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疽性脓皮病是一种皮肤疾病,多发于男性,此疾病会引发剧烈疼痛,对生活和工作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那么你知道坏疽性脓皮病是如何造成的吗,坏疽性脓皮病有哪些临床表现呢,坏疽性脓皮病应该怎样去治疗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详细的内容吧。
本病原因不明,疾病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有细菌感染,但这不是原发菌。目前认为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坏死性血管炎,其依据是糖皮质激素及免疫制剂治疗有效。
临床表现
好发于30~40岁的男性,面部、肩部、背部是常见部位。初起的皮损是丘疹、水疱、血疱、脓疱及结节、相互融合形成浸润性的紫红色硬块,短期内出现坏死、溃疡,边缘仍然为紫红色,溃疡的形状不规则,其上方附有恶臭的黄绿色的浓液和结痂,溃疡中心结成瘢痕愈合的同时,边缘紫红色的斑块仍然不断地扩大,可以发展成面部的一侧或背部的一侧。皮损的数量可以多片,常以一片为重,出新皮损的同时有高热。
诊断
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炎性丘疹、脓疱、结节,迅速形成潜行性溃疡,剧烈疼痛,应考虑本病。组织病理对本病无诊断意义。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溃疡性疾病如皮肤结核、深部真菌病、晚期梅毒、非典型性分枝杆菌感染、增殖性脓皮病等鉴别。同时应进行全身性检查,以明确是否伴有潜在性内在疾病。
鉴别诊断
诊断要与深部真菌、分枝杆菌感染、三期梅毒慢性溃疡性单纯疱疹等鉴别。还应与着色真菌病、增殖性皮炎、皮肤结核鉴别。
并发症
常伴发系统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Crohn病)、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慢性活动性肝炎、糖尿病、结缔组织病等,因此对本病应仔细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全身的潜在性疾病。
组织病理学
PG的皮肤组织病理学所见为非特异性。作活检的目的是去除其他原因的溃疡(如感染、血管炎和恶性疾病)。取自坏死性溃疡边缘的皮损显示有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混合性细胞炎症,也可有真皮或脂膜内血管的坏死。
直接免疫荧光检查约55%的病人在真皮血管内有IgM、C3和纤维素沉积,偶有IgG和IgA存在。这些发现对PG既不敏感也不特异,通常是为了排除免疫性大疱病、红斑狼疮或血管炎等可能引起皮肤溃疡的原因。也应作特殊染色(如革兰染色、环六亚甲基胺染色等),以观察有无微生物。
治疗
1.支持、对症治疗
增强营养,改善患者的全身状况;积极治疗原发性内在疾病;避免皮肤损伤及创伤性操作;切忌摄入碘化钾以防病情加重。
2.药物治疗
(1)糖皮质激素
适用于病情较重的急性病例。泼尼松口服,多数患者有显著疗效。当常规剂量治疗无效时,可考虑甲泼尼龙冲击疗法,待病情控制后,改为泼尼松维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