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与著作 1798年1月19日生于法国南部蒙彼利埃城。16岁进入巴黎综合技术学校学习。1817年成为空想社会主义者C.H.de圣西门的秘书和合作者。后因观点相左,两人分道扬镳。1826年设馆讲授实证哲学。1857年9月5日在巴黎逝世。主要著作有:《实证哲学教程》(6卷,1830~1842)、《实证政治体系》(4卷,1851~1854)、《主观的综合》(1856)等。
社会学思想的基点 孔德从秩序、进步的原则出发提出他的社会学构想。他的思想深受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关于“意见支配世界”的影响,并以法国大革命时期社会理论家A.de孔多塞和圣西门的思想为其理论来源。但孔德的社会学思想与其前驱者有所不同,他认为秩序是一切进步的基础或前提,在社会观上主张渐进的改良主义。在他看来,中世纪神学是封建主反对民众革命的“倒退学说”;18世纪启蒙思想家包括空想社会主义者在内的形而上学是一种“否定的学说”,目的在于破坏旧世界,并没有告诉人们在破坏之余如何建立新的秩序;19世纪当务之急是要建立新的,以建设为目的“积极的”亦即“肯定的”新学说,这就是“实证主义”。他反对一切空想的、批判的学说,把重整法国革命后社会动荡的希望寄托在工业社会自身的秩序上,最终以建立一种普遍人性的新宗教视为他的社会学任务。
人类理智发展的三阶段说 孔德认为,在整个世界发展中,群体、社会、科学甚至个人思想,都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①神学阶段(约1300年以前),又名虚构阶段。在这个历史时期中,对超自然力量和神的信仰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据,社会和自然界都被看成是神创的。神学阶段又可分为拜物教信仰时期、多神教信仰时期和一神教信仰时期。②形而上学阶段(约1300~1800),又名抽象阶段。特征是崇拜抽象力并以抽象的本质如“自然界”为现存事物的终极原因,而不以人格化的神来解释现实事物。这个阶段是过渡性的,它可分为两个时期,即批判的或破坏的时期和有机的或建设的时期。③科学阶段(1800年以后),又名实证阶段。以科学信仰为其特征。人们开始放弃以神祇自然界为现存事物的本质原因的探求,致力于观察现象和探讨支配自然和社会的规律。孔德认为,他所处的时代,神学思想已属过去,支配现代人的将是科学思想;封建君主制度也正在消亡,取而代之的是以科学思想为指引的工业社会;人类理智的性质和发展阶段决定着社会秩序的组成和社会进步的类型;与人类理智发展的神学、形而上学和实证科学三阶段相对应的社会组织形式,分别是军事社会、法律社会和工业社会,相应的政权组织形式分别为神权政体、王权政体和共和政体。这样,孔德就把人类社会历史完全归结为人类的理智发展史,因而与理智发展最高阶段相匹配的社会组织形式──工业社会,就具有了普遍的、全人类的品格。
科学的分类 孔德认为,科学的任务在于发现一切事实和现象间的规律,有了科学知识便可预见未来。对科学分类只是主观地为了说明上的方便。对科学分类的原则应当先从简单的、普遍的和孤立的研究对象开始,扩展到复杂的、特殊的和有联系的研究对象,并依其次序加以排列。研究无机物的学科包括天体物理学、地球物理学和化学;研究有机物的学科包括生理学(植物学和动物学)和社会物理学(即社会学),加上作为所有科学之基础的数理科学,这6类科学构成了实证科学的总体系。在后期著作《实证政治体系》中,孔德把伦理学从社会学中划分出来,列为其体系中的第七类科学,并认为它是位于一切科学之上的最高的科学。其目的在于用基于伦理道德之上的精神秩序,去制衡建立在自由竞争之上的世俗的等级制度所导致的个人贪欲的过分膨胀,以调节市民社会由于财产和权力不平等所产生的社会危机。孔德赋予精神秩序以普遍人性的至高地位,最终以寻求一种关于人性的新宗教作为自己实证科学体系的终结。在他心目中,人类历史既是一部人类理智的发展史,也是人性自身的成长史。
实证方法 孔德认为,研究社会现象,方法十分重要,不认真研究方法,在任何时候都难以求得真理。为了获得实证的知识,他提出了4种方法,即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和历史法。贯穿在这些具体方法之中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坚持统一的科学观,即认为社会与自然界并无本质的不同,研究自然界的方法应该贯彻到研究社会中去,没有必要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作出区分。孔德的这一思想,为后来的实证主义社会学奠定了方法论基础,也成为社会学开创伊始就一直有严重争议的问题之一。
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 孔德按物理学的分类方法把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认为社会动力学是从社会变迁的连续阶段和相互关系的过程来研究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规律。社会静力学旨在研究社会各个不同部分的结构关系以及彼此间持久不断的相互作用和反作用,也就是研究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几个不同层次的结构和相互关系的各个方面。其中家庭是社会静力学方面最基本的单位,是联系个人和社会不可缺少的中介;社会起源于人的社会本能,而社会本能和个人本能可以在家庭中相互调节和融合。孔德主张把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看成是密切联系的和相互补充的科学。认为进步如果不同秩序结合一起,进步就不能持久;秩序如果不与进步共存,真正的秩序也无法建立。
影响和评价 孔德开启了社会学实证主义传统的先河,他的一些思想为后来的é.迪尔凯姆等人从不同方面加以继承和发展,成为100多年来西方社会学发展中的主流。由于阶级和历史条件的局限,他的思想中有许多不切实际的成分。例如,他试图把社会学建成一门系统表达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综合的社会科学的构想,已为当代科学知识的不断分化以及社会学知识的专门化发展趋势证明是行不通的;他看待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唯理智论倾向也为多维度的视角所取代;他关于实证科学的理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也受到越来越多的诘难。但是,孔德的实证科学理想激发了后来几代人为把社会学变成一门“科学”而辛勤努力,使这门相对较晚出现的学科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成为当代社会科学知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正因为如此,人们把他尊为社会学的创始人、奠基人,或认为是社会学的命名人。
2.赫伯特·斯宾塞
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Spencer,1820年4月27日–1903年12月8日),英国社会学家。他为人所共知的就是“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所提出一套的学说把进化理论适者生存应用在社会学上尤其是教育及阶级斗争。但是,他的著作对很多课题都有贡献,包括规范、形而上学、宗教、政治、修辞、生物和心理学等等。在斯宾塞的时代存在许多著名哲学家和科学家,譬如约翰?斯图亚特?穆勒(JohnStewartMill)、汤马士?亨利?赫胥黎和查尔斯?达尔文都是当代知名的人物。他是社会进化论和社会超级有机体论的代表人物。1820年4月27日出生于英国德比郡的教师家庭,1903年12月8日卒于苏塞克斯郡。幼时体弱辍学,由父亲施教,未受正规学校教育。1837~1848年担任铁路工程师。1848年任伦敦《经济学家》杂志助理编辑。1850年发表第一部著作《社会静力学》。1852年发表论文《进化的假说》,首次提出社会进化论思想。1853年他的教父去世给斯宾塞留下大笔遗产,从此潜心著书立说。
3、涂尔干
涂尔干,(EmileDurkheim,1858-1917),又有称为迪尔凯姆,是法国学院社会学的创始人和古代或原始社会研究方面最有影响的早期理论家。生于法国的犹太人家庭,遵循一代实证主义的伟大共和派学者的教育和意识形态道路。受教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获哲学教师学位和博士学位。在公立中等短期执教之后,赴德国一些大学执教一年,研究社会理论。回国后被任命为波尔多的一所法国大学的“社会科学及教育学”首任讲师(1887)。1912年转到巴黎大学文理学院,在该学院担任教职直到逝世。
主要著作有:《社会分工论》(1893)、《社会学方法的规则》(1895)、《自杀论》(1897)、《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等。
4、卡尔·马克思
马克思(KarlMarx)是批判主义社会学传统的创始人。1818年生于普鲁士的莱茵省特里尔城。17岁时进入波恩大学就读于法律系,之后转入柏林大学。1841年4月从耶拿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后来走向新闻界,不久在科隆的《莱茵报》当主编。然而他的激进革命观点给他造成了许多麻烦,致使他迁往巴黎,在那里与恩格斯会见;二人之间毕生保持着亲密的友谊关系。
5、马克斯·韦伯
马克斯·韦伯(MaxWeber,1864年4月21日—1920年6月14日)是德国的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他被公认是现代社会学和公共行政学最重要的创始人之一。韦伯最初在柏林大学开始教职生涯,并陆续于维也纳大学、慕尼黑大学等大学任教。他对于当时德国的政界影响极大,曾前往凡尔赛会议代表德国进行谈判,并且参与了魏玛共和国宪法的起草设计。
韦伯的主要著作围绕于社会学的宗教和政治研究领域上,但他也对经济学领域作出极大的贡献。他的知名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他对宗教社会学最初的研究,韦伯在这本书中主张,宗教的影响是造成东西方文化发展差距的主要原因,并且强调新教伦理在资本主义、官僚制度、和法律权威的发展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韦伯并将国家定义为一个“拥有合法使用暴力的垄断地位”的实体,这个定义对于西方现代政治学的发展影响极大。他在各种学术上的重要贡献通常被通称为“韦伯命题”。
6、米尔斯
米尔斯(CharlesWrightMills,1916~1962),美国社会学家,文化批判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生于1916年8月28日,卒于1962年3月20日。曾在威斯康星大学师从H.格斯和H.贝克尔,1941年获博士学位。长期执教于哥伦比亚大学,直至逝世。主要译著和著作有:《韦伯社会学文选》(与格斯合译,1946)、《性格与社会结构》(与格斯合著,1953)、《白领:美国中产阶级》(1953)、《权力精英》(1956)和《社会学的想象力》(1959)等。
米尔斯深受德国古典社会学理论和G.H.米德的实用主义社会学的影响,在政治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领域内颇有建树。米尔斯批判了50~60年代在社会学领域占主导地位的以T.帕森斯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大理论”和以P.F.拉扎斯菲尔德为代表的“抽象的经验主义”,指出当代西方社会学正面临着深刻的理论危机。为深入理解个人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为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米尔斯倡导社会学的想象力,强调社会学要加强对历史的研究,加强对社会心理的研究。他继承了K.马克思和M.韦伯的传统,深刻分析了当时美国社会的阶级、政治和权力结构。他指出,美国社会的统治阶级是商业、军事和联邦政府的官僚组织的典型代表,广大民众的权力的丧失恰好体现出上层社会权力精英们的专横跋扈。米尔斯的社会学理论强调社会的冲突和矛盾,并具有浓厚的价值判断和人文主义色彩,对后来的冲突变迁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齐美尔
齐美尔(GeorgSimmel,(1858~1918),德国社会学家、哲学家。1858年3月1日生于柏林。曾就学于柏林大学,1881年获博士学位,后在该校任副教授、编制外教授。1914年转任斯特拉斯堡大学教授,直到1918年9月26日去世。主要著作有:《历史哲学问题》(1892)、《道德科学引论:伦理学基本概念的批判》(1892~1893)、《货币哲学》(1900)、《康德〈在柏林大学举行的十六次讲演〉》(1903)、《宗教》(1906)、《社会学:关于社会交往形式的探讨》(1908)、《社会学的根本问题:个人与社会》(1917)。
齐美尔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反实证主义社会学思潮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的社会学思想受到新康德主义和生命哲学的影响。他也是这两个派别在社会学领域内的主要代言人。他反对社会是脱离个体心灵的精神产物的看法,认为这是一种神秘主义和概念主义的观点;但社会并不是个人的总和,而是由互动结合在一起的若干个人的名称。他把社会学划分为一般社会学、形式社会学和哲学社会学三类。认为一般社会学是社会学方法在各种社会科学中的运用,它所研究的是以社会的形式构成的整个历史生活。形式社会学是社会学的重点,它研究社会现象的纯粹形式。齐美尔认为,社会是人们互动中的协调、冲突、吸引、排斥、爱和恨等关系的统一体。社会现象包括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社会学的任务是从社会现象中把社会交往的因素分离开来,加以整理,使之系统化,并进行心理学的论证和描述,即形式的研究;从社会现象中分离出社会交往的形式,就像从语言中分离出语法的纯粹形式、几何学从客观事物中分离出形式关系一样;哲学社会学是研究如何认识社会及怎样建立社会学的概念体系等认识论和形而上学(本体论)的问题。他使用了“理解”的概念,认为在研究社会现象时总带有研究者本人或他所属社会群体的兴趣,因而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就具有主观的价值取向,其知识也具有主的和相对的性质。
齐美尔用形式社会学考察社会群体与社会结构问题时,创立了小群体的形式研究。他认为二人群体没有超个人的结构,而三人群体会发生较复杂的情况:三者中的任何一人可以充作中间人并利用他人的不和从中渔利;中间人还可以对其余二人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他对三人群体的研究促进了社会学对群体和社会结构的网络分析。
齐美尔从社会交往的复杂性出发,反对社会只有协调没有冲突的观点。认为社会中有调和,也有冲突与斗争;冲突并无损于社会协调,相反可以增进社会协调。他对统治与服从的论述,给L.A.科瑟尔以很大的启迪,并成为冲突理论的直接理论来源。
齐美尔对文化社会学也有突出贡献,他的学生G.卢卡奇曾认为《货币哲学》是一部杰出的文化社会学著作。齐美尔分析了以货币交换形式取代实物交换形式对人类文化的影响,认为货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标志着人类自身的理性化。货币使社会交往频繁,使人类获得了相当的独立性和自由,这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合理性一面。但是,货币经济的长足进展,也使人际关系愈来愈非人格化;文化与人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愈来愈淡漠、疏远乃至异化,文明成为威胁人的力量。他还认识到,劳动分工的发展,劳动者与其生产品处于异化状态,损害了劳动者的利益。因此他对人类发展前景持悲观态度,认为现代文明虽然解放了人,但社会的未来仍会把人禁锢在社会的功能之中,现实客观世界的发展仍将以人的精神的衰退为其代价。
齐美尔社会学理论中的唯名论、形式主义,方法论的个体主义思想和理解社会学思想的因素,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德国社会学家,其中包括M.韦伯、法兰克福学派的M.霍克海默等人。同时,通过芝加哥学派社会学家的介绍,齐美尔的社会学理论也对美国社会学产生了很大影响。
8、帕雷托
帕雷托(VilfredoPareto,1848~1923),意大利经济学家、社会学家。1848年7月15日生于巴黎。1923年8月19日卒于瑞士塞利尼。早年学习自然科学。1868年在都灵大学获工程博士学位。毕业后从事过一段工程技术工作。1889年前后转向研究经济学。1893年任瑞士洛桑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1906年后致力于社会学研究。主要著作有:《政治经济学讲义》(1896~1897)、《社会主义体系》(1902~1903)、《政治经济学教程》(1906)、《社会学通论》(1916)等。
帕雷托的社会学思想主要来源于意大利传统的N.马基雅维里的社会理论和19世纪A.孔德、H.斯宾塞等人的实证主义社会学思想。他的社会学思想主要有3方面的内容:①行动理论。主要涉及人的行动的非逻辑方面。他认为,人的大量行动并不是真正基于手段—目的理性模式,而是对人的情感或心理状态的一种反映。人们总是有把自身的行动用各种类型的意识形态逻辑化、理性化的倾向,从而掩盖了人的行动的真实方面──它的非逻辑性和非科学性。社会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把行动的非逻辑性方面揭示出来。②精英理论。主要讨论社会分层和社会统治问题。帕雷托认为,在一个社会中,人的能力即体力、智力和道德是不相等的,具有最高能力的人们构成了社会精英。社会精英有政治精英和经济精英两种类型。③社会系统理论。主要是研究社会的动态均衡问题。帕雷托认为,任何社会系统主要有4个方面的特征:经济生产力的水平、政治权力的分布状态、意识形态的性质、不平等的模式。如果社会系统的某一方面特征的变化是充分的,整个社会系统就将相应地发生变化,以达到一种新的均衡;如果社会系统的某一方面变化不充分,它就要受到来自社会系统其他方面的压力,使社会系统维持原来的均衡状态。
帕雷托全部社会学分析的理论前提,是他对残余物和衍生物的区分。他认为,残余物是指从社会活动中除去人们所有的理性想法之后,依然保留下来的那种东西,它是社会活动的常数;衍生物则表示观念、信仰、理论等意识形态系统,它们是派生的,是社会活动的变数。人们对非逻辑行动的逻辑化就产生出了许多衍生物。帕雷托认为,人的非逻辑行动、社会精英的不同类型、社会系统的不同特征,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人所具有的不同类型的残余物。
帕雷托的社会学思想对美国社会学家T.帕森斯产生了重要影响,并成为20世纪50年代西方社会学中占主导地位的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来源之一。
9、帕森斯
帕森斯(TalcottParsons,1902~1979),美国社会学家,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
生平与著作 1902年12月13日生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斯普林斯。1920年入美国阿默斯特学院学习,1924年获文学士学位。后赴欧洲,先在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学习,曾受业于人类学家B.K.马林诺夫斯基门下;复又转往德国海德堡大学研究经济学与社会学,1927年获博士学位。回国后,一直在哈佛大学从事教学与理论研究工作。先任哈佛大学经济系讲师,从1931年开始在社会学系讲授社会学,1944年成为社会学教授,1946年出任新成立的社会关系系主任,1973年退休。他曾于1949年被推选为美国社会学会主席。1979年5月8日病逝于联邦德国。主要著作有:《社会行动的结构》(1937)、《社会学理论论文集》(1949)、《社会系统》(1951)、《关于一般行动理论》(与E.席尔斯等合著,1951)、《经济与社会》(与N.J.斯梅尔塞合著,1956)、《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1960)、《社会结构与人格》(1964)、《社会:比较观和进化观》(1966)、《现代社会的社会学理论》(1967)、《政治与社会结构》(1969)、《现代社会的系统》(1971)、《社会演化》(1977)、《社会系统与行动理论的演变》(1977)、《行动理论与人类状况》(1978)等。
社会行动理论 帕森斯在《社会行动的结构》一书中,以社会学家V.帕雷托、é.迪尔凯姆、M.韦伯和经济学家A.马歇尔的学术思想为经验材料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分析。帕森斯认为,他们对一般社会理论的探讨虽然方法论起点不同,但都趋向意志自主的行动理论。在此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帕森斯提出了自己的意志论行动理论。他认为,社会行动最基本的单位是单元行动。在分析的意义上,单元行动具有如下性质:①有一个行动者;②有某种行动目的;③有一定的行动情境,这样的情境包含两个要素,即行动者能加以控制的手段要素和不能控制的条件要素;④有一定的行动规范取向。单元行动就是由目的、手段、条件、规范这样一些要素构成的。每一种行动都涉及主观目的,并构成行动中的意志自主因素。这种意志自主的努力,使行动情境得以区分为手段与条件。而规范作为一种主观要素,对行动者的这种努力起着调节作用。帕森斯认为,单元行动中相互关联的这些性质,构成了各种行动科学的共同参照系。他还强调社会共同价值的重要意义,认为是规范使行动与社会秩序结合起来。这种多维度的行动分析观点是帕森斯以后发展行动系统理论的重要基础。
结构—功能分析学说 帕森斯从40年代开始致力于建立其结构—功能分析理论。他在《社会系统》一书及与席尔斯合写的《价值、动机与行动系统》一文中,对结构—功能分析理论作了系统阐述,并在后来的许多论著中不断加以发展。帕森斯认为,社会行动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它由4个子系统即行为有机体系统、人格系统、社会系统和文化系统组成。行为有机体系统与行动者的生物学方面有关。人格系统组织着个人行动者的各种习得性需要、要求和行动抉择。社会系统组织着社会互动中的个人或群体,使之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形式之中。文化系统由规范、价值观、信仰及其他一些与行动相联系的观念构成,是一个具有符号性质的意义模式系统。这4种系统都有自己的维持和生存边界,但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形成控制论意义上的层次控制系统。
帕森斯认为,社会系统是一种行动者互动过程的系统,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结构就是社会系统的一种基本结构。社会系统中的行动者通过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与社会发生联系。一种身份就是社会中的一种地位,角色是与这种地位相应的规范行为。角色是相互性的,角色之间相互期待,由此而形成社会的角色结构。集体则是一系列互动的角色组成的系统。另一种结构单位是各种社会制度。社会制度由价值观和规范构成,是围绕一定的功能焦点而组织起来的权利与义务的模式,是制度化了的身份与角色的复合体。一种制度可以出现在许多不同的集体中,在同一集体也可存在几种不同类型的制度。结构所形成的关系模式具有社会整合意义。社会互动中的角色与人格和文化有着紧密联系。帕森斯吸取S.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中关于“超我”的思想,提出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人格的观点,认为这种内化过程与社会化密切相关。
帕森斯认为,社会系统为了保证其本身的存在、持续以及有效性,必须满足一定的功能要求。在一般意义上,有4种必要功能:①适应(A)。能够确保从环境获得系统所需要的资源,并在系统内加以分配。②目标达成(G)。能够制定该系统的目标和确立各种目标间的主次关系,并调动资源和引导社会成员去实现目标。③整合(I)。能够使系统各部分协调为一个起作用的整体。④潜在模式维系(L)。能够维持价值观的基本模式并使之在系统内保持制度化,以及处理行动者的内部紧张和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紧张问题。这就是习称的AGIL功能模式。为了充分满足这些功能,社会系统在组织上产生功能分化,由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社会共同体系统和文化意义上的模式托管系统分别执行适应、目标达成、整合与潜在模式维系这4种功能。帕森斯认为,这4种功能要求在各层次的系统中都存在。对行动系统来说,执行这4种功能的亚系统依次为行为有机体系统、人格系统、社会系统和文化系统。
帕森斯认为,在社会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在社会系统的各子系统之间,存在着多种多样的输入—输出的交换关系,形成社会系统的过程。由于社会行动有着符号—文化的一面,这些输入—输出关系具有信息性质,基本的行动过程就带有沟通特点。简单的输入—输出交换可以是直接的,但在比较复杂的系统里,则需要交换媒介。帕森斯认为,金钱、权力、影响、义务就是一些交换媒介。一般化了的媒介具有符号性质。这些媒介在集体互动和个人互动中被使用。通过交换,社会秩序得以结构化。
帕森斯认为,社会系统的各部分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互交换的关系,使社会系统趋于均衡。4种基本必要功能的满足,使系统得以保持稳定性。当系统出现越轨和偏离常态的现象时,可通过系统本身的自动调节机制,使系统回复到新的正常状态。
帕森斯还提出了著名的5对模式变项:①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在与他人的关系中,行动者是按普遍的规则行事,还是按自己的某种特殊参照方式行事。②成就表现与先赋性质。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是注重他的效绩或能力方面,还是注重某些先赋性质,如性别、年龄、种族、种姓等。③情感与非情感。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是按满足当下情感的方式行事,还是在行事时保持情感的中立性。④专门性与扩散性。与他人的关系是限制在特定的具体范围里,还是处于宽泛的、不单一固定的范围里。⑤自我取向与集体取向。是注重自己的利益,还是注重自己所感知到的集体性需要。在每一种社会关系中,行动者都要面临这些关系方式抉择。第一、二对变项涉及行动者自己对他人的界定方式,第三、四对变项涉及行动者自己对他人的取向方式。帕森斯后来取消了第五对变项。这些模式变项是分析工具,可用于人格、行动角色、组织、制度和总体社会的结构分析,不同文化之间的比较研究,以及社会发展与现代化的动态研究。
社会变迁观点 帕森斯提出,社会变迁过程是从原始阶段经中间阶段过渡到现代阶段。在社会阶段的转变过程中,文字的出现和一般法律体系的制定相继起了重大作用。社会变迁有4种主要的结构变迁过程:①分化。社会原先的某一单元分化成一些在结构与功能上皆不相同的新单元。②适应性提高。社会诸单元可利用的资源范围变宽,因而摆脱了原先较少演进的单元所施加的某些限制。③容纳。新出现的资源被整合入更大的结构。④价值普遍化。通过在比原先较少演进情形时更高的一般化水平上所建立的价值模式,使新出现的资源与结构合法化。帕森斯认为,社会发展的趋势是从注重先赋性与特殊性转变为注重成就性和普遍性。
帕森斯还在许多论著中对经济组织、现代职业、社会分层、官僚制、民主过程与法律、宗教世俗化、科学、教育、家庭、儿童社会化、年龄—性别角色、越轨行为、病态角色与精神健康、种族问题以及反文化问题等方面作了广泛的探讨,其中包含关于现代化问题的大量论点。
学术影响 帕森斯的社会学学术生涯长达半个世纪之久,他对古典社会学进行了现代重建,他的社会行动理论和结构—功能分析学说不仅在国际社会学界有着巨大影响,对其他社会科学如人类学、政治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学等也有广泛影响。他培养了众多的学生,其中如R.K.默顿、K.戴维斯、M.J.利维、斯梅尔塞、H.加芬克尔等人都是当代有名的社会学家。
帕森斯的理论在其追随者和反对者两方都激起了强烈反响,当代西方社会学的主要流派,诸如冲突理论、交换理论(见社会交换论)、符号互动论等,都是在不同程度上批判或补充其理论的过程中产生的。
10、默顿
默顿(RobertKingMerton,1910~2003),美国社会学家,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生平与著作 1910年7月5日出生于美国费城的一个工人家庭。1931年获坦普尔大学学士学位。后进入哈佛大学学习,师从社会学家P.A.索罗金、T.帕森斯和科学史家G.A.L.萨尔顿,1936年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3年。1939~1941年在图雷因大学先后任副教授、教授和社会学系主任。1941年后到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任副教授、教授(1947),吉丁斯讲座教授(1963)。曾任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理事(1952~1975),哥伦比亚大学应用社会研究所副所长,美国哲学、社会学、社会研究协会会员和主席(1968),东方社会学会主席(1969),美国科学院院士,科学社会学研究会主席(1975),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主要著作有:《17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1938)、《大众见解》(1946)、《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1949)、《站在巨人的肩上》(1965)、《理论社会学》(1967)、《科学社会学》(1973),以及与他人合著的《住房的社会政策与社会研究》(1951)、《官僚制文选》(1952)、《现代社会学》(1959)、《建立科学评价体系》(1978)等。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 默顿吸收了B.K.马林诺夫斯基在社会人类学中所倡导的功能主义思想和é.迪尔凯姆等人对社会进行结构分析的方法,建立了他的结构功能理论。他把社会看作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一个结构系统,各部分之间依某种相对稳定的形式结成一定的关系,这些关系表现为功能并对社会现象有决定性影响。默顿所发展的结构功能分析方法被人称为经验功能主义,它有3个特点:①把结果层次的功能分析转变为方法层次的功能分析;②把功能分析中理性主义的、抽象的方法转变为更具经验性的中层理论指导的方法;③把社会的静止图景转变为动态图景。
默顿还提出了对社会进行功能分析的范式,包括11个方面:①确定具有功能的各个社会要素(如角色、制度、组织等);②主观意图(动机、目的)的前因后果;③社会结构运行的客观效果,并要区分正功能与负功能、显功能与潜功能;④功能所影响的各个部分;⑤功能必要条件;⑥满足功能的机制;⑦功能替代;⑧结构约束条件;⑨社会动态过程与社会变迁;⑩通过比较研究证实功能分析结论;
11、布鲁默
布鲁默(HerbertGeorgeBlumer(1900~ )。美国社会学家,符号互动论的主要倡导者和定名人。1900年3月7日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1922年在密苏里大学获硕士学位。1922~1925年在密苏里大学讲授社会学,任讲师。1927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并受到G.H.米德、R.E.帕克和W.I.托马斯等人的影响。1925年起先后在芝加哥大学、密歇根大学和夏威夷大学任社会学教授。1952~1957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任社会学教授和社会学系主任。1934年起担任美国普伦蒂斯·霍尔出版社出版的《社会学丛书》主编;1941~1952年任《美国社会学杂志》主编;1955年任美国社会问题研究会主席;1956年任美国社会学协会主席;1962~1966年任国际社会学协会副主席。主要著作有:《电影和品行》(1933)、《劳资关系中的社会理论》(1947)、《工业化与传统秩序》(1964)、《符号互动论:观点和方法》(1969)。
1937年,布鲁默创造了符号互动论术语,因讲授符号互动论和解释G.H.米德的思想而成为美国社会学界引人注目的人物。他的主要观点有:①人类社会是由具有自我的个人组成的。人类创造并使用符号来表示周围的世界,他们既能视自己为客体,又能将任何客体置于互动情境中。②互动是个人与他人和群体之间意义理解和角色扮演的持续过程。在互动作用中,个人的行动具有创造性、建构性和可变性。③符号互动创造、维持和改变社会结构。社会结构也是行动者置入情境定义的客体之一,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展开的过程。④社会学方法必须着重于研究人们做出情境定义和选择行动路线的过程。研究活动本身应被视为一种符号互动过程,研究者应通过探索和检验过程使概念与经验世界结合起来。⑤理论应能解释互动过程,并指出一般行动和互动发生的条件。社会学家主要依靠敏感性概念来建构理论。演绎推理方法不适用于社会学,只有持续的参与观察—检验方法才适合于互动分析。
12、舒茨
舒茨(AlfredSchutz,(1899~1959)美国哲学家、社会学家,现象学社会学的主要创始人之一。生于奥地利维也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在奥匈帝国军队中服役,后在维也纳大学学习法律和社会科学。他的思想深受M.韦伯和现象学创始人E.胡塞尔的影响。1932年,他的《社会世界的现象学》问世,受到胡塞尔的好评。1938年为躲避纳粹迫害逃亡巴黎。次年来到美国纽约,从事银行工作,并在社会研究新学院任教,1952年被该校提升为教授。在美国期间,他的思想受到哲学家J.杜威和G.H.米德的影响,力图将欧洲的现象学和美国本土的符号互动论结合到一个与其原来性质完全不同的方向中去。他的主要著述收入《舒茨文选》(3卷,1962~1966)。另著有《生活世界的结构》(1973)等。
舒茨反对实证主义社会学把“社会世界”与“自然世界”等同和按照自然科学模式研究社会现象及其过程的做法。他关注社会学研究中的主观因素,认为社会学研究的出发点不是实证主义所说的“社会事实”,而是社会事实的“意义”。在他看来,人类知识和社会实在即现实都是通过主观经验构成的,社会学必须重新建构那些能使人们共同感觉的知识赖以建立的概念和类型化手段;人们不能找到任何关于知识或意识的抽象规律,所以像胡塞尔先验现象学那种极度抽象的哲学方法,社会学是不能效法的。社会学应该对互为主体性的创造和保持进行经验研究。为此,他把现象学的“生活世界”和“互为主体性”引入社会学。在舒茨看来,社会世界对于社会学家来说就是对胡塞尔来说的“生活世界”。它是先于任何一种客观的、科学反思的世界,不被反思也不被分析;是意识的意向性客体,只能被理解为现象(即意识)给予的具体性世界,是一个直接具有真实生命活动的“活的”世界。他认为,人类通过互为主体的经验建立起思想规则、概念和日常生活中的烹饪法、信息等,人们总是在学习这些日常生活的知识并在日常生活世界中生活。这些知识正如我们所经验到的一样是一种实在。我与他人交换位置,我们两人便会对世界具有共同的经验和看法,总是经历着和分享着一个共同的世界。这一设定可以把对社会的把握合在一起,成为对整体社会的认识。他主张社会学应置身于生活世界中,对互为主体性的人们的微观互动过程进行研究,认识社会的结构、变化和性质。故他也把自己的现象学社会学称为“生活世界构成的现象学”。
舒茨的思想反映了人们对当代西方社会学中自然主义和实证主义方法肤浅独断的不满,要求关注人们的精神世界,在对传统社会学进行彻底理论反思基础上建立起与研究人的行为相适应方法。他的观点对P.伯格、T.卢克曼,以及H.加芬克尔的民俗学方法论具有重要影响。
13、米德
米德(GeorgeHerbertMead,1863~1931)。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及哲学家,符号互动论的奠基人。1863年2月27日生于马萨诸塞州的南哈德策。1887~1888年为哈佛大学研究生,后去欧洲学习心理学和哲学。1891年任密歇根大学副教授,1894年执教于芝加哥大学。主要著作有:《心理的定义》(1903)、《精神、自我与社会》(1934)。
米德自称是社会行为主义者,认为象征符号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人们通过语言、文字、手势、表情等象征符号进行交往,达到共同理解。社会意义建立在对别人行为的反应基础上。他重视日常生活情境(见社会情境)中人们如何交往,如何理解社会关系。
米德认为,“自我”源于社会相互作用,象征符号在其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儿童并不具有天生的自我意识,而是在对语言等符号的学习中理解和掌握他人扮演的角色(见社会角色),并获得社会反馈,从而学会把自己作为客体的思维,产生自我意识。米德指出,自我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模仿、游戏及竞赛。人格发展是个体在与他人用符号交往中掌握社会观点的过程,个体不是社会预制的印记;人格发展是社会存在通过对个体的思维和行为施加影响并引起变化的过程。
米德的符号互动论在心理学界及社会学界有较大的影响,成为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学中一个重要学派。
13、库利
库利(CharlesHortonCooley,(1864~1929), 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生于密歇根州安阿伯市。1887年毕业于密歇根大学,获学士学位。1890年重入密歇根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学,1894年获博士学位。以后一直在密歇根大学执教。曾任美国社会学会主席。主要著作有:《人性和社会秩序》(1902)、《社会组织》(1909)、《社会过程》(1918)等。
库利反对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心理学本能主义,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生活不可还原为生物本能的特殊属性。他认为,人的自我是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由社会互动所形成的“镜中自我”,是一种社会性产物。家庭、游戏群体和邻里是形成这种社会性人格的“首属群体”。个人与社会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任何割裂两者关系的做法都不可能正确地理解社会生活。库利还考察了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化造成的社会结构的变迁及其对人格的影响。认为在社会分工相对不发达的情况下,个人活动范围比较狭窄,往往以其完整人格介入单一的群体活动。随着社会分工的扩大和社会分化的加深,出现了许多次属群体,首属群体对个人的影响相对地逐渐减弱。由于个人同时分属于若干群体,因此个人往往以其受过训练的专门化部分参与各群体活动,整个社会关系呈现非个人化的趋向。在研究方法上,库利强调对行动者主观意识的理解,要求社会科学家运用影像和联想的反省方法,从内部了解和认识行动者的动机,并以此解释社会行动的意义。库利的这些思想对当代互动理论具有重要影响。
14、戈夫曼
戈夫曼(ErvingGoffman,(1922~1982),美国社会学家,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拟剧论的倡导人。1922年6月11日生于加拿大曼维尔。1945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1953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1962~1968年任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学教授。1968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任本杰明·富兰克林人类学和社会学教授,1981~1982年任美国社会学协会主席。1945~1951年间曾在设得兰群岛从事实地研究,并据此写出他的第一部重要著作《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现》(1956)。其他主要著作有:《避难所》(1961)、《邂逅》(1961)、《公共场所行为》(1963)、《污记》(1963)、《互动仪式》(1967)、《框架分析》(1974)和《交谈方式》(1981)等。
戈夫曼深受H.G.布鲁默等符号互动论者的影响。他以个人经验观察的结果为主要资料来源,对社会互动、邂逅、聚集、小群体和异常行为进行了大量研究。其理论观点主要有:①在人际交往形式的研究中首创“拟剧论”。认为社会不是自行调整的,意义也不是行为中固有的,社会秩序或某一特定行为之所以具有重要意义,是由于人赋予它们以重要性。在互动中,个体不仅彼此向对方表现自我,还努力进行特殊的印象处理,通过控制自己表现出来的姿态,以求在一定的社会场景中给人们留下某种印象。社会行为就是社会表演。社会成员在社会舞台上小心翼翼地扮演自己的多种角色,从而使自身的形象能恰到好处地为自己欲达的目的服务。②在对异常行为的研究中提出“污记说”,即对能够损害某个人或某个群体声誉的社会标记的研究。戈夫曼认为,有些污记是先赋的(如种族或部落和生理缺陷等),有些污记则是自致的(如同性恋、性病和犯罪经历等)。污记在某种程度上贬低了个人或群体的价值,限定了他们的社会地位。戈夫曼还由此提出“越轨生涯”的概念,认为人们一旦给异常行为者标上污记,就迫使他们与其他异常行为者为伍,其结果强化了他们本来准备放弃的行为。戈夫曼的著作和理论在美国社会学界得到广泛的赞同,他是美国社会学界中的一位重要人物。
15.达伦多夫
达伦多夫(RalfDahrendorf,1929-),德国社会学家,冲突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1929年5月1日生于汉堡。1944~1945年被囚禁在纳粹集中营。1947年入汉堡大学学习哲学和古典语文学。1952年到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学习社会学,1956年获博士学位。1959~1969年先后在萨尔大学、汉堡大学、图宾根大学、康斯坦斯大学执教。1974年出任伦敦经济学院院长。主要著作有:《马克思的观点》(1953)、《工业社会中的阶级和阶级冲突》(1957)、《走出乌托邦》(1958)、《社会人》(1958)、《德国的社会和民主》(1967)、《社会理论文集》(1968)、《新自由》(1974)、《生活机会》(1979)等。
达伦多夫针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社会学中一度占主要地位的结构功能主义片面强调共识、秩序和均衡的倾向,指出要更多地关注社会生活现实中的变迁、冲突和强制方面。他要求社会学家走出T.帕森斯所建构的和谐与均衡的“乌托邦”,恢复业已丧失的问题意识,建立冲突的社会分析模式。但他又认为,冲突理论并不排斥均衡理论,二者都是说明社会问题的有用工具。达伦多夫提出,权威的不平等分布是社会冲突的根源。制度化的权威和权力结构必然导致系统的社会冲突。和谐与秩序只是局部的和暂时的,强制和冲突则是普遍的和持久的。社会是冲突与和谐的循环过程,权力和抵制的辩证法则是历史的推动力。
达伦多夫对德国社会、现代化和发展中国家的前途等问题的研究也引起了社会学界的重视。
16、科瑟尔
科瑟尔(LewisA.Coser,1913~),美国社会学家,冲突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生于德国柏林的一个犹太富商家庭。1933年纳粹掌权后被流放到法国,同年入巴黎大学学习文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关进集中营。1941年移居美国。194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社会学。1948~1986年,先后在芝加哥大学、布朗第斯大学、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执教。1975年任美国社会学协会主席。1988年曾应邀偕同夫人来华访问、讲学。主要著作有:《社会冲突的功能》(1956)、《社会冲突研究续篇》(1967)、《社会学思想大师》(1977)等。
科瑟尔的学术研究涉及冲突理论、知识社会学、政治社会学、社会学思想史等领域,尤以冲突理论著称。他认为,社会是一个由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的部分所组成的功能系统。由于系统各部分之间存在着资源、声望和权力的不平等分配,当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成员对分配方式的合法性产生怀疑时,就会发生冲突。冲突是否起到促进社会整合的积极作用,主要取决于冲突的主题和社会结构两个因素。不涉及基本价值观的冲突,有利于社会的整合,反之,则会造成社会的失范和瓦解;弹性较大的社会结构能够在较大的范围内容忍冲突,缓和敌对情绪,促进社会整合;僵化的社会结构不允许或难以容忍冲突,压制冲突的产生,其后果是冲突一旦爆发,必然会冲击社会的基石。冲突并非只具有破坏作用,在一定条件下,频率高但强度小的冲突能够增强系统内各单位的创造性,缓解群体间的敌对情绪,扩大社会单位联合体的数量,从而提高社会的整合水平,增强群体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
17、布劳
布劳(PeterMichaelBlau,1918~ ),美国社会学家,社会交换论的代表人物之一。1918年2月7日生于维也纳,后移居美国。毕业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艾姆赫斯特学院,获学士学位。1952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博士学位。曾先后任教于康乃尔大学、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出任过1973~1974年度美国社会学协会主席。后任美国科学院院士和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布劳主要从事社会学经验研究和理论建设工作,探讨社会结构、社会组织问题。主要著作有:《官僚制组织动力学》(1955)、《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1964)、《美国职业结构》(合著,1967)、《不平等和异质性──社会结构的原始理论》(1977)等。布劳的著作大部分是对官僚制组织各种情况的分析。他在早期论述官僚制组织内部非正式过程的问题时,曾注意到雇员如何频繁地通过工作换取尊敬,以信息获得赞同,以及非物质报酬的交换过程。他受G.C.霍曼斯的影响,从社会结构出发研究人与人的交往过程,是结构主义交换论的代表人物。70年代以后,布劳提出了“宏观结构理论”,试图用宏观结构主义代替早期的交换理论,创立和发展了一个更加严密的理论体系。其理论构造比他早期的交换理论更为清晰,在西方社会学界有很大影响。
18、霍曼斯
霍曼斯(GeorgeCasperHomans,1910~),美国社会学家,社会交换论的代表人物之一。生于美国东部的波士顿。早年在哈佛大学学习英国文学,业余时间从事过诗歌创作。1932年毕业于哈佛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他曾参加“帕雷托学说”小组讨论会,并于1934年与人合著《帕雷托理论介绍》一书,从此步入社会学界。1939~1941年任大学讲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美国海军服役。1946年回到哈佛大学,正式转入社会学系,1953年任社会学教授,1967~1970年任社会学系主任。1963~1964年任美国社会学协会主席。主要著作有:《人类群体》(1950)、《情感和活动》(1962)、《社会行为:它的基本形式》(1961)、《社会科学的本质》(1967)等。
霍曼斯的学术研究领域很广,包括历史学、人类学、心理学及科学哲学。他早期曾受T.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影响。在《人类群体》一书中,他强调小群体研究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其中的行为变量,如活动、交往和情感三者的关系,为交换理论奠定了基础。后期,霍曼斯批判了帕森斯、é.迪尔凯姆的社会学理论,强调人和人的动机的重要作用,并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交换过程,逐渐把社会学的研究还原为微观的社会心理的研究。他把社会看作是个人行动和行为交换的结果,社会结构无非是个人行为的集合,因而个人行为应被视为社会学研究的最高原则。霍曼斯的社会学思想被称为行为主义交换论。
19、曼海姆
曼海姆(KarlMannheim,(1893~1947),德国社会学家。1893年3月27日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1947年1月9日卒于伦敦。先后就读于柏林大学、巴黎大学和海德堡大学,191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26年任海德堡大学编外讲师。1930年任法兰克福大学社会学教授。1933年因受纳粹迫害逃往英国,任伦敦经济学院讲师。1942年任伦敦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直至去世。主要著作有:《意识形态与乌托邦》(1929)、《变革时代的人与社会》(1934)、《自由、权力与民主设计》(1950)、《时代诊断》(1950)、《知识社会学论集》(1952)、《社会学系统论》(1958)等。
曼海姆是知识社会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强调人的意识不可避免地依赖于人的社会地位,这是全部认识论,包括现代认识论的基本要素。决定行动方式的正是这种深入到意识的“范畴结构”中的社会“存在制约”。为了建立知识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他一方面区别了相对主义和相关主义,强调历史上真理形成的前提;一方面强调精神的社会制约性对精神彻底解放的意义。曼海姆探讨了时代民主蜕变为极权专政的原因,认为无条件地听任各种社会力量为所欲为,随时都孕育着使民主转向极权的危险因素。他主张在保障人的社会价值的前提下,对自由加以设计,对各种社会力量进行调节。精英人物在这种设计中负有特殊使命。他建议社会学家与神学家合作设计出民主秩序。
20、伯格
伯格(PeterBerger,1929~),美国社会学家,现象学社会学的主要代表人 物之一。曾师从K.迈耶,1954年获纽约新社会研究学院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曾任鲁特杰斯大学、新泽西大学和波士顿大学社会学教授。他同德国社会学家T.卢克曼同是A.舒茨的学生,私交甚笃,并长期合作。主要著作有:《社会学入门》(1963)、《现实的社会建构》(与T.卢克曼合著,1967)、《神圣的帷幕:宗教社会学理论诸要素》(1969)、《天使的传言:现代社会和超自然的再发现》(1970)和《异端的命令:宗教命题在当代的可能性》(1980)等。
伯格的社会学思想具有人本主义和现象学的特征。他认为,社会学的任务是发现人类的价值、研究人类自身的状况。他视知识社会学为社会学理论的根本,把M.韦伯、K.曼海姆、é.迪尔凯姆、K.马克思、G.H.米德和舒茨的学说融为一体。伯格认为,知识社会学的使命是对现实的社会建构进行分析,即对社会的双重属性进行分析。一方面,社会是迪尔凯姆表述的客观事实;另一方面,它也是韦伯所论证的理解的主观意义。所以,知识社会学要对客观的建构和主观的建构作出理论说明,以揭示在日常生活中“人是他们自己积极主动创造的社会的产物”的常识性道理。伯格还把现实的社会建构理论和现象学的方法运用于宗教社会学的研究,提出了“方法论的无神论”研究准则。他关于宗教对人类建构和维系世界的作用的理论,以及用这一理论对宗教世俗化的分析,对宗教学和宗教社会学产生了影响。80年代以来,伯格还在发展社会学领域内进行学术探讨,是新保守主义的代表。
21、加芬克尔
加芬克尔(HaroldGarfinkel,1917~), 美国社会学家,民俗学方法论的创始人。生于新泽西州。就学于哈佛大学。195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54年以来,长期执教于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代表作有《民俗学方法论研究》(1967)。
加芬克尔曾师从T.帕森斯,学术思想曾受帕森斯、A.舒茨、A.哥维兹和E.胡塞尔的影响。在现象学社会学的启迪下,加芬克尔的研究兴趣逐渐转向对日常生活世界的研究。他认为,社会现实与é.迪尔凯姆所表述的社会事实的客观实在不同,它是人们相互交往的活动,是相互交往的参与者对现实的社会构造。社会事实不是社会学分析的结果,而是交往的积极创造的过程自身。此过程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社会学家在揭示这一过程的本质特征时,除注意把握“索引式表达”外,还要利用“破坏性实验”的方法,以验证他所主张的所谓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隐含的行动准则”。加芬克尔所创立的民俗学方法论的核心,是用解释和理解的方法对常识性行动和情境过程进行说明。
加芬克尔的《民俗学方法论研究》出版后,在西方社会学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加芬克尔本人也因此声名鹊起。他与其追随者一道,以大量的实验研究和教学活动使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成为民俗学方法论的培育中心。加芬克尔对社会互动过程的独到见解,丰富和发展了社会学的互动理论。
22、哈贝马斯
哈贝马斯(JürgenHabermas,1929~),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1929年6月18日生于杜塞尔多夫。1961年获大学教授资格,任教于海德堡大学。1964~1971年在法兰克福大学讲授哲学、社会学,并协助T.W.阿多诺指导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成为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代表人物。1971年到施塔恩贝克任普朗克科学技术世界生存条件研究所领导人。现任法兰克福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著作有:《公共领域的结构变化》(1962)、《理论和实践》(1963)、《知识和人类旨趣》(1968)、《技术和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1968)、《社会科学的逻辑》(1970)、《合法性危机》(1973)、《文化与批判》(1973)、《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1976)、《沟通与社会进化》(1979)、《沟通行动理论》(1981)等。
知识旨趣说 为了论证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必要,驳斥实证主义把科学看作唯一知识的主张,并揭露这一主张为资本主义社会辩护的后果,哈贝马斯在《知识和人类旨趣》中提出,知识的产生根源于人类的旨趣(利益)。人类有三种旨趣:对环境进行技术控制的旨趣;相互交往和相互理解的实践旨趣;从虚妄意识形态束缚下解放出来的旨趣。相应地也有三类知识:由技术旨趣产生的经验—分析知识;由实践旨趣产生的历史—解释知识;由解放旨趣产生的批判知识。哈贝马斯通过“知识旨趣说”表明,作为经验—分析知识的科学只是知识的一种,而代表批判知识的批判理论作为解放旨趣的反映是绝对必要的。实证主义把科学夸大为全部知识,否认历史—解释知识。
技术统治论 在《合法性危机》中,哈贝马斯进一步表明,经验—分析知识和技术控制旨趣的统治地位,造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由于国家对经济干预的日益加强并试图把政治问题变为“技术问题”,由于科学在满足国家技术控制的要求方面的作用日益明显,造成了一种新的“技术统治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经济的、政治—行政的和文化的三个子系统中,造成了四种危机。其中,“经济危机”是经济系统不能生产足够的产品满足人们的需要;“合理性危机”是政治—行政系统的决策不能满足解决社会问题的需要。哈贝马斯更强调文化子系统中的两种危机,认为今日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主要在文化上,而不是像马克思时代那样在经济上。两种危机是“动机危机”──社会成员缺乏相互理解因而对社会生活的参与程度大为降低;“合法性危机”──社会成员对政治决策普遍失去信任。为了克服动机危机和信任危机,批判理论必须重视互动过程和沟通过程,亦即“沟通性的互动”过程。人们相互间的理解和意义是在沟通过程中产生的,只有通过沟通行动才有可能把人类从被统治中解放出来。行动者之间的沟通问题成为哈贝马斯批判理论的核心。
沟通行动论 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在《沟通行动理论》一书中表现得更为成熟、完善。其基本观点可以概括为:①“沟通行动”是“公共领域”更加成熟和理论化的形式。他早期提出的“公共领域”,意味着通过对共同关心的问题的自由讨论和理性辩论解决意见分歧,无须服从习惯、教条和其他势力。他认为大量出现于18世纪的公共辩论讲坛,如俱乐部、咖啡馆、杂志、报纸等就是这样的公共领域。在论述“沟通行动”时,他系统地提出了四种行动类型,即目的论的、规范的、戏剧的和沟通的。沟通的行动包含着行动者用来达到相互主观性理解的要素,再生产出“生活世界”,即“传送文化与组织语言的解释模式的储藏库”。在“沟通行动”中,理论色彩大大加强。“沟通行动”和“公共领域”的目的相同,“沟通行动”就是要召回由于科学技术发展、国家干预加强、金钱拜物教出现而大为缩小的“公共领域”。
②沟通行动理论表现出一种理论综合的倾向。它吸取了从K.马克思、M.韦伯、é.迪尔凯姆直到G.H.米德、T.帕森斯等不同思想家的观点。美国社会学家J.H.特纳指出,哈贝马斯的著作是以一种批判的眼光、借鉴其基本思想的方式在各种思想家的摘选中漫步。当漫游结束时,其最终结果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综合了各种思想的批判理论。另一位美国社会学家T.麦卡锡也指出,哈贝马斯通过一种较为独特的将理论建设与对“经典”的社会思想家的思想进行重建相结合的方式,发展了自己的思想。在《沟通行动理论》中,哈贝马斯还将宏观的系统研究与微观的互动研究结合起来。在这种研究中,他引进了现象学的“生活世界”概念并加以重新定义,认为社会整合取决于系统和生活世界过程间的平衡。当经济和国家的系统过程以金钱、权力等为中介,侵占和支配了“生活世界”(意义、理解、相互直观性)过程时,社会整合就会出问题,就会出现“生活世界再生产”的危机。只有创造一种不受金钱、权力等系统中介的干扰而进行沟通的环境,在经济和政治活动场所恢复“公共领域”,才能重新平衡系统和生活世界,解决危机。
影响和评价 哈贝马斯的知识旨趣说、技术统治论、沟通行动论等学说,对社会批判理论进行了独特的阐发和论证,并表现出一种社会学理论综合的趋向,在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中独树一帜,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反响。哈贝马斯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但他依靠沟通行动来纠正资本主义社会危机的药方,终究没有跳出乌托邦的改良主义的窠臼。
23、福柯
米歇尔·福柯(MichelFoucault)1926年10月26日出生于法国维艾纳省省会普瓦捷,这是法国西南部的一个宁静小城。他父亲是该城一位受人尊敬的外科医生,母亲也是外科医生的女儿。
福柯生平及著作福柯在普瓦捷完成了小学和中学教育,1945年,他离开家乡前往巴黎参加法国高等师范学校入学考试,并于1946年顺利进入高师学习哲学。1951年通过大中学教师资格会考后,他在梯也尔基金会资助下做了1年研究工作,1952年受聘为里尔大学助教。
早在高师期间,福柯即表现出对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极大兴趣,恰好他父母的一位世交雅克琳娜·维尔道(JacquelineVerdeaus)就是心理学家,而雅克琳娜的丈夫乔治·维尔道则是法国精神分析学大师雅克·拉康的学生。因此,在维尔道夫妇的影响下,福柯对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学习,并与雅克琳娜一道翻译了瑞士精神病学家宾斯万格尔(LudwigBinswanger)的著作《梦与存在》。书成之后,福柯应雅克琳娜之请为法文本做序,并在1953年复活节之前草就一篇长度超过正文的序言。在这篇长文中,他日后光彩夺目的写作风格已经初露端倪。1954年,这本罕见的序言长过正文的译作由德克雷·德·布鲁沃出版社出版,收入《人类学著作和研究》丛书。同年,福柯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部专著《精神病与人格》,收入《哲学入门》丛书,由法国大学出版社出版。福柯后来对这部著作加以否定,认为它不成熟,因此,1962年再版时这本书几乎面目全非。
1955年8月,在著名神话学家乔治·杜梅泽尔(GeorgesDumezil)的大力推荐下,福柯被瑞典乌普萨拉大学聘为法语教师。在瑞典期间,福柯还兼任法国外交部设立的“法国之家”主任,因此,教学之外,他花了大量时间用于组织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在瑞典的3年时间里,福柯开始动手撰写博士论文。得益于乌普萨拉大学图书馆收藏的一大批16世纪以来的医学史档案、书信和各种善本图书,也得益于杜梅泽尔的不断督促和帮助,当福柯离开瑞典时《疯癫与非理智——古典时期的疯癫史》已经基本完成。
1958年,由于感到教学和工作负担过重对,福柯提出辞职,并于6月间回到巴黎。两个月后,还是在杜梅泽尔的帮助下,同时也因为福柯在瑞典期间表现的出色组织能力,他被法国外交部任命为设在华沙大学内的法国文化中心主任。这年10月,福柯到达波兰,不过他并没有在那儿待太久,原因倒也富于戏剧性:他中了波兰情报机关的美男记。福柯从很早时候起就是同性恋,对此他倒不加掩饰,就个人生活而言,这位老兄显然够得上“风流”的美名。然而50年代正是东西方冷战正酣之时,两方都在挖空心思的相互刺探。恰恰在1959年,法国驻波兰大使馆文化参赞告假,大使本已有心提拔福柯,便一面让他代行参赞职务,一面行文报请正式任命。所以波兰情报机构乘虚而入,风流成性的年轻哲学家合当中计。
离开波兰后,福柯继续他的海外之旅,这一次是目的地是汉堡,仍然是法国文化中心主任。1960年2月,福柯在德国最终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这是一本在厚度和深度上都同样令人匝舌的大书:全书包括附录和参考书目长达943页,考察了自17世纪以来疯癫和精神病观念的流变,详尽梳理了在造型艺术、文学和哲学中体现的疯癫形象形成、转变的过程及其对现代人的意义。按照惯例,申请国家博士学位的应该提交一篇主论文和一篇副论文,福柯因此决定翻译康德的《实用人类学》并以一篇导言作为副论文,虽然这一导言从来没有出版,但福柯研究者们发现,他后来成熟并反映于《词与物》、《知识考古学》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和思想,在这篇论文中其实已经形成。
应福柯之请,他以前在亨利四世中学的哲学老师,时任巴黎高师校长的让·伊波利特(JeanHyppolite)欣然同意作副论文的“研究导师”,并推荐著名科学史家、时为巴黎大学哲学系主任的乔治·冈奎莱姆(GeorgesConguilhem)担任他的主论文导师。后者对《疯癫史》赞誉有加,并为他写了如下评语“人们会看到这项研究的价值所在,鉴于福柯先生一直关注自文艺复兴时期至今精神病在造型艺术、文学和哲学中反映出来的向现代人提供的多种用途;鉴于他时而理顺、时而又搞乱纷杂的阿莉阿德尼线团,他的论文融分析和综合于一炉,它的严谨,虽然读起来不那么轻松,但却不失睿智之作……因此,我深信福柯先生的研究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1]1961年5月20日,福柯顺利通过答辩,获得文学博士学位。这篇论文也被评为当年哲学学科的最优秀论文,并颁发给作者一枚铜牌。
24、布迪厄
布迪厄(1930—2002)出生于法国比利牛斯-大西洋省的丹郡一个普通公务员之家。1951年考入高师,1954年通过教师会考成为中学哲学教师。1958年应征入伍,到阿尔及利亚为军队服务,从这儿开始,布迪厄由此开始了他的社会学工作。1958年与1963年发表的两部著作《阿尔吉利亚的社会学》、《阿尔吉利亚的劳动与劳动者》引起知识界的关注,从而奠定了他毋容置疑的社会学家地位。19**年成为法国高等实践学院最年轻的研究指导教授。1968年至1988年任法国国家科研中心教育文化社会学中心主任,并创办了《社会科学的研究行为》。1981年进入著名的法兰西学院执掌社会学教席成为他学术生涯的巅峰。布迪厄在国际上获得的殊荣更是不胜枚举,2000年英国皇家学院颁发给他的赫胥黎奖章,代表了国际人类学界的最高荣誉。
布迪厄至少发表了343种作品,还有大量论文至今未曾问世。其中《论电视》、《世界的贫困》、《继承者》、《区别》、《社会学诸问题》、《再生产》的影响超出了学术范畴,引起了全球性的广泛关注与争议。除外,他的重要作品还有《男性宰制》、《学术人》、《背井离乡》等。
25、吉登斯
吉登斯(AnthonyGiddens,1938~),英国理论社会学家。曾执教于多所欧美大学,现任英国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研究员。吉登斯的著作卷帙浩繁,主要的有:《资本主义和当代社会理论》(1971)、《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1976)、《社会理论的主要问题》(1979)、《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评》(1981)、《社会理论的轮廓及其批评》(1982)、《社会构造:结构化理论纲要》(1984)和《社会学:简要但批评的导论》(1987,第二版)等。
吉登斯以其批判的风格和理论特点著称于社会学界。他曾对社会学史上各种流派作过系统的批判性考察,其中包括实证主义传统的结构功能主义、微观社会学传统的符号互动论、现象学和解释学传统的民俗学方法论,以及冲突变迁论。他认为当代社会学的理论应该继承和发扬C.W.米尔斯所说的社会学的想象力,并在三个维度内将其扩展和延伸,即社会学的理论是历史的、人类学的和批判的。社会学只有对不同社会形态的历史进行比较研究,对现存的社会模式进行批判,才能全面地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自身。
在方法论上,吉登斯深受A.舒茨的影响,拒斥自然主义和实证主义。他认为,社会学认识社会时,遵循着“双向诠释”的规则,即社会学是在常人已构造了的意义框架之上,运用独特的理论概念和术语进行再认识和再解释社会学所探求的社会结构,只有经过结构化的过程方能得以说明。结构化具有两重性:一方面,社会结构规定着人们的社会活动;另一方面,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也产生和再生出新的社会结构。吉登斯倡导的这些方法论原则,旨在超越和克服以往一切社会学的基本矛盾和基本缺陷。但他自己的理论和方法却未能跳出二元论的认识论及主观主义的窠臼。
二、中国著名社会学家
1、吴文藻
吴文藻(1901—1985)江苏江阴人。1917年考入清华学堂,1923年赴美国留学,先后在达特默思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研习社会学和人类学,1929年获博士学位。返国后在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任教授、系主任。1939年在云南大学创建社会学系。1941年任国民党政府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厅参事,专门研究边疆民族、宗教和教育问题。1946年,赴日本任中国驻日代表团政治组组长并兼任出席盟国对日委员会中国代表顾问。1951年返回祖国,于1953年起在中央民族学院任教,兼任中国民族学学会顾问、中国社会学学会顾问、中国人类学学会顾问及中国世界民族学学会顾问等职。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常务委员。1981年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评议组成员。曾任《社会学丛刊》、《社会学界》主编。
2、严景耀
严景耀(1905~1976),中国社会学家、犯罪学家。1905年7月24日生于浙江余姚。1924年考入北平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修犯罪学。为获取犯罪第一手材料,1927年到京师第一监狱作一名志愿犯人,亲尝铁窗风味。1929年在燕京大学研究院毕业,留校任助教,讲授犯罪学。1930年应聘任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助理;曾到20个城市的监狱进行调查。同年他代表中国参加在捷克斯洛伐克举行的第十次国际监狱会议,会后访问苏联、法国和英国,以后去美国纽约社会服务学院进修。1931年入美国芝加哥大学,1934年获博士学位。后赴伦敦经济社会科学院学习半年,再后应聘任莫斯科外国语学校英语教师。1935年1月在莫斯科中国问题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同年秋回国,重返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任教。1936年去上海任工部局西牢助理典狱长,研究儿童犯罪问题,同时在东吴大学讲授犯罪学。1947年返燕京大学任社会学系教授,兼任校务委员会委员及辅导委员会副主任,讲授“犯罪学”、“社会学概论”、“社会变迁”等课程。1949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严景耀任燕京大学政治系主任,代理法学院院长,并兼任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律学系教授。1952年参与筹办北京政法学院,任该院国家法教研室主任,兼任校务委员会委员,讲授“苏联国家法”、“资产阶级国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世界概论”等课程。1973年调任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研究国际问题。曾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他是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始人之一,历任民进中央第一、二、三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第四、五届常委会常务委员。1976年1月12日在北京逝世。
严景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研究犯罪问题,他以科学的社会学、犯罪学观点分析犯罪原因。主要论著有:《北京犯罪之社会分析》(1928)、《中国监狱问题》(1929)、《犯罪书目》(1929)、《北平监狱教诲与教育》(1930)、《北平犯罪调查》(1930)、《中国的犯罪问题与社会变迁的关系》(1934,博士论文)、《原始社会中的犯罪与刑罚》(1936)、《新中国怎样改造了犯人》(1951)等。
3、杨庆堃
杨庆堃(1911~),美籍华裔社会学家。生于广东南海西樵。1932年获燕京大学社会学学士学位,1934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39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先后任纽约商报编辑、华盛顿大学助理教授。1948~1951年任岭南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兼系主任,并在广州近郊鹭江村从事农村社区的调查工作,著有《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的农村社会及家庭变迁》一书。该书先后被译成日、意、法、德、西(西班牙)等7国文字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曾在北京担任毛泽东著作的翻译工作。1951年再度赴美国,任麻省理工学院国际研究中心研究员,1953年后任匹兹堡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教授。70年代,在香港中文大学创办社会学系,获该大学名誉法学博士学位。1972年获匹兹堡大学卓越服务教授荣誉称号。1987年在匹兹堡大学退休。主要著作还有:《革命中的中国农村家庭》(1959)、《初期共产主义下的中国社会和家庭》(1959)、《过渡期中的中国农村》(1961)、《中国社会中的宗教》(1967)、《19世纪中国群众行动某些统计模式》(1976)等。
杨庆堃国学造诣甚深,擅长于诗词。在社会学研究中,侧重于芝加哥学派的人文区位学研究,重视时空压缩理论,致力于社区研究,晚年尤其关注中国社会学的重建工作。1979年,杨庆堃多方筹集资金,邀请中美学者在北京先后举办了两期社会学暑期短训班。1980年,广州中山大学社会学系恢复以后,扬庆堃动员了大批中外社会学教授到该系任教,并筹集资金,资助青年学者出国深造,为中国社会学的重建作出了重要贡献。1985年中山大学授予他社会学名誉教授称号。
4、林耀华
林耀华(1910~),中国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笔名述真、志贡。1910年3月27日生于福建古田。1928~1932年就学于燕京大学社会学系,1935年获硕士学位。1937~1940年留学于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获博士学位。1941年回国后,深入凉山彝族地区调查。1941~1952年先后任云南大学和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系主任。1952年起历任中央民族学院教授、历史系副主任、民族研究所所长兼民族学系主任。1979年当选为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民族学会副会长。并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评议组委员,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高级研究员、国际人类学和民族学协会主编的《当代人类学》杂志通讯编辑、美国传记研究所的国际名誉顾问等职。主要著作有《金翼》(英文版,1947)、《凉山彝家》(1947)、《从猿到人的研究》(1951)、《原始社会史》(主编,1984)、《民族学研究》(1985)、《民族学通论》(1990)等。其中,《原始社会史》一书曾获全国高校优秀教材等三项奖励(1988)。以小说体裁写成的《金翼》一书(副题为“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通过汉族两个家庭的兴衰史,反映了中国南方家庭生活的传统与农村社区的变迁。《凉山彝家》一书是中国学者对凉山彝族首次进行系统调查研究的重要著作,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重视。他的论著已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上发行,他本人已被收入《世界名人传》和《当代成功的国际名人传》之中。在学术上,他偏重于原始社会、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形态与结构的民族学、社会学研究。从1932年从事教育工作至今,执教近60年,培养了一批教学与科研人员,为中国社会学、民族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5、言心哲
言心哲(1898~1984),中国社会学家。别名荣彰,湖南湘潭人。1921年赴美留学,先后在加州阿尔托中学、太平洋学院学习。1923年入南加州大学攻读社会学和经济学,获文科硕士学位。1928~1930年在燕京大学讲授社会学课程。1931~1936年任中央大学社会学系讲师、教授。1936~1937年任广州中山大学社会学系教授。1937~1949年任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兼任系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仍任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1952~1973年任华东师范大学研究部和教育系翻译。1979年10月被聘为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主要著作有:《社会调查大纲》(1934)、《农村社会学概论》(1934)、《中国乡村人口之分布》(1935)、《现代社会事业》(1944)。
言心哲认为,社会事业(社会工作)是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部门。他在向中国广泛介绍欧美各国社会事业概况的同时,详尽阐释了社会个案工作、社会团体工作、社区服务工作,以及社会事业人才的训练等问题。他还致力于农村问题的研究,所撰《农村社会学概论》阐明了农村社会学在中国的重要性及其应用等问题。
6、吴泽霖
吴泽霖(1898~1990),中国社会学家、民族学家、人类学家。1898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常熟。1922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学堂,随即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密苏里大学主修社会学,1927年获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学位。曾赴英、法、德、意诸国考察当地社会情况。1928年回国后历任上海大夏大学社会学教授、系主任、文学院院长,上海光华大学、暨南大学、复旦大夏联合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教授、人类学系主任兼教务长。1928~1930年与孙本文、陈达等发起组织东南社会学会和中国社会学会,担任首届理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西南民族学院教授兼民族文物馆馆长,中央民族学院教授兼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南开大学、贵州大学兼职教授,中南民族学院教授等职。1989年离休。曾任中国社会学会、中国民族学研究会、中国人类学学会、中国世界民族研究会顾问。1990年8月2日在武汉逝世。主要著作有:《社会约制》(1930)、《现代种族》(1932)、《社会学及社会问题》(1935)、《世界人口问题》(1937)、《炉山黑苗的生活》(1940)等。
吴泽霖将社会学与民族学、人类学等学科联系起来,对社会现象作了跨学科的研究。30年代初,他在《现代种族》一书中,即预见中国人口过剩的危机,主张提高民族素质。后与潘光旦、陈鹤琴等学者呼吁“立即公开提倡节育”。他对种族的意义、产生、划分标准和分类提出了独到见解,并批驳了种族天生不平等的观点。他撰写的《社会约制》是中国最早专论社会控制问题的社会学著作。他强调社会控制的相关性,认为必须使全社会发挥这种控制的作用,才能保障社会的正常运转。他还明确区分了社会控制的工具与方法。
7、潘光旦
潘光旦(1899~1967),中国社会学家、优生学家。字仲昂,1899年8月13日生于江苏宝山罗店镇。1913~1922年在北京清华留美预备班学习,1922~1926年留学美国,先在纽约汉普夏州哈诺浮镇达茂大学学生物学,获学士学位,后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学动物学、古生物学、遗传学,获硕士学位。1926年回国,历任吴淞政治大学教务长、光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吴淞中国公学大学部社会科学院院长等职,讲授心理学、优生学、家庭问题、进化论、遗传学等课程,1934年起,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教务长、社会学系系主任,西南联合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系主任等职。1952~1967年在中央民族学院工作,任研究部第三室主任。曾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67年6月10日在北京逝世。
潘光旦的主要著作有:《冯小青》(1927)、《家谱学》、《优生概论》(1928)、《中国之家庭问题》(1929)、《日本德意志民族性之比较的研究》(1930)、《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1934)、《近代苏州的人才》(1935)、《人文史观》(1937)、《民族特性与民族卫生》(1937)、《明清两代嘉兴之望族》(1947)、《优生原理》(1949)、《湘西北的“土家”与古代的巴人》(1955)等。主要译著有:霭理士的《性的教育》(1934)、霭理士的《性的道德》(1934)、霭理士的《性心理学》(1946)、赫胥黎的《自由教育论》(1946)、达尔文的《人类的由来》(1983)。
潘光旦十分重视优生学的教学和研究,把提高民族素质作为挽救民族危亡的出路之一。他认为个人品质和能力的形成,取决于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两个方面,但前者更为根本。从人类社会的前景考虑,不能只讲求个人进步,也不能只讲求社会进步,还必须讲求种族进步。在社会学研究中,他提出健全的社会不可偏废或忽视以下两纲六目中的任何一纲一目:一是个人之纲,其中包括通性、性别、个性三目;二是社会之纲,其中包括与个人通性、性别、个性相应的社会秩序、种族绵延、人文进步三目。如果一个社会忽视了其中任何一纲或一目,这个社会就是病态的。他认为家庭和人才问题的解决必“系乎遗传,系乎选择”,提倡实行只包括年老父母、未成年子女等直系亲属组成的折中家庭,认为此类家庭有利于个人发育和社会进步。他在家谱学、人才学及妇女问题等领域的研究均有一定的成就。
8、吴景超
吴景超(1901~1968),中国社会学家。安徽徽州(歙县)人。生于1901年3月5日。1915年考入清华学校,1923年赴美入明尼苏达大学主修社会学,获学士学位。1925~1928年入芝加哥大学,师从社会学家R.E.帕克、E.W.伯吉斯等,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1928年回国,任南京金陵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兼系主任。1931年任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并进行城市经济调查。1935年在国民政府行政院任职,1947年返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任教。1952年后长期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1968年5月7日在北京病逝。主要著作有:《社会组织》(1929)、《都市社会学》(1929)、《社会的生物基础》(1931)、《第四种国家的出路》(1936)、《劫后灾黎》(1947)。
吴景超在他的代表作《第四种国家的出路》一书中,提出了“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的理论。他根据人口密度和职业两个标准将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四种:第一种国家,人口密度颇高,农业中谋生的人在总人口中的百分比较低;第二种国家,人口密度颇低,农业中谋生的百分比较低;第三种国家,人口密度颇低,在农业中谋生的人百分比较高;第四种国家,人口密度颇高,在农业中谋生的人百分比较高。他认为中国正属第四种国家。这类国家的出路在于:①充分利用国内的资源;②改良生产技术;③实行公平分配;④节制人口,并提倡“用机械的生产方法,去代替筋肉的生产方法”。
吴景超是中国社会学界最早研究都市社会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侧重于从经济的角度来研究社会,特别是都市社会。他在《都市社会学》一书中,阐明了都市社会学的研究范围,介绍了西方都市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并明确界定“都市区域”与“都市的区域”两个概念的不同,认为都市区域不但包括都市的本身,还包括都市以外的附庸,而都市的区域主要指都市本身的情形。他还进一步探讨了理想都市等问题。
9、费孝通
费孝通(1910.11.2——2005.4.24)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汉族,江苏吴江人。4岁进入母亲创办的蒙养院,开始接受正规教育。1928年入东吴大学,读完两年医学预科,因受当时革命思想影响,决定不再学医,而学社会科学。1930年到北平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1933年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系研究生,1935年通过毕业考试,并取得公费留学。在出国前,偕同新婚妻子王同惠前往广西大瑶山进行调查,在调查时迷路,误踏虎阱,腰腿受伤,王同惠出外寻求支援,不幸溺水身亡。伤愈后,回家乡农村休养时,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1936年夏,费孝通去英国留学,1938年获伦敦大学研究院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的中文名《江村经济》,此书流传颇广,曾被国外许多大学的社会人类学系列为学生必读参考书之一。1938年回国后费孝通继续在内地农村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农村、工厂、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社区。出版了调查报告《禄村农田》。1944年费孝通访美国归来后不久,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曾任清华大学教授,著作有《生育制度》、《乡土中国》及译文《文化论》、《人文类型》、《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等。
10、雷洁琼
雷洁琼(1905~ ),中国社会学家、政治活动家。祖籍广东台山,1905年9月12日生于广州市。1931年获美国南加州大学社会学硕士学位,并获中国留学生最优学习成绩奖,被吸收为美国社会学学会荣誉会员。同年回国执教于燕京大学社会学系。1940年以后,历任中正大学教授,东吴大学和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沪江大学、圣约翰大学、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兼任教授。1949年后,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北京政法学院教授兼副教务长、国务院专家局副局长、北京市副市长、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及社会学系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名誉会长。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1954年以后当选为第一、二、三、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第六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她是中国民主促进会发起人之一,历任民进中央常委、副主席、主席。主要论著有:《中国婚姻家庭问题》(1985)、《谈谈婚姻与家庭问题的调查研究》(1985)、《新中国建立后婚姻家庭制度的改革》(1988)等。
雷洁琼偏重于应用社会学的研究。她强调应用社会学必须以理论作指导。她深入研究了中国的婚姻与家庭问题,认为婚姻家庭制度是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必然影响家庭制度的变革、家庭关系与权利结构的变革和家庭观念的革新等。在变革的过程中,由于新旧制度的矛盾发生失调而出现社会问题。婚姻家庭问题是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家庭问题要密切联系社会制度的发展和变革的趋势。她强调社会学的研究必须从社会实际出发,运用社会学原理、原则和方法,在一定理论假设的指导下,注重社会调查,以实际调查材料来印证理论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