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深圳的四胞胎的新闻在微博上炒疯了,当然本来对于蝉主这种凑热闹群众也只是想冷静的在旁边吃吃瓜而已,
但是睿智的蝉主还是看出了些让我感觉不舒服的地方。
虽然这里大部分人都觉得这一家是重男轻女,占着社会资源让大家帮他养儿子,也因为这个话题扯出了一堆的中国家庭问题。
“他们那么辛苦的想养个男孩,到底是为了什么?”
中国上下五千年,孩子的最大的作用还是让父母老有所依。孔子在《孝经》里说:孝子,就是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但,都到这个时代了,有人说还拿以前的四书五经去要求一个人,实在也太说不过去了。
的确,关于父母与孩子的问题,不单只是简单的抚养和赡养的问题。
而就在这几天,我看了一集《奇葩说》,正好提出了一个问题:
有天你爸妈跟你说,想去养老院了,你怎么办。
最难调和的关系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其实是最难调和的关系,不像是你对象跟你谈崩了换一个还能继续过,但你毕竟不能换一个爸妈。
蝉主突然想起了以前看过的一部电影,李安的“家庭三部曲”之一的《推手》。
《推手》
虽然看上去故事讲的是一个传统的中国老头跑去投奔自己在美国的儿子,在和洋媳妇相处的过程中,中西文化的从不理解再到相包容。
其中,有几个片段我突然觉得很有感触。
一天晚上老朱和自己的儿子聊教育的问题,他说:
在传统教育里,就拿90后这一代的孩子来说,从小也是长在父母的管教之下,并没有太多的自由,或是民主表决的权利。
所以大部分人选择的道路,依旧是父母认为好的有意义的道路,而在这样的选择下,孩子们就显得特别的被动。
也许孩子会感激,也许会怨恨父母,但这些没有到可以回顾自己一生的年纪时,谁能说的准呢?
但直到孩子长大后,有了自己的家庭,而家中的父母也已年迈,需要照顾和磨合的地方越来也越多,当孩子觉得父母已经无法跟自己生活下去之后,也会有这样的念头:
让孩子将生活和父母之间,做一个选择的话,这可能是一个最难做的选择题。
就像是马薇薇说的,两者之一选一个正确的很简单,两者之间都是错的选择,这应该怎么选择?
我们是否会离开父母生活,这是肯定的,
但我们是否要将父母放在自己生活之外,这个答案似乎又太复杂了。
以爱为由的绑架
在这一期的《奇葩说》里,我看到了许多年轻辩手的观点虽然锋利,但还是老奇葩们的观点更让我感动。可能真的没有到那个能理解父母的年纪,我们总是不会了解真正他们所想的,又或许也是因为这个论题太难选择,让所有人都无力于这个选择。
于孝,没有人愿意让父母去养老院。于私,日渐老去的父母始终都需要一个在身边的孩子,而我们能做的太少了。
蝉主在网上看过一句话,百善孝为先,论其心不论其行,若论其行,普天之下皆无孝子。
这句话我看完之后想了很久,毕竟我妈有时候也是动不动吵着就跟我说以后要去养老院,我又能如何呢?
在电影结尾处,依旧是父亲的妥协:
我们所说的孝心,到底是用爱去绑架亲人,还是真的去用心去尊重自己的父母。
这个辩题一直是中国或是东方才特有的问题,比如《楢山节考》这部日本电影,说的是日本信州深山的一个小村子里因为穷,所以有一个沿袭下来的传统,活到70岁的老人就要被长子背到楢山上抛弃。
而这部电影里的一位妈妈——阿玲婆婆,还有一年就到70岁了,她操心的是,大儿子敢不敢把他背上山,以及自己的身体怎么那么健康。
当父母越来越不愿意给你添麻烦,越来越懂事的时候,你能不能不要那么听话。
而我们特别懂事的父母
在感觉到自己不再被需要的时候
他们就会特别懂事地
做出一个选择
就是我离开这个
经营了六七十年的家
不论是将父母放在家中成为空巢老人,还是送去养老院,成为儿女生活之外一个必须要去完成的任务,我相信父母永远都会用自己的方式,去为了孩子做些什么,但我们却没有办法,为父母年迈后的居所,去找一个最好最正确的答案。
他们装着体谅孩子,而我们装着去体谅他们。
有人说,这个辩题是父母自己要去,你会不会送他去,而且去养老院也不是不能回来。
但就算是能回来,就算是他们自己要去,我还是不想让他们去。
我宁可用“我爱你”去绑架他们,毕竟人生那么多种可能,为什么这辈子会选择在养老院里才能拥有老年生活?
如果要我重新定义家的概念,那可能是黄执中说的:
一个人有归属感才能算是家,而在这个家里,孩子总归会要长大。他/她的长大,难道不就是应该背负更多的责任和负担么。
就像是《推手》里说的,不顶不丢,用最缓和的办法去处理遇到的问题,这才是最温和的解决方式。
蝉创意是一个全中国最糟糕的公众号,我们专注于人类脑洞开发的事业,对艺术作品、潮流文化、网络热点进行野鸡式播报,在毁灭你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向世界传递我们的虚情假意。
微博:@蝉创意 | 微信:chanchuangyi
【未经许可 | 禁止转载】
媒体转载、投稿、合作
请联系个人微信:harace
加入组织,后台回复“招人”
一个让你花最少钱,装最牛的逼的时尚号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