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孩子学会学习、轻松学习
俗话说,会者不难,难者不会。读书学习也是如此,一个掌握了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会了学习的孩子,相对于那些尚未掌握学习方法、不善学习的人而言,学习起来就轻松多了,也快乐多了,对此人们不会有什么异议。
本博主题就是讲述学习方法的,拙怍《孩子:请你这样学习——一位特级教师与中小学生谈学习方法》分章节以博文的形式发表在本博的前面27篇,分别讲述了诸如怎么预习、听课、作业和应试,怎样学好语文数学、合理使用电脑等辅助工具,如何养成良好习惯、保持适度成功动机、增强抗挫能力、克服粗心大意等二十多项具体的学习方法。这些方法看似平常,但都是最基本的,操作起来也比较容易,如果照此去做必会受益。倘若你是一位教师或者有孩子就读于中小学,就请你抽点时间阅读这些博文,可能对指导孩子的学习会有所启发和帮助;倘若你不是教师但对教育仍有兴趣,读后可能也会获得新的启示。当然,在校学生阅读这些博文效果可能更好。
博文为了讲清楚这些方法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道理以及这些方法如何具体操作的要领,文章就略显长了些。长期的教育实践告诉我,对孩子的任何教育,只有把其中的道理讲清楚讲透彻,他们才会心悦诚服,才会按你的要求去做。绝不像有的人所说的那样对孩子的教育不要讲什么大道理,也没有那么多为什么,好像对孩子说理是在说空话,这是有失偏颇的。其实对孩子循循善诱,其中就不乏“大道理”。当然,这些“大道理”是事物自身发展过程中所蕴含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以及我们这么做的重要性。这是真实的,并非“假大空”。对孩子的教育就是要说理,不能笼统地把这种说理看成是说空话。不过,在社会心理普遍浮躁的当下,阅读这些稍长的博文确实需要多点耐性。
附:目 录
概述:了解学习、爱好学习、学会学习、快乐学习 一、学习活动的主要特点 1、稳定性 2、传承性 3创造性 4互动性 5、循序渐进性
二、学习活动的主要形式 1、上课听讲 2、课外阅读 3、各类实验 4课外活动
三、学习活动构成要素的主要内容 1、学习动机 2、学习兴趣 3、学习信心 4、学习习惯 5、学习能力 6、学习内容 7、学习方法 8、学习评价
四、学会学习胜过学习知识
第一章:拟定安排与步骤,让学习张弛有度
一、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的原因与意义 1、原因(1)防范懈怠学习的情形产生 (2)防范自由支配时间的浪费 (3)防范时间配置的盲目无序 2、意义(1)使时间效率最大化 (2)使学习生活更有秩序(3)有助于维持适度的成功动机
二、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1、学生自主时间与固定上课时间的协调统一 2、合理划分总量时间,科学配置自支时间 3、时间分配要充分考虑学科的难易程度 4、保证学习时间,坚持劳逸结合 5、休息时间不宜安排得过长
三、改掉不良习惯,保证计划与安排的有效执行 一是自律,二是他律,三是坚持
第二章:始终保持适度的成功动机
一、适度的成功动机促使你迈向成功 1、动机是行为原因中处在生命体内部缘由的总称 2、动机催生并推动行为 3、成功动机过强会导致心态与行为的失衡
二、保持适度成功动机的基本要求 1、应当包括力求成功与避免失败两种意向 2、力求成功的意向必须大于避免失败的意向3、风险意识应落实在防范措施及自我救济上
三、努力把成功动机保持在最佳状态 1、确立合乎实际的志向与目标 2、设计实现目标的合理步骤 3、有意识地进行成功动机的训练 4、及时纠正失当的动机 5、培养兴趣与好奇心 6、抵制诱惑,排除干扰 7、保持良好的心境和情绪 8、适当参与学习竞争 9、及时关注信息的反馈 10、抓住机会,践行志向 11、广泛阅读,调养动机 12、善交良友,互相激励
第三章:从小养成喜欢阅读的习惯
一.阅读让世界清明,使人聪慧
二、认识阅读,了解阅读 1、阅读是一种享受 2、阅读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 3、阅读有不同的层次和类型
三、不断改善自己的阅读 1、从读故事开始,培养读书的习惯 2、从读图起步到开始读书 3、开始时一定要读趣味性可读性强的书刊 4、正确看待阅读与识字的关系 5、加强语言修养,掌握必要的语法规律和语言逻辑 6、朗读与默读相结合 7、学会做读书笔记 8、买书不如借书 9、博采众长,批判吸收 10、不同的阅读需要,采取不同的阅读类型
第四章 全力以赴不分心,全神贯注听好课
一、学习需要全力以赴,听课必须全神贯注 1、读书学习是学生的主业 2、上课听讲是最优的学习形式
二、全神贯注上好每堂课 1、紧随老师的讲授主动思考 2、遭遇听不懂的地方、请勿停滞不前 3、专心致志听讲课,认认真真做笔记
三、掌握做听课笔记的方法 1、在课本上记录 2、用合适的记录本做听课笔记 3、用活页纸作听课笔记 4、适当使用符号或代码,提高记录速度 5、有限度地使用录音机
第五章:上课之前先预习,作业之前先复习
一、切实养成“两前”“两先”的良好习惯 1、克服认识上的某些误区 2、努力使“两前两先”成为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上课之前先预习 1、课前预习的意义:(1)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听课效果(2)能够促进课堂互动的形成(3)能够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学习(4)能够促进老师不断提高授课效率(5)有利于形成未雨绸缪的好习惯 2、课前预习的步骤:(1)概读(2)拟问(3)精读(4)总结(5)作好次日上课的准备
三、作业之前先复习 1、作业之前先复习的意义:(1)加深对当天所学知识的理解(2)可及时弥补当天学习中存在的缺陷(3)有助于作业的顺利完成(4)有利于提高课前预习效果 2、 作业之前先复习的方式:(1)全景式回忆(2)参照听课笔记,回归教科书(3)查漏补缺 3、其他类型的复习:(1)平时性复习(2)临考前总复习
第六章:重视记识能力的自我培养
一、识记的形成机理 1、感知 2、理解 3、储存 4、回忆
二、影响识记的个人原因 1、情感因素 2、兴趣因素 3、动机因素
三、增强识记能力的自我培养 1、排除干扰 2、集中注意力 3、学会认真观察
4、理解与思考 5、重视重复性学习 6、引发争议 7、方法与技巧
四、提高记忆能力的几种简易方法 1、重复记忆法 2、比较记忆法 3、联想记忆法 4、分散记忆法 5、系统记忆法 6、歌诀记忆法 7、图像记忆法
第七章:熟读精思,克服粗心大意
一.粗心大意在学习上的常见表现 1、学习不专注 2、放任小问题 3、作业与考试时最易产生的粗心大意:(1)跑题(2)错号(3)漏题(4)笔误(5)没解答过程或步骤不详
二.对学生粗心大意行为的归因分析 1、认识原因 2、心理原因(1)心理焦虑(2)心理浮躁(3)过于自信(4)急躁毛躁 3、习惯性粗心 4、不分类、没条理 5、“双基”不到位
三.克服粗心大意,需要耐心和细心 1、充分认识粗心大意的危害 2、分析原因,对症下药 3、要有顶真的态度 4、积极的心理暗示 5、养成耐心细心的好习惯 6、刻苦训练,加强“双基” 7、消释感觉上的“笨拙”
第八章:多读多写努力提高写作能力
一、各学科都应该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是最为重要的 2、文科教学更应突出写作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和提高写作能力的几点建议 1、加强阅读,吸取养分 2、明词意,懂语法,准确遣词造句 (1)准确理解词汇的意思 (2)掌握必要的修辞和语法知识 (3)遣词造句 3、写作四步骤,每步都重要:(1)确定写作主题,拟定写作提纲 (2)阅读调研、搜集材料 (3)提笔写作,一气呵成(4)审读文稿,删修润色
三、随笔断想,加强写作训练
第九章:学习数学与哲学,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一、学习数学有利于整个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1、各门功课知识都将是终身受用的 2、学习数学,促进逻辑思维的形成与发展
二、对感到学习数学吃力的归因分析 1、存在数理逻辑智能的某种缺失 2、惰性使然,不愿下苦功解题 3、缺乏必要的兴趣 4、忽略数学思想的吸收
三、学习数学的一些方法 1、认真听课,紧跟老师思路主动思考 2、重视数学概念的理解 3、适当多做些数学习题 4、努力培养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
四、学习哲学与逻辑学会使人变得睿智
第十章:多动脑,会思考,长智慧
一、充分开发利用大脑潜能必须迈过的“坎” 第一道“坎”就是不愿意动脑筋 第二道“坎”就是不善于动脑筋
二、愿动脑还须善动脑 1、尊重客观,一切从实际出发 2、知识支撑思维,实践促进思维 3、弄清事实与明确问题 4、多角度观察与化繁为筒 5、科学分类与比较分析 6、坚持信仰与发现谬误 7、科学利用信息材料 8、坚持分析与综合相结合 9、学会创造性思维:(1)克服经验限制 (2)摆脱定势思维 (3)不要迷信权威(4)适当逆向思维
三、学点逻辑学知识,提高科学思维水平 1、“二难定律”破解的启示 2、展开联想与理性推论 3、按认知逻辑展开思维活动
第十一章:好奇、质疑、批判,学会钻研
一、对“听话观” 的反思 1、“听话观” 蕴含奴性 2、不可将“听话”作为衡量孩子言行的价值标准
二、好奇与质疑是认知行为的发端 1、好奇是质疑的雏形 2、有疑则进,无疑则滞
三、教与学不应是一个“倒豆”与“装豆”的过程 1、上课听讲不能变成“装豆子” 2、教科书上的知识也需要不断深化和发展 3、不可以怀疑一切
四、大胆质疑,小心求证,理性批判,追求真知 1、有质疑就会有批判 2、正确认识学习过程中的批判(1)对批判应当持有的正确态度 (2)理性批判能滋养智慧 (3)虚心好学与质疑、批判是一致的 3、用求真务实的品行态度来支撑质疑、批判
第十二章:树立学习责任意识 按时完成各科作业
一、学生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1、有助于学生养成在课外学习的良好习惯 2、有利于学生及时消化、运用和巩固已学知识 3、有利于学生为自己的后续学习作好准备 4、有利于学生学会利用课外资源,来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 5、有利于为老师及时反馈教学情况
二、努力提高作业习题的编制质量 1、作业不宜多,但要求精 2、习题材料要新颖,内容与设问要具有启发性 3、题目整体难度要适中 4、学生要掌握解答各类习题的基本方法
三、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 1、按时完成作业是学生的一种责任 2、怎样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
四、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基本要求 1、先做自己感兴趣或者相对容易些的学科作业 2、作业必须独立完成 3、先审题后答题 4、书写要工整,表述有条理
第十三章:拒绝借口,战胜惰性
一、惰性在学生身上的常见表现 1、自由散漫,学习生活无计划没条理 2、总是喜欢为自己的过失找借口 3、学习拖沓,不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4、“临时抱佛脚”,仓促应付考试
二、惰性对学习生活的危害 1、自由散漫销蚀人的意志,贻误学习 2、贪图安逸,积习成性给学习造成的负面影响 3、借口使计划、理想、抱负在拖沓中化为泡影 4、拖沓使自己常陷一轮又一轮的“情感折磨”中
三、刻苦勤奋是“医治”学生惰性的一剂良方 1、以孜孜以求的态度消释惰性 2、以适度的成功动机抵御惰性 3、以坚持不懈的毅力摆脱惰性 4、以自觉坚定的行动走出惰性
第十四章: “头悬梁,锥刺股” 也有别样快乐
一、“苦”与“乐” 也有两重性 1、不可简单的说学习生活苦或不苦 2、读书之苦,代代如此 3、自觉自愿的刻苦学习会有别样快乐
二、“头悬梁,锥刺股”典故的启示: 1.孜孜不倦,自讨“苦”吃,功成名就 2、刻苦勤奋,才能搞好学习
三、对学习生活产生不同感受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1、自觉自愿的学习就不会觉得痛苦 2、不要总是怀疑自己的能力 3、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第十五章:互相探讨才能博采众长
一、相互探讨是一个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过程 1、节省时间与精力 2、获得更多的有益信息 3、不断激发求知兴趣 4、有利于博采众长
二、相互探讨学习的几种形式 1、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 2、课堂上的小组讨论 3.全班大讨论 4.自发形成的学习小组
三、探讨式学习应遵循的一般规则 1、参与者的地位与权利都是平等的 2、提前通知参与者预先作些准备 3、努力营造友好随意的讨论氛围 4、正确处理积极发言与虚心学习的关系 5、自觉服从讨论的判断原则(1)证据实证原则(2)逻辑证明原则(3)多数意见原则
第十六章:挫折也是一块成功的垫脚石
一、有必要认识挫折及其对人的影响 1、 挫折具有两重性 2、 挫折对人的影响
二、接受抗挫教育,增强抗挫能力 1、把接受抗挫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 2、经常进行自我励志教育 3、接受家长老师的抗挫教育 4、相信明天会更好
三、.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不要自己击倒自己 1、想到自己的责任 2、坚强无需理由
四、学会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 1、外因型挫折 2、内因型挫折 3、内因外因相互作用型挫折
五、厘清思路,迅速行动 1、及时排解负面心理情绪 2、厘清挑战挫折的思路 (1)改变自己的行为方法 (2)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向 ( 3)“退而织网”从头再来 3、行动!这就是我的舞台
第十七章:实现不同学习阶段的无缝对接
一、告别懵懂,迈向青春 1、初中及初中生的特点 2、懂得自律,学会自控 (1)尽快融入新的班集体 (2)学会制订学习计划和作息时间表(3)养成听课记笔记的好习惯 (4)把控可能产生的叛逆心态 (5) 找到“吃不饱”或“吃不消” 的办法(6)增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二、高中生进入了一个认知飞跃的学习阶段 1、认识高中生的自身特点 2、继续努力,在新的环境中展示自己 3、制订个人成长规划和学习计划 4、正确认识和对待生理发育产生的冲动 5、学会排解成长过程中的烦恼 6、积极参加各项课余活动
三、为走进大学作好准备 1、认识大学教育的意义 2、梳理和复习高中所学的相关知识 3、不要再去想大学录取那档子事 4、制订个人的大学发展规划 5、充分利用大学优势发展自己 6、管住自己,战胜诱惑 7、谦逊谨慎,主动求学
第十八章:切实了解自己的智能优势
一、多元智能的基本内容及其开发方式 1、语言智能 2、数学逻辑智能 3、空间智能 4、身体运动智能 5、音乐智能 6、人际智能 7、自我认知能力 8、自然认知智能
二、多元智能理论基本内核的主要特点: 1、实践性 2、差异性 3、独立性 4、开发性
三、学习多元智能理论的意义 1、注重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2、帮助自己找到最佳的学习方式和发展路径 3、每个人的成才之路各具特点 4、使人懂得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四、对八种智能的自我测试
附:[多元智能自我测试表]
第九章:有考试就要科学应对
一、要认真应对考试 1、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环 2、认真对待每次考试
二、应对考试的复习 1、经常性复习 2、临考前的复习
三、避免不必要的紧张情绪 1、适度紧张的情绪是一种鞭策 2、树立能够考好的信心 3、保持适度的成功动机 4、保持正常的生活习惯 5.切忌焦急与烦躁
四、考试的基本方略 1、考前:保持头脑清醒 准备好考场上使用的物品 2、考中:提前到达考场 平静心绪通读试卷 确定解题顺序 解答试题 检验复查 查验全卷 3、考后:立即离开考室,不过多回顾考试,不交流考试情况
五、考试后的自查自纠
第二十章:高考这根“指挥棒”还是要跟好的
一、客观公正的认识高考制度 1、实现社会公平公正的一个成功范例2、高考制度有需要改革的地方
二、正确认识高考的性质和功能 1、高考对基础教育一定有导向性 2、高考试卷具体内容万变不会离其宗 3、认真应对高考是对自己负责任、对国家尊重的表现
三、师生都应该跟好高考这根“指挥棒” 1、坚定信念,铆足干劲 2、尊重规律,踏实勤奋 3、夯实基础,发展能力 4、学会方法,掌握技巧 5、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第二十一章:合理使用电脑等学习工具
一、科学合理地使用电视机 1、电视对学习造成的负面影响(1)看电视时间越长,成绩下降的幅度越大 (2)看电视时间越多,学习成绩越差 (3)过多看电视最终会导致学习的退步(4)过多看电视会影响孩子对人与社会的认知 2、超时看电视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分析(1)电视传递信息的方式有悖于小孩的认知规律,不利于大脑发育 (2)电视节目容易导致注意力分散(3)电视广告的误导会造成孩子专注努力精神的消释 (4)过度看电视的孩子会导致人格障碍 3、科学合理使用电视机的几点建议 (1)取其利而避其害(2)电视机不要放在孩子的房间(3)限制观看时间
二、合理使用电脑及其网络 1、电脑及其网络对孩子学习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1)电游易使人入迷,耽误学习 (2)“快餐式”信息资料会误导孩子的思想与行为(3)造成回归现实的困难(4)会使成绩下降 2、电脑网络对学生学习及成长产生负面影响的原因(1)电脑本身没有教育的属性 (2)少年儿童在认知发展上,需要一个信息受到控制的环境 (3)会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4)很容易使人上瘾 3、科学合理使用电脑的几点建议 (1)一定要在大人陪伴下使用电脑上网 (2)要控制使用时间(3)电脑放在家长便于监督的区域
三、合理使用其他学习工具 如点读机、复读机、手机等
第二十二章:有了知识并不等于就形成了智慧
一、知行统一才能形成真正的智慧 1、在亲历中领悟常识、扩大见识、锻炼胆识、增长智慧 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历来是许多读书人行动的指南
二、当下“行万里路”遭遇到的尴尬 1、“为了安全,怕出事,只能这样。” 2、社会对学校的评价标准过于“片面” 3、家长担心孩子“走出去”会影响学习 4、学校迫于无奈只能把学生“关”起来读书
三、迈开双脚,到社会实践中去 1、提高“走出去”的意识 2、当下“行路”可采取的方式(1)校内的课外活动(2)有组织的校外活动(3)利用节假日开展社会活动 3.注意事项 做好预案 条件要许可 要力所能及 争取支持
第二十三章 科学锻炼身体才能有效促进学习
一、当前中小学生身体健康存在的隐忧
二、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学习 1、排遣紧张等不良情绪 2、促进人体新陈代谢(1)防止肌肉萎缩(2)有益于肢体的灵活(3)降低染病机率(4)消耗多余热量,防止身体肥胖 3、愉悦人的身心 4、锤炼人的意志和勇气 5、增进食欲,促进睡眠
三、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科学合理安排体育活动时间 2、多进行有氧运动,少参加剧烈活动 3、贵在坚持不搞突击 4、适合自己的运动就是最好的体育锻炼 5、牢记安全,避免危险
第二十四章:妥善处理人际关系,集中精力搞好学习
一、学生社会参与的不同状态 1、社会参与的最佳状态 2、社会参与的越位状态 3、社会参与的萎缩状态
二、社会交往失衡的预防与矫治 1、主动道歉,寻求谅解 2、宽容谦让,原谅对方 3、当面说清,相互体谅 4、相互尊重,换位思考 5、平等待人,交流互动 6、担当责任,分享快乐 7、赞赏学习,拒绝嫉妒 8、友好互助,要有原则 9、不为他人的过错而懊恨 10、慎重交友,淡淡情长
三、妥善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1、尊敬老师,听从教诲 2、讲道德,守纪律 3、刻苦好学,勤奋向上
附录一:立足课堂少“滋补”
一、产生这种风潮的原因分析 1、家长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2、学校很纠结,违规补课为眼前 3、政策导向助长了相关课外辅导班的兴起 4、举办者的市场炒作使广大家长趋之若鹜 5、学校“减负”使孩子在校时间大为减少
二、参加这班那班对孩子的伤害 1、会把孩子搞死在“起跑线”上 2、会使孩子失去自由自主学习的时间与机会 3、会抑制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4会诱发孩子的惰性依赖 5、会泯灭孩子的兴趣和快乐
三、家庭教育应当做实的几件事 1、家庭教育的主要责任(1)教育培养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2)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和心理素质 (3)激发和呵护孩子探索世界的兴趣和好奇心(4)引领和指导孩子主动积极地投身于社会参与 (5)教育孩子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2、督促孩子做好以下三件事 (1)立足课堂上好每节课 (2)课后及时消化当天所学知识 (3)不懂就问,不让不懂的东西堆积起来 3、多陪孩子参加户外活动
附录二:学习状态自我评估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