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启明
最近有吉林和天津的朋友,都来电话问我打坐的事。
炼功有动功,有静功。两者不能偏废。如果要想达到炼心的层次,则必须要打坐。(其实用静和坐二个字来组词更好,但它们放在一起就有了政治涵义,过不了网管的关,我只好用打坐一词代替。)
一部《周易参同契》,只讲打坐。
我喜欢打坐。
☆ ☆ ☆
打坐分入坐与入静两个部分。
入坐,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坐在椅子上可以,盘坐也可以。
我一般是盘坐。
这是我30年前打坐的照片
☆ ☆ ☆
盘坐的第一步是调身。
我的师傅告诉我,首先要脚心向上坐好。
其次是调身。要求是含胸拔背。脊柱要像蠕虫蠕动一样,一节节调整。含胸是防止挺胸造成僵直。
松肩垂肘,完全放松,然后合十。双手合十以示虔诚,开始静心。
下颌内收。稍微低头抬头,调整下颌,当口中分泌口水(金津玉液)时,是下颌内收的正确位置。
双唇合拢,似笑非笑,发自内心的微笑。
舌抵上腭,搭鹊桥,沟通任督。
眼垂帘,眼皮像窗帘一样耷拉下来。眼观鼻,鼻观心。
收视返听。眼耳口,三光陆沉。
打坐时,两手心通常向上。可以放在丹田前,也可以放在膝盖上。当然它们的功能完全不同。
手的不同位置,手指的不同接触方式,是有不同生命意义的。佛教叫做手印。
拇指搭中指是一种感觉
拇指搭食指又是另一种感觉,这是需要自己体会的
手指的弯曲程度也有不同意义,这更需要自己去体会
这中间的奥密,只有自己去体会才能知道。
☆ ☆ ☆
盘坐的第二步是调息。
打坐的关键是静。
但心如猿意如马,他们是静不下来的。这就需要一个东西来拴系此心。这时人要么念佛,要么随息,要么持咒,要么作观察看破而去。
我师傅教我的办法是调息。
用腹式呼吸。吸气时鼓肚子,呼气时瘪肚子。
鼓肚子要将气送达会阴。鼓肚子就相当于按摩胃肠肾膀胱。此即气沉丹田。丹田为腹腔的聚能点。具体位置究竟在何处,众说纷纭,要靠自己体会。
瘪肚子要收阴提肛,腹腔器官都向脊柱贴,连同横隔膜还要往上提。在吐出二氧化碳气的同时,可使真气达上丹田。此即还精补脑。上丹田为颅腔的聚能点,具体位置也要自己体会。
关键是呼、吸之交,都要小停片刻,丹道称之为伫息。
《周易参同契》说是“伫息为夫妇”。没有伫息,就不能产丹。
在整个过程中,一定要气行意行,意随气行。至于卯酉周天进阳火退阴符之类的东西,都不要管它。管它,就是以意领气,是十分有害的。
《周易参同契》五千言,只讲了四个字,就是“宣耀精神”。换句话说,《周易参同契》、打坐,就是认识我们自身,就是每天花一点时间,半点钟到两小时,把我们一天到晚,都在外奔驰、妄图改造世界的精气神,都收回来照看我们自身,改造自己,修心、修身、修道、修德、修行、修性、修命。
谈到认识,不管是认识自身,还是认识世界,第一要务,就是不带一点成见。一旦用意,便是成见,便是心魔。
我们也讲用意,而且是以意领气,意到气到。但是,用意是在用功时,而绝不是在炼功时。先炼后用。炼与用,二者不能等同,不能混淆。
☆ ☆ ☆
入坐、入静,只是入门的方法。
入了门,就可以登堂。
登堂入室,就忘掉调身调息,忘掉自我,忘掉世界,就什么也不管,什么也不做,只管坐着,一切念头任其来去,不与纠缠。就像天上的云彩,不住不染。
颜回称之为“坐忘”。
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
持续坐下去,坐上1~2个小时后,你会感到无人无我,整个世界好象都不存在了,然后会有气机突变,人一下子就打开了关窍,身体和心胸都好象一下子打开了另外一个新天地一般,豁然开朗,智慧涌流,心结大开,眼界顿广,就象换了个人一样!
这就是老子说的“致虚极,守静笃”;“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这就是《楞严经》的“如水静置,其砂自静”的心法。这就是《金刚经》的无所生心。
这就是天台止观的核心内容,也是西藏大手印的法印心滴。更是禅宗无所住而生其真心。
儒释道殊途同归,百虑而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