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失浪费的处理处罚 损失浪费的处理处罚 全国部分城镇及乡村粮油消费环节损失浪费情况调查研究报告

全国部分城镇及乡村粮油消费环节

损失浪费情况调查研究报告

提交给:国家粮食局发展交流中心 提交方:北京世纪蓝图市场调查有限公司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

目 录

一、调查背景与目的 ............................................................................. 3 二、调查前期筹备 ................................................................................. 4 三、调查范围及方法 ............................................................................. 5 (一)调查范围 ..................................................................................... 5 (二)调查对象及内容 .......................................................................... 7 (三)组织方法 ..................................................................................... 9 四、报告术语及计算方法说明 ............................................................ 12 (一)粮油消费 ................................................................................... 12 (二)米、面消费量............................................................................ 12 (三)食用油消费量............................................................................ 13 (四)成品粮消费量............................................................................ 13 (五)原粮消费量 ............................................................................... 13 (六)米、面浪费量............................................................................ 13 (七)食用油浪费量............................................................................ 14 (八)成品粮浪费量............................................................................ 14 (九)原粮浪费量 ............................................................................... 14 (十)成品粮浪费比例 ........................................................................ 15 (十一)原粮浪费比例 ........................................................................ 15 (十二)成品粮、原粮的转化 ............................................................ 15 五、调查结论 ....................................................................................... 17 (一)全国粮油损失浪费情况 ............................................................ 17

(二)居民家庭粮油消费环节损失浪费情况 ..................................... 19 (三)各类餐厅、食堂粮油消费环节损失浪费情况 ......................... 21 (四)航空餐饮浪费情况 .................................................................... 23 (五)不同地区粮油消费环节粮油损失浪费情况 ............................. 24 六、调查分析 ....................................................................................... 26 (一)居民家庭粮油消费浪费规律 .................................................... 26 1.城市发展水平对居民消费浪费的影响分析 ................................... 26 2.户籍性质(城市和乡村)对居民粮油消费浪费的影响分析 ............. 26 3.不同家庭收入对居民粮油消费浪费的影响分析 ........................... 27 4.不同家庭支出对粮油消费浪费的影响分析 ................................... 27 5.不同居住条件对居民粮油消费浪费的影响分析 ........................... 28 6.不同家庭人口结构对居民粮油消费浪费的影响分析 ................... 28 (二)餐饮场所浪费规律 .................................................................... 29 1.不同城市发展水平对餐饮场所粮油消费浪费的影响分析 ........... 29 2.不同性质餐饮场所浪费情况分析 .................................................. 29 3.不同性质食堂人均每餐浪费量分析 .............................................. 30 4.福利补助对餐厅浪费量的影响 ...................................................... 30 5.有无自助对餐厅浪费量的影响 ...................................................... 31 七、减少粮油消费环节损失浪费情况的建议对策............................. 31 八、结束语 ........................................................................................... 33

全国部分城镇及乡村粮油消费环节 损失浪费情况调查研究报告

一、调查背景与目的

受多重因素影响,我国目前在粮食产后储存、运输、加工、消费等环节也一直存在较为严重的损失浪费,粮食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爱粮节粮工作,早在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就分别发文,将每年“世界粮食日”(10月16日)所在周确定为“全国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宣传周”。2010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0]7号),要求各地区、各部门从战略高度重视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工作,采取切实措施,努力抓出成效;国家粮食局随后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工作的实施意见》(国粮调[2010]41号),对粮食行业落实国办7号文件精神提出了具体实施意见。

2011年5月16-17日,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召开的“节约粮食!”国际会议上,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公布了其委托第三方瑞典食品和生物技术研究所撰写的《全球粮食损失和粮食浪费》报告,报告指出, 全世界每年为人类消费而生产的粮食有大约三分之一(大约13亿吨)丧失或被浪费。

一直以来,我国没有对粮食产后损失浪费进行全面正规的调查,并公布相对客观权威的数据,有关部门进行节粮政策决策缺乏基础数据支持。基于这个原因,在综合考虑各方面条件的基础上,经国家粮食局领

导同意,在局有关司室的帮助指导下,国家粮食局发展交流中心决定对全国粮食产后损失浪费的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

二、调查前期筹备

经反复研究,我们决定参照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委托独立第三方开展此次调查,经多方联系、比较,选中北京世纪蓝图市场调查公司作为此次调查的实施单位。

随后我们成立了调查工作办公室,办公室成员由国家粮食局发展交流中心和北京世纪蓝图市场调查公司的有关同志共同组成;成立了调查工作专家组,专家组成员包括王瑞元、何东平、李庆龙、胡承淼、谭斌等粮食行业专家以及中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冯士雍等统计专家组成。

调查团队随后制定了整体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从群众反映较多的粮油消费环节损失浪费的情况入手,从东、中、西部地区以及特大城市各选择一个省(市)进行调查;方案同时还明确了调查对象、内容、组织方式、持续时间以及数据汇总分析办法。

在与有关司室进行了沟通并报主管领导同意后,2011年我们根据这个方案,在北京、辽宁、甘肃、湖北三省一市开展了相关调查,取得了圆满成功。调查过程及结论得到了各级领导及专家的高度认可。专家建议,进一步完善相关工作方案,进一步扩大调查样本数量和覆盖范围,以得出更为符合实际情况的调查结论。依据专家建议,2012年度我们按照同样的方法,在河北、江苏、四川、广东四省开展了一次同等规模的调查。以2011、2012年调查取得的基础数据分别进行推算,得出的全国范围内粮油消费环节损失浪费数据基本一致。

以下报告基于调查团队在两年内分别在七省一市开展调查,取得的基础数据撰写而成。

三、调查范围及方法 (一)调查范围

在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日常主食及烹饪习惯差异的基础上,从全国七大地区中各选取一个省份作为样本省份,考虑到特大城市在粮油消费方面的特殊性,同时选取北京作为特大城市的代表。样本省份及各自代表的样本特征详见表一:

表一 调查样本省及样本特征

省份

所属区域

样本特征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发达 发达 发达 发达 中等 中等 欠发达 欠发达

日常主食 面食 大米 大米 大米 面食 大米 大米 面食

烹饪习惯 偏咸 偏甜 偏鲜 偏咸 偏咸 偏辣 偏辣 偏咸

北京 特大城市 江苏 华东 广东 华南 辽宁 东北 河北 华北 湖北 华中 四川 西南 甘肃 西北

在此基础上,在每个样本省,选取省会城市、最能代表本省经济社会发展平均水平的1个地级市、1个县级市以及1个农业自然村作为调查样本,具体情况详见表二:

损失浪费的处理处罚 损失浪费的处理处罚 全国部分城镇及乡村粮油消费环节损失浪费情况调查研究报告

表二 各省调查样本分布情况

省份 北京 江苏 广东 辽宁 河北 湖北 四川 甘肃

省会城市

南京 广州 沈阳 石家庄 武汉 成都 兰州

地级市 扬州 清远 抚顺 邢台 黄石 绵阳 白银

县级市 仪征 佛冈 新民 宁晋 大冶 江油 会宁

扬州邗江区杨寿镇新龙村 番禺大石大兴村 新民县辽滨街道新建村 栾城县郄马镇段干村 黄陂姚集刘家大湾村 涪城区机场路范家村 白银市四龙镇永兴村

农业自然村

(二)调查对象及内容

本次调查的主要对象为各类餐饮场所和居民家庭。为全面反映不同消费层次人群在粮油消费环节损失浪费的不同情况,调查方案对被调查餐饮场所和家庭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分类如表三所示。

表三 调查样本细化分类表

调查对象

一、餐饮场所

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食堂

食堂(福利性/营业性)

大学食堂 企业食堂

年营业额100万元以下

餐厅(有/无自助)

年营业额100~500万元 年营业额500万元以上 5/4星级酒店所属餐厅

宾馆所属餐厅(有/无自助)

3星级酒店/培训中心所属餐厅

交通运输场所的餐厅 二、居民家庭

两口之家(年轻/中老年夫妻) 三(四)口之家

城镇

三代同堂家庭 外来人口家庭

农村

两口之家(年轻/中老年夫妻)

350户 440户

3个国际/3个国内航班

6个 790户 90个 156个 170个 调查数量 422个

调查对象

三(四)口之家 三代同堂家庭 留守家庭

调查数量

为掌握米、面、油等不同粮油品种在消费环节的损失浪费情况,取得主要粮油品种每年的损失浪费量,调查方案对浪费的粮油产品也进行了详细的分类细化,具体情况见表四。

表四 损失浪费的粮油产品细化分类表

分类名称

包含内容

备注

面制品:包括馒头、花卷、面条、饼等,少量以玉米粉、水饺、肉饼等去掉馅后计入面类损失数据 饼类食品可放入该类进行统计 米制品:包括米饭、米粉、稀饭以及其他稀饭中含有的玉米、豌豆、绿豆计

主食类

以大米为原料制作的食物食品

入米类损失浪费数据

此类食品需分别计算浪费的米、油榨食品:油条、油饼等

油数量

此类食物按比例计算浪费的食用油

素菜:不含肉禽蛋的食物

数量

按含肉蛋比例统计浪费的肉蛋数

炒菜类

荤菜:含有部分肉禽蛋的食物

量,按比例计算浪费的食用油数量 统计浪费的肉蛋数量,按比例计算

纯肉禽蛋食物:纯肉禽蛋制作的食物

浪费的食用油数量

汤类

各类含汤食物

失浪费的食用油数量

直接食用的大餐饮中直接食用的大豆、花生,

豆花生 其他

煮大豆等 其他各类餐饮垃圾

对含油数量较多的汤按比例计算损

(三)组织方法

1.确定方案:发展交流中心先后召开了10多次专题会议,对调查工作方案进行讨论,成立了调查实施团队、数据运算团队,落实各项工作。

方案确定后, 挑选了发展交流中心所在的机关食堂, 进行了实验预操作, 对方案的可操作性进行实际摸底。 2.调查抽样:以《中国餐饮统计年鉴》 、 《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 《中 国农村统计年鉴》为基础,分类制作调查样本地餐饮场所、居民社区和 农业自然村的样本数据库,随机选取被调查居民家庭和餐饮场所,完成 办公室抽样;在被调查省、市粮食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协助 下, 更换、 微调因各种原因无法完成访问的单位和家庭, 完成实地抽样, 确定最终调查样本名单。 3.召开商洽会:国家粮食局办公室发文,请被调查省、市粮食主管 部门协调调查样本所在地政府部门以及食品药品监督部门、社区居委会 配合开展调查。调查团队先后在样本所在的省会城市和地级城市,委托 当地市政府或者市粮食局牵头, 组织召开了 16 次商洽会, 阐述调查意义, 介绍实施方案,明确粮食部门、食品药品监督部门以及社区居委会的工 作职责,争取支持配合。 4.做好调查参与人员的培训:各地粮食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 门随后分别牵头召开由各被调查餐饮场所和居民家庭参加的商洽会,明 确被调查单位和家庭的联系人、 联系方式, 工作人员讲解调查操作方法, 做好对参与调查的餐饮场所服务人员和居民家庭人员的培训工作。 5.入户调查:按与被调查单位及家庭约定的时间,调查团队工作人 员在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社区居委会相关同志的协助下,进入调 查样本单位和家庭,完成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出示由国家粮食局发展交 流中心开具的承诺书,承诺调查数据只用于推算国内粮油消费环节损失 浪费情况,取得被调查单位的理解和配合;二是协助被调查单位及家庭10

有关同志填写基础信息登记表, 取得餐饮场所规模、 客流量、 家庭结构、 外出就餐次数以及每日粮油消费量等信息;三是协助被调查餐饮场所和 居民家庭完成剩餐分类和称重工作,这项工作为期一周(含 5 天工作日 和 2 天休息日) ,调查团队提供专门的剩餐收集桶、精确到 1 克的电子计 量秤,由餐饮场所工作人员、家庭成员协助工作人员对每餐浪费的粮油 产品进行分类、称重,并做好详细记录,工作人员不定期深入餐饮单位 和居民家庭进行检查指导,一周结束,工作人员统一将称重记录表格收 回;四是做好对调查过程的拍照留档工作,有条件的地方还要拍摄记录 调查过程的视频短片。 6.质量控制:调查团队通过电话、上门拜访、查阅调查过程照片、 录像等方式,对每个调查样本的调查过程进行全程跟踪;调查团队主要 负责同志及工作人员深入到邢台、南京、扬州、四川、绵阳、广州、清 远等调查一线,对调查情况进行现场抽查,抽查覆盖率达 32%,确保调 查过程符合预定方案要求。 7.召开专家论证会:2011 年三省一市的调查完成后,调查团队组织 粮油行业知名专家、统计专家,对调查过程、数据推算过程以及调查结 论进行了评审论证。专家组对本次调查的意义及方法表示认可,同时提 出, 2012 年若条件允许, 可采用同样的方法, 进一步扩大调查样本数量, 以求取得更为贴近实际情况的调查结论。 8.数据推算:本次调查,共涉及 422 家餐厅、食堂,790 户居民,其 中城镇居民家庭 440 户,农村居民家庭 350 户;参与调查的组织管理人 员 960 余人,调查共接触直接被访者 4683 人,其中餐厅工作人员 1924 人, 城镇及农村居民 2759 人; 对餐饮场所和居民家庭浪费的米、 面及荤、11

素菜进行了总计 19420 次的分类称重,获取了 34 万个基础数据,调查 期间,拍摄视频短片总计 14 小时,照片 16000 多张。调查共称重剩餐 134.83 吨,折合米、面、油 63.71 吨,约占每周全国成品粮浪费总量的 0.18‰,其中米类剩餐 27 吨,面类剩餐 17.29 吨,素菜 38.35 吨,荤菜 52.19 吨,折合食用油 19.42 吨。 以这些数据为基础,结合各地人口数量等宏观数据,推算得出被调 查省、市每年在粮油消费环节损失浪费的总量和百分比;进而推算东、 中、西部每年在该环节损失浪费的总量和百分比,最终得出全国每年在 该环节损失浪费的总数量和浪费百分比。 四、报告术语及计算方法说明 (一)粮油消费 粮油消费是指人们在家庭、 餐馆、 食堂、 宾馆餐厅等场所食用大米、 小麦粉、食用油、杂粮制品及肉、蛋等食品,以满足个人生活需要的行 为和过程。 (二)米、面消费量 米、面消费量指人们在家庭、餐馆、食堂、宾馆餐厅等场所用餐时 食用的米饭、面食,折合成相应成品粮后的总重量。玉米面、豌豆面等 杂粮面计入面类消费量。本次调查通过以下步骤取得数据: 第 1 步:每户居民在调查正式开始前称量家中米、面及杂粮重量, 调查正式结束后再次称重,两者相减取得一周使用数量;餐饮场所可在 填写调查问卷时通过厨师长直接取得该场所每天的米、 面和杂粮消费量。 第 2 步:通过分析基础信息登记表中取得的一周内在家用餐次数及12

不同餐饮场所用餐人数等数据,分别计算出每人每天在家、餐厅、食堂 及宾馆所属餐厅用餐的概率数,据此推算居民每年在家、餐厅、食堂及宾 馆所属餐厅用餐平均次数。 第 3 步:步骤 1 中的相关数据分别乘以步骤 2 中的相关数据,得出 每人每天在家、食堂、餐厅以及宾馆所属餐厅消费的米、面数量。 第 4 步:步骤 3 中取得的数据乘以东、中、西部常住人口数量,分 别得到东、中、西部各个用餐场所米、面消费总量。 第 5 步:将东、中、西部浪费数量求和取得全国每天浪费的米、面 数量, 乘以 1 年天数, 取得全国每年在粮油消费环节消费的米、 面总量。 (三)食用油消费量 食用油消费量指烹饪素菜、荤菜以及油榨食品时所使用的各类植物 油的总数量。本次调查通过以下办法取得数据: 每户居民在调查正式开始前称量家中食用油重量,调查正式结束后 再次称重,两者相减取得一周使用数量;餐饮场所可在填写基础信息记 录表时通过厨师长直接取得该场所每天的食用油消费量。 (四)成品粮消费量 成品粮消费量指在各类餐饮场所消费的米、面、杂粮及食用油总数 量。其中米饭、面食及杂粮食物按比例去除其中所含的水分,计算出相 应的成品粮数量。 (五)原粮消费量 原粮消费量由两部分数据相加取得,即消费的成品粮按一定比例折 合的原粮数量和人们在各类餐饮场所消费的肉、 蛋折合的原粮数量之和。 (六)米、面浪费量13

米、面浪费量指人们在家庭、餐厅、食堂、宾馆等场所用餐时浪费 的米饭、面食折合成相应成品粮后的总数量。其中浪费的食物中含少量 以玉米、杂粮为原料制作的馒头等食品,计入面类浪费量;以小米、绿 豆、红豆等杂粮为原料制作的稀饭等食物,计入米类浪费量。具体计算 办法如下: 第 1 步:以调查中分类称重后取得的米类、面类浪费量作为基础数 据,推算出居民家庭、食堂、餐厅以及宾馆所属餐厅等不同用餐场所中 每人每顿饭浪费的米、面数量; 第 2、3、4、5 步参照米、面消费数量的计算方法。 (七)食用油浪费量 指人们在家庭、餐厅、食堂、宾馆等场所用餐时浪费的素菜、荤菜 及油榨食品中所含各类食用油总重量。 第 1 步:在取得食用油消费量的基础上;通过基础信息登记表取得 家庭(餐饮场所)每天烹饪的素菜、荤菜重量,计算出每克素菜、荤菜 用油量;经过现场称重,取得家庭(餐饮场所)每天(周)浪费的素菜、 荤菜重量; 第 2、3、4、5 步参照米、面消费量计算方法。 (八)成品粮浪费量 成品粮浪费量指人们在家庭、餐厅、食堂、宾馆等场所用餐时浪费 的米饭、面食、杂粮食物以及食用油的总数量。其中米饭、面食及杂粮 食物按比例去除其中所含的水分计算出相应的成品粮数量。 (九)原粮浪费量 原粮浪费量由两部分数据相加取得,即浪费的成品粮按一定比例折14

合的原粮数量和人们在各类餐饮场所浪费的肉、 蛋折合的原粮数量之和。 (十)成品粮浪费比例成品粮浪费比例  成品粮浪费量 100% 成品粮消费量(十一)原粮浪费比例原粮浪费比例  原粮浪费量 100% 原粮消费量(十二)成品粮、原粮的转化 本次调查当中成品粮种类包括大米 、 面粉 、 食用油、 大豆、 花生; 原粮包括稻谷、小麦及油料作物,数量分别根据米类食品、面类食品和 食用植物油加工比例推算得来,作为食品直接食用的大豆、花生视作原 粮。肉禽蛋浪费量亦按照一定肉料比转化为原粮。具体转化比例如下:稻谷平均出米率  65.5% 小麦平均出粉率  73.0%大豆出油率 18%;菜籽油出油率 42%;花生出油率 40%,根据我国 主要油料作物消费量1,采用加权的方法计算本次调查当中的平均出油率:油料作物平均出油率  27.61%不同禽畜肉的肉料比情况2如下: 猪肉:1 千克猪肉=4.08 千克饲料,1 千克饲料= 0.66 千克原粮;  牛肉:1 千克牛肉= 2.25 千克饲料,1 千克饲料= 0.84 千克原粮;  快大型肉鸡:1 千克禽肉= 2.11 千克饲料,1 千克饲料= 0.7156 千克原粮;  优质型肉鸡:1 千克禽肉= 2.81 千克饲料,1 千克饲料= 0.5 千克原粮;1 2据《2010 中国粮食年鉴》统计,2009 年我国大豆油消费量 1000 万吨,菜籽油消费量 500 万吨,花生油消费量 150 万吨。 数据来源于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粮食供应量信息采集与价格预测技术”中子课题粮源供应数量与价格短期预测,2008BADA8B02-2 研究项目,由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李爱科研究员主持的饲料粮需求预测分析研究总结报告。 15

 其他禽肉:1 千克禽肉= 3.4 千克饲料,1 千克饲料= 0.5 千克原粮。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肉类消费量3比例进行加权后,取得的平均肉 料比为:各类禽畜肉- 料(原粮)平均比(例 )  45.66%蛋料比情况4:1 千克鸡蛋= 2.252 千克饲料,1 千克饲料=0.66 千克 原粮,按比例折算,平均蛋料比为 67.28%。(鸡)蛋 - 料比(例)  67.28%32007 年我国肉类总产量为 6865.7 万吨,比 1996 年的 4584 万吨,增长 49.8%,年均递增 3.4%。其中猪肉、鸡肉和牛肉的产量分别为 4287.8 万吨, 1086 万吨 (国际粮农组织统计数字) 和 613.4 万吨。 肉类产量结构为猪肉 62.5%, 鸡肉 15.8%, 牛肉 8.9%,水禽肉 6.8%,羊肉 5.6%,合计占肉类总产量的 99.6%。4数据来源于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粮食供应量信息采集与价格预测技术”中子课题粮源供应数量与价格短期预测 2008BADA8B02-2 研究项目,由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李爱科研究员主持的饲料粮需求预测分析研究总结报告。 16

五、调查结论 全国粮油消费环节每年浪费成品粮 1845.9 万吨(含不作榨油用、 直接食用的大豆、花生);米、面、油总体浪费比例为 8.0%。折合为原 粮,全国粮油消费环节每年浪费原粮 4476.0 万吨(含不作榨油用、直接 食用的大豆、花生);米、面、油及肉禽蛋折合的原粮总体浪费比例为 8.19%。 (一)全国粮油损失浪费情况 全国粮油消费环节每年浪费成品粮 1845.9 万吨,其中米类成品粮 726.4 万吨,面类成品粮 417.9 万吨,食用油 418.2 万吨,大豆(非榨 油用,直接食用)199.6 万吨,花生(非榨油用,直接食用)83.8 万吨。 图一 全国每年成品粮浪费总量及各类成品粮浪费量2000单位:万吨/年1845.91500 1000 500 0 总量 大米 面粉 油 大豆 花生 726.4 417.9 418.2 199.6 83.8全国粮油消费环节成品粮(米、面、油)浪费比例为 8.0%。成品粮浪费比例  成品粮(米、面、油)浪费总量  100% 成品粮(米、面、油)消费总量 726.6(米)  417.9(面)  418.2(油)   100% 9527.9(米)  5708.2(面)  4305.7(油)  8.0%其中:米类成品粮浪费比例为 7.62%, 面类成品粮浪费比例为 7.32%, 食用油浪费比例为 9.71%。米类成品粮浪费比例  米浪费总量 726.4  100%   100%  7.62% 米消费总量 9527.917

面类成品粮浪费比例 面浪费总量 417.9  100%   100%  7.32% 面消费总量 5708.2油类成品粮浪费比例 食用油浪费总量 418.2  100%   100%  9.71% 食用油消费总量 4305.7全国粮油消费环节每年损失浪费的成品粮折合原粮约为 4476.0 万 吨(含生产肉蛋所需原粮) ,其中稻谷 1109.1 万吨,小麦 572.4 万吨, 油料作物 1798.1 万吨,浪费的肉禽蛋折合原粮约为 996.5 万吨。 图二 全国每年原粮浪费总量及各类原粮浪费量6000单位:万吨/年4476.04000 1798.1 2000 0 总量 稻谷 小麦 油料作物 肉蛋折合粮 食 1109.1 572.4 996.5全国粮油消费环节原粮浪费比例为 8.19%成品粮浪费比例  成品粮(稻谷、小麦、油料作物、肉禽蛋折合后的原粮)浪费总量  100% 成品粮(米、面、油)消费总量 1109.1(稻谷)  572.4(小麦)  1514.7(油料作物)  996.5(肉蛋折合后的原粮)   100% 14546.4(稻谷)  7819.4(小麦)  15594.3(油料作物)  13236.5(肉蛋折合后的原粮)  8.19%其中:稻谷浪费比例为 7.62%,小麦浪费比例为 7.32%,油料作物 浪费比例为 9.71%,肉禽蛋折合为原粮后,浪费比例约为 7.53%。稻谷浪费比例  稻谷浪费总量 1109.1  100%   100%  7.62% 稻谷消费总量 14546.4 小麦浪费总量 572.4  100%   100%  7.32% 小麦消费总量 7819.4 油料作物浪费总量 1514.7  100%   100%  9.71% 油料作物消费总量 15594.3 肉蛋折合原粮浪费总量 996.5  100%   100%  7.53% 肉蛋折合原粮消费总量 13236.518小麦浪费比例 油料作物浪费比例 肉蛋折合原粮浪费比例 

(二)居民家庭粮油消费环节损失浪费情况 全国居民家庭每年在粮油消费环节,浪费成品粮 645.0 万吨,其中 米类成品粮 255.5 万吨,面类成品粮 157.9 万吨,食用油 158.2 万吨, 大豆(非榨油用、直接食用)61.7 万吨,花生(非榨油用、直接食用) 11.7 万吨。 图三 全国居民家庭每年浪费的成品粮数量571.6 600单位:万吨/年500 400 300 200 100 0 总量 米类 面类 食用油 大豆 花生 255.5 157.9 158.2 61.7 11.7居民家庭平均年成品粮浪费比例为 3.51%。居民家庭成品粮浪费比例  居民家庭成品粮(米、面、油)浪费总量  100% 居民家庭成品粮(米、面、油)消费总量 255.5(米)  157.9(面)  158.2(油)   100% 8163.4(米)  4713.5(面)  3430.9(油)  3.51%其中:米类成品粮浪费比例 3.13%,面类成品粮浪费比例 3.35%, 食用油浪费比例 4.61%。居民家庭米类成品粮浪费比例  居民家庭米浪费总量 255.5  100%   100%  3.13% 居民家庭米消费总量 8163.4 居民家庭面浪费总量 157.9  100%   100%  3.35% 居民家庭面消费总量 4713.5居民家庭面类成品粮浪费比例 居民家庭油类成品粮浪费比例 居民家庭食用油浪费总量 158.2  100%   100%  4.61% 居民家庭食用油消费总量 3430.9全国居民家庭在粮油消费环节每年浪费的成品粮折合成原粮后,约19

为 1613.5 万吨 (含生产肉蛋所需原粮) , 其中稻谷 390.1 万吨, 小麦 216.3 万吨,油料作物 572.8 万吨,浪费的肉蛋折合成原粮后,约为 434.3 万 吨。 图四 全国居民家庭每年浪费的原粮数量2000单位:万吨/年1613.51500 1000 390.1 500 0 总量 稻谷 小麦 油料作物 肉蛋折合原粮 216.3 572.8434.3居民家庭平均每年的原粮浪费比例为 4.43%。居民家庭原粮浪费比例  居民家庭原粮(稻谷、小麦、油料作物、肉蛋折合原粮)浪费总量 居民家庭原粮(稻谷、小麦、油料作物)消费总量   100% 100% 12463.3(稻谷)  6456.9(小麦)  12426.0(油料作物)  5073.6(肉蛋折合原粮)390.1(稻谷)  216.3(小麦)  572.8(油料作物)  434.3(肉蛋折合原粮) 4.43%其中:稻谷浪费比例为 3.13%,小麦 3.35%,油料作物 4.61%,肉 蛋折合为原粮后,浪费比例约为 8.56%。居民家庭稻谷浪费比例  居民家庭稻谷浪费总量 390.1  100%   100%  3.13% 居民家庭稻谷消费总量 12463.3 居民家庭小麦浪费总量 216.3  100%   100%  3.35% 居民家庭小麦消费总量 6456.9 居民家庭油料作物浪费总量 572.8  100%   100%  4.61% 居民家庭油料作物消费总量 12426.0 居民家庭肉蛋折合原粮浪费总量 434.3  100%   100%  8.56% 居民家庭肉蛋折合原粮消费总量 5073.6居民家庭小麦浪费比例 居民家庭油料作物浪费比例 居民家庭肉蛋折合原粮浪费比例 20

(三)各类餐厅、食堂粮油消费环节损失浪费情况 全国各类食堂、餐馆以及宾馆所属餐厅在粮油消费环节每年浪费的 成品粮为 1200.9 万吨。 其中: 米类成品粮 470.9 万吨, 面类成品粮 259.9 万吨,食用油 260.0 万吨,大豆(非榨油用、直接食用)137.9 万吨, 花生(非榨油用、直接食用)72.1 万吨。 图五 全国各类餐饮场所每年浪费的成品粮数量1400 1200单位:万吨/年1200.91000 800 600 400 200 0 总量 米 面 食用油 大豆 花生 470.9 259.9 260.0 137.9 72.1全国餐饮场所粮油消费环节成品粮浪费比例为 30.64%。各类餐饮场所成品粮浪费比例  各类餐饮场所成品粮(米、面、油)浪费总量  100% 各类餐饮场所成品粮(米、面、油)消费总量 470.9(米)  259.9(面)  260.0(油)   100% 1364.5(米)  994.7(面)  874.8(油)  30.64%其中:米类成品粮浪费比例为 34.51%,面类成品粮浪费比例为 26.13%,食用油浪费比例约为 29.73%。各类餐饮场所米类成品粮浪费比例  各类餐饮场所米浪费总量 470.9  100%   100%  34.51% 各类餐饮场所米消费总量 1364.5 各类餐饮场所面浪费总量 259.9  100%   100%  26.13% 各类餐饮场所面消费总量 994.721各类餐饮场所面类成品粮浪费比例 

居民家庭油类成品粮浪费比例 居民家庭食用油浪费总量 158.2  100%   100%  4.61% 居民家庭食用油消费总量 3430.9全国各类食堂、餐馆以及宾馆所属餐厅每年浪费的成品粮食折合原 粮约为 2789.0 万吨。其中:稻谷 719.0 万吨、小麦 356.1 万吨、油料作 物 941.8 万吨、大豆 137.9 万吨、花生 72.1 万吨,肉禽蛋折合原粮约为 562.2 万吨。 图六 全国各类餐饮场所每年浪费的原粮数量3000单位:万吨/年2789.0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总量 稻谷 小麦 油料作物 大豆 花生 肉蛋折合原粮719.0 356.1941.8 562.2 137.9 72.1在粮油消费环节,全国各类餐饮场所原粮浪费比例为 17.45%。餐饮场所原粮浪费比例  餐饮场所原粮(稻谷、 小麦、油料作物、肉蛋 折合原粮)浪费总量 餐饮场所原粮(稻谷、 小麦、油料作物)消费 总量   100%719.0(稻谷)  356.1(小麦)  941.8(油料作物 )  562.2(肉蛋折合 原粮)  100% 2083.2(稻谷)  1362.6(小麦)  3168.3(油料作 物)  8162.9(肉蛋折 合原粮) 17.45%其中稻谷浪费比例为 34.51%,小麦 26.13%,油料作物 29.73%, 肉蛋折合为原粮后,浪费比例约为 6.89%。各类餐饮场所稻谷浪费比例  各类餐饮场所稻谷浪费总量 719.0  100%   100%  34.51% 各类餐饮场所稻谷消费总量 2083.2 各类餐饮场所小麦浪费总量 356.1  100%   100%  26.13% 各类餐饮场所小麦消费总量 1362.6 各类餐饮场所油料作物浪费总量 941.8  100%   100%  29.73% 各类餐饮场所油料作物消费总量 3168.3 各类餐饮场所肉蛋折合原粮浪费总量 562.2  100%   100%  6.89% 各类餐饮场所肉蛋折合原粮消费总量 8162.9各类餐饮场所小麦浪费比例 各类餐饮场所油料作物浪费比例 各类餐饮场所肉蛋折合原粮浪费比例 22

(四)航空餐饮浪费情况 全国航空餐饮每年浪费成品粮总量为 0.4 万吨, 其中大米 0.22 万吨, 面粉 0.08 万吨,油 0.1 万吨。航空餐饮成品粮浪费比例为 35.55%,其 中大米浪费比例为 50.63%,面类成品粮浪费比例为 37.74%,食用油浪 费比例为 16.76%。 图七 全国航空餐饮每年浪费的成品粮数量及浪费比例0.5单位:万吨浪费量 50.63% 35.55% 0.4 0.22浪费比例 60% 37.74% 50% 40% 16.76% 0.08 0.1 食用油 30% 20% 10% 0%0.4 0.3 0.2 0.1 0总量大米面飞机餐一年浪费的成品粮折合为原粮后,总量达 4.5 万吨,其中稻 谷 0.3 万吨,小麦 0.1 万吨,油料作物 0.5 万吨,浪费的肉、蛋折合为原 粮后,约为 3.6 万吨。航空餐饮原粮浪费比例为 54.08%,其中稻谷浪费 比例 50.63%,小麦浪费比例 37.74%,油料作物浪费比例为 16.76%。 浪费的肉蛋折合成原粮后,浪费比例为 77.82%。 图八 全国航空餐饮每年浪费的原粮数量及浪费比例浪费量 5单位:万吨/年浪费比例 77.82% 100% 80%4 3 2 1 0 总量 大米 面 食用油 肉蛋折合原粮 4.5 0.3 0.1 54.08% 50.63% 37.74% 16.76% 0.5 3.660% 40% 20% 0%23

(五)不同地区粮油消费环节粮油损失浪费情况 以调查样本省市取得的数据为基础,经过推算,得出了东、中、西 部成品粮、原粮浪费量及浪费比例,详见下图表。 从图表中,我们发现,粮油消费环节人均浪费量与当地的经济社会 发展情况基本成反比,经济越发达,人均浪费量越低。 图九 全国及东中西部(成品粮)人均消费与浪费情况实际消费量 700浪费量/消费量:克/天人均浪费量 8.64%浪费比例 9.25% 59.86 10% 8% 6% 587.04 4% 2% 0%8.95%8.92%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全国 东部 中部 493.03 442.34 478.73 48.46 43.33 45.27西部图十 全国及东中西部(原粮)人均消费与浪费情况实际消费量 1,400浪费量/消费量:克/天人均浪费量 9.05% 8.32%浪费比例 8.95% 108.14 10% 8% 6% 1100.59 4% 2% 0%8.74%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全国 东部 中部 西部 960.41 901.03 917.90 92.01 81.73 91.3424

表五 东、中、西部粮油消费环节损失浪费情况地 区 成品粮浪费量(万吨) 556.3 其中 大米 东 部 298.1 112.3 103.4 211.3 102.2 35.6 6.9 455.2 153.8 374.6 小麦粉 食用油 肉 蛋 大豆5折合原粮浪费量(万吨) 1640.6,其中 花生6成品粮浪费比例(%) 8.49%,其中原粮浪费比例(%) 8.32%,其中 油料 稻谷 小麦 作物 肉蛋折 合粮食稻谷小麦油料 作物肉蛋 折合 粮食 614.5大米小麦粉食用油9.86%5.53% 7.40%,其中5.42%9.86%5.53%5.42%11.34%628.8,其中 中 部 235.2 112.8 180.5 53.9 15.4 73.7 26.7 359.11408.6,其中 154.5 653.7 141.0 6.24%9.05%,其中 6.24% 12.91% 16.12% 3.10%12.91%16.12%660.3 其中 西 部 192.9 192.7 134.2 69.2 57.8 90.4 50.2 294.51422.4,其中 264.0 485.9 237.4 7.06%7.60%,其中 6.87% 10.51 7.06%8.95%,其中 6.87% 10.51% 7.28%5 6此处统计的大豆浪费量指用大豆直接食用时浪费的数量,不作为油料作物。 此处统计的花生浪费量指花生直接食用时的浪费量,不作为油料作物。25

六、调查分析 (一)居民家庭粮油消费浪费规律 1.城市发展水平对居民消费浪费的影响分析 人均每天浪费量最高的是省会城市,其次是特大城市,人均每餐浪 费量最低的是县级市。 图十一 各类城市人均每天浪费总量40单位:克/天3519.2 2015.812.214.80 特大城市 省会城市 地级市 县级市 农村2.户籍性质(城市和乡村)对居民粮油消费浪费的影响分析 农村居民人均浪费量比城市居民要低。城市当中,粮油食品的商品 化程度较高,居民生活富裕,浪费量高于农村居民。 图十二 不同户籍性质居民人均每天浪费总量单位:克/天城市20农村14.726

3.不同家庭收入对居民粮油消费浪费的影响分析 除月收入在 7000~9999 元中高收入居民家庭,人均每天浪费量较 高,是其他各个收入水平的家庭人均每天浪费量的 2-3 倍,其他收入区 间的居民家庭,人均每天浪费量则相对平稳,变化不大。 图十三 不同家庭收入居民人均每天浪费量50单位:克/天42.140 30 20 10 01000元以下 1000-1999元 2000-2999元 3000-4999元 5000-6999元 7000-9999元 10000-15000元16.215.319.818.116.516.84.不同家庭支出对粮油消费浪费的影响分析 随着家庭支出的升高, 居民家庭粮油消费浪费呈现先升高后降低, 然 后又升高的波动。特别是月支出在 3000-4999 元的高支出家庭,人均浪 费量差不多是普通月支出家庭的 2 倍。 图十四 不同家庭支出居民人均每天浪费量60单位:克/天39.5 40 18.2 20 0 300元以下 300-499元 500-999元 1000-1499元 1500-1999元 2000-2999元 3000-4999元 27.3 19.4 10.5 16.8 16.927

5.不同居住条件对居民粮油消费浪费的影响分析 居住在楼房的居民人均浪费量高于居住在平房的居民,浪费量的差 别如下图。一般来说居住楼房的居民生活条件相对宽裕,容易出现浪费 现象。 图十五 不同住房条件居民人均每天浪费量楼房单位:克/天22.5平房17.76.不同家庭人口结构对居民粮油消费浪费的影响分析 有儿童的居民家庭比没有儿童的居民家庭人均浪费量要高。调查发 现,家庭中有 2-12 岁儿童,人均浪费量比没有儿童的家庭要高 0.9 克/ 天/人。 图十六 不同人口结构家庭居民人均每天浪费量有儿童单位:克/天17.6无儿童16.728

(二)餐饮场所浪费规律 1.不同城市发展水平对餐饮场所粮油消费浪费的影响分析 不同类别的城市中,各类餐饮场所人均每天浪费量与城市发展规模 成正比,城市规模越大,浪费量越高。特大城市在各类餐饮场所的人均 每天浪费量是县级市的 3 倍。 图十七 各类城市餐饮场所人均每天浪费量160 118.5单位:克/天110 67.6 60 10 特大城市 省会城市 地级市 县级市 56 39.32.不同性质餐饮场所浪费情况分析 各类营业性餐厅及附属于宾馆酒店的餐厅人均每天浪费量相对较高, 是普通企事业单位食堂的 2 倍多。 图十八 不同性质餐饮场所人均每天浪费量宾馆酒店附属餐厅单位:克/天132普通餐厅与酒家128.4企事业单位食堂63.329

3.不同性质食堂人均每餐浪费量分析

各类食堂中,普通企业食堂的人均浪费量最高,大学食堂的人均浪费量最低。调查样本中,企业食堂就餐人群更为复杂,饭菜质量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食堂相比,也有一定差距,故人均浪费量较高。大学食堂的主要就餐群体为学生,受经济条件限制,人均浪费量最低。调查同时发现,大学食堂的节约粮食宣传工作做得最好,很多学校食堂中都有比较明显的节粮宣传标语。

图十九 不同性质食堂人均每天浪费量

普通企业单位食堂

单位:克/天50.1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食堂39.2

大学食堂21.3

4.福利补助对餐厅浪费量的影响

本次调查中很多食堂是专为内部职工提供的福利性质的、非盈利食堂,与有营业收入的食堂相比,这类食堂的浪费量更高。

图二十 不同福利待遇人均每天浪费量 单位:克/天福利性食堂85.2

营业性食堂72.7

5.有无自助对餐厅浪费量的影响

在附属于宾馆酒店的餐厅当中,有自助餐的餐厅要比没有自助餐的餐厅人均每餐浪费量高。

图二十一 有/无自助餐厅人均每天浪费量

单位:克/天没有自助餐52.7

有自助餐54

七、减少粮油消费环节损失浪费情况的建议对策

1.尽快建立节粮监督约束机制。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被访者都有一定的节粮意识,很多食堂在显要位置设置了节粮宣传标语。民众对节粮的重要意义基本表示理解,但因缺少具体可行的节粮操作措施及惩戒措施,民众节粮普遍感觉动力不足。缺乏监督约束机制,造成思想上认可,行动上浪费。

2.制订《家庭烹饪指导手册》,指导居民根据不同情况,合理计算每餐用粮、用油量。不同年龄、结构的家庭对米、面、油的需求不同,特别是年轻夫妻家庭,有儿童的居民家庭,浪费较多,主要原因是年轻人缺乏经验,不清楚每餐的用油用粮数量,特别是某些儿童有挑食习惯,家长往往希望孩子多吃一些,准备饭菜时往往有过量现象。制订《家庭烹饪指导手册》,提示居民根据不同身体状况,合理计算每顿饭用粮、用油量,做到既能满足营养需求,又不过量消费。

3.制定相关激励措施,鼓励营业性餐饮场所开展爱粮节粮宣传。通过政策引导,调动餐饮企业参与节粮工作的积极性,鼓励餐饮企业在店堂内张贴宣传标语、宣传画,在餐桌摆放提示牌,加强爱粮节粮宣传;鼓励餐饮场所尝试根据客人需求,提供不同规格、数量的菜肴和主食;引导餐饮场所加强对服务人员的培训,鼓励服务人员提醒客人适量点餐、剩餐打包,掌握为客人进行营养配餐的技能。

4.建议改进对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的管理工作,减少食堂用餐浪费。建议各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建立用餐人员统计制度,根据用餐人数适量准备饭菜;有条件的食堂应采取自助用餐的形式为员工服务;单位为员工提供福利补贴时,尽量不直接体现在饭菜价格上,过于便宜的饭菜价格更易造成浪费,饭菜价格应与市场价格一致,可以将补贴以其它形式发放员工。

5.建议改变航班按座位数配餐的传统做法,改由按乘客实际需求配餐。建议航空公司在售票时请旅客选择是否需要飞机餐,并按照登记情况配餐。建议有关部门加快研究如何利用剩余的未开封飞机餐的科学处理方式,避免直接废弃。

6.召开专家评审会并向国家粮食局有关司室和局领导进行专题汇报。近期,我们计划再次召开专家评审会议,请专家对七省一市的调查过程、数据推算及调查结论进行评审,同时我们还计划近期向国家粮食局有关司室和局领导进行一次专题汇报,以进一步听取领导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对报告进行进一步地修改和完善。

7.建议尽快启动对粮食产后储存、物流、加工等环节损失浪费情况的专项调查。在总结本次调查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其他环节特点,

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启动对粮食储存、物流、加工等环节损失浪费情况的专项调查。

8.建议利用好每年的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活动,加大爱粮节粮宣传力度。通过组织各类形式灵活、内容充实、群众参与性强的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各界的节粮意识。

9.建议在适当的时候,召开全国粮食系统爱粮节粮工作经验交流会。粮食行业带头,总结节粮经验,进而辐射带动全社会各个行业及阶层,推动节粮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八、结束语

本次调查是粮食部门首次采用分类称重的方式对粮油消费环节损失浪费的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难免存在一些不足,具体来说,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由于食品中食用油的浪费量无法合理、有效分离,计算食用油浪费量时,调查团队按烹饪时每个菜肴的油、菜比例进行折合推算,最终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偏差;二是数据推算时,出米率、出面率、肉粮比、蛋粮比均取用了平均值,由此推算得出的总体数据可能存在一些偏差。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2951/192203166050.html

更多阅读

交通事故责任划分详解 交通事故的处理详解

 交通事故的处理详解  一、什么是交通事故?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对“交通事故”的定义是,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其中的“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

京东交易纠纷处理规则 关于五险一金纠纷的处理规则

  “五险”指的是五种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积金。依据《社会保险法》的规定,五险一金受到法律的明确规定,下面由爱华网小编为你详细介绍五险一金的相关法律知识。  

发生火灾如何正确处置 火灾发生时正确的处理方法

  火灾事故是社会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一种客观现实,也是困扰消防工作、影响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那么,你知道火灾发生时如何处理吗?下面就是爱华网小编为你整理的火灾发生时正确的处理方法,希望你喜欢。  火灾发生时

交通事故行政处罚 造成交通事故的行政处罚有哪些

  造成交通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违反了道路交通法规,对于违反交通法规造成交通事故的情形,交管部门呢=可以对其进行行政处罚,那么造成交通事故的行政处罚有哪些?下面爱华网小编为你介绍造成交通事故的行政处罚。  造成交通

声明:《损失浪费的处理处罚 损失浪费的处理处罚 全国部分城镇及乡村粮油消费环节损失浪费情况调查研究报告》为网友朵小红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