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重大作用。学校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特殊环境,校园环境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校园环境关系到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因此,加强校园环境建设、营造优良的育人环境是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语文教师推进作文教学的“教科书”。
一、优化育人环境
校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部分。物质环境指校园的基础设施和校园的绿化、美化。精神环境指校园文化、校园风气、校园精神等。优化育人环境是提高育人效果的催化剂。
我校地处偏僻的农村,这里与城镇相比交通不便,办学资金有限,条件差,下雨天教室里淅沥哗啦响个不停,真是“屋漏无干处”,学生根本无法正常上课。有的教室已有裂缝,存在安全隐患。在这样艰难的环境里,学校领导积极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及时拆迁、治理、规划、翻新,使学生搬进了新建的教室,崭新的课桌、雪白的墙壁、明亮的教室使学生耳目一新。坐在这样的教室里读书学习,学生们感到幸福自豪,增强了为建设美好家乡而努力学习的责任感。这些情感不需要语言,不需要教诲,自然就能产生激励力量。
为了进一步美化校园,学校特地购买了一批优良的树苗和花种,聘请了有丰富经验的花工师傅帮助美化,发动全校师生动手,一起绿化校园。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碧绿的树苗、美丽的花坛使人精神振奋。优美的校园环境也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让人置身其中,身心舒畅,提高了师生的工作、学习效率,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我校的学生都是土生土长的孩子,方言较重。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加大了推广普通话的力度,因为学好普通话也是爱国的实际行动。如:在校园墙壁上印有“讲普通话,写规范字”、“营造良好的校园语言环境”等醒目的标语,学生每天看到这些标语,就会提醒自己随时注意说好普通话。另外,教师的教学、学校的广播也力求用普通话,优美的普通话也起着美化校园、陶冶学生心灵的作用。
为了适应改革的需要,我们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化繁为简、跨越时空、高效省时的独特功能促进教学,发展学生思维。利用电脑或幻灯片,可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打开了学生思维的大门,给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其效果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利用多媒体技术信息量大、多而快的特点能拓宽知识面,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我们还充分利用教室墙壁等有限的空间张贴名人画像、名人名言、校训班训及《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宣传、倡导“团结奋进、拼搏进取”的学风,创设优美舒适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心理素质等方面健康、积极地发展。
另外,在校园醒目处还设置了文化橱窗、墙报等,歌颂英雄人物的事迹,弘扬奥运精神,使学生在汲取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建立起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意识。这些名人的形象时时熏陶、激励着学生,促使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奋发图强。
我们还开展各种文明活动,如主题班会、朗读比赛等,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增长见识、拓宽视野、陶冶情操,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得到教育,完善自我,培养他们适应未来社会的各种能力。
校园文化建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归根结底是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语文教师推进作文教学的需要。
二、推进作文教学
校园环境是一个陶冶学生情操、有益身心健康的潜在条件。优美的校园环境是一首无声的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利于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更有利于学生抒发真情实感。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写作的起点,是灵感的基础。有的学生面对作文绞尽脑汁而一无所获,这就说明学生缺乏生活积累,缺乏观察意识。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五彩缤纷的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源泉。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发生着许多故事,给人以新知、启迪和教育。有的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觉得无话可说,关键在于他们没有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要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就必须教会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因此,笔者平时十分注意指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细心地进行观察。
1. 按一定顺序观察
我在平时上课时告诫学生: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如观察我们的学校:从花坛到杨柳、从院外到室内、从前到后、从左向右逐一观察,让学生在观察中体会学校的变化,体会学校的可爱。
2. 精心创设情境
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丰富写作素材,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打扫卫生。如《记一次扫除》可提前确定观察要点:
①扫除前的环境及准备
②扫除的整个场面
③扫除过程
④扫除中最突出的人物
⑤扫除后的情况
带领学生劳动后写出的作文既有场面描写又有精彩片段描写,既重点突出又条理性强,学生既锻炼了劳动能力,又观察到了校园的环境,还陶冶了情操,净化了心灵。
(二)有利于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中学生写作文除了需要生活的积累,更需要注意写作材料的积累和借鉴,因为大部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写作实践较少,写起作文常常词不达意。于是我在平时引导学生注意多看、多读、多记,让他们每人准备一个摘抄本,充分利用校内的资源,如教室墙壁上醒目的普通话宣传语和黑板中优美的诗句、名言、格言、名人轶事、班训校训及橱窗中英雄人物的事迹等。长期的阅读、摘录提高了学生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使学生受益匪浅,还提高了学生的道德水平。
(三)有利于学生抒发真情实感
积极创建良好的校风对师生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感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首先,可促进教师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其次,要求教师热爱学生、循循善诱、减轻学生的负担,创设一种宽松愉快的教学环境,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教师的情感唤醒学生的情感。
再次,利用校园宣传栏大力宣传学生刻苦学习的“钉子”精神、拾金不昧的优良品德、助人为乐的良好风尚、待人礼貌的文明行为及催人向善的人文精神等,生活中有了这些真实感受,学生才会把它融入笔端,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总之,创建和谐校园对推广作文教学大有裨益,两者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们迫切希望全民动员,携手共创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大力推进教学改革。
![创建和谐校园 创建和谐校园 推进作文教学](http://img.aihuau.com/images/e/78975/210506050521435035239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