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花吟》是《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一首经典作品,历来广为传诵。人们在被黛玉葬花的痴情所打动,为她伤春自悼的哀伤凄恻而深感同情的同时,也提出《葬花吟》未免有些过于消极颓废。其实,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终究还是只看到其中蕴含的林黛玉多愁善感的一面,而《葬花吟》本身对于林黛玉和贾宝玉而言,都蕴涵着重要的生命启蒙意义。
《葬花吟》作于芒种节,闺中有祭饯花神的习俗,这本身就容易唤起伤春的文化传统,饯花是一种隐喻,它在花的美丽而短暂与青春少女的美丽而短暂之间形成联系,所以《葬花吟》的写作毫无疑问是一场哀婉的悲剧性体验。此外,黛玉这次葬花之前,先吃了晴雯的闭门羹,因而她寄人篱下的孤独感也就不可避免地代入到诗的写作之中。
然而,正如蔡义江已经指出的,《葬花吟》“并非一味哀伤凄恻,其中仍然有着一种抑塞不平之气”,诸如“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等句都有对人情冷暖的现实的愤懑与控诉。这种对《葬花吟》的把握是到位的,但若仅仅归结于林黛玉“那种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似乎还不足以把曹雪芹更细腻深刻的意思道尽。
一、《葬花吟》的声律与情感
《葬花吟》是一首歌行体长诗,歌行体一般不讲究平仄、也不要求一韵到底,是一种比较自由的诗体。而对于一首自由度很高的歌行体诗而言,其内在的声律特点往往能彰显作家独特的审美蕴涵。
《葬花吟》虽然是没有格律限制的古体,但其中却有不少合律的句子,比如“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其格律均为“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单看这几句简直就是律诗中完美的一联。而且,《葬花吟》律句与拗句的分布大致上是有规律的,列之如下: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3/4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3/4
(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1/2
(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1/2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1/2
(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独把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3/4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3/4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5/6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1/3
(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1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1/2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1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歌行体一般四句一换韵,构成一个节奏单元,《葬花吟》从押韵和诗意来看,大致上符合歌行体的习惯,稍有变化的是“怪奴底事倍伤身”句到“知是花魂与鸟魂”以及“花魂鸟魂总难留”到“何处有香丘”是六句一个单元。每个单元中律句所占比率见上数字所标。其中“独把花锄泪暗洒”一句,程乙本作“独把花锄偷洒泪”,若按程乙本则此节句句合律。
可以看出,《葬花吟》中林黛玉的情感出现小高潮的时候,诗律就会打破律句形式而采用平仄不拘的拗句,比如“明年闺中知有谁”、“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明媚鲜妍能几时”、“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等句,都是破坏了平仄格律的句子,特别是最高潮的一小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几乎完全使用了拗句。诗歌的格律线与情感线是高度吻合的。
中国诗的平仄相间本身就像太极一样,一阴一阳之谓道,平仄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转化,这构成了宁静浑融的和谐韵律,而拗句的出现会破坏这种沉静,给人以情感冲击,朱光潜在《诗的实质与形式》中分析诗歌情绪与音节的关系说:“音节是注意力的刺激剂。好比下楼梯,逐步渐进,猛然多下一步,则惹起惊讶。惊讶可维持注意力。”在对平仄协调的韵律期待中,忽然插入拗句,情感自然就被激发起来了,文似看山不喜平,歌行体诗歌需要的就是情感与节奏的不断变化,唯有在兜转变化中才能于长篇题咏中振起诗意,曹雪芹借林黛玉之手写下的《葬花吟》亦是如此。
勾勒一下《葬花吟》的情感线条,大致上呈现的是:平稳——跌宕——平稳——跌宕——平稳的脉络。虽然中间经历了两次强烈的悲鸣,但最终的情感趋向是归于平稳的,或者说是超越于悲剧体验之上的。那么,林黛玉是如何从饯花神的闺中习俗中感受到生命的痛苦,又如何从悲剧性的生命体验中获得超越的呢?
二、对话:自然中的生命体验
在《葬花吟》中,林黛玉始终将花的生命与自身相比较,二者构成一种“对话”关系。首节“花谢花飞”写花的飘零,然后“闺中女儿”作为抒情主体出现,因落花而“愁绪满怀”。下面三个小节持续飞花与女儿的对话:“柳丝榆荚自芳菲”和“三月香巢已垒成”两联,分别感慨榆柳与梁燕的无情,“桃李明年能再发”和“明年花发虽可啄”两联是感叹自身命运的不可把握,下一节调换一下顺序,先写自己生存环境的“风刀霜剑严相逼”,再感慨花朵的“明媚鲜妍能几时”。这几句诗的结构都非常相似,一方面是自然的无情,一方面是人生的不可知,也就是青春的消逝、生命的终结。
于是,少女开始行动,以“葬花”的方式悼念逝去的花朵,也在“葬花”的过程中感受生命的寂寞。她仍然是迷茫的,所以“半为怜春半恼春”,一方面对美好的事物抱有充分感情,另一方面却又抱怨美好的事物唤起自己的苦恼。因为春的来去无踪她无法改变,即使想“随花飞到天尽头”,似乎也是遥不可及的。“天尽头,何处有香丘。”这一句忽然打破了七言的体式,改用一个三言加五言,瞬间加速了诗歌的节奏,同时强烈地唤起了读者的注意,也是全诗的一个高潮。林黛玉发现即便走到天尽头,也依然无处安置自己的生命,她的悲剧性生命体验也在这里形成一个总的爆发——人无法改变环境,人生的归宿不由自主。
然而诗歌没有中止于此,而是接着又展开了人与花的对话,当然这次是人的声音为主,当林黛玉深刻意识到生命的无法把握之后,她反而回到“葬花”的行动中来。“质本洁来还洁去”,她以保持自身的洁净作为自我的归宿,在精神的坚守中重新找到安置自我的归宿。“葬花”就是仪式性地安置自我,这里有一种宝贵的情感,就是“人笑痴”的“痴情”。痴情是《红楼梦》中非常可贵的情感,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的时候,警幻仙姑谓其“意淫”,就是因为“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宝玉的痴情是执着于儿女亲情与爱情,黛玉这里的痴情表现在对生命的执着,她要以此承担来自生活与生命的悲剧。
甲戌本此处有一段批语说:“先生身非宝玉,何能下笔?即字字双圈,批词通仙,料难遂颦儿之意,俟看玉兄之后文再批。”宝玉其后之文确实非常关键:
试想林黛玉的花颜月貌,将来亦到无可寻觅之时,宁不心碎肠断?既黛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推之于他人,如宝钗、香菱、袭人等,亦可以到无可寻觅之时矣。宝钗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则自己又安在呢?且自身尚不知何在何往,则斯处、斯园、斯花、斯柳,又不知当属谁姓。因此一而二、二而三反复推求了去,真不知此时此际如何解释这段悲伤。
黛玉的“痴”只有宝玉能理解,因为他们同是痴情中人,不过宝玉的理解似乎比黛玉更深。黛玉将自我的情感推之于花鸟,由个体生命流逝引发到对自然界一切生命的感慨。宝玉则由对黛玉的情感推广到宝钗、香菱、袭人,然后推到自己,再推广到整个世界。黛玉从自己想到自然,宝玉则先从他人想到自己,再从自己想到世界。无论如何,他们都推己及人地由自我生命消逝的体验推广到群体生命的感慨,甚至古往今来一切生命的感慨,此与王国维评价李煜“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iv]何其相似!王国维站在宗教解脱角度评价李煜的词,有承担人类一切苦难的情感价值,宝黛的痴情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站在追求生命价值的立场上看,则这里的痴情亦有担荷人类一切生命体验之意。
三、生命启蒙
《红楼梦》中写了两次黛玉葬花,第一次是和宝玉一起葬花,并在葬花时接触到《西厢记》,使林黛玉获得了爱情启蒙,这一次则是林黛玉一人葬花(当然,最终还是在痴情的体认中和宝玉形成了呼应),使其获得了生命启蒙。
仅仅由花开花落想到青春逝去这并不能算是“启蒙”,因为这是一种人类思维中基本的概念隐喻,女伤春、士悲秋,这种有着传统文化积淀的生命与情感体验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常识性认识。而启蒙是个体经由某种体验获得的不同以往的生命状态,如康德所说:
启蒙就是人类脱离自我招致的不成熟。不成熟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不能运用自己的理智。如果不成熟的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引导就缺乏运用自己理智的决心和勇气,那么这种不成熟就是自我招致的。
启蒙是把我们从不成熟的状态解放出来的过程,康德所谓的不成熟是指在我们应当运用自己的理性时,却服从于他人的意见。人只有依靠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摆脱所谓的不成熟状态。之所以认定《葬花吟》具有生命启蒙的意义,是因为在《葬花吟》之后,林黛玉开始以对自我的肯定与对生命的执着来面对现实生活与个体生命的悲剧,从而获得了自我意识上的主体性。“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这成为林黛玉面对生的悲剧性时的立场,她是站在“死”的立场上回顾“生”,所以再看“花落人亡两不知”,情绪反而恬淡了,因为看破了就有了超越的心态。这也才有了林黛玉后面“喜散不喜聚”的话。相比于宝玉“喜聚不喜散”的享乐观念,这实在是一种相当成熟的心态。站在“死”的立场回顾“生”,所以对生命才有执着与眷恋,所以对于有情之物要付出自己的情,“侬今葬花人笑痴”,葬花的行为也具有了新的意义,它不再只是伤春的仪式,而是林黛玉以“情情”的方式承担悲剧性体验的选择。
对于听到《葬花吟》的贾宝玉而言,这同样未尝不是一场启蒙,虽然贾宝玉并没有形成林黛玉那样成熟的宗教性立场,但他那一番因人而己、推己及人的想法同样非常重要,黛玉的“情情”施于自然花鸟,因为在她看来这是有情之物,宝玉却把感情进一步施于“斯处、斯园、斯花、斯柳”,把情感推广到一切无情之物。听《葬花吟》而产生的领悟,是宝玉以“情不情”的方式对待世界的起点。宝玉所谓“不知此际如何解释这段悲伤”,蔡义江注“解释”为“解脱”,即是说宝玉于此开始了对于解脱的思考,离散、死亡是一种必然降临的悲剧,因而出家与死亡本身并不能成为解脱之道,只是一种“无可寻觅之时”的“无可如何”的选择,那么既然没有解脱之途,不如抓住当下,享受生命在每个当下的温情,这就是后来宝玉“喜聚不喜散”观念的理路。
勘破生死,从而执着于生命,对有情之物乃至无情之物抱有眷恋,以此承担来自生活与自我生命的悲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葬花吟》体现了一首作为生命启蒙的诗歌对于宝、黛二人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