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社会活动的相互融合让大数据应时而生。大数据作为一项高新技术,已成为高新科技领域等行业发展的新引擎。以聚焦中国食品安全治理中的重要问题、探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实现路径为切入点,5月21日,由中国食品报社、中国食品安全指数研究工程办公室等单位共同发起的“2016中国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暨食品安全大数据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原国家经贸委副主任,中国商业联合会党组书记、会长张志刚,原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原科技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张景安,江苏省淮安市食药监局局长邱金义,中国法学会食品安全法治研究中心主任王伟国以及中国食品安全指数研究工程办公室首席专家、原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罗更生,中国食品安全指数研究工程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温栎群,中国食品安全指数研究工程办公室副主任吴吾等有关方面负责人、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出席活动并讲话,就进一步宣传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推动形成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新格局和运用大数据的价值服务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会议由中国食品报社党委书记、社长黄国胜主持。
多方合力齐抓共管
与会的政府官员和业内专家、学者就与食品安全有关的社会共治、企业诚信、农产品安全及消费者维权等问题在论坛上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原国家经贸委副主任,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党组书记张志刚在发言中表示,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以质为本,质以诚为根。因此,食品安全是一个永恒的历史主题,也是一个重大课题。
食品安全问题在古今中外都受到高度重视,“既然食品安全是一个长治久难安的永恒主题,就需要社会共治来解决。要从每个人做起,既需要法律监督,也需要行政监督,同时更需要社会和舆论的监督。每个人要把诚信和法治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张志刚强调,在食品安全问题上也能体现我国的治国方略。
原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就加快建立食品原产地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等话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他表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其中,包括建立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搞好食品质量安全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包括建立一套加强监管和建立诚信的道德体系标准、加强社会舆论监督等内容。但是管理学的最高原则是信任不能代替监督,道德诚信也不能够代替监督,所以建立一个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是保障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内容。
农产品占我国食品消费70%以上,保障食品安全的重点、难点都在农产品。面对这样的问题,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副局长程金根认为,建立农产品追溯管理体系,引导社会力量精准共治,并运用追溯大数据基础提高监管信息化效能。由于面临监管任务繁重艰巨等实际状况,需要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社会组织、媒体、消费者共同发力,形成社会共治的良好局面。
食安需要创新驱动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日新月异,将互联网思维更多地与食品安全相结合,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快速发展,原科技部党组成员、曾任科技日报社社长多年的张景安在谈到科技创新促进食品安全共治、如何互促发展的话题时称,食品安全与科技创新密切相关,食品安全也需要借助创新的力量。就中国经济整体发展而言,中国制造要与互联网相结合,加快食品安全的创新步伐。
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副局长王洪兵介绍了加强国际合作、共筑进出口食品安全国际共治新格局方面的情况。他认为,要大力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以进口食用植物油为试点,试行进口商对境外生产企业审核制度;对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冰鲜水产品实行进口商质量自主检查制度;鼓励出口食品企业建立出口食品安全防护计划。同时大力推动构建国际共治格局,倡导质量安全合作共赢理念。
社会共治维护食安
国家认监委注册管理部主任顾绍平认为,在社会监督和共治过程中,监督离不开消费者,也需要媒体的关注,包括打假也是关键问题。有机产品的监管以前主要依赖地方检验检疫部门和地方质监部门,效果并不理想,消费者也质疑这么多的有机认证到底是真是假,所以社会监督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最近提出的“三标并轨”、优质优价这个工作实际上是让消费者去选择、去推动、去监督,通过市场化手段和社会共治推动国内食品安全水平的提升。
被视为消费者守护神的消费者协会曾为许多消费者解决了问题。中国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栗元广表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广大食品企业作为维护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在加强品质管理、保障食品安全等方面承担着重要使命,消费者协会愿意配合政府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社会监督,积极做好涉及食品安全消费维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