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至1945年期间,日本每日新闻社随军记者拍摄了大量日军侵华的照片。“七七事变”之后,为了掩盖其侵略野心,达到欺骗民众,控制舆论的目的,日军进一步加强了新闻审查制度,由陆军省、海军省和情报局以极其严苛和机械的标准新闻照片进行审查。除了涉及军事情报等机密信息之外,反映日军侵华时期烧杀抢掠,被认为有损日军“形象”的,会引起士兵厌战情绪的照片,均被盖上了“不许可”印章,严禁对外发表。
日本战败之后,军方下令“凡是战地拍摄的照片要全部烧毁”。而总部位于大阪的每日新闻社没有屈从于军方的胁迫,将照片和底片偷偷转移至一个地下室内。
虽然在此后的一次台风中,部分资料受到水淹,但仍有一部分照片和底片得以保存下来。
每日新闻社在1977年和1998年将这些照片集结成册出版,使这些几经磨难的珍贵史料最终重见天日,也为历史留下了日军累累暴行的铁证。
1937年11月13日,浙江嘉善,朝中国军队阵地逼近的日军野副部队。
1937年11月14日,江苏太仓,入城的日军部队。
1937年11月14日,占领江苏太仓后继续行军的日军和知部队。
1937年11月14日,占领江苏太仓后继续行军的日军部队。
1937年11月15日,江苏常熟梅李镇,由白茆口上陆的日军织田部队沿着废墟朝常熟市区行进。
1937年11月16日,江苏昆山,墙壁上写着的拥蒋标语。
1937年11月18日,江苏昆山真义镇,接受突击任务的日军部队。
1937年11月18日,江苏昆山真义镇,朝苏州行进的日军富士井部队。
1937年11月,江苏昆山,沿着苏州河向苏州行进的日军部队。
1937年11月18日,从傀儡湖西岸上陆向苏州进攻的日军杉谷部队。
1937年11月18日,江苏傀儡湖上乘船朝苏州进攻的日军富士井部队。
1937年11月18日,江苏傀儡湖畔,拿着鸭子的日军士兵。
1937年11月20日,江苏常熟南端渡河的日军野田部队。
1937年11月21日,浙江嘉兴,城内的日军兵马。
1937年11月21日,浙江嘉兴,城外清洗马匹的日军蒋村部队士兵。
1937年11月23日,苏州瑞光寺,观看瑞光塔的日军士兵。
1937年11月23日,日军占领苏州并在城内扫荡完后,在日本领事馆举行升旗仪式。
1937年11月23日,日占下的苏州盘门城一景。
1937年11月24日,日军占领湖州,翌日河边一景。
1937年11月24日,日军占领浙江湖州,翌日入城的日军片冈、小堺等部队。
1937年,苏州报恩寺(北寺)内的日军士兵。
1937年11月26日,太湖洞坑桥,绘制日本旗的日军里见部队士兵。
1937年11月26日,江苏宜兴,洞坑桥附近太湖边的日军炊事班。
1937年11月26日,江苏宜兴,太湖上巡逻的日军快艇。
1937年11月25日,无锡陷落,入城的日军胁坂、安达部队。
1937年11月26日,由水路向无锡行进的日军后续部队。
1937年11月26日,江苏无锡城内,日军胁坂部队长为死去的战地记者举行拜祭仪式。
1937年11月27日,占领无锡后,废墟中经过朝前线运送弹药的日军士兵。
1937年11月28日,沿着太湖西岸夹浦镇附近北进的日军山本部队。
1937年11月28日,浙江长兴,向宜兴急行军的日军山本部队。
1937年11月28日,浙江长兴向宜兴方向行进的日军山本部队。

1937年11月28日,浙江湖州,日军后续部队通过修复好的桥梁向长兴行进。
1937年11月28日,浙江湖州,用黄牛运输物资的日军士兵通过石拱桥。
1937年11月30日,由水路到达常熟的日军助川部队。
1937年11月30日,占领常州后由水路向丹阳进攻的日军大野部队。
1937年11月30日,太湖西岸,太湖上的日军海陆军部队。
1937年11月30日,江苏宜兴,太湖上的日军浃原工兵部队。
1937年11月30日,太湖上的日军海军汽艇。
1937年11月30日,江苏,被日军缴获的中国军队警备艇“镇虞”号。
1937年12月1日,江苏常州,由水路向丹阳行进的日军安达后续部队。
1937年12月2日,江苏江阴,长江南岸上的日军哨兵。
1937年12月2日,江苏江阴,长江上警戒的日军海军舰队士兵。
1937年12月2日,日军占领江苏江阴,炮台上庆祝的日军仓林部队。.
1937年12月4日,长江上朝江阴行进的日军舰队。
1937年12月12日,日军对南京发动总攻的第三天,中华门前进攻的日军炮兵部队。
1937年12月17日,侵华日军在南京举行入城式,
前头是华中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其后是朝香宫鸠彦、柳川平助、长谷川清。
1937年12月23日,黄河岸边准备渡河的日军须磨工兵队。
1938年1月26日,安徽滁县,突击的日军森田部队。
1938年1月27日,安徽滁县以西,与中国军队138师团交锋的日军森田部队。
1938年1月28日,津浦线安徽明光段,沿铁路朝凤阳方向行进的日军仓林部队。
歡迎進入還舊樓主個人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