。教师要细心呵护这些宝贵的创新性表现,因为学生脆弱的自尊心会使它稍纵即逝。另外,教师要掌握新课程科学的评价标准,不据统一标准判成绩,不惟分数多少论高低。创造性如种子,它需要一定的环境,即良好的土壤、适宜的气候、科学的灌概、合理的施肥、精心的培养;只有这样,它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三)神:形象要精神、讲授要传神、听课要入神
形象要精神:这里主要指教师在课堂上的精神风貌。课堂上教师是学生注视的中心,其言行举止、音容笑貌具有鲜明的直观性,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心理。因此教师的精神面貌应该神采奕奕、亲切自然。切忌无精打采、拘谨单调、拖沓慵懒。
讲授要传神: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经过多年研究得出:人们之间交流的效果,7%来自言辞(文字),38%来自语调,而55%来自表情。一般情况下,老师讲授的内容都是重要而难懂的问题。讲授要达到传神效果,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语言要简明、规范,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形象生动、富有幽默感;②增强教学非言语表达艺术。一要发挥“类语言”的积极效果。类语言指无固定语意的发声,如笑、哭、叹息、呻吟、咳嗽等。教学活动中不可忽视笑声的作用。善意的笑,是师生关系和谐的润滑剂;幽默的笑,是营造宽松氛围的催化剂;会心的笑,能取得微妙的褒贬效果。二要恰当运用手势。三要善于使用面部表情。做到a.自然:使学生看到教师表里如一的真实形象,以赢得充分信任。b.适度:嬉笑而不失态,哀痛而不失声。c.温和:当教师在课堂上的表情温和、亲切、平易时,师生间的角色差异给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就会减少甚至消失。因而学生接受信息的灵敏度会大大提高。
听课要人神:学生如果对课堂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此所谓“人神”。课堂教学要以高水平、高质量来吸引学生精力的高度投入,而不是靠管、卡、压手段威逼学生进入最佳状态。值得注意的是,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跃跃欲试,有的屏气凝神;有的起身发言,有的低头深思;有的与老师思路一致,有的却与老师背道而驰。研究并掌握“人神”的种种状态,目的是要避免追求课堂的虚假“繁荣”。如教学中师生的“对话”,有的教师就误解为:对话就是交谈,对话越多越好,对话就是求同等。于是课堂上出现了师生高频率问答的“活跃气氛”,而仔细琢磨所问答的内容,就会发现其中很少有能够撞击学生思想火花、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内容。因此要杜绝教学中的形式主义,就要重视每一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个教学因素的科学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