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贯简介
童贯,字道夫,是北宋时期开封人。“六贼”之一,为人机灵而善谄媚。当时的人称蔡京为“公相”,而称童贯为“媪相”,在金兵南下的时候,童贯从太原逃到开封,跟着宋徽宗向南逃跑,等到宋钦宗继位的时候,童贯被处死了。
童贯画像
童贯小时候就在太监李宪的门下。在做给事宫掖的时候,就比较会揣度皇帝的意旨,预先做出顺承的事。在宋徽宗即位后,在杭州设立了金明局,童贯以供奉官的身份主管这件事,并开始和蔡京交往。蔡京能在京城做官,靠的是童贯。蔡京做宰相的时候推荐童贯出使陕右。之后收复四州,成为景福殿使、襄州观察使,作为皇宫里的一个太监的身份凭资成为两使是从童贯开始的。
童贯被封为检校太尉的时候,出使契丹。有人就说:“拿太监出使契丹,难道国家就没有别的人了吗?”宋徽宗说:“那是因为契丹听说是童贯打败羌人,所以想见见他,以他为使臣,察看敌国,也是良策。”童贯在出使辽国回来后,权势更大,权势就更大了。他把握了朝廷内内外外的君正大权,以一个太监的身份做太傅、泾国公,权倾朝野。这就是为什么有人会称蔡京为公相,童贯为媪相的由来了。
因为金人南侵,童贯无以应对就打算逃回京城,当时宋钦宗已经即位了,他准备御驾亲征,下令童贯留守东京,但是童贯没有听,而是和徽宗一起向南逃了。之后在谏官、御史和人们议论纷纷都在诉说童贯的罪恶之下,童贯一降再降,被发配到英州、吉阳军。还没到地方,又被降罪,在行路途中就被杀掉了,头被带回京城悬首示众。
童贯为什么有胡子
大家对于童贯的印象大多都是来自于《水浒传》当中。在水浒中,童贯率兵八十万去剿灭梁山泊的宋江起义军时,不小心中了十面埋伏,被杀的片甲不留,只身逃回汴京。至于童贯是个太监,但是为什么有胡子,水浒并没有细说,但是在《宋史》略有提到。
童贯剧照
《宋史》中写道,童贯有三个特点,第一个特点说的就是童贯下巴上长有胡子,说的就是童贯童公公的下巴和别的公公不一样,他的下巴是“生须十数”,可毕竟不同于一般的正常男人,所以胡子还是很少的,只有有稀稀拉拉的“十数”之多。如果说古人以胡子长为美的话,童贯绝对可以凭借这十数根胡子笑傲所有的宦官了。
第二个特点说的是童贯“状魁梧,伟观视”,也就是说童贯这个人长得很是英俊,不但身材魁梧,看上去还很伟岸。
第三个特点就是说他“皮骨坚硬如铁”,童贯这个人据说看上去双目炯炯有神,面色黝黑,一眼看过去,整个人充满阳刚之气,不像是阉割后的宦官。因为宦官在阉割后失去了性能力成为不男不女的中性人,所以身形不会显得魁梧,再者宦官已经成为中性人没有了阳刚之气,都是向着女性化发展,所以缺少了阳刚之气应该不会像童贯那样身材魁梧,双目炯炯有神,童贯可以说的上是宦官中的异类。有人认为,童贯下巴长胡子可能因为他是在二十岁才净身做了太监有关,因为那时候童贯已经成年,当时男子的特征已经显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