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放假邮件 英文 你多放一天假,要感谢这个男人!



“清明”这个节气,表示春末天气由阴雨多云转为晴朗清明,气温渐高,该忙着春耕春种了。


但现在在人们心目中,“清明”却是个节日。




当节气成为节日,便超越了气候和农事,由它最初承担的“提醒者”的角色,演变成了更加深入人心的民俗和文化。



起源但愿主公常清明


“清明”由节气演变为节日,来源于一个传说: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




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


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从他自己腿上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做了国君,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晋文公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


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打点好行装,背上老母亲悄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要找寻一个人谈何容易。


于是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以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未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灭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




晋文公见状,恸哭不已。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封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只能吃冷食,不能动烟火。凑巧的是,寒食节的日子大致在“清明”之前的一、二天。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晋文公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寒食节和清明节真正合二为一,始于唐代。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


论诗牧童遥指杏花村


被流传得最广的清明诗,便是杜牧的《清明》。


因为其中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句,人们普遍认定其为扫墓诗。然而,这很可能是一种误解。


和西方人带着鲜花不同,中国人上坟时主要是带着酒、肉。


祭过祖先的酒肉是有福气的,不能浪费,一定要吃掉,所以从唐代开始形成的“清明”习俗,就是先去上坟,然后把这些酒肉吃掉后再回家。



诗的后半段是“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研究杜牧的专家指出,结合中国人“清明”的习俗来看,这是违背常理的,如果诗人是去上坟,一定会自己拎着酒。




所以,我们耳熟能详的这首诗,实际描绘的是诗人一个人在“清明”时节找酒喝。




什么情况下需要找酒喝呢?很可能就是外出,比如郊游、踏青、赏春。


这么一看,杜牧的诗,前半段可能描写的是人们“清明”祭祖、扫墓的情景,后半段描写的是“清明”的另一种景象—呼朋唤友,喝酒赏青。




一是悲,一是喜,一个清明节如何能将悲喜兼容?


有研究者说,这是因为清明节原本是寒食节。




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吃冷餐伤身,所以要出外走动。


做些娱乐活动,像荡秋千、玩蹴鞠、放风筝等,以锻炼身体。


这样便有悲有喜了。

感谢放假邮件 英文 你多放一天假,要感谢这个男人!




配图画作为吴冠中、陈佩秋,俞致贞等作

资料来源:《中华遗产》2010年第12期

编辑:小雏菊

更多好看的,戳下面:

虫鸣风语 丨春秋草染

罂粟丨唐纸



END


本文版权归地道风物(didaofengwu)所有,欢迎转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3151/348633415173.html

更多阅读

加一个 wd10ezex 接线 炒菜时加一物 让你多活10年

原标题:炒菜时加一物让你多活十几年赶紧告知家里人 “酸、甜、苦、辣”——辣作为食物的味道之一已存在餐桌数千年了,许多人甚至是“无辣不欢”,很多人觉得吃辣椒会上火,但是其实辣椒对人体也有很多的好处。 有研究称如果每天

感谢员工一年的付出 你让员工过个好年 员工让你过好一年

你让员工过个好年员工让你过好一年作者:刘戈  发布日期:2010-2-8  点击数:141   懂人心的老板懂得把管理隐藏在细微温暖的关心里,而过年,恰恰是最好的时机。  对于一个吝啬、刻薄、斤斤计较的老板,员工们在背后通常会给他起一个

声明:《感谢放假邮件 英文 你多放一天假,要感谢这个男人!》为网友红颜独笑芬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