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公路运输 超限超载 经济问题
一、超限超载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经济人假设,他指出市场经济中,经纪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视了对其他人的影响。但货主还是要超限超载,追求利益最大化,对整个市场经济利益重视不够。根据物流学的原理,可以得知随着载重量的增加,单位重量的货物的运输成本减少。这也叫商业中的薄利多销,一期通过量的提升来摊薄固定成本,从而提高利润率。但严重的扰乱运输市场经济秩序,主要表现在一下几方面。第一在长时间的超负荷运转过程中导致汽车及零配件寿命缩短,经济性能降低;第二超限超载车辆中心增高,制动时间和制动距离增加,导致侧翻、刹车失灵、爆胎等事故,是造成重大交通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给社会和个人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据统计70%的公路安全事故和50%的群死群伤恶性事故都是超限超载造成的,所以被称为“第一杀手”;第三严重的破坏路基、路面缩短了公路的使用寿命,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造成了运输价格与成本的矛盾,形成了“压价―超限超载―运力过剩―再超限超载―压价”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经济市场竞争无序;四是在经济的发展中,各地都在招商引资,这就需要良好的经济环境,经济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而公路运输的基础服务就是硬环境,超限超载除了破坏了交通服务的硬环境,还破坏了当地的交通制度等软环境。车辆在超载是由于载重量超过了标准,所以导致废气排放量超标,加重了大气污染、风尘和噪音,破坏了生态环境限制了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超限超载形成的原因
在市场经济下,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就的利益的驱动和利益的分配问题。实现自身运营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货运者进行超限超载的内在动因,为了利益最大化,货运者从主观上不断挑战道德和法律法规,尽可能的超出法定车载量而获取最大利益,对货运者就是为了赚钱。但从社会总成本的角度来看,货运者所赚到的利润是建立在国家为道路养护和翻修而投入的巨额公共财税收入;二是交通主管部门对运输市场的退出与进入一直没有形成科学可行的政策与标准,从而形成了一支低技术、低文化、低成本、几乎法盲为主要特征的货运市场;三是对于我国运输市场而言,治超管理不规范、不科学、不健全。用经济学的理论分析,作为市场经济的一部分,运输市场可以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自身调节,但目前我国的运输市场车辆多是采用个人所有或者个人承包的分散经营模式,个体运输者实际上已经形成市场主体,集约化程度非常低,缺乏组织有效的行业协会或组织,就加剧了行业内部竞争,互相压价,来降低成本等手段,然后在利益的驱动下就采取超限超载等违规措施来增加利润,形成不良的运输风气加剧超限超载。
三、拟制超限超载所采取的措施
我个人认为依罚代超是根本解决不了根源问题,反而会使超限超载愈演愈烈的。一是从国外的经验看,货运市场是超限超载的源头,如果想从源头治理,必须由地方政府进行监督。增加对《公路安全保护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扩大宣传的范围和对象,让运输企业和驾驶员在工作中能遵纪守法;二是要从汽车制造厂商和车辆管理所治理,杜绝汽车制造企业和改装厂商违反车辆生产技术标准,非法改装车辆,打吨小标等违法行为的从在,也为超限超载牟取暴利提供了现实可能;三是在过往路段设立超限站点对超限超载车辆进行高清拍摄,自动称重,合理引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公路运输经济管理效率,帮助我们合理地分析当前公路运输经济发展过程中会遇到的一些风险,有效的提高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服务效率和质量。对违法车辆及驾驶员都给与严厉的处罚,调整和优化超限检测站规划布局,建设得到加强,提升检测执法监督,不断规范治超执法行为;四是国家要制定有效、完善、健全、强有力的法律法规,在具体的治超过程中,与交警、公路养护、公路收费、当地公安机关等相关部门建立协作配合机制,与领省达成治超协议,省内实行行政区域联动治超,严厉打击省内跨行政区域非法超限超载行为,逐步建立治超新格局;五是引导运输企业向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建立完善价格机制,形成良好的市场运作环境,是运输业在正常经营体制下提高利润水平,逐步摆脱对超限超载的依赖。让运输市场与社会、资源、环境及经济在多方面、不同领域都实现动态协调,最终达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四、结束语
在市场经济全球化冲击下,超限超载也是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千万不能盲目套用,搞一刀切,超限超载严重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一己私利严重的损害社会全体的利益,其产生的原因不仅仅是货主自私自利的思想,还包括宏观经济环境、政府对市场的管理、市场自身调节、运作机制和执法管理机构等诸多因素。对超限超载的治理不能仅仅以罚款为手段、以上路执法为途径,而应当根据引起超限超载的各种内部和外部原因,制定治标又治本的综合性策略,采取综合性措施加以规范管理,要根据当地路政管理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改革。治理超限超载是有鉴于此,需要政府、运输业、货主、交警等相关部门配合联动。正确的把握住可持续度、协调度、发展度三者的关系。
作者简介:耿彩霞(1969-),女,河南省沁阳人,汉族,现职称:经济师,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超限超载与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