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来介绍一下3D Touch的原理。当你用力下压的时候,手指与屏幕的接触面积肯定比轻触时要大,手机就通过这种方式来辨识压力的大小。
iPhone 6s上的感压识别度可分为3个等级,包括轻点、按压、强按压,也就是上面提到的Peek与Pop功能。当3D Touch运作的时候,流程大致上会是:屏幕感应手指接触、判断手指按压面积、压力感测元件将信号处理、CPU接收讯号并回馈反应、产生显示变化。值得一提的2是,虽然目前也有一些厂商推出了带有压感触控功能的机型,但是这些机型只有按压效果,缺少了对手指的震动反馈,这让初次使用压感触控的用户会很难找到合适的力度。
相反,苹果的3D Touch在触发时都会有一个小震动,让你知道这力度是重了还是轻了,尝试几次后,你很容易就会掌握到触发力度。
在iPhone 6s中,3D Touch的选项菜单被放置在了辅助功能里,有点隐秘,笔者第一次想设置时也费了点时间才找到。虽然放置在这里合情合理,但是6s上如此重要的功能为何不能有一个单独的、明显一点的提示让用户方便找到呢?而点进3D Touch后发现可以设置的选项也不多,只有选择该功能是否开启以及可调节3D Touch触发的力度大小。笔者个人的感觉是这里的力度调节差别并不大,强弱的力度差异只有一点点。
而说到笔者日常使用最多的功能,估计就是上面这个按压屏幕边缘出现应用菜单的功能了。大家都知道,iPhone的home键长期使用后容易失灵,所以很多人选择调出小圆点代替,虽然保护了home键,但是在屏幕上看起来相当不美观。但是有了3D Touch这一个功能,至少我又多了一个选择。
至于在iOS系统中更常用的轻按预览功能,对不起,笔者几乎就没用过。对于笔者来说,轻按预览与直接点进去看需要的操作步骤都是一样的,3D Touch也并没有为我带来多少简便。
现在已经有不少第三方应用支持3D Touch,但是作为一个用户而言,笔者自己却几乎没用过这些功能。当然,并非这些功能不好,而是习惯真的是太难改变了。
现在的应用交互方式在四五年前已经形成,随着触屏手机普及逐渐成熟,而3D Touch面对的是已经使用好几年的用户习惯,虽说3D Touch的操作方式十分前卫,但是要形成用户的习惯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既然日常使用上3D Touch有点鸡肋,那在游戏中的体验到底如何?下面我们拿两款游戏来测试下。
还记得当初6s发布会上演示的那个炫酷游戏吗?它就是左图那个名为战锤的游戏,而右图那个则是AppStore推荐的另外一款支持3D Touch的游戏。下面看看游戏实际表现。
首先来说说战锤这款游戏,它的整个游戏模式与无尽之刃相类似,玩家只需要控制主角攻击,不需要控制移动。这使得所有操作都围绕在攻击上。而3D Touch在这游戏中主要是以下这几点:轻按会放大画面瞄准,重按则是会激活重型武器,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笔者试玩过后真的是想去静静。说好的颠覆性游戏体验呢?这游戏只是把以前的不同按键换成不同力度而已,其他游戏是用一个指头按所有键,现在加了3D Touch还不是一样......
至于另外这款叫AG Drive的游戏则稍微让我有点不同的感觉。这款游戏是竞速游戏,操作更加简单,3D Touch操作分为左右两边,点按左边是减速,点按右边是加速,但是加速或减速的全过程是线性的,借助3D Touch,飞机的速度会随着我手指力度的大小而发生变化。这一种线性的操作体验在其他没有压力触控的手机里是不可能做到的。
当然,这样线性的应用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称重应用gravity,但是这款应用并没有通过AppStore的审核,开发者还曾经向苹果申诉,但是苹果回复的结果是这款APP不符合AppStore要求。不过这也可以理解,毕竟屏幕还是有其重量承受范围的,如果被粗心的用户盲目使用,把屏幕压碎那就得不偿失了。
说说心里话
经过笔者这么长一段时间的体验,3D Touch并不能颠覆我的操作习惯,但是对我、对整个行业的影响却是可以看到的。虽然苹果为3D Touch设计了许多功能,但是总感觉苹果还没有找到一个3D Touch的最终归宿,一种非3D Touch不可的功能。苹果没有找到,用户没有找到,其他厂商同样没有找到。就像计算机刚被发明时,根本不会有人想到日后会发展得如此成熟。同理,这样的交互方式也许还有很多潜力可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