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郭永福深入八十中课堂
学校承办第三届全国高效课堂博览会
精彩纷呈的合唱节
教学模式变化了,如果学校的管理、评价体系、校园文化诸方面还是沿袭传统的一套,而不是人性化的管理、多元的评价体系、开放活跃的校园文化,教改将重新陷入“高原现象”的困顿。
广州市第八十中学营造顺应教育规律、激发内在活力的校园文化,并将这种文化内化到师生的言行中,不断传承下去。
文化之思
课堂教学改革不仅仅是一场教学技术层面的改革,更是学校文化的重建。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学校教育既要重视课堂教育,还要注重学校文化建设。
在“善、上”学校核心文化的基础上,八十中建构了有鲜明校本特色的“雅、信、绿、新”的课改文化,这种文化是对学校文化系统中的校训“雅、信、绿、新”的传承和丰富,展现了学校文化和谐、多元、向上的生态特点。
雅文化:以雅育雅,以雅启雅
“雅”是一种贯穿人终身发展需要的魅力修养。广州市第八十中学抓住课堂教学改革的契机,在历练和积淀中形成了“环境静雅,举止文雅,胸怀雅量”的“雅”文化。
学校是一个“育雅”的地方,“雅文化”则是学校“善”文化精神内核的具体表达。课堂教学改革给了雅文化以肥沃的土壤,让师生在弥漫着正气、高贵、文明、雅致的环境中成长。
静雅的环境文化既包括以“绿色、雅致、人文、和谐”为主题的生态校园环境文化,也包括以“自我创造、自我发展”为班级核心价值观打造生态班级文化。
博雅的教师文化则是对教育实施者的要求。广州市第八十中学要求教师不仅拥有精湛的专业技能,还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和丰富的人文素养。期望教师修炼成为“内涵博雅、外表优雅”的新时代雅师。老师博雅的内在和优雅的外在通过民主平等对话的课堂传递给学生,浸润着学生,实现了以雅启雅。
文雅的学生文化的立足点是课堂。新型的课堂对学生提出的“身正、背板、声亮、字工、双色、脱稿、微笑、自信、大气”的18字规范,营造良好的学生“雅”文化氛围。现在的课堂,“请允许”、“请问”、“谢谢”、“抱歉”等文明用语已经化为学生习惯用词,展示时适中的语速、清晰的表达、中肯的评价显示了学生文雅的气质;合作交流、小组展示环节,认真倾听、共同分享、真情赞扬展现了学生典雅的气质;对抗质疑、反驳论辩时能够虚心地接受同学老师提出的意见,彰显了学生胸怀雅量。
广州市第八十中学在德育实践活动中也将雅文化从课堂渗透到课外,着力开展高品位的“雅文化活动”,在活动中把“谈吐文雅、举止典雅、气质高雅”作为培育的目标,塑造女生的淑女气质,男生的绅士风度。
信文化:以成植信,以信促信
在广州市第八十中学,智慧与智慧在碰撞,心灵与心灵能交融;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每一个人都能拥有自己的尊严,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自己生命的成长。生态课堂教学,让学生在享受成功中展示自信,在自信中增强自信。
这种在课改过程中形成的“信文化”,悄然改变着八十中学生的气质,一个学生在日记中写道:“看着越来越自信的自己,我真是觉得不可思议,那个初中时胆怯害羞的女孩哪去了?我相信,自己会伴随着高效课堂更快成长。”
绿文化:以绿蕴活,以绿崇上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可持续发展,构建“阳光、开放、向上”的的课堂文化是绿色文化的核心。
生态课堂是学生积极学习的课堂,它有健康、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有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有自信、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有让学生有自由、主动、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课堂气氛活跃,教师激情引入,点拨智慧机巧,爱心责任育人;学生自信参与,主动交流、合作探究,课堂彰显激情与生成。课堂上教与学的方法灵活,学生思维活跃、灵动,课堂民主开放,做学教三位合一;教学的三维目标活中有实,实而不僵,活而不乱,该落实的知识、方法、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都能扎实地内化为学生的素养。
新文化:以智创新,以新向上
课改本身就蕴含着“开创”与“革新”,而创新需要智慧和勇气,在创新中再追求向胜突破,实现师生发展、学校发展的飞跃。“备课创新、课堂创新、德育创新、评价创新、培新的人具有创新精神”积淀成为八十中“新”文化的主流。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魂,历经岁月的沉淀,“善、上”的核心文化在课程改革的年代融入了更丰富和广博的内涵,“雅、信、绿、新”的课改文化,体现了八十中人在传承与创造中对文化价值的摄取,在丰厚文化的濡养下陶冶着人格和灵魂,充实着生态教育的内涵。
心灵嬗变
“想你了,校长爸爸;想你了,八十中!”2012年9月11日,一位网名“瑶瑶Q”的毕业生在八十中的官方微博这样留言。
我们在2011届毕业生朱晓思一封“致我们那亲爱的校长爸爸”的信中看到同样的称呼:校长爸爸,还记得2010年6月26日,2010届本科分数线出来的日子,我为此感到极度焦虑和恐惧,甚至出现了厌学。我向您发出了一则求救信息,您简短却非常鼓舞人的短信,我仍记得:“没事,高考比平时考试都容易,没什么不可能的。校长相信,你一定能行。”看到这则信息,我一鼓作气,成绩也一次次进步……
这里的“校长爸爸”就是广州市第八十中学的校长袁闽湘。在袁闽湘看来,“作为一个学校校长,就得是一个值得学生、老师、家长托付的人。”这位全国优秀校长始终坚持教育就是爱,坚信只有用爱才能办出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正是凭着这种爱,凭着把学校当成家、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把爱心教育当成不懈努力的毕生追求,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奉献着爱心,被同学们亲切地称呼为“校长爸爸”。
和“瑶瑶Q”、朱晓思一样,虽然八十中只是学生们人生长路里的一个站台,但“校长爸爸”们给予了他们太多的关爱,生态教育给这些毕业生们留下了太多美好的成长记忆,他们把母校视为感激涕零的生命智者,人生中一盏熠熠生辉的明灯。
这场创新性教学改革而引发的师生心灵嬗变的确令人惊叹。每到一处,八十中的师生们都用“翻天覆地”来形容……
一位教师在学习反思笔记《改革从心开始》中写道:外出学习回来,我对课堂教学改革还很怀疑——“初中和高中在教学难度、广度上有区别”,还很迷茫——“到底要怎么搞?”但今天,我从心底里呼喊,中国的教育,广州市第八十中学的教学是到了该改革的时候了。有了前人成功的经验,有了同伴手把手的交流,让我对八十中的课堂教学改革充满了信心,也迫切地想加入到改革的洪流中。
“老师窗前有一盆米兰,小小的黄花藏在绿叶间,它不是为了争春才开花,默默地把芳香洒满人心间……”这首歌将老师比作米兰,而在另一位教师陈远春眼里,班级里那位“坐在第三列、安安静静地不说些什么话”的女孩,不引人注意,也易脆弱,惹人爱怜,也爱阳光,争着向上。清新淡雅,香气馥郁,她在QQ上第一个与陈老师交流,她说她的胆子特别小,她说要在陈老师面前飞奔,在第一次运动会上连报了3个体育项目,她抄袭别人的作业……
陈远春记录着这盆兰花的成长点滴,“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投入真情,用心用情,他们总能成长,每个学生或是一棵草,或原是一朵花,要相信,每一棵草都能开花,花更能开出灿烂的花。”
在广州市第八十中学,老师们对“生态”的理解远远超越了课堂本身。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也异常“生态”:老师的哪怕是些微言语和细微行动,学生都回报更为温情的语言和更切实际的努力。
和2011届曾永坚一样,在课改伊始,很多同学都担心会影响到学习成绩。曾永坚说,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和适应,在课堂的展示中有了同学“滔滔不绝”的讲解,有了平时内向的同学“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惊喜,更有了“百家争鸣,如沐春风”的畅快……慢慢地,不知不觉,同学们养成了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增加了大胆发言的勇气;知识经过了自己的梳理变得更扎实,成绩也更稳定。
而2012届的何宇曦曾是一个很害羞的女孩,在课堂上几乎不会看到她举起的手。“我从未想过我会有现在的一面——大胆地展示、质疑。广州市第八十中学,是我人生重大的一个转折点。现在我成了课堂上爱思考的学生。我学会了一个人一生应该具备的三种素质:激情、谦虚、执著。激情地讨论展示;谦虚地接受别人的质疑、提问;执著地追问自己不懂的知识点。真的很感谢八十中为我们创造这样一个机遇与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读书是会得到更多的磨炼,是会越学越好的。”何宇曦说。
2013届林锦辉介绍说,他本来也是一个内向的人,很胆小,不敢说话。但自从进入了八十中,开始变得开朗,喜欢说话,甚至敢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自己,并且成绩以火箭速度直线上升,在高中的第一次期中考试中,我从入学时级的倒数48上升到级的前48名。
“我感谢课堂。”这是广州市第八十中学的同学们对我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在这里,智慧与智慧在碰撞,心灵与心灵相交融;在这里,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每一个人都能拥有自己的尊严,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自己生命的成长,或许这就是生态教育的魅力。
隐形翅膀
为班级起一个响亮的名字,设计一个简洁明快的班徽,在每天的特定时刻或重大活动、仪式时,吟诵班训、唱响班歌、竖起班旗。
分管德育研究中心的副校长陈健敏介绍说,在广州市第八十中学,上述这些是每个班级的“标配”。
独具特色的班级文化,已成为学校的一道亮丽风景,激励着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从而为成长助力,助学生腾飞。
显然,团结互助、积极向上、目标明确、锐意进取的班集体,能在班级成员的心理上产生一种内在的、强烈的归宿感,使学生在共同的追求中得以提升。
作为一门潜在、隐形的课程,班级文化有着无形的教育力量,就像“随风潜入夜”的细雨一样,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无形中净化学生的心灵,走进学生的生命。
“文化是课改隐形的翅膀。”在陈健敏看来,文化无疑是课改背后重要的推动力量。课堂改革实施后,广州市第八十中学也迅速开展了与课堂改革相配套的班级文化建设。
如果说精神文化是班级的内在文化,那环境文化则是班级文化的物化形态。通过班级环境的净化、绿化、美化、诗化,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营造富有育人气息的班级环境氛围,让学生在温馨的环境中舒适地学习,快乐地成长。
广州市第八十中学制定了《班级文化建设构思方案》,要求环境文化在内容上具有激励、教育意义,在形式上要兼顾和谐和美感,让人在视觉上有愉悦感;不仅体现在外在的物质和形式层面,更要体现师生的共同认可和追求。
首先对教室环境进行了统一的规划,既体现共性又可发挥个性,每月由管理小组进行评比表彰。
教室环境布置以绿色为基调,分为“外墙文化”、“内墙文化”,“外墙文化”分为“统一制作区”和“自由发挥区”,其中统一制作区有班牌(包含班名、班训、班徽、班级目标、班主任寄语、全家福)、“凡人哲言”、“班级口号”,自由发挥区则更是五彩斑斓:“小组风采”、“心海导航”、“学习园地”、“光荣榜”、“美文赏析”、“活动剪影”、“班级公约”和“每月主题教育宣传区”等;“内墙文化”有“生日墙”、“心愿心语”、“评语反馈区”、“星级评比”、“读书角”等。
这些“文化”由各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行策划设计,参与制作,百花齐放,各展风采。
合理的规划让广州市第八十中学的每一道墙都“说话”,诠释方寸之地皆教育。现在的八十中,班级静态环境优美、整洁,书香浓郁、富有激励性,并营造出团结、和谐、互助、人人体验成功的人文环境,整体呈现出温馨的文化气息。
同时,广州市第八十中学优化班级活动,让多彩的活动丰富人,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内化。以多层次、多元化、开放性的班级文化活动为载体,使学生在活动中发挥才干,展现风采,体验生活,感悟人生,体现价值。
以校园节日为重点,开展一系列形式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引导班级活动开展。这些大型系列活动,有效地把集体主义观念、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审美观的培养寓于其中,形成校园节日系列,充分发展学生个性,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校园节日系列包括3月的服务节、4月的读书节、5月的社团文化节、11月的体育节、12月的文化艺术节等。
同时,广州市第八十中学有覆盖广、活动丰富的学生社团,如广播站、心飞扬小记者站、竹韵文学社、读书俱乐部、心理协会、健美操队、街舞社、魔术社、聚美学社、书法协会、话剧社等。校园文化活动让各班振奋精神,竞相展示风采,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生态蝶变
2010年12月16日至18日,一场原定1000人规模的“第三届全国高效课堂课堂博览会”出现爆棚:来自包括新疆、内蒙古、宁夏在内25个省(区、市)550名嘉宾、广东省内700多名嘉宾,超过1300人参加了两天的培训大会,而12月18日上午在广州市第八十中学教育集团小学、初中、高中三个会场同时举行的课堂博览大会更吸引了将近1700人观摩。
这一天,作为会议的承办方,广州市第八十中学教育系列下的小学、初中、高中3个校区同时开放,61位优秀教师同时上课,各展风采,为在课改路上遇到困惑的校长和教师烹制了一道道课堂教学的丰盛大餐。
“会议规格最高、专家阵容最为鼎盛、参加人数最多、嘉宾范围最广、组织工作最好、学生们表现最棒、影响最大、给大家留下的印象最深!”按照中国教师报教师培训基地专家的说法,本次大会创造了课博会的几个最。
“生态课堂”走过3年,广州市第八十中学的生态课堂、自主管理、班级文化建设先后吸引了国内外30多所学校近千名教师前来考察学习;三个校区担当了区域课改教师培训的重任,外派教师走出去讲学、上示范课;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国教育学会、广东省教育厅、广州市教育局、广州市教研室相关领导和专家专程到学校调研,对学校课改给予了充分肯定;《中国教师报》、《中学生报》、《广东教育》、《南方都市报》等多家媒体对学校课改文化进行了报道,来校巡查听课的家长对课堂给予了高度评价。更让八十中人引以为豪的是,“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成果被中国名校共同体、全国教师培训基地、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广州市开发区中学、广州市番禺区大岗中学、湖南省桃源县第八中学等单位推广应用。
“生态课堂”也为广州市第八十中学预设了一个完全区别于传统的德育环境和教学环境,在这个全新的环境中升学率不降反升,教学质量和学生整体素质都显著上升,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明显提速。
2010年高考本科完成广州市高考预测指标213.8%,完成率在全区4所公办骨干高中排名第一,有4个学科成绩在白云区4所公办骨干高中排名第二,有11名同学进入区各科前20名。
2011年高考本科完成广州市预测指标189.68%,省专完成广州市预测指标159.1%,两项指标完成率名列白云区四所公办骨干高中之首,有4个学科成绩在白云区4所公办骨干高中排名第二,有10个学科备课组荣获广州市高考突出贡献奖,成为白云区最多学科摘取贡献奖的学校。
2012年高考本科完成度136.25%,专科完成度126.4%;本学年高一高二参加七区联考,高一有4个学科、高二有10科成绩在区4所公办骨干高中排名第二;2012年中考640分以上共154人,占总人数61.6%,平均分在白云区排名第五;小学90%以上的学生毕业流向了区内外华附、广雅、培英、景泰等有名的初中。二是学校飞跃发展,迈进了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行列。
不仅教学质量一年比一年提升,社会认可度也逐渐提升。“广东省教学水平优秀学校”、“广州市白云区德育示范学校”、“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广州市中小学德育示范学校”、“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示范学校”……荣誉伴随八十中的教学改革实验接踵而至。荣誉的加冕不仅是对八十中长期努力的实力见证,更是树立起了一个教育改革实验的标杆。
袁闽湘校长说,一所现代化的学校就应该具有开放精神,勇于接受各种检阅的挑战,在多元的交流中才能挖掘师生更大的潜能,实现教师、学生、学校新的飞跃。
广州市第八十中学在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中上下求索,让教育回归自然本真,展现了生态教育的盎然生机。也在一次次敞开校门,以开放的胸怀,谦和的心态,懂得了审视自己的不足,鞭策自己用智慧、热情和勇气去描绘广州市第八十中学新的蓝图。(吴中辉)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 曹志祥:
广州市第八十中学的教育改革以课堂改革作为切入点是很好的,不同学段(小学、初中、高中)有不同模式,在白云区内发挥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提出的“生态教育,自主课堂”符合学校实际。
中国教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 郭永福:
广州市第八十中学课堂教学改革有以下三个特点:改革步子大,师生状态好,校长责任感强。在课堂上看到城乡接合地区的孩子阳光自信;教师课堂上充满激情,相信学生;校长具有高度的使命感,充分信任教师,形成了学校具有合力的改革团队。
广州市教育局局长 屈哨兵:
白云课改一是思路清晰,二是亮点纷呈,三是个案精彩,四是成绩突出,五是前景无限。广州市第八十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从“摸索”、“临帖”、“破茧”三个时期,应该走向“演变”的过程了,真正实现“破茧成蝶”的蜕变。
2011年9月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黄宪、副主任谭国华率队调研反馈意见:
学校领导的改革精神可贵,课改的决心使人钦佩,课改体现了教育的良知;教学模式与皮连生教育心理学中提到的学习的三个阶段教育理论相联系,有理论支撑,有自己的特色;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唤醒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习热情饱满,潜能得到发展。一位到教研室工作6年的外籍教研员说,这是第一次在广州看到这种生动的课堂。
肇庆学院教育学院院长 胡海建博士:
第一,八十中以创新促发展,为普通高中的课改提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课改之路,为广东和中国的课改树立了崭新的风范。典型的示范主要是由原来的“352”课堂模教学式构建到“三环五要素”,这是对“凯洛夫”课堂教学模式的更新与创新。第二,八十中以探索的精神为四类生源的普通高中形成了一条大面积提高中下学生的教学改革之路,老师们采取了点石成金的教学方法和新课改等结合,突现了学校和教师的加工能力与加工水平。
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王红博士:
当我了解到广州市第八十中学教育系列“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探索时,我终于看到了“教师可以少教而学生可以多学”这条夸美纽斯早在17世纪就提出的教学原则,在实践中践行的希望,我更看到了因坚定的教育信念而激扬的改革的勇气。八十中教育系列的改革方案是一个充满了智慧的方案。从对生态课堂内涵的挖掘,到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到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推行策略的设计,无不体现着八十中人的改革智慧。而这种智慧既不是灵感的顿悟,也不是经验的积累,而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系统思考的结果。
2010年4月广东省教学水平评估专家反馈意见: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352”课堂教学模式(注:“生态自主”课堂教学模式的前称)。这次评估听了55节课,其中推荐课22节,优良率90.9%,我们认为学校“是一所进步快,质量高、信誉好的优质普通高中”。
2011年11月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初期督导验收专家反馈意见:
课堂上有动有静,学生表现大方自信,书写整洁清楚;教师课堂注重点拨引导、关注全体,加强与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和实践操作,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民主、平等、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和教学氛围。在验收组所听的24节课中优良率达94℅。这样的课堂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赋予课堂以新的生态意义和生命活力,从而大大解放了课堂生产力。
2012年10月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终期督导验收专家反馈意见:
“生态自主”课堂教学把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学生。首先,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增强了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其次,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第三,促进了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能充分发挥小组每个人的聪明才智,从多层次、多角度思考问题,发展了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创造性。第四,学生的人格素养得到提升,在师生交往,生生对话、生本对话过程中,强化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人本之间的情感交流,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情操。
“生态自主课堂”理论构建科学、可操作性强、教育效果明显,成为南方地区课改有一定影响力的课堂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