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位朋友向我抱怨说,他的儿子已经上小学二年级了,却总是丢三落四。每次等到写错了,才发现没有准备橡皮;铅笔折断了,才发现没有准备削笔刀,一会儿拿这个一会儿拿那个。
一旦做起作业来,也是经常不按照顺序做,也不写题号,根本弄不清是哪道题,所以有些题经常会做错或漏做。有时候,甚至完全不知道老师都布置了些什么作业。
这个孩子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条理性比较差。我不知他在生活中也是这样丢三拉四,不懂得安排和规划。如果真是如此的话,做父母的就要好好反思一下了。
没错,需要反思的其实是父母。有问题孩子就有问题父母,孩子做事没有条理,往往是父母一手包打天下造成的。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做起事情来肯定会笨拙混乱而且没有条理,这里父母往往缺乏耐心,觉得与其让孩子做事,搞得乱七八糟的,还不如直接帮孩子做更省时省力。
父母太主动,凡事亲力亲为,包办代替,过度“操心”,不给孩子主动打理的机会,这种“越俎代庖”导致了孩子的依赖性,使孩子失去主动性。父母的这种“勤劳”,实际上正是懒惰—懒得培养孩子自理的能力。
有些孩子都上学好几年了,父母仍然是每天吃什么、喝什么都给他准备好,甚至连刷牙时的牙膏也给他挤好了。上学前把书包、用具全准备好了,直接替他背着送到学校,书包里装什么,恐怕孩子自己都不知道。
这种包办代替恰恰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时间一长,孩子养成了依赖的习惯,不愿意主动做事、想事,惰性越来越强,在做事时何谈规划和条理性呢?
对孩子,不能只着眼于做作业这一件事情。这样做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很难有根本的改观。要在生活中的各方面放手,要让孩子自己学着照顾自己,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就像有句话说的:汉字是教不全的,但查字典的方法是可以学会的。
父母不要手太勤,忍不住帮孩子去做,要学着做一个懒妈妈,甚至可以让孩子适当帮父母做点家务,这样孩子就会慢慢变得能干起来,条理性也会越来越好。
在发达国家的家庭里,父母普遍都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到外边参加劳动。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自谋生路。农民家庭要孩子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出卖体力,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帮人铲雪,秋天帮人扫落叶等。
有位农场主,叫孩子每个假期都在牧场上辛苦工作。有朋友对他说:“你不需要让孩子如此辛苦,农作物一样会长得很好的。”牧场主人回答说:“我不是在培养农作物,我是在培养我的孩子。”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100%理论”,是说如果所有事都是妈妈做了,孩子就不用做了,如果父母有20%不做,孩子就能完成20%,如果我们要80%不能做,孩子就能做80%,孩子的潜力也能爆发80%。
如果大人都帮孩子做了,孩子的成长机会实际上就给父母剥夺了,孩子的潜力就一点也发挥不出来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孩子做事的过程中,父母可以适当指导孩子做事的顺序和条理,比如教会孩子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要事先准备好什么等。
有一个母亲这样介绍自己的经验:
虽然她每次返校时我和她爸爸都会有些担心什么事情她忘了,又要我们跑一趟,但我们不会帮她收拾东西,只叮嘱她一句:好好想想,把东西都带全了。这样坚持一段时间下来,她就很少丢三落四的了,自己能把该带的东西都收拾妥当。我看她专门弄了个小本,把要做的事一样样记下来,临走前再翻一次,看看有没有什么事情没做。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一法通,万法通”,当孩子在吃饭睡觉、刷牙洗脸这些小事儿上变得有条理了以后,做作业丢三落四的缺点肯定也会慢慢克服的。
英国教育家史宾塞建议,把要教给孩子的东西分类,比如品格、习惯、健康、语言学习、运算等,然后拟定一个每周的小计划,一周实施一点,日积月累就会看到成效。
史宾塞的儿子快到上学的年龄,表现得很散漫,所以史宾塞决定,从整理自己的衣物开始,在家里开展一个比赛,看谁把自己的衣服洗得干净,收拾得有秩序。
刚开始的一两天,儿子很有兴趣,但是过了几天他又不愿去做,于是,史宾塞又在家里挂了一个小黑板,每天把做得好和不好的人名都写上,这下子,小史宾塞又来劲了。
三个月下来,小史宾塞对衣物的干净和整洁,由兴趣变成了习惯,一个生活习惯良好的孩子,身心也在培养的过程中得到修炼。
来源:新浪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