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家整理照片,发现5年前第一次拿起相机拍北京宣武门教堂的图片,正是因为那次经历,让我爱上了摄影,并达到近似于痴迷的状态……当时对摄影完全没有概念,也没有单反相机,只是拿着一个普通的富士相机凭感觉去拍,用心去拍。
宣武门教堂(南堂)是北京教区主教座堂。在北京它是一座历史最悠久最古老的天主堂。
明万历33年(1605年)利玛窦神父曾于该处建起第一座经堂,但规模很小,后由德国耶稣会士汤若望神父,于1650年建造了北京城内的第一座大教堂。之所以选他的原因是,以前上学的地方离他很近,对于这个教堂很早就充满了好奇心,当年听同学们说看门人很厉害,从来都不让学生进去,以至于过了这么多年的今天我都没有把握他会让我进去。当天很幸运,教堂里刚刚结束了活动,灯没有完全熄灭,在拍照过程中,有一个胖胖的小男孩不时的在看着我,我以为他会阻拦,但是没有:)(这个小男孩,在之后另所教堂我又遇到了他……)
南堂座落于前门西大街141号,现在是北京教区主教座堂。于1650年建造了北京城内的第一座大教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代天主教堂古建筑。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内,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天主教堂(与之对应的北堂称西什库教堂),它是清WWW.aIhUaU.coM顺治七年(1650年)天主教士德意志人汤若望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所建经堂旧址上兴建的。现存建筑为光绪三十年(1904年)重建。殿堂为哥特式拱券形建筑,五彩玻璃门窗,祭台、讲经台装饰富丽堂皇。
历史信息
雍正八年,北京地震,死伤约十万人,南北二堂遭受损失。雍正赐银一千两从事修理。雍正年间(可能是雍正十年),南堂一度曾被关闭。1775年遭火灾,后乾隆帝又赐银万两,重新修复。南堂失火,所有康熙书之“万有真元”匾额及对联,都被火毁。高慎思、安国宁两位神父上书引咎。乾隆帝赐银一万两,饬令将天主堂照康熙例重建。所有匾额和对联又都由乾隆帝亲笔御题,完全恢复旧观。(不过,他把“万有真元”改写为“万有真原”了。)
道光十八年(1838年),南堂被关闭。道光二十四年(1844)十二月二十八日,道光皇帝才废除了对天主教的禁令。
道光二十六年,南堂被归还。1860年重修南堂,并由北京孟主教重开南堂。
1900年6月14日又遭火焚。1904年重新修造大堂及其附属房屋,即现在南堂。现仅存两块石碑记载着1650年的建堂历史。
1979年12月21日,傅铁山主教在宣武门南堂荣受牧职,成为南堂最早开放的一个重要标志。从此,在傅主教领导下,北京教区走上健康发展的坦途。宣武门南堂成为北京教区的中心,承担了重要的角色。现在是主教府、教区、市爱国会和教务委员会所在地。“一区两会”的许多重要工作机构也设在这里。
南堂再次开放后,分别经历了石玉琨神父、赵庆龙神父、韩文生神父等三任本堂。目前仍是韩神父主持堂区工作。副堂分别由庞文贤神父、张天路神父担任。
哥特式教堂建筑在艺术造型上的特点:首先在体量和高度上创造了新纪录,从教堂中厅的高度看,德国的科隆中厅高达48米;从教堂的钟塔高度看德国的乌尔姆市教堂高达161米。其次是形体向上的动势十分强烈,轻灵的垂直线直贯全身。不论是墙和塔都是越往上分划越细,装饰越多,也越玲珑,而且顶上都有锋利的、直刺苍穹的小尖顶。不仅所有的券是尖的,而且建筑局部和细节的上端也都是尖的,整个教堂处处充满向上的冲力。这种以高、直、尖和具有强烈向上动势为特征的造型风格是教会的弃绝尘寰的宗教思想的体现,也是城市显示 其强大向上蓬勃生机的精神反映。
教堂
修建规模壮观的修道院和教堂。教堂建筑采用典型的罗马式拱券结构。它是从古罗马时代的巴西利卡式演变而来。建筑史上称这种新形制为“罗曼内斯克”即罗马式。罗马式教堂的雏形是具有山形墙和石头的坡屋顶并使用圆拱。它的外形像封建领主的城堡,以坚固、沉重、敦厚、牢不可破的形象显示教会的权威。教堂的一侧或中间往往建有钟塔。屋顶上设一采光的高楼,从室内看,这是唯一能够射进光线的地方。教堂内光线幽暗,给人一种神秘宗教气氛和肃穆感及压迫感。教堂内部装饰主要使用壁画和雕塑,教堂外表的正面墙和内部柱头多用浮雕装饰,这些雕塑形象都与建筑结构浑然一体。罗马式时期的雕塑具有古代雕塑的气魄,较多运用变形夸张手法,但又不同于古代的写实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