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记硬背 【第18期】除了死记硬背,古典诗歌还能怎么读?

请关注“批判性思维”——如果要罗列代表人类文明的10个伟大词汇,批判性思维无疑当仁不让;如果要列举能够表征个人成长的5个关键词,批判性思维无疑位居其一;如果要提高语文读写能力,批判性思维让你事半功倍。让批判性思维点燃我们的智慧,提升我们的读写能力。
请关注“思辨读写”微信号——本号发表批判性思维与语文学习的相关文章、教学案例、作文评改,并将适时推出以”批判性思维”阅读经典名著的教学视频。

点击上方“思辨读写”,快速关注

编者按:


让中小学生多读古诗,这是共识。如何读呢?似乎见仁见智,彼此意见相差甚远。


有人认为,儿童都有死记硬背的功夫,先不管他理解不理解,背下来再说。等以后他有了人生经验,“知新温故”,自然也就理解了。与此对立的观点,则强烈反对死记硬背,似乎只要死记硬背,就是扼杀儿童的想象力,就违背了“儿童本位”的现代教育原则。


我偏爱古诗,甚至认为,传统文化中最应该弘扬的是古诗,而不是人们津津乐道的“经”。我建议人们把“读经”的那股热情,拿来诵读古诗。


读古诗有个最佳时机,那就是蒙童时代,这个时段诵读的古诗,基本上一生不会忘记。过了这个时段再来补课,不仅事倍功半,而且记忆也不牢固。这就是所谓的“童子功”。


读古诗,可以培养健康的生命意识,还可培养学生的语感。汉语很美,外形美,音韵美,节奏也美,具有无限的表现力。这些优点,最集中的表现,就是古诗。


其实,古诗的理解并不困难,稍加点拨,大多数诗歌孩子们都能意会一二。我认为,不要害怕这个理解肤浅或者偏颇,只要能品出那么一点点“意思”,读起来的感觉就不一样了。


我不喜欢死记硬背,但又觉得童子功很重要,就做了一件“调和”的事。这就是《古典诗歌的生命情怀》写作的初衷。我所尝试的,就是让人咂摸出那么一点点“意思”。



死记硬背 【第18期】除了死记硬背,古典诗歌还能怎么读?


《古典诗歌的生命情怀》后记


——让情怀抚慰生命

余党绪


我主张中小学生多读古典诗歌。原因基于我个人的视野和感受:古典诗歌可能是传统文化中最纯净的类别,虽然在诗歌的汪洋大海中,也难免有无聊、庸俗甚至堕落之作,但相比其他文类,古典诗歌总体上更健康,更纯洁,更富有生活的情趣,更富有生命的力量。

诗言志。朱自清先生说,“诗言志”是古典诗歌的“开山纲领”。受此启发,我进一步认为,有了这个“纲领”,以诗来抒写本真的生命,吟诵本色的人性,才有了理论上的保障。在传统社会,个人被剥夺的东西实在太多,而被灌输的东西也实在太多,能够保留的自我实在太少。幸运的是,“诗言志”的传统还是为人们保留了一块自由的精神领地。志者,心之所之也,这等于承认了在诗歌领域,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个人意志还是合法的,至少还能在古圣先贤那里找到一点儿依据。


那些整日间正襟危坐的士大夫,一旦诗兴发作,便免不了忘乎所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天真与忘情之态跃然纸上。此刻,他是一个人,是一个诗人,是一个可以问苍天笑大地横眉冷对的自由的人,是一个以万象为宾客也以万物为刍狗的自主的人。当一个人以诗人的身份出现时,他的社会政治身份与世俗的考量,便会不由自主的让步或退隐,生命的本真与人性的本色就会自然地流露出来。


“诗言志”强调的是个体的生命情怀。在传统社会,如此高张生命本身的,除了诗歌,难觅其二。相反,倒是被赋予了太多太多的其他意义。“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恐怕才是关于写作的主流价值。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浩瀚文海,总也少不了作圣人状拿圣人腔满篇说教一肚子酸腐的文章。

“文章”如此,小说戏曲则更为复杂。古人即有多种“不读”的忠告,譬如少不读红楼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老不读西游;男不读水浒,女不读红楼……理由略显牵强,道理还是不言自明。现代人主张“慎读”。鲁迅先生关于“三国气”与“水浒气”的论断,“新文化运动”对“小说教”的批判,都显示了“慎读”的必要性。

相比之下,古诗算是一方生命与灵魂的净土。在这里,我们才发现,那些高古悠远的灵魂,其实与数字时代的我们有着高度契合的一面。其实,在人性与生命的层面,人与人的沟通也许最能跨越时空与文化的阻隔。喜怒哀乐,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千古皆然,举世大同。

因此我说,古典诗歌最切近当代人的生命感受,最切近当代让人的心灵体验。我的建议,阅读古典文学,首选古典诗词。

读古诗,关键在于“理解”。没有理解,难有共鸣。

诗歌的“理解”,非通过知识推断和逻辑推理而达成,而更是一种直觉性的感悟。但是,这样的感悟并非空穴来风,并非无本之木,相反,感悟力的高下,全在于读者自己的人生经验和生命体验,全在于读者对语言的敏感和穿透。好的诗歌,总是能够在个性化的表达中揭示出共通的人性,共通的情理,共通的生命密码;而好的读者,也常能在语言的后面,感知诗人的人生感喟和生命情怀。

从这个意义看,诗歌是心灵沟通的桥梁,是情感共鸣的媒介。

理解是基础。理解虽然是个性化的,但却有着共同的根基。人们常说“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无论哪个哈姆雷特,他首先必须是“哈姆雷特”。理解这个“哈姆雷特”,才是教学最该关注的核心。至于语言难以企及的那些模糊的、非理性的地带,还是交给学生自由的灵魂和无羁的想象吧。

顺便说一下,标题都以“最XX的XX”的形式呈现。笔者无意为古典诗词排座次,争高低,也无意从学术上论证这些“最”的合理性。我只是觉得,每一首诗词,都有打动人心的特定角度,特定内容,特定表达特点。若能由此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发学生的一点思考,足矣。

为了更好的理解诗歌,我将99首诗歌按照主题分为十类:生与死,情与怨,功与名,家与国,物与我,穷与达,进与退,今与昔,离与合,悲与欢,基本上囊括了一个传统诗人所要面对的社会命题、所要经历的生命境遇和所要解决的人生问题。其实,当代人生存,与他们也大体相似。

读古诗,还是为了做今人。

本书共选99首古诗,是受王朝闻先生“不到顶点”这个命题的启发,寓意着古诗的阅读是没有止境的,对一首诗歌的阅读也是没有止境的。


参加写作的主要是我在“徐汇区名师工作室”的学员们。他们是童丽、王晓燕、潘华、贾锋、王自节、陈利利、陈棠、孔超琼、赵青、钱燕、陆宁昌、汪青兰、郑伟平、张君平、张蕾、王娜娜、方澔、陈华香、卜时波、任云凤、陆永泉、钱亮、张双桥等。





让生命在风雨中优雅地起舞
——我的《古典诗歌的生命情怀》

余党绪


现代人为什么要读古人的诗呢?我读古诗,更愿意从生命的角度入手。每一首精美的诗,都是生命的一次绽放。


“生命”与“人生”,内涵是不一样的。“人生”常与经验、智慧、指南这样的词语组合,经验可以分享,可以借鉴,可见“人生”更强调生命的社会内涵。确实,他人的成败可以烛照自己的得失,在别人的人生里“跑马”,可以让自己更好的驾驭人生。


但“生命”则不然。与“生命”组合在一起的,常是感悟、体验、密码这样的词,这些词语总给人飘渺悠远、隐幽莫测之感。生命是神秘的,独一无二的,难以理性的表达。如果说“人生”是现实的、功利的和扩张的,那么,“生命”则是具有更多孤独和超越的色彩。


生命是自由的,人生却很纠结;生命我可主宰,人生却如缀网劳蛛。


你去看那些士大夫,当他们正襟危坐、出将入相的时候,当他们宣扬忠孝节义修齐治平的宏论时,他们多半不会去写诗。诗歌在这些场合显得明显不太正经。可是当他们对月伤心见花落泪的时候,当他们感慨生命苦短时光易逝的时候,当他们怀念亡妻思念佳人的时候,当他们感怀功名的虚无和浮世的迷幻之时,诗歌的光亮立刻照亮了他们的心房,于是灵感就来了。这就有了诗。


诗歌是永恒的。一代一代的人,人生处境和经历或许迥然不同,但生老病死,悲欢离合,爱恨情仇,感时伤事,却是一样的。诗歌具有穿越时间和空间的生命力量。


但是,现代人与古诗词之间,常常隔着一条语言与表达的鸿沟。我们常常觉得一首诗很有意思,但又说不清它到底说了什么。我常常感慨中国的书法,一方面使我们赏心悦目,一方面常常把我们与文化隔开。你到一个景区,看着那些疏狂飞舞个性张扬的楹联碑刻时,是不是会有这样的感慨?


必须越过语言与表达的鸿沟,才能洞察诗歌的内里。这就是我撰写《古典诗歌的生命情怀》的初衷。


这是李白的《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钟鼓馔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这首诗该怎么理解?我把它定位为“狂放的劝酒词”:


这是一首劝酒词。内容就是关于喝酒的两个问题:一为什么要喝酒?二、怎样喝酒?
很多人喝酒,但似乎少有人去思考喝酒的哲学。李白是诗仙,也是酒仙。他的喝酒理论实在值得酒徒们借鉴和思考。

若以功名论,李白算是个成功人士了。在信息基本靠口耳相传的时代,李白受人追捧的盛况,绝不亚于当今的任何一个文人,连皇上也以结交李白为荣。但李白不这样想。他要走仕途之路,某个一官半职。现代人可以清高地鄙弃李白的狭隘,可以自以为是地嘲弄李白的天真,但是,李白的人生纠结和窘况,却能引发每个人的共鸣,哪怕只是片刻的共鸣。这世界上,有几个人,没有过这样的纠结?生与死,情与怨,功与名,家与国,物与我,穷与达,进与退,今与昔,离与合,悲与欢,有哪一个能看穿看透看空看无?再大的饼大也不过烙它的锅啊。



这是解读中的两个片段:

人生苦短,不喝不行。今天不喝,明天就没的喝了。当然,他用的是诗歌语言,但意思就是这样。……时光如白驹过隙,匆匆间,已是沧海百年。若不及时行乐,纵情狂欢,只怕是来日无多,徒留终生遗憾。对于一生爱酒恋酒嗜酒的李白,除了喝酒,还有什么能让他如此超脱?


李白是个矛盾的人,他深知,借酒浇愁愁更愁,但这人生的忧愁如同那绵绵江水,永无绝期。既然如此,还管他什么愁不愁的!无论是悲是喜,是苦是甜,先喝了这杯再说。对于李白,那真是处江湖之远,喝;居庙堂之高,也得喝;进亦喝,退亦喝,先天下之喝而喝,后天下之不喝,也喝。


语言寄寓着思想与情感,但语言也会遮蔽思想与情感。你若将李白当做“诗仙”,各种自造的幻象便会阻断了你与李白沟通的路。如果把李白当做与你一样有着生命的欣悦与悲苦的人,他所有的发泄与呼喊你就能听懂了。


读诗为了什么?其实,就是为了听听另一个生命的声音,寻求那一点点弥足珍贵的理解与共鸣。
诗,让生命在风雨中优雅地起舞。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2951/546170777938.html

更多阅读

石家庄新生机械厂 【新生指南】石家庄市第四十中学

【新生指南】石家庄市第四十中学――简介四十向来以严格著称,首先先来浅谈一下校规的注意事项。【新生指南】石家庄市第四十中学――工具/原料鲜活的人命一条灵活的大脑一坨【新生指南】石家庄市第四十中学――注意!【新生指南】石

广东小鲜肉第九期 【第九期 美食厨房】鲜香零食猪肉铺

 必备零食提起必备小零食,猪肉铺肯定在榜单之中!之前在朋友圈发起的零食投票里,猪肉铺的票数也是遥遥领先,这种经典美食,怎能不尝试呢?食材猪肉(全瘦或者夹心肉)盐糖白胡椒生抽老抽料酒耗油白芝麻蜂蜜步骤1、腌制猪肉肉馅买回来

死记硬背 【第18期】除了死记硬背,古典诗歌还能怎么读?

请关注“批判性思维”——如果要罗列代表人类文明的10个伟大词汇,批判性思维无疑当仁不让;如果要列举能够表征个人成长的5个关键词,批判性思维无疑位居其一;如果要提高语文读写能力,批判性思维让你事半功倍。让批判性思维点燃我们的智慧,

民法学第01章在线测试 2016年【司法考试】民法学第一节第十三章

导读:2016年【司法考试】民法学第一节第十三章,2016年【司法考试】民法学第一节第十三章第四讲债的担保之保证五、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期间(★★★)1.保证期间与保证债务诉讼时效的关系(1)债权人未依法定方式行使债权。保证期间内,债权人未依

声明:《死记硬背 【第18期】除了死记硬背,古典诗歌还能怎么读?》为网友雨悸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