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个别地区发生了食用未经加工处理的生鲜蜂蜜导致多人中毒死亡的情况,相关部门正在继续检测和调查生鲜蜂蜜中毒致死的原因。为预防食用生鲜蜂蜜中毒,保障公众食品安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出以下消费提示:
蜂蜜为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分泌物或蜜露,与自身分泌物混合后,经充分酿造而成的天然甜物质。由于蜜蜂的蜜源植物种类较多、生长环境复杂,可能导致蜂蜜中含有有毒物质。消费者食用未经加工处理的生鲜蜂蜜,有发生中毒的风险,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为预防蜂蜜中毒,建议消费者不要食用未经加工处理的生鲜蜂蜜,倡导消费者选择正规食品生产企业生产加工过的蜂蜜。
生鲜蜂蜜可能含有毒物质
“我家的纯天然土蜂蜜,不加工,无添加,原汁原味。”这是不少蜂农介绍自家生鲜蜂蜜时的推广词,“天然、无加工”等字眼深入人心。然而昨天,国家食药监局发布了“预防食用生鲜蜂蜜中毒的消费提示”,建议消费者不要食用未经加工处理的生鲜蜂蜜,因为“有发生中毒的风险,严重时会导致死亡。”业内人士告诉现代快报记者,野生蜂蜜和普通蜂蜜的营养成分差不多,不要盲目迷信“天然”。现代快报记者 吴怡
国家食药监局:不要食用生鲜蜂蜜
昨天下午,国家食药监局发布的“预防食用生鲜蜂蜜中毒的消费提示”中称,近期个别地区发生食用未经加工处理的生鲜蜂蜜导致多人中毒死亡的情况,相关部门正在继续检测和调查生鲜蜂蜜中毒致死的原因。
“蜂蜜为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分泌物或蜜露,与自身分泌物混合后,经充分酿造而成的天然甜物质。由于蜜蜂的蜜源植物种类较多、生长环境复杂,可能导致蜂蜜中含有有毒物质。消费者食用未经加工处理的生鲜蜂蜜,有发生中毒的风险,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因此,国家食药监局“建议消费者不要食用未经加工处理的生鲜蜂蜜,倡导消费者选择正规食品生产企业生产加工过的蜂蜜。”
生鲜蜜店家坦言:没有QS质量认证
现代快报记者打开一家“生鲜土蜂蜜”的淘宝界面,宣传文字配合图片令人向往。“产地在秦岭深山,都是当年新蜜,我们自己平时也吃这些蜂蜜。”蜂蜜如何得到?“把蜜摇出来,简单过滤后就装瓶,没有任何的浓缩和添加,也没有加工。”
在广告中,店主坦言,“因为是农家自己养蜂隔蜜生产的蜂蜜,所以没有QS国家认证。没有具体的生产日期,因此偶尔会有微小的蜂巢混入。”
蜜蜂采蜜时可能沾到有毒花粉
未加工的生鲜蜂蜜是否会带有有毒物质?现代快报记者联系上南京某养蜂基地的销售负责人。对方表示,蜜蜂如果不慎采集了有毒花源,会大量死亡,以至于整群蜜蜂都停止产蜜一段时间,但并不意味着野生蜂蜜就无毒。“采蜜过程中,如果蜜蜂身上沾到了一些有毒花粉,也可能造成蜂蜜的毒性。”
据这位销售经理介绍,目前国内大规模人工养蜂场所,选择的基本都是意蜂,这种蜜蜂只爱采大片区域的某种特定花卉,比如紫云英、洋槐等,只要养蜂人避开有毒花源,意蜂基本不会去采集别的花蜜。但如果在野外私人饲养,较容易选择中蜂作为采蜜蜂。这种蜜蜂擅长采集杂花蜜,在到处乱飞的过程中,难免会沾到一些有毒的植物花粉。
蜂蜜采集来以后,工厂加工的产品会经过过滤、调温、杀菌等过程,从来源上减少了蜜蜂接触有毒花粉的可能,并且后期有卫生保障,而这一点,纯天然“野生蜂蜜”做不到。
野生蜂蜜更有营养?差别不大
![蜂蜜中毒 食药总局发布预防食用生鲜蜂蜜中毒的消费提示](http://img.aihuau.com/images/e/76048/521406040252209866895.jpg)
很多人觉得,野生蜂蜜比“非野生”的营养成分更高。但江苏省营养学会公共营养师培训办公室主任颜晓东表示,野生蜂蜜由于酿制时间长,浓度高,蜜蜂采的蜜也不同,因此口感上可能会有差别,但成分和功效区别并不大。由于野生蜜来源难以控制,风险也会提高。因此他建议,购买正规商家的产品。
延伸阅读:食药总局抽检“绵山”洋槐蜂蜜检出山梨酸多名村民疑食用蜂蜜中毒 3人死亡山西田园蜂业洋槐蜂蜜检出禁用添加剂山梨酸蜂蜜产品造假容易检测难 金银花蜜多为调配品造假手段越发高明 蜂蜜打假呼吁国标快跑问题蜂蜜屡禁不断 消费者切勿贪图便宜