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清华大学要多努力 自己努力考上的大学,为什么上得很痛苦?


图片来自网络


1.

小学时,老师问我们想考什么大学,我们总会异口同声地说:清华or北大。

中学时,我们把那些985或211院校的资料打印下来贴在教室里,把自己要考的院校与自己的名字贴在自己的桌子上。

高考填报志愿时,我们把志愿指导书符合自己条件的院校一一摘录下来,在网上搜取关于他们的一切。

学校大门口又换了新的光荣榜,排在第一个的是北京体育大学,接着的是中国美术学院,再是浙江大学……

曾经的北大清华遥不可及,后来的211、985不曾触及。复读或许是一条光明的路,但去一所普通的大学也是一条我愿意洒热血的荆棘路。

我就这样顶着八月的艳阳,去到了陌生的城市。念着高中老师的箴言——大学是你的起点,不是你的终点!

考上清华大学要多努力 自己努力考上的大学,为什么上得很痛苦?

我坚定地以为即使在一所普通的大学,只要我足够努力,我足够认真,我坚定不移,我一定可以脱颖而出。

我现在处在大一下学期,回忆过去的岁月,我不是没有努力,我积极乐观,我尽力规划属于自己的生活。

可是现在依旧在努力着的我,却陡然发现——自己努力考上的大学,我却上得很痛苦。

这种痛苦包括了迷茫、恐惧、担忧、无奈、失望……

辛苦考上的大学,我们的精神却一直在流浪!

2.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可是我们不愿了解无聊的政策

现在是大一下学期,我在手机上敲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台上的学校某领导正在做一个形势政策报告会。

放眼望去,满眼的低头族。他们的手机屏幕里,有五颜六色的消消乐游戏,有爆笑的综艺节目,有激烈的体育比赛,有……。这样的景象,我在去年九月的开学大会上看到过,我在学校几乎每一次的大型会议上都看到过,我也在学校的公共课堂上看到过。

舞台上的学校领导孤独地讲着政府反腐倡廉的功绩,“新条例、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八项规定……”带有浓重地方口音的普通话,苍白无力的语言,沧桑慵懒的语调,顺带还接了一个解释“我在上课”的电话。

“好烦啊,我不想去!”室友抱怨。

“你要知道,今天要见的可是最高级领导,四年也见不到几次哦,珍惜吧!”我安慰,其实没有人会想要去听一个这样无聊的报告会。

科比退役,网剧热播,这是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我想请问,有哪一个大学生愿意听这样一场乏味至极的报告会。

台上的领导依旧在照着他的材料,对着台下低头的人群,讲述着那些与我们这个群体没有太多关系的“专业名词。”

没有人愿意聆听,没有人愿意了解,没有人愿意觉悟,没有人愿意清醒。

台上的领导如是,台下的领导如是,台下的学生如是,学生中的我如是!

从上到下,似乎就没有人思考过花这些时间精力意义到底何在!难道是为了浪费领导宝贵的时间,难道是为了消耗我们廉价的时间?这样的一场秀,到底作与谁看,到底意欲何为?

我也只是无法逃脱的一员,我也只是众多低头族中的一员!

3.?活动那么多,可是自己真正想要参加的太少

“哎呀,,我不想去观看辩论会啊!”

“哎呀,我不想去听这个宣讲会啊!”

“哎呀,我不想去听这个音乐会啊!”

“哎呀,我不想……”

到了大学,活动确实多了。从级部门到学校社团,再到院级协会到部门,只要你愿意就会有参加不完的会议以及活动。

可是事实呢?我们在学校各个部门中周旋协调的同时,我们总会无奈又无力地去参加一个又一个活动!我们担任的是一种叫“观众”的角色,我们唯一的义务是充人数。

带上人,带上手机,任台上的人唾沫横飞,我们自在台下岿然不动。可以带上一本书吗?可以带上作业吗?可是玩游戏刷微博看视频难道不更符合现场的气氛吗!

这样的会议,听台上的人千篇一律的宣讲。我们很反感,我想问那些领导,那些主办人你们累吗?

大学里的活动给我的感觉就是组织者和表演者一场自娱自乐的活动,对于其他人差不多无关紧要。那么硬拉上观众,强制观看的行为到底是为了给来者一场意外惊喜,还是为了护住主办方的薄面?

我常常在想,到底是当代的大学生变成了只愿待在宿舍大懒虫,还是大学活动真正就成为了部分人的寂寞狂欢。

说实话,对于大部分活动我是没有兴趣的。这也就导致了我对大部分活动的不信任感,从而使得我自己不愿参加另外的活动。

强迫义务型活动的参与,使得太多打着丰富精彩旗号的活动实则空洞无聊。那么我想问,花费时间与精力,这些事情的意义到底何在呢?

在此我不是全盘否定大学的活动,只是身处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在过去的日子里逐渐体味到一些东西,也逐渐看清一些东西。

在这样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尚且有大部分人在网上的娱乐狂潮里无法自拔,而学校里的活动却终究只是一部分的狂欢。

那么针对这些问题,是否该有人反思一下,需要水军群众的活动到底还有没有延续的必要?到底有没有改革创新的需要?

如今有人正在冥思苦想,有人跃跃欲试,有人身心疲惫,有人事不关己,有人充耳不闻,有人不屑一顾,有人一无所知。

大学校园终究是一个五颜六色的微型社会,形形色色的人群里,所有人都固执地以为自己就是那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4.学习是自己的事,学习也成了无聊的事

“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乖,趋向各异。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唯争分数之多寡;考试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

我相信大部分人都看过这段话,但大多数人估计不会觉得自己见过这段话。

这是一段出自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文章,摘自蔡元培的北大演讲!民国时期的北大校园就出现了现在大学校园司空见惯的问题,这好像是预测了一个世纪之后青年学子的普遍沦落。

我自是没有资格体验北大的学术氛围,但在我的校园里完全就是蔡先生所述之状。学习的意义不再是学习知识,唯分数论不挂科论依旧充斥当今的大学校园。

学校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使得我们花费了太多时间在不喜欢的课程上。学生不愿意上,老师照本宣科,这样的教学到底真正就成了老师授课走人、学生答到得学分的一场生硬无聊的闹剧。

我曾经以为上到大学,选择了自己的专业,就可以专心致志地学习一门课。或许是为了未来的生存就业,或许是为了心中那个埋藏了许久的理想。可是各种打着必修称号的课程却在无情占据我的时间,我可以肆无忌惮地趴在座位上玩手机,可是难道我就甘愿这样沦落吗?

背几个英语单词,我能发出声音、不顾周遭同学的眼神及言语吗?勇敢地逃课吧,还要面临老师的举手点名、点名班委的记名上报。我知道班委们都不容易,我也不愿意给他们的工作带来太多的困扰。

这就是我不那么洒脱的大学生活,可是对于不想参与的课程,我不能跑去跟老师说你的课太无聊了,我选择离开;临近考试的一段时间,图书馆的楼梯角落里背陌生的复习资料。我不能洒脱地挂科,那意味着补考重修、失去奖学金啊。我一个农村寒门学子,我哪能经得起这些啊!

大学校园里的学习,不是愉快自愿的学术探究。教与学的分离,随意的课程设置,这是制度本身的缺陷。而那些所谓以“传道受业解惑”为己任,以“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为理想的莘莘学子,大家似乎心照不宣地选择了麻木漠然地面对自己活着的价值。

大多数人认为,大学是一个绝大多数靠自学的阶段。事实就算如此,可是那些顶着教授、名校毕业生头衔的教师,他们的职业素质、他们的专业知识难道不该对得起他们的那一份工资吗??来上大学,我们终究也是交了钱的啊,那是我爸妈的血汗钱,那里面满是我爹妈殷切的期望啊!

在此我不是否认所有的大学老师,只是好老师很少,正如好学生很少。交流的阻隔、精神的空虚、思想的懒散、思维的停滞,这是大多数人的状态!

上这样的大学,受这样的教育,到底是要我们成为什么样的受过高等教育的社会精英?

5.教育的不公,我是没爹可拼的穷二代

“我们的学校真好啊,学习不好找某某部,心理不好找某某室……今天的报告会不仅让大家学习了和大家息息相关的政策,大家在考试的时候也可以写出不一样的答案……”

这是报告会结束时某个领导的总结语,这样宣讲、这样自我感觉良好的领导,或许大学四年只能见到一次、说不上一话。我在此说一句实话,您真就恶心到我了!

这样自夸的领导,这样肤浅的领导,又怎么会给学校的发展提出好的方向、作出正确的决策!真正就是一群只承认拿钱、坐在高位、俯视众学子的领导者啊,你们可曾能理解农村学子投身贵校渴求改变命运的急切之心啊!

我何尝不知道努力还有改变命运的可能,我何尝不知道笨鸟先飞,我何尝不知道用“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来激励自己。

我何尝没有一个人去到图书馆读书学习,我何尝在静谧的清晨背英语单词,我何尝没有在课余时间狂补公开课学习额外的知识。

我深知自己做的不够多,不够努力。我暂且还要积极面对生活,活出一副努力认真的样子。或许努力不够,但至少我还是不愿放弃!

现实很残酷,而我也一定要足够坚强。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写的就是当今教育就是在拼爹。我无爹可拼,但我对此深有感触。

大学意外得知从前不学无术的同学考到了和我同一层次的大学,我义愤填膺。他是特长生,在学校属于打架闹事、上课睡觉、考试抄袭的那一类。我告诉你他靠抄袭上了大学,你信吗?我只知道以他的真实成绩一定上不了大学,专业课考试有父亲请人吃饭,文化课有父亲给钱买通,上大学有些程序由父亲出面为他走通。也就是这样一个在我看来该被学校开除N次的学生,竟然神奇地进入到了一所培养公职人才的学校。我就想问,腐败贪婪的领导阶层加之只会走后门的下一代公职人才,我们以后的社会治理会如何?

当然这也只是个例,可是严肃的平等的高考啊,我到底是有些失望的。或许以后我与他再无交际,只是一想到以后回乡办事若还要见他那副作威作福的官样子,我就恨地牙痒痒。所以我该努力啊,即使比他付出多一百倍的努力,也不要在他面前低声下气。

这样的小人,果真是要为我印证那一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啊。如果这样,我们也不愿做高尚者了吧,因为“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啊!

6.

如今我果真是在“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我这是自误啊。只是流俗如此,前途不堪设想!

我不否定大学对大多数人来说依旧是象牙塔,只是我自己到底还是失望居多。对于学校,对于自己,都觉得失望颇多!

更多的人或许通过大学,登临了人生的新高度。如今我也刚开始,我预感时光飞逝,我体会到时光飞逝。对此,也只有珍惜一说吧。

曾经努力考上的大学,如今自己的确自由了轻松了,可是却也迷惘失望了。

我也依旧还是那个相信努力可以改变命运的寒门学子,今日所述,大多也只是对于大学生活的抱怨与体悟。

有人说,一个成熟的人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关心自己的前途,创造自己的未来。我们在年龄上已经成人,可是偶尔发现我们的梦想却如梅雨时节的云雨,沉重地压着我们。

我们在碌碌无为的年纪里,或许没有安慰自己平凡可贵的底气。我们年轻,而平凡是比愚蠢、懒惰、贪婪更具有杀伤力的词,年轻的我们不肯停歇,怕被忽视,不甘渺小,却害怕被期待。

谁都不想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可是我们必须明白这个世界是不等人的,它残酷地不会给任何人以同情。

青春的路,是一条不堪的路。

祝愿你我都能在这条路上,偶有停滞,却终究前行;偶有迷茫,却终究顽强成长,坚定方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3851/849824568859.html

更多阅读

揭丑运动 同行揭丑,也要多照照自己

     媒体对同行的监督、“揭丑”,也有很多值得反思之处。比如一些比较“敢言”的媒体,常常抓住其他媒体一些表面问题进行猛击。实际上,有的问题背后有深层次原因,板子主要不该打在一些媒体身上。就拿“删帖生意”来讲,除了涉及一些

柴志坤:房地产开发商要找准自己的位置

柴志坤:第一个常识是开发商的角色,开发商是城市建设的实践者为消费者还是为租房和买房的企业和个人提供场所的建造者。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常识背后的含义是大家要找准自己的位置,也不要将自己的位置看得太高,也不要将自己的位置看得太低,

马蔚华:重庆一定要走出自己的特色路

重庆要走特色路   马蔚华认为,重庆要建设长江上游地区的金融中心,一定要走出自己的特色路子才行。   马蔚华称,一个地区要成为金融中心,首先要有很多金融机构入驻,此次在重庆召开的全国城商行发展论坛,在100多家参会银行中,有很多银行

声明:《考上清华大学要多努力 自己努力考上的大学,为什么上得很痛苦?》为网友一起追过的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