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现哪些症状说明你得了浅表性胃炎?
胃部及周围隐隐作痛,而且胃痛的发作没有规律,有些是空腹的时候没什么感觉,饭后出现疼痛,一般是肚脐以上胸骨附近的部位出现闷痛,胃部鼓胀难受,有烧灼的感觉。吃一点凉的、硬的、辣的,症状就会加重,秋冬季节腹部受凉也会发作加重。这种疼痛往往在服用抗胆碱的药或抗酸的药物后也不容易解除。多数患者会出现腹胀的情况,还有一半的人会出现嗳气。胃部的炎症长时间得不到消除,加深加重,触及毛细血管还会出现出血现象。其他的症状还有:食欲不振、反酸、恶心呕吐、乏力、便秘或腹泻等。
二、浅表性胃炎如何诊断?
患者表面上没有什么典型的症状。唯一的外部表现就是按压胃部的时候会感到疼痛,一些患者会因为长期营养不良出现体重急剧下降和贫血的情况。一般情况下,浅表性胃炎在入院检查时主要靠胃镜观测来诊断,胃镜中可观察到患者的胃黏膜出现充血、发炎甚至损伤等现象。
三、浅表性胃炎容易康复吗?
如果不是肿瘤引起的胃黏膜损伤,普通的表面黏膜炎症一般比较容易康复。一般患者吃一些抑酸剂、胃黏膜保护剂,出现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再吃一些抗生素就能使胃黏膜炎症得到缓解和控制。如果出现了黏膜萎缩、不典型增生、息肉、肠化等器质性病变的患者一般医生会要求在治愈后做定期检查,一旦复发好得到及时治疗。
四、医生通常会给出的用药方案。
组合1:雷尼替丁+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适用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
组合2:吗丁啉+硫糖铝+奥美拉唑(适用于胃下垂、胆汁反流型胃炎)
具体用药方案还需根据患者实际的身体情况因人而异,比如心律不齐的不能长时间服抑酸剂,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的不能多吃铋制剂,消化道有出血的服用胃肠动力要需谨慎,一些药物还可能引起肝损伤,营养吸收障碍等,所以用药前要真实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根据专业医师的指导用药。
除了药物治疗外,由于浅表性胃炎属于胃黏膜疾病,病情是随着胃黏膜的损伤程度发展的,所以日常对胃黏膜的养护修复也十分重要,保持好的心态,注意饮食及锻炼,适当补充一些胃黏膜修复剂将有助于浅表性胃炎的及早康复。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