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经常跟着妈妈去挖防空洞。挖防空洞缘于上世纪60年代末。当时,正值中苏冷战期间,美、苏帝国主义亡中国之心不死,为巩固国防,随时打击来犯的敌人,毛主席发出了“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自此,全国人民人不分男女老幼,地不分南北西东,统统加入了挖空洞大军,全中国进入了战争戒备状态。
记得1969年6月底的一天,妈妈带着我到西直门外北京第一轧钢厂墙外挖防空洞。这里,毗邻护城河西直门段有100米距离,护城河在这里是南、北走向,我们在河的西岸南头干活儿,河的北头是北京木材厂。
大约上午十点多,一个瘦高挑儿的阿姨气急败坏地跑过来,嘴里喊着:“快,李桂花家的孩子掉河里了!”听了这话,大人们扔下手里的铁锹,一窝风似的往河边跑,我当时正玩儿胶泥呢,赶紧把手中的胶泥“bia”地往地上一跩,在大人的裹挟下,迅速赶到到了河边。
到了河边,只见岸上站了很多穿工作服的叔叔,他们都是北京木材厂的工人。一个左、右臂分别被几个人按着的阿姨,哭哭喊喊地要向河里扑(这段情景真的不愿回忆,因为每想至此,我都止不住哭泣)。这个阿姨我认识,是小伙伴画儿头的妈妈,画儿头跟我姐是同学,比我大两岁。掉河里的,是画儿头的弟弟小仔儿,跟我一边大。
这时,河里已经有4、5个叔叔在捞人,岸边,“扑通”、“扑通”的跳水声此起彼伏,又有许多叔叔跳入水中捞人。这些叔叔大约有16、7位,全都没有脱衣服,他们在至胸口深的水里,头埋入水下,双手奋力够向河底,拚命地摸,摸,摸......
每隔大约一分多钟,叔叔们把头浮出水面,奋力吸一大口气,然后又是不停的摸,摸,摸......
我在岸上看着水里的叔叔,感觉他们的脚步异常沉重,不时有叔叔踉跄着要扑倒......
这些叔叔每人都穿着厚厚的劳动布工作服,脚上都是重达3、4斤的翻毛大皮鞋。因木材厂劳动条件艰苦,80%都是露天作业,工人们每天都要徒手搬运成百吨的各式木材,那时的木材大部分都是带皮原木,树皮很容易划破皮肤;同时,尖锐的木屑、铁钉、废弃的电锯条则布满脚下,一般的鞋根本敌不住这些东西,只有鞋底厚达10公分的胶皮底翻毛大皮鞋(那时也叫大头儿鞋)能胜此任,因此,劳动布工作服及大头儿鞋是木材厂工人一年四季的标配。
你想,这身行头光身穿尚且感觉沉重,泡在水里的重量可想而知了!
大约20分钟后,随着“在这儿呢”一声惊呼,一个叔叔摸到了小仔儿,迅速提上岸来。岸上的人马上把这个叔叔围拢,不知谁喊了一句“快控水”,只见这个叔叔把小仔儿双脚倒提,脑袋朝下,同时一上一下的抖动手臂,一口口的污水从小仔儿口中喷射出来。小仔儿幼小的身躯像一条鱼,随着上下左右的晃动,口中出水越来越少,刚救上岸来时胀鼓的肚子也瘪了下去。这时,木材厂女厂医(抑或地段医生?记不清了)挤了进来,把小仔儿放在地上做人工呼吸,大约有一刻钟,厂医站起身来,宣布这孩子死了,淹死了,没救了。
晚上,我们几个小伙伴偷着跑到了小仔儿家的大门外,想看一眼小仔儿,看看他家里什么样。因为白天,许多办事处的人、小仔儿爸爸单位的人、小仔儿家的众多亲戚以及左邻右舍,把小仔儿家不大的小屋挤得水泄不通,我们这些小孩都是被呵斥的对象,无缘再见小仔儿一面。
我家离小仔儿家很近,超不过500米。我们两家都在护城河西岸河边住,所不同的,是他家离河边比我家近,我们要是去河边捉鱼捞虾,都要路过他家门口。他家离河边也就200米左右。
到了小仔儿家,他家已没有了来人,静悄悄的。我们把脸爬在他家的玻璃窗上,偷偷往里看。
屋里面,小仔儿的妈妈正在炕沿边忙着什么。一只15W的白炽灯泡发着昏黄的光,吊在她的头顶,感觉她好瘦好小。平日印象中,小仔儿的妈妈身量不高,也就1.5米左右,体型偏瘦,肤色偏黑,脸型上窄下宽,小眼睛,鼻、口偏大,牙齿崎岖不平,非常一般的北方妇女模样。她不爱说话,更没见她笑过,天生一脸愁苦相儿。我们每天见到她也不叫她,她也不理我们,只是每天傍晚都能听到她声嘶力竭的喊小仔儿和哥哥回家吃饭......
只见炕上,铺着一块黑布,小仔儿的妈妈(写到这里又流泪了)手里拿着棉絮,正在絮棉衣呢。这是给小仔儿做的殓衣,一身黑色的小棉袄棉裤。小仔儿妈妈絮一片棉花,用手抹一把眼泪;絮一片棉花,捏起鼻子擤一把鼻涕,顺手甩在地上,又在身上随便擦下手,再接着絮。她始终低着头,一片一片,一片一片......
这情这景,当时我们还小,不懂事,但是却深深印在了脑海里。如今,自己也做了妈妈,理解了母亲当时心里有多痛!写到这里,自己的眼泪和鼻涕也似当年小仔儿的妈妈,奔涌而出,肆意横流,自己情不自禁地重复上了小仔儿妈妈当年的动作!
我们几个小伙伴,本想去小仔儿家看看他的棺木,再最后看他一眼,但是,只看到了这一幕,当时胆儿小,也不敢进屋去问下阿姨,到了(liao三声),也没看成。
小仔儿淹死那年,整6岁。
小仔儿是光着身子被救上来的。
他还有一个哥哥,叫画儿头。
这件事发生在69年6月。
为什么我把时间记得这么清楚呢?因为,当时小孩儿是7岁上小学,我们还是学龄前儿童。我上边一哥二姐都上学去了,小仔儿的哥哥也上学去了,和我二姐同班。那时快放暑假了,不过还没放,如果放了,哥哥姐姐就带着我们玩儿了,就不用跟着妈妈挖防空洞去了。
那天,小仔儿的妈妈也在挖防空洞,小仔儿本应跟着一块来的,我们每天都在一起玩儿沙土、摔胶泥,不过,胆大的男孩子往往不屑于这些女孩子的伎俩,经常到护城河里打水漂儿、捞小鱼儿、游泳扎猛子......这些,大部分家长都知道,也不介意,且也不管,因为,护城河边长大的孩子,有几个不会游泳呢?
可是,小仔儿不是胆儿大的孩子,她比女孩子也还老实呀!他的性格很像他妈妈。
那时,护城河边的孩子游泳都是光出溜儿的,没听说过游泳裤衩,也不懂游泳还要穿裤衩,更买不起。买
那个瘦高挑儿报信的阿姨,我记得是我班同学王月茹的妈妈。
那以后,好像隔了一段日子,每天黄昏,街上又响起小仔儿妈妈喊画儿头回家吃饭的声音。只是,那个声音,是一口气连贯下来的,中间不用捯口气了。气
隔的那段日子,也就是没听到小仔儿妈妈喊话的那段日子,可能是画儿头懂事了,知道陪陪妈妈了,不出去疯跑了。
但小孩儿终究是小孩儿,爱玩儿的天性是改不了的。
后来,1993年9月的一天,我姐和发小打车,巧遇画儿头,当时画儿头是出租车司机,画儿头没收车钱。
此时,画儿头小弟弟离开人世已经24年了。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