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牛棚杂忆 张国铸忆与舅舅季羡林的3次会面

2007年,张国铸与季羡林在北京301医院合影留念。本版照片均由记者李鹏飞 摄上图:季羡林为张国铸题的字

下图:张国铸有一个盒子,专门收藏aIhUaU.com与季羡林有关的资料。

季羡林牛棚杂忆 张国铸忆与舅舅季羡林的3次会面

记者邵猛

二环东路高架桥的喧嚣丝毫没有影响到它附近鑫达小区的静谧。阳光穿过树枝间的缝隙照在“文武精忠铸和谐纪念馆”牌匾上,稀疏的树影没有掩盖住牌匾露出的几分陈旧感。

“学贯中西国学大师季羡林,抗战老兵中共特工常准基。”纪念馆牌匾下的对联清楚告诉参观者,它所纪念的人物。“一文一武,文武精忠。”这是花甲老人张国铸的解释。其实,还有更深的原因,季羡林是他的舅舅,而常准基是他的岳父。2010年9月,时值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张国铸开办了这家纪念馆,它也一度被认为是济南首家个人办的纪念馆。

半年前,记者曾两次来到这里。如今,经过一个萧瑟的寒冬,纪念馆又显得苍老很多。开馆两年半,参观者并没有张国铸原本预期的那样多,但每一位参观者,张国铸都热情对待。再次见到记者,张国铸讲述了他与舅舅季羡林三次会面的情景。老人脸上挂着笑容,仿佛幸福的日子就在昨天。

后面内容更精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季老耄耋之年忘带钥匙翻窗出门

1995年,张国铸因公到北京学习,第一次探望舅舅季羡林。季老很爽快地答应了张国铸“写几个字”的请求,留给他“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印象。临走前,张国铸把济南亲人的电话留给季老。

记者:您第一次拜见季老是怎样的机缘?

张国铸:1995年3月4日,我在一家设计院工作,因公到北京学习,我岳母季漱林已经多年没有见到哥哥季羡林,嘱托我看望舅舅,还让我带着他喜欢吃的马蹄烧饼、张家油、五香豆豉等。那天正好是星期六,学习间隙,我就到北京大学探望舅舅。

记者:季老留给您的第一印象是什么?第一次见面,您怎样向舅舅介绍自己呢?

张国铸:他穿着打扮很朴素,与普通人一样。此前,舅舅没有见过我,并不认识,我带着家里的全家福作为“通行证”,向他介绍照片上的每一个人。季老问妹妹身体好不好,家人怎么样,我一一回答。季老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与他聊家常也很轻松。第二天,我特意买了4个笔记本再去拜访,希望舅舅能写几个字留给孩子,他爽快地答应。

记者:季老写了哪些字?

张国铸:给我孩子写的是“孝敬父母,尊重师长,热爱祖国,好好学习”,后来我说“舅舅,您研究梵文,给我写一句吧”,他就写了“真理毕竟胜利”,这个笔记本我一直保存至今。当时用相机拍过合影,可是没有冲洗出来,我一直很遗憾。

记者:当时季老的身体状况如何?

张国铸:那时舅舅还在带研究生,精神不错,身体也硬朗。他告诉我,有一次自己要出门,不巧门锁了,又忘了钥匙,他就从一米多高的窗台上翻了出来。季老平常时间安排很严格,几点会客,几点休息,都有规律。第二天我去拜访时,刚开始没叫开门,我就到不远处的未名湖边坐着等。直到下午3点左右,我隐约看到有人影从季老门口闪过,就赶紧过去,喊“舅舅开门”。后来才知道,他一直在书房学习。

记者:以后您有没有和季老保持联系呢?

张国铸:那时候,从济南到北京去一趟不容易,我把济南亲戚的电话留给了季老。以后逢年过节,我们想通过电话问候季老,结果一直打不通,找不到季老本人,他的秘书接电话不是说他正在休息,就是说他正在学习。

后面内容更精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张国铸坐在“文武精忠铸和谐纪念馆aIhUaU.cOM”门口

阔别19年兄妹重逢,季老脸上挂着笑容

时间一晃而过。北京一别,张国铸再次见到舅舅季羡林已经是6年之后,见面地点则是泉城济南。这次会面,季羡林见到阔别19年的妹妹季漱林,亲人相见,季老分外高兴,脸上一直挂着笑容,亲自将亲戚送到门口合影留念。这之间还发生了一段让张国铸颇感意外的小插曲。

记者:您讲讲第二次与季老会面的情况吧。

张国铸:2001年10月,山东大学在济南举行百年校庆,季羡林应邀以贵宾身份出席,后来到南郊宾馆休息。我们亲属通过报纸得知季老来济南的消息,就到宾馆探望。季老先是忙着接受记者采访、接见客人,天色很晚才跟我们亲属见面。

记者:季老见到济南的亲属,心情怎样?

张国铸:舅舅与我岳母已经19年没有见面,兄妹两人久别重逢非常高兴,季老脸上一直挂着笑容,与亲戚不停地交谈。很温馨的场面突然出现了一点儿不愉快。

记者:会面时,有意外情况发生吗?

张国铸:当时已经是傍晚,屋内的光线暗淡。亲属提议一家人集体合影留念,陪同在旁的季老的秘书李玉洁出来阻止不让拍照,说季老的眼睛不好,怕照相机的闪光灯伤着他的眼睛。她这样一说,屋里的人立即安静下来。19年没有见面的亲人,连合影都不被允许,亲属心中难免产生被阻碍的感觉。

记者:这种情况出现,季老是怎样的反应?

张国铸:季老看了李玉洁一眼,没有理会她。我迅速拍了一张照片,屋里的亲属也都开始拍照。季老准备到门口送别亲属合影留念,李玉洁又不同意。结果,季老还是决定到门口,李玉洁也没有跟着出来,只有季老的另一位秘书杨锐陪着。照完相离开,杨锐对我们说,回北京之后把相片寄给我们。后来等了很久,也没有收到,我们意识到杨锐当时说“寄照片”只是一句安慰话。

拜访受阻,“季老家中亲情被人为阻隔”

2007年2月17日,农历腊月三十,张国铸坐了一夜火车从济南来到北京,赶到301医院探望6年未见的舅舅季羡林。2008年2月6日,同样是农历腊月三十,张国铸再次到北京探望季老,可这一次他没能见到,季老的秘书杨锐告诉他,季老正在接受治疗,不宜见客。然而,第二天,张国铸却看到有媒体报道说季老接受了学生拜年。

记者:这次相见,您有哪些收获?

张国铸aIhUaU.cOM:当时季老已经住进医院,值班大夫等人先后领着我通过安检见到舅舅。舅舅问我岳母身体好不好,我回答说“老人身体好”,其实,我岳母在2004年就已经去世,我担心季老伤心,没敢实话告诉他。后来聊天发现,舅舅与我都曾在济南市三和街小学(现山东省实验小学)读书,他提到的假山、小树等,在我读小学时还有。我观察舅舅的表情透着疲惫,就没待很长时间,请他在送我的书上签名,拿出带着的相机合影,然后告别。

 

记者:为什么又是相隔6年呢?以后有没有再到北京探望季老?

张国铸:当时我还没有退休,时间不是很充裕,碰巧两次都是相隔6年。2008年,我退休有了时间,还准备了书面材料想通过季老转给有关部门,帮助曾为党做过地下工作身份却被遗忘的岳父常准基恢复名誉,就在腊月三十那天到北京拜访季老。这一次,季老换了病房,安检表示没有杨锐的通知不能放行。杨锐当时不在医院,我给她打电话,她说季老身体比较虚弱,不方便打扰,让我回济南。后来,我等她到医院,她告诉我大夫说季老正在接受治疗,不宜见客。

记者:您不是还带着材料准备交给季老吗?

张国铸:帮助自己的妹夫,也算是季老的家事。我交给杨锐,托她转交季老。她表示,季老不是人大代表,也不是政协委员,可能管不了这件事情,最后勉强同意帮我转交。一个星期之后,我给杨锐打电话,她好像是说舅舅太累了或者不想听没有表态之类的话,这件事情就压了下来。

我去的第二天也就是正月初一,有媒体报道说季老一大早在病房里见了前来拜年的学生,照片上季老坐在沙发上,看着精神不错。我认为我被骗了,季老家中亲情被人为阻隔。

记者:那您以后有没有再到北京探望季老?

张国铸:2009年时,我又到北京,遇到季老的儿子季承,他说那一天季老只能见3个人,让我以后有机会再见,结果,到7月,季老就去世了。我前后总共只探望了舅舅3次。

人物资料

张国铸,1946年生于山东济南,1978年结婚,岳母为季羡林的亲妹妹季漱林,张国铸曾三次拜访舅舅季羡林。退休前为历城区规划建筑设计院副院长、副总工程师。

季羡林(1911—2009),山东临清人,学贯中西、享誉中外。6岁移居济南,在济求学10年,前后居住14年,曾在《我和济南》中写道:“济南的每一寸土地都会有我的足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3951/965913483982.html

更多阅读

20130713唐师曾:庄则栋,比季羡林智慧?

庄则栋比我大20岁,称我为“小弟”。季羡林比我大50岁,呼我为“老弟”。两位都是老鸭数十年的好友和纪实对象,一直拍到八宝山的火化炉……由于老鸭鲁莽、耿介,侥幸沦为庄则栋虎落平阳的贫贱朋友,亦被龙盘301西院X楼的“帝师”季老尊为《

怀念母亲散文 季羡林 季羡林怀念母亲原文

字号:大 中 小 季羡林,生于 1911 年,山东清平人。中共党员。 1934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曾任中学国文教师。 1935 年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印度及中亚古代语文, 1941 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4

季羡林的两个小故事 季羡林小时候的故事

三月唯慕桃李开(感动中国人物)季羡林 作者:周敏(女·甘肃)“三月唯慕桃李开”,是说春天仰慕桃李花开的意思。这里,“三月”变换为“季”;“唯慕”作“羡”;“桃李”是两种树木,扣“林”。成谜组合灵活,意随笔到,是一朴素大方之作。季羡林(1911-

季羡林经典作品集:红

基本资料季羡林经典作品集:红作者: 季羡林出版社: 华艺出版社出版年:页数:定价: 36.8装帧:ISAN:内容简介《红》收录季老解放前文章,包括畅销名著《清华园日记》,取“这红色给我以大的欢喜,它遮盖了一切存在在我的回忆里的影子”之意。两方面著

声明:《季羡林牛棚杂忆 张国铸忆与舅舅季羡林的3次会面》为网友我最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