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枭雄杜月笙 民国系列人物讲座-杜月笙

作者:天才单细胞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播种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先来一首定场诗,然后我们就开始讲了。

首先,发一个小小的关于杜月笙的简介。杜月笙(1888年8月22日-1951年8月16日),名镛,号月笙,原名月生。江苏省川沙厅(今上海市浦东)人,近代中国绿林,上海青帮中最著名的人物,悟字辈,也是20世纪上半叶上海滩上最富有传奇人物之一,卒于香港。

今天,我们讲座的人物,是上海三大亨之一——杜月笙。

为什么说杜月笙会做人呢,我们首先从1937年6月10日的杜氏家祠落成说起。当时杜月笙在浦东高桥原籍“奉主入祠”。许多在当时有名望的人都赠匾额,或派代表专程致贺。其中:

“孝思不匮”——国民党委员长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贺。

“好义家风”——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张学良贺。

“世德扬芬”——军政部部长何应钦贺。

“慎终追远”——实业部部长孔祥熙贺。

“千国栋家”——司法院院长王宠惠贺。

“光前裕后”——警察总监吴铁成贺。

“敦仁尚德”——前北京国民政府大总统徐世昌贺。

“俎豆千秋”——前北京国民政府大总统曹锟贺。

“望出晋昌”——前北京国民政府临时执政段祺瑞贺。

“武威世承”——前北京国民政府将军吴佩孚贺。

“武库遗灵”——国学大师章太炎贺。

“源远流长”——著名书法家、国民党元老于右任贺。

“慎终追远”——西藏活佛班禅额尔德尼贺。

“东方望族”——法国驻沪领事馆领事甘格林贺。

“明望之后“——国防部部长林辉贺。

“明德之后”——日本驻沪日军司令坂西利太郎贺。

当时替他主持筹备工作的都是所谓上海“闻人”和“商界四杰”之流。如总务主任是虞洽卿和黄金荣,剧务主任是张啸林,卫生主任是王晓籁、庞京周,招待主任是袁履登等。可见杜月笙的排场之大。后人曾形容,众庶腾欢,百朋宠锡。

尤其古文泰斗章太炎先生,根据杜月笙儿时听闻杜家是有浙江海宁迁来这一点,详征博引,考校杜氏世系,写了一篇《高桥杜氏祠堂记》,内容如下:

杜之先出帝尧。夏时有刘累,及周封于杜,为杜伯。其子湿叔,违难于周,适晋而为范氏,范氏支子在秦者复为刘,以启汉家。故杜也、范也、刘也,皆同出也。杜氏在汉也,有御史大夫周,始自南阳徙茂陵。自是至唐世为先望。其八皆祖御史大夫。惟在濮阳者祖七国时杜赫,自江以南无闻焉。宋世有祁国公衍实家山阴,江南之杜自是始着也。高桥者,上海浦东之乡也。杜氏宅其地,盖不知几何世?其署郡曰京兆。末孙镛自寒微起为任侠,以讨妖寇,有安集上海功,江南北豪杰皆宗之。始就高桥祠堂祀其父祖以上,同堂异室之制,近世虽至尊犹然。故诸子庶不立别庙,独为一堂,以昭穆叙群主,盖通制然也。凡祠堂为址八亩,其壖地以诗设塾及图五馆,所以流世泽帅后昆也。余处上海,久与镛习识。祠成而镛请之为记。夫祠堂者,上以具岁时之享,下使子孙瞻焉,以捆致其室家者也。杜氏在汉唐,其为卿相在以十数,盛矣。上推至帝尧,又弥盛矣。虽然,自尧之盛,尚不能覆露其子,使袭大宝,其余虽登公辅,赐汤沐之邑,曾微百年,后之人至不能指其先世里居所在,此镛所知也。为子孙者,岂不在于自振拔乎哉?和以处宗族,勤以长地材,福倍汉唐盛世可也。其兄弟不辑其居处,日偷祸倍,矜寡无告可也。抑闻之,古之训言,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绝祀,不可谓不朽。称不朽者,惟立德立功立言,宜追视杜氏之先,立德莫如大司空林,立功莫如当阳侯预,立言莫如岐公佑,其取法非远也。镛既以讨贼有功,其当益崇明德,为后世程法。然后课以道蓻,使其就文质,化为畔谚,以跂于古之立言者。有是三者,而济以和宗族,勤地材,则于守其宗祊也何有。不然,昔之九望,奄然泯没于今者七八矣。虽有丹楹之座,穷九州美味之飨,其足以传嗣者几何?吁,可畏也,乃记之云尔。

其中这句:宋世有祁国公衍实家山阴,江南之杜自是始着也。还有这句:自尧之盛,尚不能覆露其子,使袭大宝,其余虽登公辅,赐汤沐之邑,曾微百年,后之人至不能指其先世里居所在,此镛所知也。为子孙者,岂不在于自振拔乎哉?都是后来其他文人墨客抨击章太炎先生谄媚的依据。至于杜月笙与章太炎先生另有一段是缘,按下不表。以后再说。

当时无限风光的杜月笙,却在29年之前,有着悲惨的童年开始。现在,我们开始慢慢回顾杜月笙先生的成长经历和发迹过程。

杜月笙于清光绪十四年农历七月十五日(1888年8月22日)【盂兰盆节/中元节,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简称盂兰节),民间俗称鬼节、七月半。】后来有算命先生断出他的八字:

戊子

庚申

乙丑

壬午

(源于韦千里的《千 里命稿》),说此人将来必能搅动阴阳两界。就意思说他黑白两道都走得通。P.S.画外音。求断爷解释

杜月笙,严格来说,并不算出生在上海的人。他出生于江苏省川沙厅(现为上海市浦东新区)高桥镇附近【1911年,川沙厅改为川沙县,和南汇县一起均属江苏省。1958年,上海市扩大,南汇县和川沙县均被划归上海市。】所以,即便是民国时期,他的出生地点仍然算是江苏。只是后来他独自一人闯荡十六铺码头开始,在上海地区的活动增多。所以被人多人误认为出生就是上海人。P.S.对比今天,是不能给他上海户口的。考复旦和同济没有政策优惠。

杜月笙父母在他年幼的时候双亡,他三岁的时候,亲生母亲去世。五岁的时候,亲生父亲去世。在他四岁的时候,亲生父亲曾续弦,但是在他八岁的时候,继母改嫁,他便由他的外婆、姑舅照看。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他曾经有一个胞妹,但是由于母亲去世后,家境贫寒,便送给他人抚养。在杜月笙发迹之后,曾公开数度寻找他的妹妹,只可惜除了碰到骗子之外,什么也没有找到。直到他在香港去世,还念念不忘这件事情。

他的继母对他儿时的管教很严格。并且也很注重它的教育,只可惜,杜月笙实际上只读了五个月的私塾,就因为实在交不起学费而被迫辍学。从此以后,他便开始了小混混的生涯。

他在镇上游手好闲,也结交上了不少野孩子,也是在那个时候,他第一次接触到了赌博。也就是他一生中不多的兴趣之一。由于当时他也没有工作,就去他的祖屋,把父母过时之后的破布、烂棉花、餐具、家具等所有东西都拿出去换钱、然后上台继续押宝。

这段时期给他很大的影响,以至后来,他经常对部属和门人说的四句上海话:吃是明功,着是威风,嫖是落空,赌是对冲。

由于他的家底不是很厚,能卖的东西也不是很多,所以,一年之后,他什么都没有了。在高桥镇的人们看来,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瘪三。他曾经提议过,卖掉租屋换钱继续赌。但是被姑舅痛打了一顿。

经过这一次挨打,杜月笙意识到自己在这个镇上面没有了什么发展,所以,他打算去上海闯荡一翻。临别的时候,他去找了外婆。外婆帮他讨要到了一封推荐函,去十六铺的一家水果店当学徒。当时1902年,杜月笙不满十五岁。外婆亲自送他离开,到了老人家一直送到八字桥。实在走不动了。临别之际,祖孙二人痛苦,杜月笙对外婆说到:“外婆,高桥家乡人人开不起我,我将来回来,一定要一身光鲜,一家风光!我要起家业,开祠堂,不然,我发誓永远不踏上这块血地”。

这句话,在1937年,杜月笙也兑现了。

从杜月笙踏进上海的那一刻开始,他的人生就发出了很大的转变。别人津津乐道的就是杜月笙的绰号:水果月生和莱阳梨(注:是水果月生,那个时候他还没有改名。)

他在水果铺前前后后累计干了两年多,练出了一个削水果的好手艺。【易安此处问“他的名字是投靠黄金荣后改的吧”,答曰:他的名字是章太炎先生帮她改的,后由国学大师章太炎建议,改名镛,号月笙(典出《周礼太司乐疏》:西方之乐为镛,东方之乐为笙。)

他之所以有着两个绰号,就因为他打皮的功夫很好,他削出的果皮不断,并且有些烂的莱阳梨,经他一削皮,就变得晶莹剔透,十分好看。看过上海滩的人都知道。丁力有一个绰号叫做水果阿力。上海滩的丁力的事情,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于杜月笙的事迹。

除了在水果店打工练就了一份好手艺外,杜月笙还做了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继续赌钱,继续结交混混。所以他在第一家水果店,也就是推荐上面的那家,没做时间太长。第二件事情,就是加入了青帮

说道青帮,又是一段历史。化繁为简,我们三言两句简单介绍一下。反对满清的帮会,有青帮、洪门、白莲教三大主力”。青帮创立的背景是,清雍正年间,因清朝立国之初屡屡征战与阿哥们的皇位争夺,待传位雍正皇朝时国库便已空虚,南北贫富差距日增,雍正皇帝将问题综整入理,并召来众国策大臣相商对应之道。雍正以农务为先,大兴农务以降,为畅通粮运之道,避免旱路行走不易之弊,于是大出皇榜,由钦差田文镜招民兴办水路粮运。清帮信仰罗教,罗教源于禅学,故实行禅宗制度,所以与洪门中互称兄弟不同,清帮组织是拜师入帮,会众以师徒相称,崇尚“师徒如父子”。清帮组织比洪门更严密,规矩更复杂,于是也更加秘密。因此有言道:“清帮一条线,洪门一大片”。

而当初辛亥革命的时候,武昌起义的新军,大多数都是青帮和洪门的人。台湾学者有评价说,国民党依靠黑社会起家。事实也是如此。蒋中正也是青帮中,二十三代悟字辈的。杜月笙也是悟字辈的。也可以说,杜月笙的发迹史,就是从青帮开始的。(注:青帮排序:前二十四代 清静道德,文成佛法,仁伦智慧,本来自性,元明兴礼,大通悟觉(学)。后二十四代 万象依皈,戒律传宝,化渡心回,普门开放,光照乾坤,代发修行。续二十四代 绪结诚计,昆芮克勤,宣华转枕,庆兆拔魁,宜燕应存,挽相同流。)

杜月笙当时拜陈世昌为师,陈世昌是通字辈的,杜月笙就是悟通字辈的。后来陈世昌并没有多少出息,很多人都说杜月笙不应该拜他为师。其实当时看来,二十岁的杜月笙也并不觉得当时的陈世昌多么差。原因是陈世昌当时在小东门经营两档生意,一个是赌博,套签字,一个嫖娼。他也号称“套签字福生”。当时的杜月笙寄情樗蒲,迷恋花丛,并且也想在阴阳缔结找一个稳妥的靠山,而当时陈世昌是比较恰当的人选。后来,能到黄公馆当差,也是因为青帮中的另一位师叔介绍的。所以,加入青帮便是杜月笙发迹的开始。

杜月笙自己也把加入青帮笑称为“从泥鳅到跳龙门”。加入青帮之后,对于杜月生来说,头一桩好处就是朋友多。所以,在这里插一句杜月笙的经典一句话——钱财用的完,交情吃不光。所以别人存钱,我存交情。存钱再多不过金山银海,交情用起来好比天地难量!

杜月笙加入青帮之后,仍然继续做三件事情,第一,赌钱。第二,做水果生意。第三,嫖。【此处孙武问道“这是不是杜月奎 比其他两个大亨 更出名的原因,还是后面他比他们都更牛?”,答曰:我个人总结的,杜月笙之所以成功的原因,就是会做人。到后面有一个案例,我现在说一下,就是跟宋子文的关系。他之前借了宋子文一百万法币,宋子文还给他一百万公债。然后他找了几个门生,在宋子文一天下班的时候,持枪出现在宋子文和他的警卫,秘书面前。把警卫和秘书全部打死了,没有打宋子文一枪,宋子文第二天就去了杜月笙的公馆,亲自还了一百万的法币。这恰恰说明了,杜月笙心狠手辣,但是做事非常有分寸。】

杜月笙在这之后不久,得了一场大病,险些送命。这件事情出现了两个人物——王国生,袁珊宝。这两个人物在后面的故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生病的事情,我们简单提及一下。主要是这两个NPC实在这个时候出场的。杜月笙得的是寒热病,后来是吃癞蛤蟆产的蝌蚪好的。

如果杜月笙之后这么昏天黑地,狂嫖滥赌下去,可能上海滩的三大亨就变成双雄了。此时,有一个叫黄振亿的人,绰号“饭桶阿三”——听这个名字就知道这个人的凑行了。但就是这个阿三,成为了杜月笙进入黄公馆的推荐人。P.S.阿三也是通字辈的。属于杜月笙的师叔

进了黄公馆听差,对于杜月生的人生来说,不得不算是二级跳。一级跳是加入青帮。当时杜月笙向黄金荣介绍自己的时候,不同于其他的门人唯唯诺诺。他是声清气朗的说道:小姓杜,土木杜,名月生,月亮的月,学生子的生【注:月生其实是杜月笙的乳名,他的父亲在他出生的时候,是月圆之夜(废话,鬼节么),所以取名月生。】

就是这个介绍,给了黄金荣非常深刻的印象。P.S.老细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啊。后来,上海滩闻名的“黄老板左右的八个生”,都是威震一时的大人物。包括金廷荪,顾掌生,徐福生,吴榕生,马祥生、杜月笙等。P.S.这里就不给大家展开了,否则肯定说不完。后面这些人物还会提及

其实杜月笙在黄公馆混得开,不仅是因为黄老板赏识。更是因为黄老板的太太,桂生姐赏识。当时黄金荣不仅仅是华总探长,更是跟赌跟土有关。这后面就会提及到一个公司,叫做三鑫公司。当时的杜月笙,加入了小八股党贩毒抢土,这是抢土中,表现显著。被黄老板赏识。又被拨去赌台吃俸禄。(也就是保护费啊之类的)这些事情杜月笙做的很多。就不一一详细表述了。

到后来,也就是有了垄断上海滩法租界烟片贸易的三鑫公司。三鑫公司,又称三星公司,为旧上海的一家鸦片运输保险公司,由黄金荣、杜月笙等人创办。其鼎盛时期利润占当时政府收入的1/3。

外界说三鑫公司是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三人合开的,有误。因为金廷荪当时排序是排在张啸林前面。P.S.领导排序很重要,不能搞错。

公司位于法租界公馆马路维祥里。其主要业务是为国内外进出上海的鸦片商提供保护,同时收取鸦片价值的10%作为保险费。另一项业务是对法租界中的鸦片贸易进行垄断。此后,还向法租界内各烟馆收取“烟枪捐”,以保证其正常营业。P.S.最后,1930年代初因内部纷争等原因解体。三个和尚没水喝啊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杜月笙在公司成立初期,稍微有一点钱的时候,便开始挥金如土的用钱,并非贪污,而是接济穷人。杜月笙从1918公司成立开始,每年夏天便大量购买痧药水和行军散。亲自或者派人去浦东高桥故居挨户散发,防止瘟疫。冬天的时候,他购买棉衣,发给故乡的贫民。并斥资七千银元,重建高桥沙港的观音堂,并且建了23座石桥。

杜月笙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也不懂得MBA。他经营公司的方式,就是一个“诚”。持此诚实,以答谴疚,这个是他当时的写照。他只是单纯的想着有饭大家吃,所以,无论公司内外,对他都很少有偏见。

但是,同行业的竞争者太多,尤其在民国八年,1919年,申报上登得万国禁烟会议,要在1.17于上海举行。在三鑫公司,这个以鸦片,烟土为生存的公司。成立之初便遭到了宏观环境的影响,其他公司也虎视眈眈要分一杯烟土的羹,不断骚扰三鑫公司的运输队伍,黑吃黑。在内外都具有不利因素的情况下,杜月笙是怎样驾驭企业,突出重围的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二讲

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定场诗

好吧,由于资料不全。我就讲一讲杜月笙的轶事之一。就是关于他跟孟小冬的事情。

众所周知,杜月笙先生总共明媒正娶5房太太。大太太名沈月英,苏州人,没有生育。杜维潘是她领养一个儿子。虽是养子,但此子进门后,杜月笙事事顺利,所以爱得胜过己出。后大太太因与表哥通奸被杜幽禁十年。

二太太陈帼英,上海人。原来是舞女,后结识杜月笙并下嫁给他。共生育三个儿子,即维桓,维翰,维宁。

三太太孙佩豪,苏州人,筱桂荪外甥女,十六岁嫁给杜月笙。生育两个儿子,即维屏、维亲。杜维屏就是后来被蒋经国太子以投机倒把罪关进监狱6个月的

四太太姚玉兰,北京人,著名京剧演员。为什么她著名呢?因为是京剧老生演员筱兰英与梆子青衣姚长海(艺名一斗金)的长女。筱兰英是著名京剧丑角“七盏灯”,姚玉兰和孟小冬是孩提时的玩伴,长大后的闺中密友,关系非比一般,后来在民国67年庆祝第六任总统、副总统就职国剧联合大公演中。姚玉兰还参演了《精忠报国》、《四郎探母》、《三进士》、《四郎探母》等传统曲目。她的妹妹姚玉英也是京剧的名角,只是20岁的时候病逝。姚玉兰生育二子和二女,即维善、维嵩和美如、美霞。

五太太孟小冬,北京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她与姚玉兰曾结为金兰,也是姚玉兰的师姐,她下嫁杜月笙,跟姚玉兰也有很大的关系。孟小冬先前曾经与京剧大师梅兰芳的一段爱情为世人赞叹。后下嫁杜月笙,生了杜美娟。孟小冬是余派的优秀传人之一,是京剧著名老生余叔岩的弟子,

所以综上所述,杜月笙共有5位太太,8位儿女。

历史上,孟小冬是唯一的杜月笙明媒正娶,登报请客的夫人,也就是续弦。孟小冬和杜月笙俩人正式结婚的时候,杜月笙都六十多了。是杜月笙晚年,身患重病的情况下,为了给孟小冬一个名誉和依靠,挣扎着和孟结婚的。

下面,我们就重点八卦一下,孟小冬与杜月笙的相识,相知,相依,相爱.

1937年5月1日,位于上海市中心的黄金大戏院举行开幕典礼。(注:此时孟小冬已经离婚了,之前与梅兰芳先生的事情,在此处不再赘述。)

杜月笙揭幕并致开幕词。开幕行剪彩礼的是3位年轻貌美的女士:孟小冬、陆素娟、章遏云。孟小冬这次到上海剪彩,是受她结拜金兰的姐姐、杜月笙的四姨太姚玉兰的邀请。

姚玉兰,前面介绍过了,是北京人。而之前杜月笙三个太太都是上海江浙的人。所以,姚虽已嫁给杜月笙,因遭前面的二、三太太反对,尚未搬进杜公馆。姚玉兰也早知道杜月笙对孟有意,又念孟小冬已届而立之年,还无家可依。所以剪彩之后就把孟小冬留在身边,明是陪她,实则从中撮合,帮自己壮些声势。经历了剪彩的事情,有加上姚玉兰的游说,再加上在离婚事件上面杜月笙的帮忙,孟小冬在不久之后,成了杜月笙的情人。

后来小日本全面侵华,上海轮沦陷。杜月笙一家逃亡香港,而孟小冬先去了北平,后又去了香港,而后又返回了北平。

1938年10月,孟小冬在北平正式拜余叔岩为师。入门以后,孟小冬悉心侍奉师父。1943年余叔岩去世,孟小冬心灰意冷,以“为师心丧三年”为由,谢绝歌场,隐居不出。

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孟小冬与程砚秋合作,通过广播电台向全国播唱《武家坡》以示庆祝。1945年杜月笙回到了阔别已久的上海,这时姚玉兰和几个子女还都留在重庆,

杜月笙想起北平的孟小冬,他让人写信,把孟小冬从北平请到了上海。但此时孟小冬,年已快四十,由于常年嗜食鸦片,经常生病。从此,杜月笙和孟小冬半公开地过起了同居生活。

1947年8月30日,是杜月笙60岁生日,当时,恰好两广、四川、苏北等地发生水灾。杜月笙决定来个祝寿赈灾义演。将演出收入全部用于救灾,而义演的一切费用由自己承担。

此次赈灾义演,同时也请来了梅兰芳,当然也有孟小冬。杜月笙把他俩的戏码岔开,10天戏中,两人分演大轴,梅8天,孟2天,并不见面。

这样梅孟非但台上未遇,台下也未曾见过。就连最后一天杜月笙亲自参加的全体合影,因有梅在场,孟也推托疲劳而辞谢了。孟小冬在义演结束的第二天,她重新返回北平。除了保留了一件这次演出程婴穿的褶子,其他带来的所有行头,全部送了人。这表明孟小冬今后不再打算登台了。

直到1948年,孟小冬都一直在北平,杜月笙托门徒专门为她买了一处大宅。1948年,她接到姚玉兰的来信,希望她到上海暂居。孟小冬到上海后,便就和杜、姚住在一起。自此,孟小冬安心地留了下来,平日里悉心照料杜月笙的病体,不离左右。算成为杜家一员了

1949年4月,上海即将解放,孟小冬随杜月笙家人乘坐的荷兰“宝树云”号客轮匆匆驶离上海。1950年广州解放后,杜月笙对定居香港产生了不安全感,就决定移居欧洲。

杜月笙要侍从办护照时,按人头计算到孟小冬时,她说:“我跟了去,算什么呀?”(其实,孟小冬的原话版本有很多。刚刚说的是版本一。“我跟着去,算丫头呢还是算女朋友呀?”是版本二。至于哪个版本是原版,我也不确定,因为我没在场。但是都表达出的意思是,我没啥名分)

一句话提醒了杜月笙,当天晚上,这位63岁的新郎就与42岁的孟小冬举行了婚礼。结婚的晚上,63岁的新郎杜月笙穿起了长袍马褂,头戴礼帽,坐在手推轮椅上被推到客厅,42岁的新娘孟小冬着一件崭新的滚边旗袍依偎而立。杜月笙还将在港的儿子媳妇和女儿女婿全部叫来,命他们给孟小冬行跪拜礼。孟小冬送了儿子、女婿一人一套西服衣料,女儿、儿媳则每人一块手表。1951年,64岁的杜月笙去世。孟小冬后来移居台北,1977年5月26日,于台北逝世,享年70岁。

有人说,杜月笙临死前只有孟小冬陪他。其实是并不准确。当时在场的还有陆京士和洪兰友。洪兰友是蒋介石派的到场人,也就是有了后面炮制的,所谓的政治遗嘱。

易安问:杜月笙生前那么多财产,为什么去了香港就怎么没钱了。答曰,

他销毁所有别人的借据。他生前借给他人的钱财无数,据在场的后人回忆,当时杜月笙命令烧毁的欠条中,有一张是XX欠 500 根金条的。这个还不是欠条中最大的。所以,杜月笙由于去了香港之后,没有什么营生,一方面坐吃山空,另一方面外债不曾、也很难追讨。所以他临终前,仅有10万港币现金可共支付。

第三讲

定场诗:大将生来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风吹鼍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先生解战袍。

说完这段定场诗,我们就开始今天的讲座。上次关于杜月笙的讲座,我们讲了两项内容。第一个是讲他从小时候,到成立三鑫公司。第二个,是他跟孟小冬的故事。今天,我们来讲一下他在人生中的一场大戏,四一二政变中的杜月笙。

首先,我们简单的回顾一下四一二政变。四·一二事件,中国国民党叫做清党,中国共产党叫做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根据大陆官方历史教科书,把四一二事件定性为1927年4月12日中国国民党的部分势力在蒋介石的率领之下于上海对中国共产党的清洗、屠杀事件。

其实要想真正的了解四一二事件的爆发,还需要知晓三个背景事件,我们这里简单的提及一下。

第一个就是著名的中山舰事件。中山舰事件的具体内容,我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无论是通过官方的教科书,还是一些其他的文献。那么过程也不说,中山舰的核心其实是汪精卫和蒋介石的内斗。说这个,可能不是所有人都认同。明明是涉及到清党的事情,为什么仅仅是内斗呢?因为在孙中山逝世之后,汪精卫为名义上的政治领袖。蒋介石掌握军权,汪精卫想在政治上真正的压过蒋介石,就需要一个第三方力量的支持。也就是苏联顾问鲍罗廷领导下的共产党。当时的党是共产国际远东的支部,听从于共产国际的指挥。那么中山舰事件导致的结果,就是鲍罗廷和共产党与蒋介石的隔阂加深,也就更倾向于汪精卫。

第二个背景事件,是苏共的内斗。也就是托洛茨基与斯大林之间的斗争。斯大林认为国民党在中国可以打败西方帝国主义并完成革命。而托洛茨基则想让共产党继续正统的无产阶级革命并且反对国民党。这也直接导致了国共隔阂的加深。P.S.没办法,我们要服从上级党组的命令。

第三个就是整理党务案。主要内容是: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在国民党中央、省、特别市党部中担任执行委员,其数额不得超过各该党部委员数额的三分之一; 共产党员不得担任国民党中央各部部长;

民国枭雄杜月笙 民国系列人物讲座-杜月笙

国民党员不得加入共产党; 共产党须将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名单交国民党中央主席保存; 共产党对参加国民党的共产党员的指示,须事先提交国共两党联席会议通过方能下达。

这三个事件,算是四一二事件发生的大背景。其实四一二事件的本质,就是核心权力的斗争。多方势力围绕权力进行博弈。

随着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到后来11月北伐军控制长江流域。国共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直到1927年3月。3月24日,北伐军中路军攻下南京。入南京时,北伐军和当地外侨冲突。英美军舰以江右军的军队抢劫领事馆为理由炮击南京,遂形国际冲突,是为“南京事件”。蔡元培、李烈钧等国民党元老举发“共党破坏革命,危害国本之逆谋”。3月28日,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吴敬恒、蔡元培、张人杰、李煜瀛在上海提出护党救国案,议订立“清党原则”及组“清党委员会”,进行反共清党准备工作。至此,开始准备了清党。而此时,我们的主角杜月笙先生,也要出场了。(当然,我们还有今天的男二号,汪寿华)

汪寿华跟杜月笙一样,也是青帮成员,之前,我们说过,国民党是依靠帮派起家的。其实当时的上海社会,成分非常复杂。代表黑社会势力的各种帮会渗入上海社会各界,组织庞杂,人数众多。青帮是上海势力最大、影响最广的帮会,青帮首领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形成了一个独立于政府的地下社会秩序网。他们操纵着上海工人、商贩、无业游民等社会底层的生计,控制着上海大多数的工厂。工厂里的工头和监工大多数都是青帮中人,他们掌握着对工人的招聘和解雇、监督和管理等权力,不加入青帮几乎不可能在工厂找到工作,还会在工厂受到排挤和欺负。因此,工人不得不投靠帮会,把帮会作为求职谋生的靠山。所以,无论是工人纠察队,或者中华共进会,成员大多都是青帮成员。当时汪寿华是  上海临时市政府委员和总工会委员长。 汪是青帮通字辈成员,比杜月笙大了一辈 。

这里有一件事情需要澄清的就是,坊间说汪寿华与杜月笙交情甚好,其实并非如此,汪寿华之前是通过杜月笙的第一门客万墨林向杜月笙送礼,沟通的。尽管他是杜月笙的师叔,但是他和杜月笙真正的面对面交谈就是他魂断枫林桥的时候。所以,交情甚好,真的说不上。

之前在1927年,汪寿华参加了三次上海工人武装起义。他同样也是五卅运动的领导者之一。后来,因为涉嫌杀害汪寿华,这也是杜月笙没有选择留在大陆的原因之一。(注:其实不是涉嫌了,大家都知道是他做的,并且还连声关照:“不要做在家里。)

当时上海工人武装起义之后,建立了工人纠察队。并且当时国民政府是在武汉,听从汪精卫的领导。蒋介石尽管是北伐军总司令,但是无权干涉行政。当时汪精卫还继续奉行联俄容共的政策,得到了左派、苏联和共产党的支持。而蒋介石为了进一步谋取权力,便依靠西山派以及右派进行对抗。清党,便是削弱汪精卫势力的最佳时机。

当然,蒋介石不会亲自动手,之前说过,他也是青帮成员。所以,依靠青帮的关系,黄金荣、张啸林、杜月笙、虞洽卿、王晓籁等五人便建立了中华共进会,对抗共产党领导工人纠察队

因为两个组织的成员构成基本一致,大多都是青帮成员,或者工人阶级。这也就为了后来26军以工人内讧为名,收缴工人武器,解除工人武装提供了借口。注:当时两个组织的武器都被收缴了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在蒋介石4月11日发出“已克复的各省一致实行清党”的密令之后。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便开始执行做掉汪寿华的命令。正如当时所说,是由万墨林亲自向汪寿华送请帖,约汪寿华去杜公馆商议重要的事情。

为什么是派万墨林去?正是我们刚才所讲,汪寿华之前是通过万墨林向杜月笙联系的。所以万墨林去找汪寿华,不容易引起汪寿华的怀疑。

汪寿华死后,应该说,就在汪寿华被四大金刚裹挟到枫林桥的时候。四月十一日深夜,上海滩发生了意见大事——六大亨通谱结义。

哪六个人呢?老大黄金荣、老二张啸林、老三王柏龄、老四杨虎、老五杜月笙、老六陈群。这五个人和杜月笙的一生,都有莫大的关联。

黄金荣、张啸林、杜月笙,都是赤手空拳打天下,以烟、毒起家。杨虎、与王柏龄也是与杜月笙结交甚早,陈群则是杜月笙以私人友谊为出发点。这六位大亨,在后来也是叱咤民国的几个人物,关于她们的事情,我们后面再表。

四一二政变,或者四一二事件,真正的赢家不是蒋介石。真正的输家也不是汪精卫、苏联和共产党。真正的赢家,反倒是杜月笙

为什么这么说呢?四一二事件之后,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了国民政府,和亲共的武汉汪精卫政权对立,是为“宁汉分裂”。5月21日,湖南的汪精卫政权下属的一些反共军队发动马日事变。6月5日第三国际代表罗易转发电报给汪精卫,要求其增加共产党对武汉政权的掌控,并处分反革命派,扩大农工武装运动。7月,国民党左派领袖汪精卫再度知悉斯大林指示苏联顾问鲍罗廷欲分化国民政府以助中国共产党武力夺取武汉政府权力之策略后宣布“和平分共”,遂决定取缔共产党言论,又通过“取缔共产议案”,罢黜鲍罗廷及其他苏联顾问。8月1日共产党以“南昌起义”进行全面摊牌。武汉国民党右派在8月开始清党,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合作全面破裂。所以,四一二标志国共彻底破裂的开始。

蒋介石通过此事成为了被国民党内右派的多数派支持,成了最高领袖,国民党左派遭到排斥或者镇压。尤其汪精卫的政治地位被他打压下去,到后来迫不得已投靠日本人,想利用日本的力量打败蒋介石,谋取最高权力。蒋介石开始了在中国数十年的统治。但是四·一二事件对国民党的组织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清党前,国民党普通党员人数(不含军政和海外党员)约65万,其中有国民党员身份的共产党员不超过5万。清党一年后的1928年3月,国民党员人数为22万。1929年12月回升到27万,其中绝大多数党员还是是军队或高级党政机关的人员。这意味着清党行动清掉了国民党全部党员的一半多,国民党党务系统大换血。北伐前后各省建立的县、乡国民党基层组织,清党后基本瓦解,恢复得十分缓慢。到1933年,全国仅有17%的县建立有县党部,浙江省建立县党部的县份为69%。只能在城市的上层可以看到党组织,农村中是很难找到党的势力的微弱影响;不但在农民中很难找到国民党党员,并且在一切农民运动负责人员中,在地方自治工作人员中,在农村文化教育负责人员中,以及农村经济建设负责人员中,都不容易看到国民党党员的踪迹。这也间接的为了共产党组织可以在农村快速的发展提供了客观环境

四·一二事件让共产党的发展短时间内严重受挫。四·一二事件之后,共产党内坚持和国民党妥协的早期领导人陈独秀等人被认为右倾投降主义被撤职。(注:陈独秀也只是服从共产国际的命令而已。)但是中国共产党从此走向武装革命夺取中国政权的道路,共产党联合极少数国民党左派在南昌发动南昌起义,开始了组建共产党军队,开展武装革命,直到夺取中国的政权。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有了自己的独立武装,独立的革命路线。所以,四一二对于国共两党,或者汪精卫、蒋介石来说,都不是赢家。

赢家反倒是杜月笙,正因为他与黄金荣、张啸林鼎立协助蒋介石掌权,之后的事业顺利颇为发展。中国抗日战争结束后一度持此功谋求上海市长,但是最终由于其他原因未能如愿。不得不说,因为杜月笙在四一二事件中,站对了位置,从而帮助他的事业又上一层新台阶。但是,同样因为他担心自己在四一二事件扮演的角色,在1949年便选择离开大陆去了香港。

但是从四一二事件之后,国民政府开始了黄金十年

第四讲

曲木为直终必弯,养狼当犬看家难。墨染鸬鹚黑不久,粉刷乌鸦白不鲜。蜜饯黄莲终需苦,强摘瓜果不能甜。好事总得善人做,哪有凡人做神仙。【定场诗】

之前前三场讲座,主要讲了杜月笙的成长以及到后面去香港的生活。中间呢,差着黄金十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三个时期的事情。

当时,我们首先从杜氏祠堂说起,阐述了杜月笙的成长过程,从小混混、到水果月生、加入青帮、入门黄公馆、成立三鑫公司、协助蒋介石清党。可以说,杜月笙是一步一个坎慢慢爬上来的。

那么,今天要讲的,是杜月笙人生中的最高点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从民族大义出发,他站在了道德的高点上。

民国历史中,抗战这个词基本上占据了狭义民国史一半的时间。教科书上的抗日战争,也是狭义的8年抗战其实广义的抗战,要从1931.9.18开始,到1945年日本投降,历经14年。由于范围太大,内容太多,我们今天剪段截说。主要围绕12.8、8.13以及上海沦陷后这三个部分,讲一讲杜月笙

我们首先从一二八事件开始讲起。一二八事变,又称第一次上海事变,“一·二八”淞沪抗战。是指1932年于中国上海发生,是日本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为了支援配合其对中国东北的侵略而自导自演引发的冲突,时间长达一个多月。这个具体的内容,教科书上面有非常详细的记载。核心就是十九路军闸北抗战

那么一二八事变发生的原因,主流学着认为是转移9.18事变的国际影响。并且,最终结局,日本也达到这个目的,国际目光聚焦上海,而淡化了东三省沦陷的事情

那么杜月笙在这场战争中做了哪些事情呢?

一是成立上海市抗敌后援会。因为上海抗日救国会是在九一八事件之后,杜月笙发起的禁止日货运动的核心组织。其中最著名的事件就是于松乔血溅抗救会,把“合昌祥”绸布庄的两大箱日本棉布充公。这两大箱日本棉布的物主,就是上海市纱布同业工会理事长,合昌祥的大老板,陈松源。

到后来,一二八事件爆发后,上海市抗敌后援会便在抗日救国会的基础上成立,《申报》主人史量才为会长,杜月笙与上海市商会会长王晓籁为副会长,发动上海各报、各电台全面报道十九路军抗战的事情。(相当于现在的现场直播)并且在与上海市总工会的合作下,联合成立了战地服务团。当时成立的战地服务团为两个团,一个事朱学范,杜月笙的学生,另一个是周学湘。这次杜月笙成立抗敌后援会,组织战地服务团,是他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走向政治舞台,为全国人民所知晓。也是为日后抗战军民合作,后方支援前方开创了先河和范例。尤其是五年之后的八一三事件。

中国和日本在英、美、法、意各国调停之下于3月24日在上海谈判。5月5日签署《淞沪停战协定》。此外,中华民国海军在整场战争一枪未开,面对友军要求增援完全无动于衷,因此在整场战争中没有受到日军攻击也没有损失。这种诡异的状况遭舆论指责,而后监察院介入调查,是为民22年海军弹劾案。

国共两党的教科书中,都是在此八一三事件的章节对杜月笙表示肯定的。因为,他也真正的做到了一个中国人要做的事情

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这里是淞沪会战,上面是淞沪抗战)因为淞沪会战的双方兵力较多,时间较长,这个,在教科书中同样也有更详细的记载。

我们也不多说了,只是一言两语带过一下。爆发于1937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战役,这是中日双方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其中日本在战争期间发起了日本全国性的“消费节约运动”。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这期间最著名的事件,就是八百壮士守卫四行仓库,我们再此也不再赘述。主要讲一讲杜月笙在这场战役中做了哪些事情

1937年8月13日,日寇全面进攻上海,上海守军奋起抗战。杜月笙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副会长名义,联合各团体组织上海市救护委员会。并同时成立救护队10队、急救队13队、临时救护医院24所,征集救护汽车98辆。并特约公、私医院16所收容受伤军民。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这个其实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单位。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于1904年3月10日的上海租界,当时名为“万国红十字会上海支会”。在这期间在东北发生了日俄战争。中国红十字会缔造者是出生于茶商世家的商界和政界领袖沈敦和。沈敦和用红十字会的中立性作为盾牌,带人进入日俄交战地区救护被困在里面的中国平民百姓。当时沈敦和创建的红十字组织是由中国富人和生活在中国的著名西方人构成。这个新的红十字会在政府官员、中国精英分子、西方医务工作者支持下,在中国东北救援了超过25万人。1906年清朝政府签署日内瓦公约,中国正式成为日内瓦公约成员国,1907年清政府将“万国红十字会上海支会”改为“大清红十字会”,由吕海寰、盛宣怀担任第一、二任会长。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又改名“中国红十字会”,但迟至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国红十字会”才加入现在的“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成为第23个红十字会,并于1919年7月8日加入红十字联合会。1933年,当日本侵入山海关时,国民政府批准颁布《中华民国红十字会管理条例施行细则》,将“中国红十字会”更名为“中华民国红十字会”,中华民国红十字会现在台湾。在具体的,大家可以去红十字会官方网站上去查询。

据统计,杜月笙所领导的救护输送医疗工作,共救护了抗日受伤军民44398人。此后杜月笙又筹划在松江、昆山、苏州、无锡、杭州、南京等地设立重伤医院,每年医院少则收治伤员二三百人多则达三四千人。南京沦陷之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及各地工作人员大多撤退到汉口。杜月笙亲自乘飞机到汉口,与政府有关部门统一商定救护方针,在汉口成立临时救护委员会,设置医疗队37队,后因需要逐渐增加至178队,共有工作人员近3000人。据统计,至抗战结束,红十字会所救护的军民总数已达260万人。这一可观的成绩,与,杜月笙在其中的领导作用不容忽视。救护工作所需的物资、车辆,许多都出于杜的号召,甚至他自己的毁家纾难。同时,他号召他所能影响的团体、包括他的帮会组织、恒社等捐助抗战。

还有除了救死扶伤之外,在抗战初期,他还与军统的头目戴笠合作,创办了“苏浙行动委员会别动队”参加抗战。两人商定在上海建立一支1万人的武装游击部队,以青帮、洪门和工会为基础,配合正规军作战,并负责肃谍防奸等工作。杜月笙自己出钱捐赠了5000支快慢机手枪(就是我们在电视剧中常见的那个匣子炮),又利用自己的影响,动员了帮会成员、工人、学生、店员、失业青年入伍。

由于苏浙行动委员会别动队成立时间仅仅为一个月,缺乏训练,在上海南市和苏州河两岸配合正规军与日寇作战。虽然作战力差,但大多成员异常英勇顽强,为中华民族抗战作出了牺牲。据事后统计,别动队战死兵共1 500人以上。受伤500余人。其中,那些为国捐躯的青年,其中很多人是他的门生、徒弟。

在抗战中,他坚持在上海,包括参加抗敌后援会工作,直至11月上海沦陷,他才秘密撤退。1938年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理事室迁移香港,杜月笙亲自主持工作,并设立总办事处,以接受海外捐助的物资,并同时筹措救护事业的经费。国民党政府还设有中央赈济委员会,在“八·一三”抗战后,蒋介石安排杜月笙为该会常委,负责粤、桂、闽三省称第九救济区工作。香港沦陷后,杜月笙撤退重庆,主持红十字会会务工作,办理前方救护、后方空袭救护、医疗等工作。1942年,杜月笙筹建了重庆医院,当时有床位300张,各科设备齐全,是当时最先进的战时后方医院。

在抗战中,杜月笙除了负责救护工作外,还与戴笠合作布置向沦陷区搜集情报及锄奸策反工作。最著名的就是暗杀张啸林(需要后面解释)和策反高宗武、陶希圣。

首先讲一讲策反高宗武、陶希圣。当时国民党上海市地下党部的大部分委员在汪精卫的引诱拉拢下投逆,参加所谓“和平运动”。蒋介石令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吴开先在1939年8月潜入上海,重建国民党在上海的地下组织。1939年11月杜月笙从留沪门徒徐采丞处获悉高、陶有反正意向后,急忙向蒋介石汇报。1940年1月高、陶二人在杜月笙的周密安排下秘密离沪赴港。不久陶希圣滞留在上海的3个孩子亦经杜月笙、万墨林的筹划抵达香港。1月21日高、陶揭露的“日汪密约”由中央社公开曝光,此举沉重打击了汪精卫集团。可见,杜月笙利用他在上海的人脉资源,完成了官方集团不能完成的事情。

此外,原中国通商银行负责人傅筱庵于1938年10月出任日伪上海市市长。1940年10月杜月笙策动傅筱庵的厨师朱升源杀死傅筱庵。“新亚和平促进会”负责人张啸林卖国资敌,被军统联络的私人保镖林怀布击毙。林怀布是杜月笙的徒弟,至于是否是杜月笙直接授意的,当时杜月笙并没有直接说明。只是到了抗战结束的时候,他才对陆京士说“这一定是陈默他们交给林怀布的,由我的徒弟杀了我的老把兄,论江湖义气,我实在站不住道理!”

最后,杜月笙其实还客串了蒋、日、伪、帮之间的传话角色。1940年12月上海统一委员会总交通万墨林被76号汪伪特务机关诱捕以及1942年3月上海统一委员会书记长吴开先被日军逮捕后,杜月笙均尽全力打通关节进行营救。吴开先后来向蒋介石承认,杜月笙为了营救他“个人耗费三百万元以上”。日本人为了利用杜月笙,试图通过杜引诱蒋介石集团和谈,故意对杜月笙网开一面。万墨林和吴开先两人最后都是日本军方同意释放的。

1943年杜月笙筹设通济公司,计划从上海等沦陷区运去棉纱,再从国统区运进日军所需要的战略物资,派驻沪代表徐采丞就此与日本交涉时也没有遇到大多的麻烦。杜月笙此举是经与戴笠商议,得到蒋介石认可的。当时的历史背景是遭受日伪经济封锁的大后方物资奇缺,物价昂贵,民不聊生,饷用匮乏。蒋介石指定戴笠设法“切实办理”,缓解后方压力。但是,杜月笙受命组建通济公司在缓解大后方物资匮乏的同时也给日本侵略者解决了一些经济问题,故人们斥责杜月笙借机大发国难财。

补充一下,当时一二八事变结束之后,蔡廷锴曾说:“35天血战,十九路军永远不会忘记一个人,这就是杜月笙先生。”还有,就是教科书上没有提到过的。杜月笙应潘汉年的要求,从国外进口了1000套防毒面具,专门送给八路军使用。

综上所述,在中华民族存亡继绝的严重关头,杜月笙以民族大义为重,奋起从事抗日救亡运动是难能可贵的。

第五讲

兔走鸟飞疾若驰,百年世事总依稀。累朝富贵三更梦,历代君王一局棋。禹定九州汤受业,秦吞六国汉登基。百年光景无多日,昼夜追欢还是迟。

今天是民国系列讲座杜月笙篇的最后一场。其实他人生中最后一场大戏,与小太子斗法。 斗法的背景 ,就是跟著名的金圆券改革有关 。

发行金圆券的目的是取代原来流通的法币。 1948年,国民党为支付与共产党作战的军费,法币的发行量更加大增,由抗战胜利时的5兆569亿元快速上升至1948年8月的604兆元,三年间增加超过一千倍。 也就是现在热门的词语通货膨胀 ,学习经济学的童鞋们可以算一下每月的CPI是多少 。当时通货膨胀的程度呢,可以用“造纸厂以低面额的法币作为造纸的原料获利”这个情况来形容 。也就是今天的一块钱还没有等面积大小的纸贵呢

宋子文为行政院长时,试图以金融政策稳定法币,抛售库存黄金购回法币。但因为法币发行量仍在增加而没有成果。 1948年5月行宪选举后,由翁文灏出任行政院长,王云五被任为财政部长,开始筹划货币改革。同时,原财政部长、现任中央银行总裁的俞鸿钧负责拟定关于币值改革的方案。 1948年8月19日,根据行宪国大通过的《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赋予总统的紧急处分的特权,由蒋介石以总统名义发布“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作出全国广播,并公布“金圆券发行法” 。主要内容:

1、金圆券发行采用十足准备,其中必须有40%为黄金、白银及外汇,其余以有价证券及政府指定的国有事业资产充当。每元法定含金0.22217厘米(厘米即克),由中央银行发行,发行总额定为20亿元

2、金圆券一元折法币300万元,东北流通券三十万元,限期1948年12月20日以前收兑已发行的法币及东北流通券,在此限期前法币及东北流通券按照上列折合率流通行使,台湾省币及新疆币的处理办法由行政院另定。过去所订法币及东北流通券的公私债权债务均按照上述兑换率的清偿。

3、禁止私人持有黄金(1两兑金圆券200元)、白银(1两兑金圆券3元)、银币(1元兑金圆券2元)、外汇(1美元兑金圆券4元)。凡私人持有者,限于9月30日前收兑成金圆券,违者没收。据此制定、颁布、实施了《人民所有金、银和外币处理办法》。

4、限期登记管理本国人民(包括法人)存放国外的外汇资产,违者予以制裁。

蒋介石派出经济督导员到各大城市监督金圆券的发行。当中上海作为全国金融中枢,由蒋经国为副督导,正督导员是中央银行总裁俞鸿钧,实际掌握上海的经济情况。 注意,此时小太子是副督导专员 。但是正督导专员要负责全国的工作 ,所以小太子实际控制上海的情况(这个,就是官方解释吧,你就当真的听哈。)

插播建国大业的桥段:

蒋经国:经国此番前来只打老虎,不拍苍蝇。

杜月笙:老虎好打,冰山只怕小蒋先生搬不动吧。

蒋经国:这位先生是?

杜月笙:恒社杜月笙。

蒋经国:杜先生 商界前辈 还望不吝指教。

杜月笙:犬子维屏 让督导专员抓了。他犯国法 我无话可说,可是如今这上海滩另有一家商号,大事囤积物资哄抬物价,向黑市兜售 无视政府法令。督导专员若是不管,恐怕有负蒋总统一片苦心吧。

蒋经国:请杜先生指出来,经国必定给先生一个交代。

杜月笙:让一小弟过来报出了各个仓库,然后说:大公子这才是真老虎。

蒋经国:是谁?

杜月笙:扬子公司 孔家。

那么看过《建国大业》的人,都很熟悉这段台词。更熟悉冯小刚导演的本色演出。画外音:其实我真的一直想说,长得好像啊。

蒋介石想通过这剂强心针挽救濒临崩溃的经济,以期内战能继续打下去。当时的社会舆论对政府实施经济管制、推行金圆券并不乐观。就连《中央日报》都喻之为割除发炎的盲肠:“割得好则身体从此康强,割得不好则同归于尽。”

蒋经国以经济副督导员身份,带领他一手组建的经济勘建大队来到上海。几天后,蒋经国又挑选一万多名青年,组成大上海青年服务队。在动员会上,蒋经国鼓动队员们,对付那些抵制币制改革的巨商、富户、官僚,要拿出武松打虎的勇气,所以金圆券改革又称“打虎行动”。蒋经国鼓动打虎队,对富豪毫不手软,标榜“只打老虎,不拍苍蝇!”他曾经公开表示:

本人此次执行政府法令,决心不折不扣,决不以私人关系而有所动摇变更。投机家不打倒,冒险家不赶走,暴发户不消灭,上海人民是永远不得安宁的。凡为资本家辩护的,就是资本家的走狗。我们一定要使上海不再是投机家的乐园,而为上海人民的上海。

可以说,当时蒋经国头顶“太子”身份,手持尚方宝剑。

8月23日和27日,蒋经国两次指挥上海的军警,到全市库存房、水陆交通场所搜查。9月2日,蒋经国逮捕违反法令者64人,其中有中国民族资本榜首荣家的第二代干将、申新纱厂经理荣鸿元,米商万墨林,中国水泥公司常务董事胡国梁,美丰证券公司总经理韦伯祥。万墨林大家都知道是谁了,之前讲座中说过,他从清党诱捕汪寿华开始,逐渐也变成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上海沦陷后,他曾经留在上海帮助杜月笙先生打点一切。此处,他有出现了。并且,他其实是孟小冬的徒弟。

杜月笙之三子、中汇银行经理杜维屏因“囤货炒股”,在交易所外抛售永安纱厂股票2800股,被判8个月徒刑。杜公馆的管家、上海米业大王万墨林也以“非法囤积稻米”而被捕。正因为小太子动了杜教父的左膀右臂。一时间,蒋经国在500万上海市民心目中成了传奇人物,“蒋青天”、“包公再世”等口号纷纷出炉。

其实早在币制改革前夕,蒋介石曾把杜月笙、刘鸿生等召到南京去商谈,要求合作;而杜也预感到一些不良征兆,曾将家中之人召集到十八层楼(今锦江饭店),要求每人服从政府,谨慎从事,将黄金白银外币全部兑换成金圆券。

当《中央日报》刊登的杜维屏戴手铐被捕的照片放在他面前时,他硬气地讲:“怕什么,我有八个儿子,缺了维屏,绝不了杜门。”他同时让《商报》刊登公开信,表示:

二十年来,镛之拥护领袖,服从政府,如所周知……币制改革,只能成功,不许失败,为心所企求,经国先生执法如绳,不枉不纵,深致敬佩,何致以事涉私情,有所非议。

之后几天,蒋经国在浦东大楼召集上海工商巨头开会,也就是当时建国大业中的那个场景。蒋太子再次公开表示:有少数不明大义的人,仍在冒天下之大不韪,投机倒把,囤积居奇,操纵物价,兴风作浪,危害国计民生。本人此次秉公执法,谁若囤积逾期不报,一经查出,全部没收,并予法办!

此时杜月笙在人群中,慢慢地渡步出来,对小太子慢慢地道出:

犬子维屏违法乱纪,是我管教不严,无论蒋先生怎样惩办他,是他咎由自取。不过,我有个请求,也是今天到会各位一致要求,请蒋先生派人到扬子公司查一查。扬子公司囤积的东西,在上海首屈一指,远远超过其他各家。希望蒋先生一视同仁,把扬子公司囤积的物资同样予以查封,这样才能使大家口服心服。

扬子建业公司一直是倒卖外汇、走私商品的最大官倒企业,自金圆券改革以来,它又是上海最嚣张的囤积大户,它在锦江饭店斜对面的仓库里,堆满了从汽车到毛料的各种物资。

吼吼,杜月笙将了小太子一军,因为当时大家都晓得。扬子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就是宋美龄的外甥、自己的亲表兄弟、前行政院长孔祥熙的儿子——孔令侃。

无奈,蒋太子便当众宣称:“扬子公司如有违法行为,我也一定绳之以法!”杜月笙连忙说:“好,好!那我敬候佳音。”说罢两袖一甩,走出了会场。所以,具体情景,请参考建国大业那一桥段。

其实呢,孔令侃一直没把蒋太子当回事情,因为宋美龄更疼爱孔令侃。蒋经国到上海后规定午夜12点以后宵禁,不许通行,可孔令侃偏偏于宵禁时开车闯关而过;明令不准囤积居奇,可孔令侃偏偏顶风大量囤积物资,还弄得上海滩路人皆知……

10月7日,命令经济大队长程义宽查封扬子公司,但孔令侃并没有像荣鸿元、杜维屏那样锒铛入狱。杜月笙对蒋经国在关键时刻未下手逮捕小孔不依不饶,再度反击,他动员所有的工厂,以原料缺乏为辞,全部停产,并唆使徒众参与黑市交易,掀起抢购风潮,借以报复。

为什么杜月笙能动员工厂呢,因为他当时的确已经成为了上海滩的青帮教父,排名排在了黄金荣的前面。张啸林被他的徒弟在抗战期间 做特 了。

扬子公司被查封后,宋美龄专程赴沪,以中秋佳节家庭聚会相约,把蒋经国、孔令侃召到永嘉路上的孔家宅院。但是蒋孔二人吵得不可开交。宋美龄只能急电正在北平督战的蒋介石,说上海出了大事,要他火速返回处理。蒋介石只好将一切托付给缴总的傅作义,坐着美龄号专机,急急飞赴上海。傅作义对此极为不满,只能长叹一声:“蒋总统是不爱江山爱美人。”(此处一部电视剧中说的是蒋委员长,其实是有误的,当时中华民国已经行宪,蒋中正当选了第一任行宪后的总统)

10月8日,蒋介石自北平直飞上海,宋美龄挡了一切人,连蒋经国都没见成,她独自对蒋介石反复陈述扬子公司案的利害关系。最终,蒋介石被她说服了。10月9日,蒋介石召见蒋经国,开头第一句话就是“和为贵”。

蒋经国在10月9日的日记中写到:清晨拜见父亲,报告上海情况。目前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但亦不忍报告,盖不愿烦父之心也。扬子公司的案子,弄得满城风雨。在法律上讲,扬子公司是站得住的。倘使此案发现在宣布物资总登记以前,那我一定要将其移送特种刑庭。总之,我必秉公处理,问心无愧。但是,四处所造成的空气,确实可怕。凡是不沉着的人,是挡不住的。

双十那天,上海警察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扬子公司所查封的物资均已向社会局登记”。而大肆报道“扬子案”的《大众晚报》、《正言报》被勒令停刊。经济管制的寿命仅维持了70天,蒋经国苦心建立起来的整肃权威烟消云散,市场信心瞬间崩溃,在向上海人民道歉后,蒋经国黯然而去。

当杜维屏回到杜公馆时,受到了盛大的欢迎。杜月笙非常得意地说了句“强龙终究斗不过地头蛇”。

1948年,在上海办《观察》杂志的储安平,说出了上海老百姓的心生:多少老百姓的血汗积蓄,就滚进了政府的腰包里去。政府拿这些民间的血汗积蓄,去支持他的戡乱,使所有国家的一点元气,都送到炮口里轰了出去!一个只要稍微有点良心的政治家,对此能熟视无睹,无疚于中吗?七十天是一场小烂污,二十年是一场大烂污!烂污烂污,二十年来拆足了烂污!

后来,中央银行总裁俞鸿钧1948年11月16日向蒋介石报告收兑成绩:黄金166.3万两,白银(即银块)893.7万元,银元2403.8万元,美钞4773.5万元,港元8732.5万元,合计折合1.9亿美元。

至1948年12月底,金圆券发行量增至81亿元。至1949年4月时增至5兆;至6月更增至130兆;比十个月前初发行时增加二十四万倍。至1949年5月,一石大米的价格要4亿多金圆券。

再到后来,蒋经国在台北一餐厅偶遇杜维屏,以上海话告诉杜维屏:“上海的事情我感到抱歉!”

最后 ,我们重新回顾一下杜月笙的经历 :

1、水果行学徒

2、八股党贩毒

3、三鑫贩毒公司老板

4、上海法租界商会总联合会主席

5、法租界纳税华人会监察

6、中汇银行老板

7、法租界公董局华董

8、恒社总帮主

9、上海市地方协会会长

10、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

11、中国通商银行董事长

12、中华实业信托公司董事长

13、上海市参议会议长

14、新界青山酒店董事

15、中国航联保险公司香港分公司董事长

杜月笙过世后,于1952年10月下葬于台北县汐止镇(今 新北市汐止区)大尖山下。 墓地坐东南朝西北面向上海,位于今天秀峰国小后方,墓园上有蒋介石题字“义节聿昭”,墓园本有牌坊,上有张群题字“誉闻永彰”,后在秀峰国小建校时将牌坊拆除,而题字则镶嵌到墓园。杜月笙墓旁有其夫人姚谷香墓为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2651/563884218701.html

更多阅读

上海教父杜月笙 孟小冬的女儿杜美娟

上海教父杜月笙宋福聚著 北京文艺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印)前言:上海,永远是个充满着梦想和奇迹的地方.虽然如今的上海,已经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国际现代化大都市,一个现代经济贸易和金融巨子,但是很多人对它的印象,却仍然停留在

(1)王亚樵要杀张学良杜月笙从中斡旋 杜月笙为什么怕王亚樵

张学良由于在“九一八事变”中执行不抵抗政策,备受国人苛责。热河沦陷后,张学良引咎辞职。1933年3月12日,张学良与夫人于凤至、女秘书赵四小姐等人悄然南下上海。得知张学良一行将抵沪,杜月笙便把福煦路181号已关闭的赌场装饰一新,请张学

杜月笙经典语录 杜月笙名言

编语:杜月笙(1888-1951) ,原名杜月生,是近代上海青帮中最著名的人物之一,被称为“中国黑帮老大”和“中国第一帮主”。他闯荡上海滩的基本要素是:足智多谋、隐忍薄发、坚韧不屈、蛮横霸道而不露声色,黑白两道通吃,游刃于商界、军界与政界,而

上海皇帝杜月笙晚年悲惨分遗产 杜月笙怎么死的?- 杜月笙遗产

上海皇帝杜月笙晚年悲惨分遗产 杜月笙怎么死的?雷霆军事网-导读:杜月笙简介,上海皇帝杜月笙有几个老婆?杜月笙后人在哪?杜月笙是20世纪上半叶上海滩上最富有传奇性的一个人物,他从一个小瘪三混进十里洋场,成为上海最大的黑帮帮主;他文质彬

上海老大杜月笙——教你看穿一个人 面相如何看穿一个人

杜月笙是近代时期,上海滩公认的黑社会老大,也是一位爱国人士,善用人,看人很准。这篇文章希望各位朋友,交友甚重,良师益友,一个人的城府有多深,就得看他的朋友是什么样,孤僻的性格也不好,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愿各位生

声明:《民国枭雄杜月笙 民国系列人物讲座-杜月笙》为网友分清醒分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