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尔凯郭尔 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之父克尔凯郭尔一生与自己搏斗的阴郁天才

19世纪上半叶,是丹麦社会发生急剧变革的时期。随着1813年拿破仑帝国崩溃,其盟友丹麦也遭到了军事上的彻底失败。国王弗里德烈六世宣布国家破产。1814年,挪威脱离丹麦而独立。但同时,丹麦也开始从封建国家向现代资本主义国家转型。丹麦文学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1802-1830),一些著名的文化人士如安徒生、格隆特维希、英格曼等,差不多都在这一时期涌现。克尔凯郭尔,就是其中一个引人瞩目的名字。
2013年5月5日,是“存在主义之父”索伦·克尔凯郭尔诞辰200周年。克尔凯郭尔生前不被他的时代所理解,死后也寂寞了很久。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存在主义哲学在欧洲盛极一时,他才开始被“发现”,声名不胫而走,成为影响西方哲学和神学思想发展方向的精神教父,并深刻辐射到心理学和文学领域。萨特声称不喜欢克尔凯郭尔,但不得不承认深受他的影响。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对其格外推崇:“克尔凯郭尔和尼采使我们睁开了眼睛。”卡夫卡曾深入研究过克尔凯郭尔,他写道:“克尔凯郭尔是一颗明星,但是,他所在的那个地方,我是够不着的。”
“生下来就是一个老人”
克尔凯郭尔生前就已言中:他的著作,连同生活,都将成为研究者的主题。研究克尔凯郭尔有着一个优越性,他生前写下篇幅浩瀚的日记和札记,这在西方哲学家中是少见的,且大部分保留了下来。按照他的说法,对其影响最大的人,大概非他的父亲莫属了。童年的教育,奠定了他一生的性格基调。
他的父亲马克·克尔凯郭尔出身微寒,本是放羊娃,后抓住机遇白手起家,成为当地知名的大富豪。他的第一个妻子离世时,没有留下子女。服丧期未满一年,马克就和家里的女仆安妮好上了,两人奉子成婚,后来一共生育了七个孩子。克尔凯郭尔在日记中常常写到父亲,但对母亲,从来只字不提。1813年5月5日他出生时,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当时父亲56岁,母亲45岁。
小克尔凯郭尔生下来就先天不足,孱弱畸零,不仅驼背,还有点长短腿。他稍大一点,就开始为自己的残缺苦恼:“我的灵魂和我的肉体的不平衡。”父亲马克治家甚严,他笃信宗教,子女们从小就接受严格的宗教教育。小克尔凯郭尔天资聪慧,过目不忘,父亲对他格外偏爱,常把他当作成年人一样讨论宗教和信仰。他几乎没有享受过其他孩子那样天真烂漫的童年:“当我生下来就已经是一个老人了,完全跳过了童年和青年时期……”
而且他早早觉察出父亲一种莫名的忧郁,是“世上见过的最忧郁的人”,父亲的虔诚之下似乎隐藏着“有罪的负疚感”。这种情绪也深深感染了克尔凯郭尔。“父亲把他极度的忧虑、严重的忧郁症以及许多我甚至不能形诸笔墨的东西统统塞进了我的灵魂里。”
考上大学前,克尔凯郭尔的生活就是受到同学的嘲弄,同时特立独行,远离人群。他的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我只有一样东西:一种卓越的、狡狯的机智”。1830年,17岁的克尔凯郭尔考入哥本哈根大学,按照父亲的意愿,攻读神学。远离了清教徒式的管教,凭借优渥的家境,克尔凯郭尔像纨绔子弟一样享受着美酒华服和歌剧,同时勤奋地钻研文学和哲学。这大概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好景不长,克尔凯郭尔的家庭从1832年开始遭遇接二连三的打击。短短两年多里,他的母亲、两位哥哥与一位姐姐相继离世,满堂亲人只剩下父亲和长兄。父亲悲痛欲绝,同时自责而又恐惧。不明所以的克尔凯郭尔在一段时间内变得极为反叛,他有意疏远父亲,搬出家到外面住,同时怀疑过上帝,甚至想过自杀。
父亲终于向克尔凯郭尔坦承了自己的“巨大秘密”:他年轻牧羊时,因生活的残酷艰辛曾挥拳咒骂过上帝,犯了渎神的大罪。内心一直惴惴不安,但之后自己却一路发迹,越发感到惶恐。加上婚前他就使第二位妻子怀孕,按照教规也属于堕落行为,更加深了负罪感。他认为自己最后遭受了报应,并殃及妻儿,痛悔莫及。克尔凯郭尔因父亲的真诚忏悔而感化,更加坚定相信上帝是存在的。两人和解三个多月后,父亲于1838年8月去世。父亲之死,被他称为精神上的“大地震”。他甚至深深相信父亲的预言:由于上帝的惩罚,所有的子女最多不会活过33岁(耶稣死时的年龄)。这也让他一生都背负着精神的重负。
“是她使我成为一个诗人”
在父子关系极为紧张的阶段,一位改变克尔凯郭尔命运轨迹的女性出现了。1837年,24岁的克尔凯郭尔初识14岁的少女雷金娜。雷金娜出身名门,父亲是国会议员、财政部长,本人喜爱绘画,很有教养。克尔凯郭尔对她一见倾心:“我在自己心里感到的诗意比世界上所有小说中的诗意加在一起还多。”
1840年9月8日,克尔凯郭尔终于下定决心向雷金娜求婚。他先是请她为自己弹一曲钢琴,随后走过来粗暴地把乐谱扔开:“我怎么关心起音乐来了,我寻找的是你呀;为了你,我已整整寻找了两年。”少女也仰慕他的才华。据克尔凯郭尔说,雷金娜的父亲很乐意这门亲事。两天后克尔凯郭尔再次登门拜访,婚约就这样定下来。
但订婚第二天,克尔凯郭尔就在日记里写道:“我内心感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短暂的欢乐后,他旋即陷入不可克服的忧郁。他认定自己无法享受家庭的幸福,于是又设法解除婚约。在当时的丹麦,解除婚约是严重影响女方名誉的事情。克尔凯郭尔故意违心做出一些让女方失望的事情,指望由她主动提出,但没奏效。1841年8月,他狠心退回了订婚戒指,并附上一封简单的信,请求雷金娜“宽恕这样一个男人,他虽然也许能做某些事情,却不能使一个姑娘获得幸福”。
即使雷金娜和她的父亲竭力挽回,克尔凯郭尔还是坚持解除婚约。他因此在哥本哈根备受舆论的谴责。但1847年,当他在报纸上看到雷金娜结婚的消息却更加痛苦,“如同得了中风一般”。他写信给雷金娜的丈夫说:“今生她将属于你,但她将和我一同进入历史。”克尔凯郭尔终身未婚,但对雷金娜一直难以忘怀。因为无法把心中的忧郁与她分享,于是诉诸哲学,他和雷金娜的关系成为其终生自我剖析的主题,并启发了他诸多哲学著作的成篇。克尔凯郭尔说:“是她使我成为一个诗人。”“死而后生”的经历
为逃避情伤,克尔凯郭尔于1841年10月去柏林继续求学。当时的柏林是整个欧洲的哲学思想中心。黑格尔已经去世,他的哲学在许多领域仍处于绝对的统治地位。在大学时,克尔凯郭尔一度醉心于黑格尔的哲学,但此时他对黑格尔的泛理论变得极为厌恶,认为哲学研究的不是客观存在而是个人的“存在”。克尔凯郭尔在柏林大学旁听谢林批黑格尔的课,但没过多久就倍感失望,说他“满口胡言”。克尔凯郭尔回到哥本哈根后,开始全力写作。十余年间,他几乎疯狂地埋首创作,代表其一生成就的著述大都集中在这一时期。
他第一部引人注目的著作《非此即彼》出版于1843年2月。书名“非此即彼”,是他作为黑格尔“和解”概念的对立面来提出的,“非此即彼”是走向“绝对”的通行证。接着在这一年时间内,克尔凯郭尔又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写完了《重复》、《恐惧与颤栗》两本书。他几乎每本书都使用不同的笔名,彼此风格迥异。1846年,他最重要的哲学代表作《附言》诞生。黑格尔强调哲学是科学的体系,他故意反其道将其命名为“附言”。因迷信33岁的“大限”临近,克尔凯郭尔把《附言》当作最后的著作倾注了大量心血,自言在哲学方面已不需要再写什么了。
克尔凯郭尔认为哲学的起点是个人,终点是上帝,人生的道路也就是天路历程。他提出了“存在主义生命哲学”三阶段说:及时行乐的美学阶段,依据本能冲动和情感行事;接受道德责任限制的伦理阶段;最后是践行神旨的宗教阶段,信仰是唯一能确保自身与上帝关系的行为。有人将其哲学,用他的话简洁概括为:“主体思想者的任务是把自己转变为一个工具,以在存在中清晰明确地表达什么在本质上是人类的。”
因为继承巨额遗产,克尔凯郭尔有实力自费出版,不过他的书在思想界的反响微不足道,几乎没有读者。但克尔凯郭尔一向自视甚高,他很自信:“虽然在我的时代无人理解我,我终究将属于历史。”他本考虑隐退到乡村当牧师,一场突如其来的笔仗打断了计划。
《海盗报》是丹麦一份自由主义立场的报纸,抨击专制保守主义,有时也常借一些流言蜚语进行攻击,格调不高。《海盗报》的主编写文章吹捧克尔凯郭尔,但在后者看来,这更像是对自己的侮辱。克尔凯郭尔公开登报拒绝《海盗报》的赞扬,并让其来批评自己。被激怒的《海盗报》开始猛烈还击,从1846年开始将近一年时间内对克尔凯郭尔极尽讽刺,甚至攻击他的生理缺陷,刊登了一系列漫画将他描绘成一个驼背、鹰钩鼻、两条腿细得可怜的滑稽形象。
漫画还是当时比较新鲜的事物,上了漫画就相当于成为公众的笑料。克尔凯郭尔开始在大街上受到人的嘲弄,还有小孩跟在他身后,朝他扔石子嘴里还大喊“非此即彼”……这使得他上街成了一种折磨与耻辱。“我的环境已被毁坏。因为我的忧郁和庞杂的工作,我需要人群中孤独的处境得以休息。因此,我感到沮丧。到处都有人对我感到好奇……”一位传记作家评价道,失去人群中孤独的处境是克尔凯郭尔生命中最终的危机,使得他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只能沉浸于神学。
虔诚教徒反对教会
1847年,克尔凯郭尔度过了自己34岁的生日,他十分震惊自己竟然还活着!他开始觉得是上帝有意赋予自己使命,让他为了真理而此生遭受种种痛苦,而他将领受这“使命”——将全部余生都用来重新解释基督教的信仰。
克尔凯郭尔从1847年开始写作一系列的宗教文章,他的研究者将其称为“宗教写作”阶段。在这些文章里,克尔凯郭尔以一个狂热教徒的面目出现,猛烈批评丹麦国家教会,说他们的讲道不符合真正的基督教精神。
他与教会的矛盾因一次葬礼爆发为公开的激烈冲突。丹麦大主教明斯特,原来与克尔凯郭尔的父亲私交甚好,克尔凯郭尔虽不赞同他的观点,但仍很尊重他个人。1854年,明斯特逝世,接任者马顿森在悼词中称赞前主教是“一个真正的真理见证人”,这一判语刺激到了克尔凯郭尔。他认为这是自己在著作中作为高度赞扬才会使用的词汇。于是他创作了一篇历数明斯特主教缺陷的檄文,并由此责问马顿森不讲真理。这篇文章一时在哥本哈根引起哗然,克尔凯郭尔向教会权威公开提出挑战后一发不可收拾,连珠炮般地在报纸上发表抨击文章,并一反常态地全都署上真名。
与教会对抗,克尔凯郭尔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哪怕坐牢或被愤怒的教徒们处死,也在所不惜。但结果是什么也没有发生。据说当时丹麦主管宗教的大臣相当开明,而马顿森也对他的进攻置之不理。克尔凯郭尔感到空虚而失望,他在这段时期拒不见客,而与在国家教会身居高位的哥哥、唯一一位在世亲人仅存的情谊也彻底破裂了。1855年,克尔凯郭尔走路时突然失去知觉,倒在了大街上。几天后的11月11日离世,年仅42岁。
克尔凯郭尔一生靠父亲的遗产生活,除了短暂做个几个月的拉丁文教师外,从未干过谋生的工作。他喜欢享用珍馐美食,房子家具和日常用品都要豪华考究,挥金如土的生活习惯,让他人生的最后几年经济拮据,但仍不肯降低生活标准。他在日记中为自己的豪奢辩解:这样是为了保证完成紧张的写作所必须的。据说,他从银行取出最后一笔存款后倒在了路上。
克尔凯郭尔生活在欧洲发生暴风骤雨般变化的时代,但他一直隐于自己的小天地,绝少参与社会活动。他短暂的一生如同一幕默剧,看似平静无澜,却集中了矛盾、冲突、纠结与痛苦,更多是内心的激烈斗争,撕碎了自我。他早早便清楚自己的人生和思想独一无二,他说:“孤独这件事对我——不是私人,而是作为一个思想家立场的我——是一件决定性的事。假如我战死之后愿意拥有一块墓碑的话,只要刻上‘那个个人’几个字就行了”。

克尔凯郭尔 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之父克尔凯郭尔一生与自己搏斗的阴郁天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3351/618741110666.html

更多阅读

迈克尔·乔丹 乔丹和科比谁厉害

本目录涉及专业领域知识,部分内容存在争议,已由香港城市大学博士研究生张佳庆提供专业意见。存疑部分已标出,点击查看判断内容。迈克尔·乔丹迈克尔·乔丹(Michael Jordan,1963年2月17日-):美国NBA著名篮球运动员,被称为“空中飞人”。他在篮

电影发狂 《公众之敌》:迈克尔·曼的走火影评)

迈克尔·曼执导的《公众之敌》全美票房收入了9,710万美元,全球票房高达2亿美元,成绩不俗。这部卡司超凡的枪战片有着约翰尼·德普、克里斯汀·贝尔和玛丽昂·歌迪亚这样的一线红星,但看完之后总觉得这部电影捂热了《盗火线》余温之余欠

由迈克尔杰克孙舞蹈小论舞与乐 迈克尔杰克骚什么歌

摘 要: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音乐的回声。舞蹈音乐与舞蹈存在密切的关系,它有着与其他音乐不同的美学特征,进而成为舞蹈创作的基石。关键词:舞蹈;音乐;灵魂;关系以前对舞蹈一直没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也从来没注意过,但自从迈克尔杰克逊去

迈克尔·道格拉斯的离婚与再婚 迈克尔道格拉斯来华

威尔士大美人凯瑟琳·泽塔·琼斯和迈克尔·道格拉斯的婚姻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不过人们很少提到道格拉斯的第一次婚姻。上面是道格拉斯与前妻戴安德拉·卢克合影的照片。他们1977年结婚,生了一个儿子(这孩子已经成年,去年夏天因为涉

声明:《克尔凯郭尔 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之父克尔凯郭尔一生与自己搏斗的阴郁天才》为网友秋山雪月千漠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