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辨识电气设备的运行状况,从使用年限、设备老化程度、设备耗能情况和设备运行安全天数等方面对其进行综合评判,对存在安全隐患的电气设备进行淘汰或者更换。在新电气设备的选择上,应突出选择技术含量较高的节能型电气设备,可以达到设备安全运行和经济运行的双重效果。
第二,对电气设备的保护系统进行升级改造。采用先进的微机保护装置对电气设备进行监控,保护其运行状态,在出现事故时能达到“可靠性、速动性、选择性和灵敏性”的切除故障电气设备,杜绝电气故障的越级跳闸,将电气事故缩小到最低的影响范围。
第三,定期对电动机进行检查。在电磁方面,应检查电动机的线圈、引线、电缆启动装置和控制设备;在机械方面,应检查轴承间隙和支撑件的公差配合,保证电动机的运行条件能达到设备所需标准。
第四,加强电气设备的巡检和维护保养。通过巡检,及时发现设备运行中存在的隐患,及时处理处置,将电气设备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检查过程要全面和细致,要有记录可追溯,便于进行管理,从而延长电气设备的使用周期和运行效果。
第五,增加先进的监测、报警连锁设施,将仪表电源转换装置、测温装置、测振装置与微机相配合,时时对电气设备的运行电流、温度、振动等关键数据进行监控,使得设备安全运行值、异常报警和故障动作值环环相扣,从而保证电气设备在出现故障后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并能根据故障的发展状态进行保护,杜绝恶性电气事故的发生。
第六,提高电气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电气从业人员要善于钻研,丰富专业知识层面,了解设备构造和性能,学会维护保养,能处理异常问题,从而提升电气设备的维护保养和安全运行的能力。
第七,要学习和借鉴同行业先进的管理办法,了解新设备、新技术、新知识,将先进的管理方法、设备技术和知识融入到电气管理系统中,使装置本质安全和电气安全管理向较高层次看齐,从而杜绝电气事故的发生。
总之,成功的电气管理办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过长期的学习、摸索和实践才能逐渐成为适合自己的管理方法,才能保证电气设备达到长周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