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趣味知识 中国文化的趣味问题(21)

    中国文化的趣味问题(21)——寒冰收集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古人真的这样做针吗?针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山顶洞人遗址中就有骨针出土。金属针的出现也很早,至少在秦汉时代,中国人就使用金属针缝衣服了,而且还用它来治病。要说古人做针的方法,我们会联想到“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的故事。难道古人真的像故事中的老奶奶那样,把粗大的铁杵磨成针吗?

别说,古人做针还真是从大铁块加工起的。明代江西奉新人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述了古人制针的方法:把铁块锤成细条,然后用一把钻有小孔的铁尺,把铁条从孔中用力拉过,细铁条便成为粗细均匀的铁线了。逐寸剪断铁线,锉尖一端,另一端锤扁。在锤扁的那端钻上孔——针鼻,打磨平,针的初步形态就出来了。下一步就有意思了,古人把这些半成品的针放到锅里,用细火慢炒,就跟做菜一样。炒好了,还要加上“佐料”:土末、松木灰、豆豉;量不能少,得把针盖住。然后是蒸。蒸的时候还有讲究,得把两三根针头留在外面。等留在外面的针头可以用手捻碎时,火候就到了,可以起锅了。针起锅后还得完成最后一道工序——淬火。这道工序的作用十分重要,针的软硬程度可全靠它呢。

中国传统工艺制作出来的针,质量到底怎样?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人在伦敦发表了一篇商务报告:“据说英国针在中国人多汗的手中容易生锈,而这种粗短的代用品却不会。”这“粗短的代用品”就是指用中国传统工艺制作出来的针。它虽然不如英国机制洋针那样细长美观,但却不易生锈,而生锈恰是当时的洋针很长时间没有克服的缺陷。但毕竟手工制针的成本较高,中国传统工艺生产的针最终还是被挤出市场,消失了。

用金属针做针灸始于秦汉吗?

针灸历史悠久。针和灸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针”是针刺,指用针刺入人体穴位治病;“灸”是艾灸,指用火点燃艾炷或艾条,烧灼穴位,将热力透入肌肤,温通气血。古书中多次提到针刺的原始工具是石针,称为砭石。这种砭石大约出现在距今八千到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国在考古中曾发现砭石实物。此外,古代还有骨针、竹针等材质的针。到春秋时期,医学逐渐摆脱巫的束缚,有了专业医生。据《左传》记载,名医医缓为晋景公诊病时,曾说“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到焉,不可为之”。这里的“达”与“攻”指的就是针刺和火灸。

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奠定了针灸理论的核心体系。同时,随着炼铁技术的进步,金属针得到推广。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古代针灸用金属针,是1968年河北满城西汉刘胜墓出土的九根金银针。这以后,金属针替代了砭石,针刺的实用范围扩大,发展进程加快。东汉、三国时期,出现了许多擅长针灸的医学家,其中,晋代皇甫谧所著的《针灸甲乙经》,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进一步整理和完善了针灸理论。两晋、南北朝时期,针灸专著明显增多。针灸传到朝鲜、日本。

隋唐时期,针灸发展成为专门学科,当时的医学教育机构太医署设有针灸专业。随后,针灸学术不断向纵深发展。明代杨继洲的《针灸大成》汇集了历代针灸成果,堪称集大成之作。16世纪,针灸开始被介绍到欧洲。但是到了清代,医者重药轻针,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针灸的发展。

 

 

古代就有接种“人痘”免疫天花的方法


中国古代就有接种“人痘”免疫天花的方法,这是怎么回事呢?

“天花”是一种烈性传染病,发病时先是发高烧,然后全身起红色疱疹,幸运的话会在十天后结痂,痂脱后留下疤痕,不幸的话则会失去生命。顺治与汤若望

天花致死率极高,就连贵为皇帝的清世祖福临(顺治)也没有逃脱天花的魔爪。因此民间有谚语说:“生了孩子只一半,出了天花才算全。”

天花大约在2世纪时传入我国。晋代的葛洪在《肘后方》中记载了它的早期名称:虏疮。天花在明代以后被称为“痘症”。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古代医师沿着“以毒攻毒”的思路,找到了预防痘症的有效方法——种痘。古人种痘的方法基本上有两种。一是痘衣法,就是将患者的衣服给健康人穿。这种方法的效果不是太好,要么使健康人染上重症,要么完全不起作用。于是,古人又摸索出另一种方法,叫鼻苗法,就是用棉花团蘸取病人的疱浆塞入健康人的鼻腔,或者把患者的脓疮痂研成粉末,用银管吹入接种者的鼻腔。至于塞或吹哪个鼻孔,古人还很讲究,即男左女右。如果反应正常,接种者会发烧,并伴发轻微水痘,但不久即可自愈。

那么,古人是什么时候发明种痘术的呢?有人说是在唐朝开元年间,也有人说是在北宋真宗时期,但都没有确切根据。证据比较多的说法是在明穆宗隆庆年间(1567—1572年)。清初俞茂鲲《科金镜赋集解》说:“种痘起于明朝隆庆年,宁国府(今安徽宣城)太平县,姓氏失考,得之异人丹传之家,由此蔓延天下。至今种花者,宁国人居多。”此后的古代典籍中,屡有种痘记载。

种痘也不是万无一失。有的接种者会因为种痘而发病身亡,也有的接种者仍然会得天花。如清圣祖玄烨在年幼时也曾种过痘,但仍未能逃脱病魔侵袭,好在他命大,只在脸上留下些斑痕。也正是因为玄烨得过天花,对天花终生免疫,所以在他的父皇福临因为天花而死后,在皇太后(孝庄太后)和德国传教士汤若望的举荐下,8岁的玄烨继承了皇位,最终成为一代名君——康熙大帝。

从“人痘”到“牛痘”

“人痘”是中国人的发明。种人痘的原理,其实就是从病人身上提取天花病毒,接种到健康人身上,使健康人轻微发病,由此获得免疫力。清代的康熙皇帝是个崇尚科学的人,再加上他小时得过天花的亲身经历,因此大力提倡种痘。在他的倡导下,当时的满人、蒙古人大都接种了“人痘”。俞正燮在《癸巳类稿》中记载,在康熙年间,俄罗斯曾派人到我国学痘医。借着这个契机,种痘术传播开来,进入了欧洲、美洲等地,但“人痘”接种术有一定的风险,从人体直接采集的天花病毒会使部分接种者发病死亡。

1796年,英国又开始流行天花。医生琴纳(1746—1823年)偶然发现养牛厂的挤奶女工中,从来没有人得过天花。原来,牛也会染上天花,但牛天花病毒的毒性没有那么强,一般只是在牛的皮肤上引起一些小脓疱,叫牛痘。挤奶女工给患牛挤奶时,也会因为被感染而起些小脓包,但很快就会好,并且不会得天花了。琴纳由此得到启发,开始试种牛痘并获得了成功。种牛痘比种人痘更安全、有效,因此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这种方法也在嘉庆十年(1805年)经澳门传入中国。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已经在全世界消灭。”

 

 

 

阿谀奉承也叫做“拍马屁”,这是为什么?

 

生活中,我们常常把某人对他人谄媚奉承的行为称为“拍马屁”。关于“拍马屁”的来历,还真有几种有趣的说法,都与蒙古人的习俗有关。一是说蒙古人有个习惯,当两人牵马相遇时,应该在对方马的屁股上轻拍一下,以表示尊敬。二是当蒙古族好骑手遇到难以驯服的烈性马时,就会拍拍马的屁股,这样会使马感到舒服,骑手即可乘机跃身上马。三是蒙古人爱马。如果马肥壮结实,两股必然隆起,所以见到骏马,蒙古人总喜欢拍着马屁股称赞一番。《套马图》

由此可见,这个词语本来并无贬义。然而,这些礼节和习俗成了趋炎附势者谄媚奉承的方式。当他们看到权贵策马而来时,不管其马优劣如何,都会争着拍马屁股恭维一番。因此后世就视“拍马屁”为巴结讨好、阿谀奉承的同义词,贬义色彩甚浓。

“狗颠屁股”

阿谀奉承除了叫做“拍马屁”之外,还有一个形象的俗语叫做“狗颠屁股”。如《红楼梦》七十一回:“素日你们不传,谁传去?这会子打听了体己信儿,或是赏了那位管家奶奶的东西,你们争着狗颠屁股儿的传去,不知谁是谁呢?”“狗颠屁股”生动的描绘了狗在主人跟前摇尾乞怜、讨好主人的模样,用狗颠屁股形容极力趋奉、献媚的状态真是相当贴切。

狗在汉语词汇中,真是受了不少委屈。很多词语,一旦沾了狗字,就要变质。如骂人时会说狼心狗肺、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猪狗不如,似乎狗天性就是忘恩负义的代表;还有什么狗改不了吃屎、狗急跳墙、狗头军师、狗仗人势等,都是贬义词。为非作歹,助人作恶者也被叫做走狗、狗腿子。即使狗有时做了好事,也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其实,狗颠屁股之类的词语真是对狗的冤枉。狗看家护院、禀性淳厚,对主人忠心耿耿。

 

中国传统文化趣味知识 中国文化的趣味问题(21)

 

 

为什么第一次见面出难题叫下马威? 

其实,下马威原先并不是第一见面就出难题的意思,而是指官吏初到任时,借故严厉处分下属,以显示威风。下马威一语出自《汉书?叙传》,班固在为祖先作传记时,记叙伯祖父班伯因定襄时局混乱,而自请担任定襄太守,定襄豪门大户“畏其下车作威,吏民竦息”。意思是说他们担心班伯初到任时要对下属显示威风,所以有所收敛。这里的下车,并非指从车上下来的动作,而是指官员初到任。古人有用下马、下车表示官员到任的习惯,所以后来“下车作威”便被“下马威”代替。加上下马威读来顺口,意思简约明白,便广为流传。

随着词语意思的转变,下马威从初到任时要对下属显示威风,到泛指一开始就向对方显示自己的威力。例如清代李渔《蜃中楼?抗姻》就说:“取家法过来,待我赏他个下马威。”

下马怎么和官员初到任有关?

下马最初是指从马上下来的动作,帝王陵墓的下马碑、江西龙虎山下马亭的“下马”都是这个意思。后来,下马发展出了官员到任的意思,这还得从古代的车说起。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车的国家之一,相传黄帝时人们已能造车。但由于车是一种形制较为复杂的交通工具,所以在生产力低下的远古时期,车的普及和完善是经历了相当长的过程的。夏代就设有“车正”之职,专司车旅交通、车辆制造。当时有一个叫奚仲的人,就曾担任过夏朝的车正,为夏王制造车辆。可以推测,车子在夏代已相当普遍。到了汉代,车子种类繁多,也按职位分为不同的等级。一般老百姓只能坐牛拉车,官员和富户才可以坐马车,中、高级官吏出行时乘坐的是轻快马车。为体现等级差别,当时规定六百石至一千石的官吏,只准“朱左”,即将左边车染以红色。二千石的官吏方允许“朱其两”,车前多驾二马。由于车子标志着官员的身份,所以古人便用下马、下车表示官员到任。

 

 

 

为什么我们说“老虎”、“老鼠”,而不说“老狮”、“老兔”?

 

如果非要说“老狮”、“老兔”的话,说话人恐怕指的是很长寿的狮子和兔子,这种“老”的用法跟“老虎”、“老鼠”中的用法是不一样的。

古时,人们对虎和鼠这两种动物是相当畏惧的。虎性威猛无比,古人多用虎象征威武勇猛。《风俗通义》中说:“虎者阳物,百兽之长,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如“虎将”,喻指英勇善战的将军;“虎子”,喻指雄健而奋发有为的儿子;“虎步”,指威武雄壮的步伐;“虎踞”,形容威猛豪迈。但虎也经常伤人,而世上毕竟没几个武松。至于鼠,则什么东西都咬,还会传播鼠疫。“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这句俗语就表明人们对老鼠的憎恶。

古人对自己畏惧的东西普遍采取了“敬而远之”的态度。于是,古人在这些事物之前冠以“老”字,以表示敬畏和不敢得罪的意思。有些地方因为迷信,在说到老虎和老鼠时,往往不敢直呼其名而呼之以“大虫”、“耗子”等。也有人认为老鼠的“老”是指年老的意思,认为老鼠是指鼠类中最为长寿的,但这种说法未必可信,因为老鼠其实并不长寿。

为什么我们说“兔子”、“狮子”,而不说“虎子”、“鼠子”?

汉语的词汇煞是有趣:比如常说老虎、老鼠,却从不提及老狮、老兔;还有如常说兔子、狮子,却不说虎子、鼠子。这是因为词语的不同搭配中蕴含着不同的文化、知识信息。

兔子、狮子的说法与“子”的特殊用法有关。这里的“子”,和我们日常所说的子女中的“子”意思是不同的。子女中的“子”是指儿子,而兔子、狮子中的“子”则读为轻声,是名词的后缀。“子”被用作后缀,在汉语中较为常见,如房子、屋子、儿子等。兔子、狮子使用“子”字,除了“子”的后缀用法之外,还有约定俗成的因素。或许从春秋寓言中的宋人守株待兔开始,老百姓就喜欢称“兔”为“兔子”,两个字的词通常在口语中运用得较为广泛。而虎子、鼠子的说法,也许只是因为拗口,而没有被采用。

虽然虎子、鼠子作为对虎、鼠的称呼没有为大众所接受,但“虎子”和“鼠子”的说法在古代还是有的。与“子”的后缀用法不同,虎子里的“子”是指动物的幼崽,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就是这个意思。“鼠子”却是古时骂人的话。古人恼怒之时常说“鼠子胆敢如此!”这里的“子”泛指人,前面加个“鼠”字,表示对对方的蔑视。

 

 

 

人们常把喜欢吃的人称为饕餮,饕餮是动物?

 

人们常把喜欢吃的人称为饕餮,饕餮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呢?

饕餮是上古四凶之一,是贪婪的象征。传说这种人们想像出来的神秘怪兽没有身体,只有一个大头和一张大嘴,见到什么就吃什么。由于吃得太多,最后被撑死了。后世的饕餮成为龙九子之一,其纹饰常被绘在食器上。

在长江下游地区出土的距今已有五千多年历史的良渚文化玉器上就有饕餮纹这种纹饰。据《吕氏春秋?先识》说:“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其及身。”饕餮纹出现最多的是在商周两代的青铜器上,尤其是在鼎上。饕餮纹这个名称并不是古时就有的,而是金石学兴起时,由宋人命名的。

商:牛首饕餮纹尊

因为饕餮的形象贪婪凶残,所以古人也用它来形容贪婪凶残的人。《左传?文公十八年》中有这样的记载:“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聚敛积实,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西晋杜预对此作的注释是:“贪财为饕,贪食为餮。”

再后来,由于饕餮纹经常出现在古代的食器、酒器上,饕餮贪吃、贪恋美食的特点得到了强化,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有《老饕赋》说:“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这时的老饕已少了几分凶残,更多了几分贪吃的可爱。时至今日,人们把喜欢美食的人称作饕餮之人,已经基本没有贬义了。

上古四凶都指什么?

上古时代的四凶是指尧、舜时期的四个恶名昭彰的部族首领,在《左传?文公十八年》里点到了他们的名字:浑敦、穷奇、梼杌和饕餮。尧将他们流放到边远地区,于是天下太平。四凶后来也泛指凶狠贪婪的朝臣。这四个部族首领后来演化为四种魔兽,浑敦代表是非不分,穷奇代表行恶而好邪僻,梼杌代表顽固不化,饕餮代表贪婪。饕餮已经在前面介绍过了,下面介绍一下其他三凶。

浑敦:也称浑沌。传说浑敦的样子像犬,似罴而无爪,有目而不见,有两耳而不闻,有腹而无五脏,行走而足不开。因为浑敦清浊不分,所以后世称是非不分之人为“浑沌”。《左传?文公十八年》记载:“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慝,天下谓之浑沌。”

穷奇:穷奇的意思是“其行穷,其好奇”,用以比喻行为恶劣且喜好邪僻的人。《左传?文公十八年》记载:“少昊氏有不才子,毁信恶忠,崇饰恶言,天下谓之穷奇。”《山海经?北山经》中描绘了穷奇的魔兽形象:“其状如牛,猬毛,名曰穷奇,音如 狗,是食人。”也是很可怖的。

梼杌:《神异经?西荒经》中记载了梼杌的长相:“其状如虎而犬毛,长两尺,人面虎足,猪口牙,尾长一丈八尺,搅乱荒中,名梼杌,一名傲狠,一名难训。”因此梼杌也比喻顽固不化之人,《左传?文公十八年》提到:“颛顼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天下谓之梼杌。”就是这个比喻义。

 

 

 

独占鳌头里所说的“鳌头”是指什么东西?

 

状元是古代科举考试殿试的第一名,高中状元被唤作独占鳌头,这可是光宗耀祖的大事。为什么说这是“独占鳌头”呢?原来,“鳌头”是指皇宫大殿前石阶上刻的鳌的头。这里所说的“鳌”,是传说中在海里能够负山的大龟,是龟头鲤鱼尾的合体鱼龙。据说,鳌原来是海龙王的三太子,因为上天偷吃了玉皇大帝的玉浆液,所以被发配到东海为鳌。

唐宋时期皇帝殿前陛阶上雕有巨鳌,衬托得皇庭宫室气象雄伟。翰林学士、承旨等官员朝见皇帝时,必须遵守邦国礼仪,要立于陛阶的正中等候皇帝召见,恰恰就是脚踩刻有巨鳌的陛阶上,所以日后便称进入翰林院为“上鳌头”。状元及第时,也是在“鳌头”上迎榜,因此“鳌头”也成了状元的代名词。后世用“独占鳌头”比喻占首位或取得第一名。

 

 

 

龙的九个儿子都是什么?

 

俗话说“一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这话还可以浓缩为成语“龙生九子”,意思是说龙的九个儿子,各有不同的长相和秉性,后世也常用这个成语比喻同胞兄弟的良莠不齐。至于龙的九个儿子具体是指哪几位,历来说法不一。甚至因为“九”这个数字在中国文化里有表示众多的意思,所以连龙是不是只有“九”个儿子都有争论。关于这个问题,明清有多种对于龙子名称的记载,如明沈德符《野 编?内阁一?龙子》、清高士奇《天禄识馀?龙种》、褚人穫《坚瓠十集?龙九子》等,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明代的李东阳在《记龙生九子》中的说法可以作为参考:

第一子囚牛:喜好音乐,样子为有鳞角的黄色小龙。它的形象常常出现在胡琴、龙头月琴、三弦琴等乐器的头上。

太和殿石台的“螭首”第二子睚眦(音牙自):睚眦好杀,样貌似豺。睚眦的本义是指瞋目怒视,借指微小的怨恨。睚眦必报的结果当然难免腥杀,所以这位龙子的形象常被雕饰在刀柄剑鞘上。

第三子嘲风:这位龙子喜欢在呆在险要之处,所以古人常将它的形象塑于殿角之上。

第四子蒲牢:蒲牢喜好鸣叫。传说中,蒲牢是一种生活在海边的兽,吼叫的声音非常宏亮。蒲牢最怕的就是鲸鱼,一遇到鲸鱼袭击,它就大叫不止。古人因此将蒲牢的形象置于钟上,并将撞钟的长木雕成鲸鱼状,以求钟声响亮。蒲牢还因此成为钟的别名。

第五子狻猊(音酸泥):狻猊就是狮子的别名,也称金猊、灵猊。它喜好坐着,又喜好烟火,因此其形象常在佛座及香炉上出现。狻猊也因此可以代指刻镂成狮子形状的香炉。

第六子霸下:霸下也叫龟趺,喜好负重,形象是螭首龟足,常出现在碑的底座上。

第七子狴犴(音必岸):也叫宪章,喜好狱讼之事,相貌似狮,常见于狱门之上。

第八子赑屃(音必洗):喜好文字,常以似龙的形象出现在碑的两侧。

第九子螭吻(音吃吻):也叫鸱尾,喜好吞物与张望。古代建筑屋顶上的小兽就是这位龙子的形象。

还有几个也常被认为是龙子的形象:

椒图:喜好闭口,形似螺蚌,因而常在将其形象雕于大门铺首之上。

饕餮:好饮食。古代钟鼎彝器上多雕刻其头部形状作为装饰。       更多精彩点击:http://hbs.360doc.com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3151/73284437511.html

更多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知识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特点

一、中国古代的姓、氏、名、字、号㈠、姓许慎《说文解字》卷二四“女部”:“姓,人所生也,从女、生,生亦声。”班固《白虎通德论》卷九曰:“姓者,生也,人禀天气所以生者也。”《左传·隐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这都说出了“姓”的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集锦 苗族文化知识集锦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集锦(最新整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第一部神话总集】《山海经》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第一部词典】《尔雅》  【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永乐大典》   【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转载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心得 转载 教研员培训心得

原文地址:《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心得作者:桃花源《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心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结束了。杨继昭老师的《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结束了。在这学期的日子里,杨老师和我们一起走过了这段中国传统文化的日子,让我们有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知识 闺房 闺房-传统文化,闺房-基本解释

闺房(guī fáng),汉语词语,意思是妇女的梳妆室、卧室或私人起居室。传统的闺房,多属于有女儿的家庭,是家居中的一个特别的空间。但随着当下都市单身白领女性人数的日渐庞大,闺房已经不再局限于一间房。越来越多的闺房,其实就是一个完整的家

中国传统文化高中作文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作文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作文(一)老师星期天给我们布置查中华资料作业,可以唱歌,朗诵诗歌,跳舞等等。我准备的是一首歌,歌名是《别看我只是一只羊》。我耐心地等待着,等了一天,两天,三天,终于等到了。今天老师让我们下午第三节课比赛,是比赛中华的

声明:《中国传统文化趣味知识 中国文化的趣味问题(21)》为网友撩妹大班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